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章三、四节习题.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110904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7 大小:51.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章三、四节习题.doc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第二章三、四节习题.doc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第三节 微生物的分离和纯培养练习题 一、填空题 1.用培养平板进行微生物纯培养分离的方法包括: 、 、 。 2.获得纯培养的方法有: 、 、 、 等方法。 3. 根据培养目的和细菌种类要选用适宜的培养方法,细菌培养常用的培养方法有 、 、 。 4.在微生物学中,在人为规定的条件下培养、繁殖得到的微生物群体称为培养物,其中只有 培养物能较好地被研究利用和重复结果。 5.稀释摇瓶法被适宜于 的纯培养。 二、选择题(4选1) 1.直接显微镜计数法用来测定下面所有微生物群体的数目,除( )之外。 A.原生动物 B.真菌孢子 C.细菌 D.病毒 2.深层穿刺接种细菌到试管固体培养基中能( )。 A.提供厌氧菌生长条件 B.除去代谢废物的一个机会 C.增加钾和钠离子的数目 D.增加氧气 3.平板划线分离法需要下面所有的物品,除了( )之外。 A.接种环 B.琼脂培养基平板 C.细菌的培养物 D.电泳仪 4.纯培养是其中( )的培养物。 A.只有一种微生物 B.只有细菌生长所需的一种营养物 C.没有代谢废物 D.除主要微生物外只有一种微生物 5.常用来统计样品中活菌数目的方法是( )。 A.斜面接种 B.平板划线操作 C.稀释涂布平板法和显微镜直接计数 D.液体接种法 6.在固体培养基上,由一个微生物细胞繁殖而来的肉眼可见的子细胞群体称为( )。 A.芽孢 B.无一定形态的群体 C.单个细菌 D.菌落 7.微生物生长测定方法中,测定单细胞微生物总数的方法是( )。 A.膜过滤法 B.计数板计数法 C.平板计数法 D.重量法 8.欲将微生物分离纯化,采用的方法有以下几种,除( )之外。 A. 平板涂布 B. 琼脂斜面划线 C. 平板划线 D. 系列稀释 9.稀释摇瓶法需要下面所有的物品,除了( ) 之外。 A.液体石蜡 B.无菌琼脂培养基 C.稀释试管 D.真空泵 10.配制固体培养基时,常常加入( )的琼脂。 A.0.2% B.0.5% C.20% D.2% 11.细菌平板接种后,放入恒温箱培养,需( )。 A.正放 B.斜放 C.倒置 D.随意 12.( )法可用来分离培养出由科学家设计的特定环境中能生长的微生物,尽管我们并不知道什么微生物能在这种特定的环境中生长。 A.选择平板 B.富集平板 C.稀释平板 D.单细胞显微分离 13.下面哪一项不属于稀释倒平板法的缺点: A.菌落有时分布不够均匀 B.热敏感菌易被烫死 C.严格好氧菌因被固定在培养基中生长受影响 D.环境温度低时不易操作 14. 同种菌不同来源的纯培养称为( )。 A.种 B.变种 C. 菌株 D. 群 15.微生物细菌检验实验室必须具备的以下设备,但不包括( )。 A.显微镜 B.恒温培养箱 C.高压蒸汽灭菌器 D.低温离心机 16.下列方法操作培养后可以观察到单个菌落,除( )之外。D A.倾注平板法 B.平板分区划线分离法 C.斜面接种法 D.平板连续划线分离法 17.进行食品样品的细菌检验时,除( )之外,采用何种接种方法主要取决于以下因素。 A.样品的性质 B.培养的目的 C.培养温度 D. 培养基的种类 18.无菌操作是( )内容所指的含义 。 A.无细菌的操作 B.无活菌的操作 C.无病原菌的操作 D.防止环境细菌污染样品及实验材料的操作 19.平板划线分离法主要用于( )。E A.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B.生化试验管的接种 C.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 D.含杂菌样品的分离培养 E.液体样品中的细菌计数 20.穿刺接种法主要用于( )。 A.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B.生化试验管的接种 C.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 D.含杂菌样品的分离培养 E.液体样品中的细菌计数 21.液体接种法主要用于( )。 A.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B.生化试验管的接种 C.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 D.含杂菌样品的分离培养 E.液体样品中的细菌计数 22.平板倾注法多用于( )。 A.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B.生化试验管的接种 C.半固体培养基的接种 D.含杂菌样品的分离培养 E.液体样品中的细菌计数 23.用半固体培养基确定分离菌是否有动力,采用的接种计数法是( )。 A.分区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液体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 E. 涂布接种法 24.测定细菌对某种药物的敏感性,采用的接种计数是( )。 A.分区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液体接种法 D. 穿刺接种法 E.涂布接种法 25.对分离的金黄葡萄球菌进行纯培养,采用的接种计数是( )。 A.分区划线分离法 B.斜面接种法 C.液体接种法 D.穿刺接种法 E.涂布接种法 26.错误的接种环灭菌方法是( )。 A.接种环使用前必须先灭菌 B.接种环常用火焰灭菌、也可用消毒液灭菌 C.火焰灭菌后须待环冷却后方可取菌样本 D.染菌的接种环先于内焰加热、烤干,再移至外焰灭菌 E.接种环用完后应立即搁置于架上,勿随手弃置 27.所谓穿刺培养,错误的是( )。 A.用接种针或接种环接种 B.可以是固体培养基,也可以是半固体培养基 C.半固体培养基多用于观察细菌动力 D.若细菌在半固体培养基中只沿穿刺线生长则无动力 E.若细菌有动力,穿刺线周围的半固体培养基会变混浊 28.所谓斜面接种培养,错误的是( )。 A.用接种环接种 B. 接种完毕,先将接种环灭菌,然后塞上管口 C.带有菌的接种环先于内焰加热,再移至外焰灭菌 D.主要用于单个菌落的纯培养 29.所谓平板涂布法,错误的是( )。 A.所用培养基为琼脂平板 B.被检菌液需定量加入 C.用接种环以不同方向反复涂布几次至被检物均匀分散 D.可用于被检物的细菌计数 30.所谓液体接种培养,错误的是( )。 A.根据接种物性质,可选用接种针或接种环 B.用手斜持液体培养基管 C.在与液面交接处的管壁上轻轻研磨,并沾取少许培养基液体调和 D.无菌操作完毕,试管直立培养 E.有细菌生长时,培养管可呈现混浊、沉淀现象 31.所谓平板划线分离培养法,叙述错误的是( )。 A.目的是使样品中的细菌各自形成单个菌落 B.常用划线方式为平板分区划线 C.接种时斜持平板(450角) D.接种细菌越多越好 32.进行平板划线分离细菌,操作错误的是( )。 A.一般将平板分为4个区 B.先将样品涂布于1区内,再将2、3区等依次划线 C.同一区内,线与线间可交叉,越密越好 D.每划完一个区,均将接种环灭菌 33.所谓倾注平板培养法,错误的是( )。 A.所用培养基预先灭菌后熔化 B.先去一定量样品加入无菌平皿内,再加入培养基混匀 C.先去一定量样品与培养基混匀后,再倒入无菌平皿内 D.培养基温度以50℃ 为宜 34.下列不是厌氧培养法的是( ) A.缸烛培养法 B.疱肉培养法 C. 气体置换法 D.焦性没食子酸法 35.下列细菌分离培养时的无菌技术,错误的是( )。 A.细菌分离培养应在细菌实验室内进行 B.接种环分离和移种细菌时,用钱用后均须灭菌 C.从试管培养物中去样品时,在打开管口或关闭前,均要在火焰上通过2-3次 D.因不慎菌液污染桌面后,可用3%来苏尔处理,至少浸泡10分钟 E.工作完毕后,用紫外线灯招生30分钟 三、判断题 1.直接挑取在平板上形成的单菌落就可以获得微生物的纯培养。( ) 2.用稀释摇管法分离获得的微生物均为厌氧微生物。( ) 3.微生物从一个细胞繁殖得到的后代称为该微生物的纯培养。( ) 4.为了防止杂菌,特别是空气中的杂菌污染,试管及玻璃烧瓶都需采用适宜的塞子塞口,通常采用棉花塞,也可采用各种金属、塑料及硅胶帽,并在使用前进行高温干热灭菌。( ) 5. 所有的微生物都能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因此,用固体培养基分离微生物的纯培养是最重要的微生物学实验技术。( ) 6.所有的培养基都是选择性培养基。( ) 四、问答题 1.比较微生物显微镜直接计数法和平板菌落计数法的优缺点? 2.简述稀释倒平板计数法的操作流程。 3.细菌检验中常用的接种培养方法有哪些?分别应用在什么场合? 4.比较稀释倒平板法与涂布平板法的差异。 5.现场观察并列出微生物检验室所需要的大、中型仪器设备和检验器具。 五、名词解释 1.稀释摇管法 2.单细胞分离法 六、思考题 1、一般说来,严格的无菌操作是一切微生物工作的基本要求,但在分离与培养极端嗜盐菌时常在没有点酒精灯的普通实验台上倾倒培养平板、在日常环境中直接打开皿盖观察和挑取菌落,而其研究结果并没有因此受到影响,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2.如果希望从环境中分离得到厌氧固氮菌,你该如何设计实验? 3.在菌体浓度为104cell/ml的大肠杆菌悬液中等体积混入了菌体浓度为80cell/ml的青虫菌液,请设计实验,再次获得的大肠杆菌纯培养? 第四节 微生物显微技术练习题 一、填空题 1. 、 和 的是影响显微镜观察效果的3个重要因素。 2.学校教学实验室光学显微镜能达到的最大有效放大倍数是 ,这时一般使用 倍的目镜,和 倍的物镜,并应在物镜镜头和玻片之间加 。 3.在________的照射下,发荧光的物体会在黑暗的背景下表现为光亮的有色物体,这就是荧光显微技术的原理。 4.微生物研究常用的显微镜主要有 、 、 等。 5.透射电子显微镜主要被用于观察 ,扫描电子显微镜主要被用于 。 6.普通光学显微镜观察活体微生物的方法有 、 。 7.观察活体微生物的制片方法有 、 、 等。 8.通过改变显微镜的组件可以改变显微镜的使用功能,如 、 、 等。 二、选择题 6.对光学显微镜观察效果影响最大的是( B )。 目镜 物镜 聚光器 总放大倍数 7.暗视野显微镜和明视野显微镜的区别在于( C )。 目镜 物镜 聚光器 样品制备 三、问答题 1.欲观察活体微生物,为什么需要染色?染色前为什么需要对载玻片上的样品进行固定?如何固定? 2.试分别说明透射电镜和扫描电镜在制片方法上的差异。 三、思考题 1.试找到一篇使用微生物照片的文献,分析该文为什么要使用微生物照片,采用的是何种显微观察技术? 2.对细菌的细胞形态进行观察和描述时应注意哪些方面?你是否能很快地在显微镜下区分同为单细胞的细菌、酵母菌和原生动物?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