收藏 分销(赏)

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1.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111533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27 大小:25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7页
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陇南市武都区角弓良种猪繁育场建 设项目实施方案 项目名称: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 主管部门:陇南市农牧局 承担单位: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 编制单位:陇南市武都区畜牧中心 编制时间: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二O一O年十二月二十六日 目 录 一、项目概况……………………………………………………………2 二、项目建设目标 三、项目建设内容 3.1土建工程 3.2设备方案 四、生产工艺技术方案 4.1生产工艺流程 4.2生产技术方案 五、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六、项目实施期限及进度计划 七、环保措施 八、项目组织管理与运行 九、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附件: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工程概算表 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实施方案 一、 项目概况 1、 项目名称: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 2、 承担单位:陇南市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 3、 建设单位: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设性质:改扩建 4、 项目类型:良种繁育 5、 建设地点:陇南市武都区角弓镇高坪村 6、 建设期限:2011年元月—2011年10月 7、 建设内容 ﹙1﹚基础工程:地基处理660平方米, ﹙2﹚土建工程:新建猪舍3栋354平方米,兽医室1间15平方米,新建集污池40立方米,新建排污管道100米。 ﹙3﹚仪器设备:购置混合精料加工机组、自动饮水设备、自动喂料设备、排污泵等设备5台(套)。 ﹙4﹚种猪引进:引进良种公猪3头,良种母猪30头。 8、 项目资金: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基础工程10万元,土建工程投资23.1万元;仪器设备投资7.94万元;引种费用17.4万元;预备费用1.6万元。 9、 资金来源:总投资60万元。申请发展基金资金30万元,建设单位自筹30万元。 10、 建设规模:本项目在现有良种猪繁育的基础上进行扩建,引进良种基础母猪30头,良种公猪3头,新建猪舍354平方米,配套购置设备5台(套)。年出栏良种杂交仔猪850头,出栏育肥猪350头,向社会提供良种杂交仔猪500头。 11、 效益分析 (1) 经济效益:项目建成后,年新增销售收入56.24万元,税后利润13.12万元,投资利润率21.55%,动态投资回收期4.57年(含建设期)。 (2) 社会效益:通过项目的实施,年繁育良种杂交仔猪850头,年出栏育肥猪350头,向社会提供良种仔猪500头;可有效缓解当地猪种改良的供种矛盾,对武都区养猪业起到积极地技术辐射、带动和示范作用: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农民增收,企业增效。 二、 项目建设目标 项目建成后,种公猪存栏量5头,种母猪存栏量60头,年生产杂交仔猪850头,上市仔猪500头,育肥商品猪350头。探索肉猪生产最佳杂交组合方案,并形成优质商品猪生产地方标准。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各生理阶段饲养管理技术操作规程,实现标准化生产 三、 项目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该养殖场法定代表人:王杨林;经过近一年的筹资兴建,已完成了第一期设施建设,仪器设备采购,水、电、路配套等工作,目前猪场占地面积6600㎡,水、电、路及防疫消毒设施配套齐全,猪场已正式投入生产营运。猪场现有职工4名,其中管理人员、技术人员各2名,饲养人员2名。现有固定资产70万元,流动资金12万元,年产值48万元。按规模化饲养,标准化养殖的要求,在圈舍建设、饲喂技术等方面采用暖棚设施,全价配合饲料,全进全出模式,原已建成4.5×12㎡、种猪舍3排160㎡,修建标准饲养圈舍50间,办公室、仓储等100㎡,水井1个。水、电、路及防疫消毒设施配套齐全。已购置粉碎机、抽水泵、自动饮水器、通风换气扇、疫苗冷链设施等仪器设备15台套,各种管道、阀门配套齐全。 四、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永兴良种猪繁殖场位于武都区角弓镇高坪行政村,地处陇南市武都区西部,离武都城区35公里,海拔1230m,位于白龙江中游,受地理位置、地形、大气环境、太阳辐射等因素的影响,气候既有南方特点,又有北方气息,属于我国北亚热带湿润、暖温半湿润、高原湿润等多种气候过渡地带,全区平均气温14.6℃,年平均降雨量642.7mm。猪场建设在离村庄1500米的农田傍,占地面积 10亩,全部为自有场地,有机井和抽水泵保证生产用水,有55kVA公用变压器保证供电。交通便利,水电设施齐全。 五、建设内容 1、引进基础母猪30头,种公猪3头。 2、新建猪舍354 m2。其中育肥猪舍220 m2,母猪舍100 m2,保育舍30 m2,公猪舍24 m2, 3、配套建设项目。主要有饲料加工车间及库房60 m2,门房、消毒室24 m2,沼气池20 m3。配备饲草加工设备等。 六、生产工艺和技术方案 6.1生产工艺流程 养猪场总生产工艺流程图如下。 生产总工艺流程图 配种 妊娠 保育 分娩哺育 后备猪 淘汰母猪 市 场 育肥 6.2 技术方案 6.2.1 种猪品种 引进长白、大约克二元母猪30头,杜洛克公猪3头。 6.2.2 繁育方法 以长白、大约克二元母猪为母本,杜洛克公猪为父本,进行三元杂交,生产的三元杂交仔猪全部育肥。杂交模式如下图: 三元杂交生产模式示意图 LY (♀) × D (♂) DLY 仔猪哺乳28d体重达7kg断奶,母猪离开分娩猪舍,为了减少应激,仔猪再停留一周后转入保育舍,在保育猪舍保育待仔猪体重达25kg后,转入育肥舍。 6.2.3 繁殖周转工艺流程(见下图) 繁殖周转工艺流程图 繁殖周期156d 怀孕114d 配种 10d 妊娠 81d 产前 5d 妊娠鉴定 28d 分娩哺乳 28d 分娩后的空怀母猪7—14d恢复发情配种,配种后进行发情鉴定,28d之内如果不返情,说明该母猪已受孕,转到妊娠舍,反之,进行重配;计算妊娠日期,产前5d转入分娩舍,待仔猪28d断乳后,母猪转到配种舍进行配种,繁殖周期为156d。 6.3设备方案 见表4-1 表4-1 设备仪器清单 设备名称 规格 单位 数量 备注 饲料加工机组 9PS500C 套 1 自动喂料设备 套 1 自动饮水设备 套 1 污水泵 台 2 七、建筑、结构设计.1猪舍建筑结构 母猪舍:1栋(100 m2,20m×5m,饲养30头猪),采用双坡封闭式猪舍,单列式布局,,水泥硬化地面。 育肥猪舍:2栋220 m2(27.5m×8m,24m×8m各1栋,饲养育肥猪500头),采用双坡封闭式猪舍,双列式布局,水泥硬化地面。 保育舍:1栋(30m2,5m×6m),采用双坡封闭式猪舍,单列式布局,水泥硬化地面。 公猪舍2间(24 m2,6m×4m),砖混结构平房。舍外设活动场。 7.2配套建筑结构 饲料车间及仓库:1栋(60 m2,10m×6m),墙体为砖混结构,水泥硬化地面。 门房和消毒室2间(24 m2,6m×4m),砖混结构平房。 集污池20m3 ,采用砖混结构。 八、  生产措施设计 8.1 饲养管理技术 8.1.1 种公猪的饲养管理 1) 饲粮营养 种公猪的配合饲料要求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2.5—13MJ,蛋白18—20%,钙0.83%,磷0.66%;每天喂2—3次,每次2—3kg,过肥或过瘦立即调整日粮,减少或增加喂量。 2) 加强饲养管理 ① 公猪舍环境适宜,温度保持在10—25℃之间;湿度40—80%,通风量冬季、春秋季、夏季分别为0.45m3/h.kg、0.60m3/h.kg、0.70m3/h.kg;风速夏季1.0m/s,冬季0.2m/s;带有运动场,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地面坚实、干燥。 ② 在固定的时间进行饲喂、采精、运动、刷试等各项工作,利用条件反射让公猪养成规律性的生活制度,便于管理运作。 ③ 加强种公猪运动,每天坚持让公猪运动。夏天在早上或傍晚天气凉爽时进行,冬天在中午进行。 ④ 每次采精都要检查精液品质。 ⑤ 定期对种公猪进行体内和体外驱虫,按33kg体重1ml肌肉注射伊维苗素,每年两次。 ⑥ 合理利用、更新。公猪配种或采精过多,虽不影响精子活力,但能降低精子的密度和代谢能,从而影响受精率。刚开始使用的后备公猪,每周使用一次,1—2岁的小公猪每天配种不超过1次,连续2—3d后休息2d,2岁以上的成年公猪,每天不超过2次,两次间隔时间不少于6h,每周最少休息2d,种公猪年淘汰率30—45%。 8.1.2 母猪的饲养管理 8.1.2.1 空怀和妊娠母猪的管理 饲粮营养:空怀妊娠母猪每千克饲料含消化能11.7MJ、粗蛋白13%、钙0.3%,磷0.5%。 饲养管理:猪舍环境适宜,温度保持在10—27℃之间;湿度40—80%,通风量冬季、春秋季、夏季分别为0.35m3/h.kg、0.45m3/h.kg、0.60m3/h.kg;风速夏季1.0m/s,冬季0.3m/s。对空怀和已配种的母猪,每天清晨和傍晚巡回检查发情情况各一次;对已配种的母猪在配种后18—28d检查是否返情,一旦发现发情和返情的母猪,争取适时配种。发情母猪,在发情持续期内,配种2次。第1次配种在母猪开始发情14—16h,过24h之后,再进行第2次配种。 空怀母猪,每天上午和下午各试情一次。 8.1.2.2分娩哺乳母猪的管理 饲粮营养:哺乳母猪的日粮每千克应含消化能13MJ以上,粗蛋白16%,钙0.9%,磷0.7%,同时保证饮水的充足供应。喂料量要根据母猪的膘情、食欲、带仔多少和哺乳期的不同阶段相应增减。 饲养管理:猪舍环境适宜,温度保持在16—27℃之间;湿度40—80%,通风量冬季、春秋季、夏季分别为0.35m3/h.kg、0.45m3/h.kg、0.60m3/h.kg;风速夏季0.40m/s,冬季0.15m/s。母猪产前5d调入产房。母猪进入产房后,逐渐减少饲料喂量。产前5d每天喂2kg,产前2d每天喂1.5kg,产仔当天不喂料,产后逐渐增加喂料量,直至产后7d左右,才能按哺乳期的要求喂给,逐步加料,保证母猪产后泌乳量逐步上升,保证较高的能量和蛋白质水平。饲料中要有质量较好的鱼粉,适当饲喂青饲料,供应充足的饮水,喂量从少到多,逐渐增加。断奶前母猪逐步减少喂量,精料从5.0kg/d减少到2.8kg/d,同时逐步减少仔猪的喂奶次数,以防止母猪乳房炎和仔猪断奶不适症。 8.1.3 仔猪的饲养管理 出生一周内温度保持在32—34℃之间,以后每两天降1℃;湿度40—80%,通风量冬季、春秋季、夏季分别为0.35m3/h.kg、0.45m3/h.kg、0.60m3/h.kg;风速夏季0.40m/s,冬季0.15m/s。 仔猪出生后,要马上用毛巾将口鼻部的粘液掏干净,然后擦干周身;同批进入产房的母猪,产仔日期较近,吃上生母的初乳的仔猪,进行适当的调圈寄养;为防止哺乳仔猪的缺铁性贫血,在仔猪出生后3日龄内肌肉注射右旋糖醉铁,断奶时再注射一次;对于个别少奶或无奶母猪,及时注射催产素,刺激母猪泌乳;仔猪断奶时,应准确称量仔猪断奶体重,并做好记录。 8.1.4 保育猪的饲养管理 出生第一周温度保持在26—30℃之间,以后保持在23℃左右;湿度40—80%,通风量冬季、春秋季、夏季分别为0.35m3/h.kg、0.45m3/h.kg、0.60m3/h.kg;风速夏季0.60m/s,冬季0.20m/s。 哺乳仔猪断奶后,由原来喂乳猪料改喂仔猪料,7—10d逐渐过渡到全喂仔猪料;为防止断奶仔猪拉稀,在断奶后1—2周内,对饲料喂量加以控制。 8.2 日常防疫规范及疫病防控制度 8.2.1 疫病防控制度 1) 按照《无公害食品 生猪饲养兽医防疫准则》(NY5031-2001)的规定要求,建立健全严格的兽医卫生防疫制度。 2) 种猪必须从无疫病区的种猪场引进。 3) 种猪引进后至少经4—6周隔离检疫,期间确诊健康无病原体带入的,根据原种场免疫史,对症进行免疫接种和驱虫后,方可进入猪群。 4) 生产场原有的猪群发生传染病时,要划定疫区,进行封闭隔离,限制猪群移动,加强消毒,禁止工作人员进出,防止疫病扩散。 5) 发生烈性传染病时,对所有的猪只进行隔离扑杀或焚烧,以免疫病扩散。 6) 每年对猪群进行一次疫情检测,并结合猪群抗体水平修订和完善免疫程序。 7) 病死猪及其产品按《畜禽病害肉尸及其产品无害化处理规程》(GB 16548-1996)的规定进行处理。 8.2.2日常防疫规范 猪场日常防疫规范见下表。 日常防疫规范表 猪病 免疫对象 疫苗 免疫时间 猪瘟 仔猪 小猪 公、母猪 猪瘟兔化弱毒苗或 猪瘟细胞活疫苗 常发场哺乳前免疫(免疫前后1h才能哺乳), 21-28日龄首次免疫,60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猪丹毒 猪肺疫 仔猪 小猪 公、母猪 猪丹毒 猪肺疫二联苗 21-28日龄首次免疫,60日龄第二次免疫, 每年春秋各免疫一次 5号病 小、中猪 各种年龄 油佐剂灭活苗 35日龄首次免疫,90日龄第二次免疫,每 年1月3月各免疫一次 仔猪副伤寒 仔猪 仔猪副伤寒弱毒苗 28-38日龄 喘气病 仔猪 后备种猪 种猪 猪霉形体肺炎活 疫苗 10日龄(气喘病存在场),3-4月龄(免疫前 15d至免疫后30d禁用抗生素),每年接种一 次(免疫前15d至免疫后30d禁用抗生素) 细小病毒 种猪 猪细小病毒 油佐剂灭活苗 配种前2-4周 乙脑 种猪 猪乙型脑炎活疫苗 每年3-4月 伪狂犬病 仔猪 种猪 猪伪狂犬病活疫苗 首免21-28日龄 每年春、秋各一次 仔猪红痢 妊娠母猪 猪红喇氢氧化铝苗 产前30d和15d各一次 大肠杆菌 妊娠母猪 大肠杆菌K88、99、 987P三联苗 产前40d和15d各一次 链球菌病 仔猪 猪链球菌 Ft117活疫苗 28-35日龄 免疫前后一周内禁用抗生素和磺胺类药 传染性腹泻 所有猪群 传染性腹泻 油佐剂灭活苗 每年10月初-11月初 萎缩性鼻炎 仔猪 猪传染性 萎缩性鼻炎灭活苗 首免28-35日龄 二免在首免后2-3周 蓝耳病 所有猪群 蓝耳病灭活苗 生产母猪、小猪断奶前后肌注,后备母猪配 种前一个月肌注 8.3 粪污治理技术(见下图) 猪舍粪便污水 集污池 人工清粪 污水 格栅调节池 储气柜 储液池 农 田 发酵 液体 固体 液肥 厌氧发酵器 沼气 生产、生活用能 有机肥 猪粪便经人工清扫,收集,运至集污池。污水经暗设排污管道流入集污池,然后流经格栅调节池,在调节池的前端设置粗细间隙分别为20—40mm、5—15mm的格栅,去除污水中较大的杂物,格栅过滤后的污水调浆,搅拌使配料比在6—8%之间。用提升泵将污水提升至沼气处理池的布料装置并均匀布水,厌氧消化8—15d。产生的沼气经净化处理后,用作为生活用热及猪舍照明;沼液进行固液分离,分离的固体用作有机肥,液体用来灌溉农田,最终实现污水的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 九、环境保护与安全生产设计 9.1污染处理技术方案及措施 环境保护要采取科学方法和有效手段,“预防为主,防重于治”,“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既要防止畜牧养殖对周围环境的污染,又要避免周围环境对畜产品生产加工造成的危害,以保证畜牧业生产健康持续地发展。 9.2项目建设中的环保措施 施工过程及时回填土方,作业面洒水,尽可能减少扬尘对大气环境的污染。 9.3粪污处理 对产生的粪便,由人工收集、清扫,集中运到粪尿处理设施,进行沼气发酵处理;尿及污水从暗道排至沼气池,通过发酵处理后,用于农田灌溉;病死猪及污染物通过深埋作无害化处理,严防病源扩散;对于办公、生活垃圾设置垃圾箱,由专人管理、清扫、消毒。 9.4废气处理 废气排放执行国标GB13271-91《锅炉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废气处理主要措施:运用新型环保饲料和防臭剂减少臭气排放对环境的污染;经常保持猪舍空气畅通,冲淡臭气浓度;猪舍工作人员使用防护工具,减少废气对人的危害。 9.5饲养环节环保措施 推广应用高新技术改善饲料的品质和物理形态;利用生态营养学原理,采用环保饲料进行饲养,以提高猪对饲料中氮的利用率,降低粪便中的氮污染。 十、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60万元,其中:地基处理10万元,土建工程投资23.1万元,仪器设备投资7.9万元,引种费用17.4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6万元。资金来源:申请重建资金30万元,角弓永兴养猪场自筹30万元。详见工程概算表。 项目工程概算表 序号 工程和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投资(万元) 地基处理 筑石提垫地基 ㎡ 660 10.00 土建工程 23.10 1 猪舍 m2 354 17.70 2 兽医室 m2 20 2.40 3 集污池 m3 20 2.00 4 排污管道 m 100 1.00 设备 5 7.9 1 混合精料加工机组 套 1 2.50 2 自动饮水设备 套 1 2.50 3 自动喂料设备 套 1 2.50 5 污水泵 台 2 0.40 种畜引进 33 17.40 1 良种公猪 头 3 2.40 杜洛克 头 1 0.80 大约克 头 1 0.80 汉普厦 头 1 0.80 2 良种母猪 头 30 15.00 汉普厦 头 15 7.50 大约克 头 15 7.50 预备费 1.60 合计 60.00 十一、  项目组织管理与实施进度 11.1 项目建设期间的组织管理 11.1.1 项目建设组织管理及其机构职能 为确保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成立由发改、农牧、财政、项目建设单位、有关技术专家参与的项目建设实施机构,具体负责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工作协调和政策指导,负责落实地方配套资金,检查监督建设资金合理有效使用;协调办理其它项目建设有关事宜;参与项目建设工程的招投标,监督建设单位严格按照项目规划、计划进度和设计图纸进行施工,加强对项目建设各阶段、各环节的监督检查,发现和解决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 11.1.2 项目建设制度管理及其标准规范 项目建设认真落实国家关于农业工程项目建设管理的标准要求和建筑施工标准规范,严格按照项目法人制、公开招标制、建设监理制、建设管理合同制、建设质量终身负责制的“五制”标准规范进行项目建设;建立项目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分工与职责,确保各项管理、技术、安全措施落到实处;加强对土建工程、公用工程实施进度、建设质量及技术安全措施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工程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及时组织设计、施工和监理等有关单位进行协商解决。 11.1.3 项目建设资金监管及其制度规定 认真执行国家基本建设投资项目及农业工程项目建设资金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完善资金使用管理制度。项目建设资金专户储存,专人专账管理,统一协调使用;严格按照项目建设用途及财务制度与程序等规定,管理和使用项目建设资金。加强对项目建设资金的审计监督,保证项目建设资金的正确有效使用。 11.2 项目建成后的运行管理 11.2.1项目运行管理组织机构 项目建成后,实行法人代表负责制和全员劳动合同制;根据猪场生产与经营管理的具体要求,建立完善项目运行的生产、技术、营销等管理职能部门;按照生产工艺流程和岗位需要,公开招聘、竞争上岗,合理配置劳动力资源,形成统一管理、各司其职、有机协调、运转有序的生产经营管理机构。 11.2.2 劳动力资源配置与技术培训 1) 人力资源配置。依据“高效、科学、精简、实用”的原则,按照工艺流程、生产规模和劳动定额等进行劳动力资源配置。猪场建成后,需劳动定员4人,其中管理及技术人员2人,生产人员2人,临时及季节性用工随用随聘。 2) 技术培训与咨询。加强生猪养殖生产、技术人员的业务培训,建立技术培训的长效机制;采取邀请专家进行授课、到现场进行技术指导、组织管理技术人员和生产骨干到外地进行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对生猪养殖生产、技术服务及经营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技术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运用新技术、新工艺和先进的经营管理方法,提高生产技术水平和经营管理水平。生产、技术人员,特别是从事重要岗位工作的人员要经技术培训合格方可上岗。 聘请市畜牧兽医总站作为技术顾问,聘请武都区畜牧中心畜牧师1名、兽医师1名进行生产技术指导,为项目实施提供技术支持和业务咨询。 11.2.3 项目运行管理机制 猪场建成后,按照现代企业制度进行市场化运作,实行法人代表制及生产目标、质量管理责任制,明确职责,任务落实到人,确保猪场生产正常进行。 11.3 项目经营管理保障措施 11.3.1 争取政策资金支持和项目实施的有利条件 项目建设在充分利用好政府优惠政策的同时,积极利用资本市场,多渠道筹集资金,采用参股、入股等资本运作手段壮大项目运作的资金实力;加强与农业院校、科研院所等机构和部门的技术交流与合作,提供优惠条件,吸引省内外科研机构参与良种猪繁育场的经营管理和科技服务,促进产、学、研紧密结合。 11.3.2 严格良种猪繁育生产管理的技术标准 严格品种引进管理。坚持自繁自养,确需引进种畜,引进的种畜应有良种质量合格证及产地检疫合格证明等,严禁从疫区引进畜种。引进的种畜应隔离观察,经兽医检验合格方可投入使用与生产。 加强日常饲养管理。猪舍内温度、湿度、气流(风速)和光照满足生猪饲养的需求,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与空间。猪舍内设置防鼠、防虫、防蝇等设施。搞好猪舍卫生,及时清扫消毒,保持料槽、用具干净与地面清洁。生产人员严格操作程序,工作时穿戴工作服。随时观察猪群健康状态,禁止饲喂霉变腐烂饲料。 规范饲料及添加剂的使用管理。根据科学配方与生产标准使用饲料。购买使用农业部公布的《允许使用的饲料添加剂品种目录》所规定的饲料添加剂品种;购买使用具有农业部颁发的《饲料添加剂生产许可证》、《饲料添加剂预混合饲料生产许可证》的企业生产的、具有产品批号的饲料添加剂和预混合饲料产品,按照规定的用法和用量进行使用。严禁使用国家禁用的添加剂和饲料中直接添加兽药。不得使用变质、霉烂、生虫或被污染的饲料和添加剂。 11.3.3 建立良种猪繁育生产的档案管理制度 完善各项生产管理制度。健全饲养档案制度、进入场区人员物品管理制度、畜种出入场管理制度、兽药购进使用管理制度、饲料运输使用管理制度、饲料添加剂使用管理制度、卫生防疫制度、消毒制度、病死畜种无害化处理制度、疫情监测登记报告制度、畜禽传染病控制措施、产品销售制度、日常操作规程等。 指定专人负责生产档案记录的管理。建立规范的饲养档案和生产记录,每批及每群畜种应有相应的完整资料记录,内容包括畜种品种、饲料来源、饲养情况、生产性能、销售或淘汰情况、发病情况、死亡率及死亡原因、无害化处理情况、实验室检验及结果、免疫种类、免疫时间、畜种销售记录等情况。 11.3.4 加强疫病防治和生产安全 坚持预防为主的原则,在当地畜牧兽医行政管理部门的指导下,根据《动物防疫法》、《农产品质量安全法》等法律法规的规定和当地动物疫病流行情况,制定统一的免疫程序、卫生消毒、疫病预防、控制及扑灭等规程;建立严格的疫病防治和环境卫生制度,实行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防疫责任,加强疫病疫情预防控制。完善疫病疫情监测网络和制度,配备专业检疫人员,定期进行疫情监测,严密监视疫情;定期进行猪体的防疫注射,发现病畜及时隔离治疗,严防疫病传播;病死猪体进行无害化处理,严禁出售或加工再利用,确保生产安全与食用安全。 11.4项目实施进度 11.4.1项目建设期限 本项目建设期为2011年1月-2010年10月。 进度计划如下: 2011年元月完成立项和前期准备工作。 2011年2月—6月完成土建工程建设。 2011年7月完成设备仪器购置、安装及调试。 2011年8月完成种畜引进。 2011年9月竣工验收。 2011年10月全面投入运行。 十二、  效益分析 12.1经济效益 本项目建成后,年出栏育肥肉猪350头,仔猪等收入14.24万元,正常年销售收入56.24万元,经营成本43.12万元,正常年利润13.12万元。 12.1.1销售收入 产品价格根据财务评价的定价原则确定,项目最终产出物为育肥猪、淘汰母猪等。预测生产初期的平均市场价格分别为:育肥猪0.12万/头,淘汰母猪0.06万/头。 正常年销售收入为56.24万元。 销售收入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单价 数量 总额 1 出栏育肥猪销售收入 0.12 350 42 2 仔猪销售收入 0.025 500 12.5 3 淘汰母猪收入 0.06 9 0.54 4 有机肥销售收入 0 0 1.2 合计 56.24 12.1.2总成本估算 总成本费用正常年合计43.12万元,成本估算见下表: 正常年新增成本估算表 单位:万元 序号 项目 每头年耗量 单位 总量 单价 金额 1 种母猪饲料费 1 吨 35 0.2 7 2 种公猪饲料费 0.8 吨 2.4 0.2 0.48 3 仔猪饲料 0.015 吨 9.2 0.2 1.84 4 育肥猪饲料费 0.25  吨  110 0.2 22.0 5 人员工资   人 4 1.2 4.8 6 燃料费         1.8 7 水电费         3.2 8 预防防疫         2.0 合计         43.12 12.1.3财务效益分析 1)年收益 项目建成投产后,年利润=56.24-43.12=13.12万元。 2)投资回收期 静态投资回收期=4.57年(含建设期);小于行业基准投资回收期,表明项目投资能够在规定时间收回。 3)投资利润率=21.5 5%; 12.2社会效益 1) 项目实施后,正常年出栏优质肉猪350头,既可满足市场对优质畜产品的有效需求,还可向周边农户辐射技术,有利于提高项目区生猪生产水平,带动周边地区生猪产业的发展,达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目的。 2) 本项目可直接安排就业劳动力4人,同时还可带动运输、屠宰加工等相关行业的发展,可以创造更多的劳动力就业机会,在增加农民收入的同时,也有利于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局面。 3) 项目本着资源化、生态化、无害化、减量化的原则,对养殖产生的粪污进行有效处理,既避免了粪便、污水等污染物对环境的污染,又使资源得以有效利用,对当地水源保护、改善农业生产环境和居民生活环境等具有显著作用。 武都区角弓永兴良种猪繁育场建设项目工程概算表 序号 工程和费用名称 单位 数量 投资金额(万元) 重建资金(万元) 自筹资金(万元) 基础工程 筑石提垫地基 ㎡ 660 10.00 5.00 5.00 土建工程 23.6 10.00 13.10 1 猪舍 m2 354 17.7 4.60 13.10 2 兽医室 m2 20 2.40 2.40 3 集污池 m3 20 2.00 2.00 4 排污管道 m 100 1.00 1.00 设备 5 7.90 5.40 2.50 1 混合精料加工机组 套 1 2.500 2.50 2 自动饮水设备 套 1 2.50 2.50 3 自动喂料设备 套 1 2.50 2.50 5 污水泵 台 2 0.40 0.40 种畜引进 233 17.40 8.60 8.80 1 良种公猪 头 3 2.40 2.40 杜洛克 头 1 0.80 0.80 大约克 头 1 0.80 0.80 汉普厦 头 1 0.80 0.80 2 良种母猪 头 30 10.00 6.20 汉普厦 头 15 7.500 6.20 1.30 大约克 头 15 7.500 7.50 预备费 1.60 1.00 0.60 27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