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十章 第1节 磁现象 磁场 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道磁体、磁极的概念。 2.通过探究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 3.知道用磁化的方法可以使一些物体获得磁性以及生活中的一些磁化现象。 4. 了解我国古代对磁的研究所取得的成就。5. 知道磁体周围存在磁场,磁场方向及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6. 知道地球周围存在磁场以及地磁场的南北极。教学重点:知道磁极间的相互作用规律,知道磁场的存在。教学难点:如何认识磁场的存在。教学准备:1.学生实验器材: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小磁针、铜丝、铁钉、玻璃、木块和大头针等。2.教师演示器材:条形磁体、蹄形磁体、大头针、铁钉等。3.多媒体课件。教学设计
2、引入新课:由百慕大三角洲奇异事件引入这些失踪的飞机和船只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罗盘和各种仪表全部失灵,几百年来人们探秘的历程从未停止,也许在座的某一位将会成为这个谜题的揭示者。出示学习目标进行新课:一、 简单的磁现象1 明确目标:学生了解学习目标,请同学们阅读今天的学习目标。 2 自学:根据学习目标1-4来自学教材中“磁现象”。找同学到黑板展示。大约两分钟3 自学检测4 自己动手探究:磁体、磁极、磁化、磁极间相互作用规律。根据自学的收获,利用桌上的器材自己动手探究目标1-3中相应的问题,有解决不了的问题可以请同组人员帮忙。大约五分钟5 交流与评估:找同学到前面演示、讲解目标中相应问题。大约三分钟
3、6 引导学生说出古代磁学成就及磁化的好处与弊端。二、 磁场1. 演示:观察磁针静止时指向,将磁体靠近磁针观察现象,说明什么问题?引出磁场2. 自学:根据目标5自学“磁场”内容。带着思考题:如何确定某点磁场的方向?实验时为什么可以用铁屑代替小磁针?怎样能让铁屑自由转动?大约四分钟3. 自学检测4. 动手探究磁场:带着问题能画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周围磁场分布情况吗?大约六分钟5. 找同学到黑板上展示条形磁体和蹄形磁体周围的磁场分布。如果学生探究时完成不好,可以用大屏幕引导学生回忆实验现象共同分析。三、 地磁场1.根据目标6自学教材上内容。思考:指南针为什么指南北地磁南北极与地理南北极位置2.自学检测:四、小结:请对照学习目标检测自己学习情况,哪里有疑问可以提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