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居住建筑设置封闭楼梯间归纳.doc

上传人:pc****0 文档编号:6107137 上传时间:2024-11-28 格式:DOC 页数:8 大小:11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居住建筑设置封闭楼梯间归纳.doc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居住建筑设置封闭楼梯间归纳.doc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要:通过对现行各规范中涉及居住建筑疏散楼梯间形式的归纳整理,使设计者能清晰地对居住建筑的安全出口进行正确地设计。并对归纳整理中发现各规范之间存在相互矛盾之处进行了必要的阐释, 关键词:敞开楼梯、封闭楼梯、防烟楼梯、单元式、通廊式、塔式   随着国民收入的增加,城镇化建设的加快,建筑行业是蒸蒸日上,大量的居住建筑如雨后春笋般拔地而起。在人的生命重于一切的理念下,有关部门制定了严格的规范防止措施。然而,居住类建筑的类型丰富多样,因而涉及到居住建筑安全疏散的规范目前就有五本之多,相互之间既有衔接又有补充。正因为涉及的规范太多,如果不认真系统地归纳整理,容易使设计人员造成概念的混淆,给设计工作带来偏差。本文就试图对涉及到的各类型居住建筑规范中对安全疏散,特别是疏散楼梯间形式的部分作一归纳比较。 一、规范 涉及居住建筑安全疏散的现行规范主要有 1、     《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1999(2003版)(以下简称《住设规》) 2、     《住宅建筑规范》GB500368-2005(以下简称《住建规》) 3、     《宿舍建筑设计规范》JGJ36-2005(以下简称《宿舍规范》) 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以下简称《建规》 5、     《高层民用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45-95(2005年版)(以下简称《高规》)。 二、居住类型、层数与楼梯间形式、安全出口的关系 不同层数不同类型的居住建筑由于本身的难易程度,对楼梯间形式及安全出口个数的要求是不同的。在此特作表格形式进行对比。 居住建筑类型与楼梯间形式比较表   单元式住宅 通廊式住宅 塔式住宅 通廊式宿舍 单元式宿舍 备注 1~6层 1、  敞开楼梯间 2、任一层面积大于500M2时设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3、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时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1、封闭楼梯间 (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3、建筑层数为2层及以下时,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1、  敞开楼梯间 2、  任一层面积大于500M2时设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3、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1、敞开楼梯间 2、当建筑层数超过2 层时应设封闭楼梯间(当户门采用乙级防火门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此条与《宿舍规范》4.5.2条相矛盾 3、耐火等级1、2级,层数3层及3层以下,每层面积小于500 M2,第二层和第三层的人数之和不超过 100 人,可设一安全出口 1、  敞开楼梯间(任一层面积小于500 M2) 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建规》5.3.11条 《宿舍规范》4.5.2条 7~9层 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普通电梯一台 1、  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2、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  普通电梯一台 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普通电梯一台 1、封闭楼梯间(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可不设封闭楼梯间) 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普通电梯一台 1、封闭楼梯间(当户门或通向疏散走道的门、窗为乙级防火门、窗时,可不设置封闭楼梯间)此条与《宿舍规范》4.5.2条相矛盾 2、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每层居室通向楼梯间的出入口处有乙级防火门分隔时,该楼梯间可不通至屋顶) 3、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5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4、普通电梯一台 《建规》5.3.11条,《住建规》9.5.1.1条 《宿舍规范》4.5.2条 《住设规》4.1.6条 10~11层 1、敞开楼梯间 (楼梯间能采光通风,入户门为乙级防火门) 2、单元间楼梯在屋顶联通,单元间设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3、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O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此处《高规》6.1.1.2条与《住建规》9.5.1.2条相矛盾) 4、普通电梯一台 1、封闭楼梯间 2、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普通电梯一台   1、防烟楼梯间 2、每层超过8户,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普通电梯一台   1、封闭楼梯间 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普通电梯一台 1、敞开楼梯间(《高规》未对其它居住建筑进行说明,但此处《宿舍规范》4.5.2条与《建规》5.3.11条矛盾) 2、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 3、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4、普通电梯一台   《高规》6.1.1,6.2.1,6.2.3,6.2.4条, 《住建规》9.5.1.2条 《宿舍规范》4.5.2条 《住设规》4.1.6条 12~18层 1、封闭楼梯间 2、单元间楼梯在屋顶联通,单元间设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 3、任一层的建筑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套房的户门至安全出口的距离大于1Om时,该住宅单元每层的安全出口不应少于2个(此处《高规》6.1.1.2条与《住建规》9.5.1.2条相矛盾) 4、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 1、  防烟楼梯间 2、  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  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 1、防烟楼梯间 2、每层超过8户,任一层面积大于650M2或任一住户门至安全出口距离大于10米时,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   1、防烟楼梯间 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建议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高规》及《宿舍规范》均未明确)   1、封闭楼梯间 2、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 3、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4、建议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高规》及《宿舍规范》均未明确)     《高规》6.1.1, 6.2.3,6.2.4,6.3.1条, 《住建规》9.5.1.2条 《宿舍规范》4.5.2,4.5.6条 《住设规》4.1.7条 19层以上 1、防烟楼梯间 2、单元间楼梯在屋顶联通,18层以上每层单元楼梯通过阳台或凹廊联通,18层及以下单元间设防火墙,户门为甲级防火门,窗间墙、窗槛墙高度大于1.2米,可设一个安全出口(与《住建规》9.5.1.3条矛盾) 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   1、防烟楼梯间 2、两个安全出口 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   1、防烟楼梯间 2、两个安全出口 3、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   1、防烟楼梯间 2、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建议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高规》及《宿舍规范》均未明确) 1、防烟楼梯间 2、各单元的楼梯间均应通至屋顶 3、安全出口不少于2个 3、建议至少两台电梯,其中一台为消防电梯。(《高规》及《宿舍规范》均未明确)   《高规》6.1.1条《住建规》9.5.1.3条 《宿舍规范》4.5.2条 超高层 1、防烟楼梯间 2、两个安全出口 3、至少一台消防电梯 4、宜设避难层,疏散梯在避难层错位 1、防烟楼梯间 2、两个安全出口 3、至少一台消防电梯 4、宜设避难层,疏散梯在避难层错位 1、防烟楼梯间 2、两个安全出口 3、至少一台为消防电梯 1、  宜设避难层,疏散梯在避难层错位     《高规》6.1.1,6.2.6条,《住建规》9.5.1.3条               三、衍生问题 通过对列表的观察以及设计中遇到的实际情形,发现仍有许多亟待澄清亟待解决的问题。 1、层数的确定 层数确定了才能有效地运用楼梯间形式与正确的安全出口数目。根据《住宅设计规范》2.0.18条,自然层数即按楼板、地板结构分层的楼层数。由于设计的复杂性与丰富性,居住建筑有跃层、复式、错层等等设计方式。跃层既是套内空间跨跃两楼层及以上的住宅(6)。而顶层为两层一套的跃层住宅时,跃层部分不计层数(7),所以才有6+1、11+1、18+1层的概念。中间层为跃层的,要计入自然层,因为疏散的垂直高度是计算在里面的。 2、折算层数的概念 按照《住建规》9.1.6注2“当建筑中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时,应对这些层按其高度总和除以3m进行层数折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规范很明确地指出是“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层数的折算,而非习惯性理解的住宅总的高度。即使住宅的其它层高低于3m,如2.8或2.9M(8),即使建筑总高度降下来了,也仍然是“有一层或若干层的层高超过3m”“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但是,这样的规定与订立此条规范之精神是有偏差的。计算建筑折算层数的目的就是为了限制建筑的总高度,控制顶层人员疏散到地面的垂直高度。因此直接对建筑总高度进行控制,应该更合理一点。折算层数建议以总高度除以3m计算,余数不足1.5m时,多出部分不计入建筑层数;余数大于或等于1.5m时,多出部分按1层计算。例如图1。   (图1)   3、安全疏散口在首层的问题 《高规》第6.1.1条规定,一般情况下高层居住建筑应有两个疏散口,在首层当然也不能例外。然而在设计过程中,特别是住宅剪刀梯在首层一般都设计成两个不同方向的出入口。从疏散的角度来看当然这样是最理想的,但是,如果是商住楼,这样的设计既不利于管理,也浪费商业面积。根据《高规》6.1.5条,“高层建筑的安全出口应分散布置,两个安全出口之间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因此剪刀梯在首层共用同一门厅(扩大前室),只要两个疏散口的距离大于5米即能满足规范要求。 (图2) 4、由以上楼梯形式比较表可知,《建规》、《高规》、《住建规》、《宿舍规范》等,各规范之间或多或少都有相互矛盾之处。在实际设计过程中,使设计人员无所适从。应该遵循专业规范优先的原则,比如《建规》对6层及以下通廊式居住建筑要求封闭楼梯间,而《宿舍规范》并不要求。希望在新的防火规范编制中能把相互矛盾的地方协调统一起来。 五、结论 经过系统的分类比较,使复杂的居住建筑安全疏散问题有了清晰的线条,能有助于设计人员正确地运用规范,设计安全的居住建筑。同时也指出了比较研究中发现的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是某个人闭门造车就能解决的,而需要编制规范的相关人员作大量的工作。在此,只是抛砖引玉地开了个头,希望能对新的防火规范的编制有一点的参考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行业资料 > 医学/心理学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