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模拟试卷5.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109414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4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试卷5.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模拟试卷5.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模拟试卷(五)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20个小题,共20个空,每空1分,共20分。请将答案填在题中横线上。 1. 易化扩散包括                    和                     。 2. 动作电位的特征有                、                 和                   。 3. 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有               、                 、                和                   。 4. 神经纤维传导兴奋的特征有              、                 、                   和                 。 5. CO2 在血液中的运输形式分别为              、                和             。 6. 胃液中的主要成分有              、                、               和               。 二、选择题:本大题30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五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请将所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 与体液调节相比,有关神经调节叙述错误的是(    )     A  神经调节发生快          B  神经调节作用时间短       C  神经调节的范围较广     D  神经调节起主导作用    E  神经调节作用准确 2. 保持动脉血压相对稳定的主要机制是(    )     A  前馈调节     B  体液调节      C  正反馈      D  负反馈      E  自身调节 3. 钠-钾泵的作用是(    )     A  将Na+泵出胞外,K+泵入胞内     B  将K+泵出胞外    C  将Na+泵入胞内     D  将Na+和K+泵入胞内                 E  将Na+和K+泵出胞外 4. 细胞兴奋后的绝对不应期内,其阈值为(    )     A  零      B  无限大      C  高于正常       D  低于正常      E  等于正常 5. 神经纤维动作电位下降支的出现主要是由于细胞膜对(    )     A  Ca2+ 通透性增高       B  K+ 通透性增高       C  Na+ 通透性增高      D  Mg2+ 通透性增高       E  Cl- 通透性增高 6. 营养物质吸收的主要部位是(    )            A  十二指肠与空肠     B  胃与十二指肠     C  回肠和空肠  D  结肠上段     E  结肠下段              7. 某人的红细胞与B型血清发生凝集,该人的血清与B型红细胞不发生凝集,该人的血型是(    )     A  A型      B  B型      C  AB型      D  O型      E   无法判断 8. 细胞膜在静息状态下,对下列离子通透性最大的是(    )     A  钠离子     B  钾离子     C  氯离子     D  钙离子     E  镁离子 9. 下列哪项不是终板电位的特征(    )     A  可总和     B  电紧张性扩布     C  无不应期      D  “全或无”去极化      E  幅度与ACh释放量正相关 10. 血液凝固的基本步骤是(    )     A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B  凝血酶原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C  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D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原形成-纤维蛋白原形成     E  凝血酶原激活物形成-凝血酶形成-纤维蛋白形成 11. 心室的血液充盈主要是因为(    )     A  心房收缩的挤压作用        B  胸内负压的“抽吸”作用       C  心室舒张的“抽吸”作用        D  骨骼肌收缩的挤压作用     E  重力对血液的吸引作用 12. 人体安静时的心输出量与下列哪项成正比(    )     A  身高      B  体重       C  年龄      D  体表面积       E  体位 13. 视锥细胞的作用是(    )                     A  感受强光     B  感受弱光   C  强弱光均感受        D  感受强光刺激并能分辨颜色    E  感受弱光刺激并能分辨颜色 14. 一种感受器只对某种特定形式的能量变化最敏感,称为感受器的(    )     A  编码作用      B  适宜刺激      C  适应现象      D  换能作用      E  传导衰减 15. 下列哪种原因最可能导致地方性甲状腺肿? (    )               A  食物中缺少氨基酸      B  食物中缺少蛋白质    C  食物中缺少酪氨酸         D  食物中缺少钙和铁   E  食物中缺少碘 16. 区分快反应细胞和慢反应细胞的依据是(    )     A  静息电位水平的高低      B  动作电位幅度的大小      C  0期去极化速度的快慢     D  阈电位水平的高低         E  4期有无自动去极化 17.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的形成机制是突触后膜对下列哪些离子的通透性增加(    )     A  K+ 、Ca2+ 尤其是K+      B  K+ 、Cl-  尤其是K+       C  Cl- 、Ca2+尤其是Ca2+            D  Na+、K+ 尤其是Na+       E  Cl-、 K+  尤其是Cl- 18. 平均动脉压的经验计算方法为(    )     A  (收缩压+舒张压)×1/2               B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1/2     C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1/3   D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1/3     E  舒张压+(收缩压-舒张压)×2/3 19. 维持胸膜腔内负压的必要条件是(    )     A  吸气肌收缩  B  呼气肌收缩 C  胸膜腔密闭     D  肺内压等于大气压 E  肺内压低于大气压 20. 下列哪项的消化力最强 (    )     A  唾液     B  胃液     C  胰液      D  胆汁      E  小肠液 21. 关于非特异感觉投射系统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起自感觉接替核                     B  投射至皮层的特定区域     C  与皮层第四层细胞形成突触联系D  受刺激时引起皮层呈同步化慢波     E  维持或改变皮层的兴奋状态 22. 交感神经兴奋时可引起(    )     A  瞳孔扩大      B  胃肠运动加强         C  汗腺分泌减少           D  逼尿肌收缩   E  支气管平滑肌收缩 23. 迷走神经兴奋引起的胰液分泌的特点是(    )     A  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   B  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少,酶含量丰富     C  水分多,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丰富   D  水分少,碳酸氢盐和酶的含量少     E  水分和碳酸氢盐的含量多,酶的含量少 24. 正常人能量代谢在哪种情况下最低(    )     A  完全静息时    B  室温为18℃~25℃时    C  慢波睡眠     D  进食12小时后     E  清醒时 25. 脊休克的发生机理是(    )                    A  损伤性刺激对脊髓的抑制作用B  失去了高级中枢的抑制作用C  反射中枢破坏                     D  脊髓供血障碍   E  失去了大脑皮层的下行始动作用 26. 引起抗利尿激素分泌最敏感的因素是(    )     A  循环血量减少    B  血浆晶体渗透压升高    C  血浆胶体渗透压升高 ]     D  疼痛刺激         E  寒冷刺激 27. 与神经末梢释放递质密切相关的离子是(    )     A  Na+     B  Ca2+      C  Mg2+      D  Cl—    E  K+  28. 构成肾内髓质部渗透压梯度的主要溶质是(    )     A  磷酸盐和氯化钠    B  氯化钾和尿素    C  尿素和葡萄糖    D  氯化钠和氯化钾     E  尿素和氯化钠 29. 心室肌动作电位复极3期的形成机制是(    )     A  Na+内流与K+外流        B  Ca2+内流与K+外流        C  K+外流     D  Na+内流与Ca2+内流    E  Cl-内流 30. 阿托品阻断胆碱能纤维的作用是(    )     A  与乙酰胆碱竞争M型受体        B  与乙酰胆碱竞争N型受体     C  抑制胆碱脂酶活性                D  抑制乙酰胆碱的作用     E  增强胆碱脂酶活性 三、名词解释:每题5分,6小题,共30分。 1. 正反馈 2. 阈电位 3. 突触前抑制 4. 肾小球滤过率 5. 允许作用 6. 中心静脉压 四、问答题,共1题,共20分。 1. 试述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来源、成分、生理作用及其临床意义。 附:生理学模拟试卷(五)答案要点 一、填空题(1分/题,20分) 1.通道中介,载体中介 2.全或无,不衰减传导,不能总和 3.心室舒张末期容积,动脉血压,心肌收缩能力,心率 4.生理完整性,双向性,绝缘性,相对不疲劳性 5 碳酸氢盐,物理溶解,氨基甲酸血红蛋白 6.盐酸,内因子,胃蛋白酶原,粘液 二、单选题(1分/题,30分) 1.C 2.D 3.A 4.B 5.B 6.A 7.C 8.B 9.D 10.E 11.C 12.D 13.D 14.B 15.E 16.C 17.E 18.D 19.C 20.C 21.E 22.A 23.B 24.C 25.E 26.B 27.B 28.E 29.C 30.A 一、 名词解释(5分/题,30分) 1.正反馈 反馈信息与控制信息作用相同。不可逆。 2.阈电位 能引起动作电位的临界膜电位, 举例等。 3.突触前抑制 由于轴-轴突触作用的结果,导致兴奋性突触前末梢释放的递质量减少,不 容易引起突触后神经的兴奋,表现为突触后神经元活动减弱。 4.肾小球滤过率 每分钟(单位时间)两肾产生的超滤液量,或者,每分钟两侧肾脏肾小球 滤出的滤液(原尿)量。正常人约125ml/min。是衡量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之一。 5.允许作用 激素的某一作用很小或没有,但它的存在能加强另一激素的这种作用。例如,糖皮质激素加强去甲肾上腺素的缩血管作用。 6.中心静脉压 指右心房和胸腔大静脉内的血压,正常值4~12 cmH2O. 四 、问答题要点(20分) 1 来源;Ⅱ细胞(3分), 主要成分:DPPC(3分), 作用(8分) ①降低肺泡表面张力;②减少吸气阻力;③维持肺泡容量的稳定:④防止肺水肿。. 临床意义(6分): 肺表面活性物质缺少时,造成肺水肿、肺不张等呼吸困难。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