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章第一节一、单项选择题 (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直接制约教育的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 )A.生产力 B.科学技术 C.政治经济制度 D.文化2.决定教育领导权的是( )A.政治经济制度 B.生产力 C.传统文化 D.科学技术3.“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反映了( )A.教学与政治的关系 B.教学与经济的关系C.教学与文化的关系 D.教学与科技的关系4.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作用是通过( )实现的。A.培养人才 B.传播思想 C.丰富知识 D.发展科技5.现代教育的根本动因是( )A.政治制度 B.经济制度 C.生产力的发展 D.科学技术6.古代社会提出了“在明明德,在亲民
2、,在止于善”的教育目的,这体现了( )对教育目的确立的影响。A. 经济 B.政治 C.文化 D.科技7.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经济 C.社会制度 D.科技8.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的因素是( )A.科学技术 B.政治经济制度 C.生产力 D.社会性质9.教育的双重文化属性表现在( )A.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B.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C.文化体系 D.教育为文化本体10.( )是学校全体员工在学习、工作和生活过程中所共同拥有的价值观、信仰、态度、作风和行为准则。A.校园物质文化 B.校园精神文化 C.校园组织与制度文化 D.校园
3、文化11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以下哪种文化的统一体( )A.社会文化 B.精神文化 C.人文文化 D.地方文化12.学校管理的基本途径是( ) A.教学活动 B.沟通 C.教劳结合 D.协调13.教育在发展中与政治经济的发展并不同步,这是教育的( )A.能动性 B.可控性 C.超前性 D.相对独立性14.舒尔茨提出的人力资本理论,强调教育的(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文化功能 D.科技功能15.教育内容和形式的变化受多种因素制约,其中起根本作用的因素是( )A.社会生产力 B.经济 C.社会制度 D.科技16.科学知识再生产有多种途径,主要途径是( )A.家庭教育 B.社会
4、教育 C.学校教育 D.继续教育17.学生文化的成因不包括( )A.学生个人身心特征 B.同伴群体影响C.师生交互作用 D.学校影响18.以下属于精神文化的是( )A.校园文化 B.课桌文化 C.饮食文化 D.旅游文化19.学校管理的目标和尺度是( )A.经济收入 B.良好公共关系 C.学校绩效 D.政治影响20.教育现代化的核心是( )A.教育观念现代化 B.教育内容现代化 C.教育管理现代化 D.教师素质现代化21.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A.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B.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中的其他
5、筛选标准D.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22.美国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者舒尔茨认为,教育对国民经济的增长的贡献是()A.20% B.28% C.33% D.36%23.美国芝加哥大学教授舒尔茨在人力资本投资这本书里,提出的核心观点可概括为:“有技能的人的资源是一切资源中最为重要的资源,人力资本收益大于物力资本的收益。”这一观点深刻说明了( )A.教育的经济功能 B.教育的文化功能C.教育的自然功能 D.教育的道德功能24.校园文化的核心是( )A.校园制度文化 B.校园组织文化 C.校园物质文化 D.校园精神文化25.教育的本体功能之一是( )A.减少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B.促进生产发展,服务
6、经济建设C.对政治经济有巨大的影响作用 D.加速年轻一代身心发展与社会化进程26.关于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说法不正确的是( )A.制约教师素质的提高 B.制约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C.制约教育结构的变化 D.制约学校专业的设置27.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首先表现为对教育的( )A.规范作用 B.动力作用 C.引导作用 D.爆发作用28.一定社会条件下,教育的性质总是为一定的( )所决定。A.生产力 B.生产关系 C.政治经济制度 D.社会文化29.物质资料的生产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人们必须首先吃、穿、住、行,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和( )A.体育 B.美育 C.德育 D.教
7、育30.学校文化以传递文化传统为己任,这一点突出表现在它所传递的( )A、教学思想 B、教学内容 C、教学方法 D、教学手段二、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 共30分。)1.影响人类身心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A.遗传因素 B.个人因素 C.环境因素 D.教育因素2.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的内发论也称为( )A.经验论 B.自然成熟论 C.生物预成论 D.遗传决定论3.教育对人类地位的提升主要表现在( ) A.教育使人的价值得到发现 B.教育促使人的潜能得到发掘C.教育促进了人的力量的发挥 D.教育促进了人类个性的发展4.学校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学校精神文化包含一
8、些基本成分,它们是( ) A.认知成分 B.情感成分 C.价值成分 D.理想成分5. 教育活动的基本规律有( )A.教育与生产力之间的矛盾或关系B.教育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C.教育现象内部各要素之间的矛盾或关系D.教育与人的身心发展之间的矛盾或关系6.教育是社会大系统的组成部分,对社会大系统具有反作用,体现出多重功能,包括( )A.政治功能 B.经济功能 C.科技功能 D.文化功能7.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表现在( )A.教育为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要的人才 B.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 C.教育可以促进社会的民主进程 D.有时可以改变政治经济制度8.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为
9、( )A.决定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B.影响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C.制约教育目的D.制约教育内容的选择9.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通过()来实现。A.传播一定社会的思想意识 B.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C.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D.培养专门的人才10:校园文化的核心是学校( )文化。A.精神 B.环境 C.观念 D.建筑 E.制度11.教育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 )作用。A.主导性B.先导性C.整体性D.全局性12.教育现代化包括()A.教育观念的现代化B.教育设备现代化 C.教育手段现代化D.教育方法现代化13.学校教育的专门性主要表现在( )A.专门的
10、职能 B.专门课程 C.专门教师 D.专门场所14.教育的人口功能主要表现在( )A.减少人口数量,控制人口增长 B.提高人口素质,改变人口质量C.有利于人口迁移 D.使人口结构趋向合理15.校园文化包括( )A.物质文化 B.精神文化C.制度文化 D.教师文化三、 判断题 (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非正式性是学校文化的特征之一。2.教育不直接生产物质财富,所以教育是消费事业,是社会的福利事业。3.学校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的载体。4.一定社会的政治制度决定着教育目的的性质,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培养人才的质量规格。5.教育的相对独立性主要表现在可以超越历史而存在。6.教育既与
11、社会有内在联系,又具有其相对的独立性。7.文化是决定教育性质的根本因素。8.教育对社会政治与经济的促进作用是通过培养人来实现的。9.教育目的和内容最终取决于社会政治制度。10.制约教育目的性质的是经济因素。四、简答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表现在哪些方面?2.简述科学技术对教育的作用3.简述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4.简述教育对政治的作用。第二章第二节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30题,每小题1分,共30分。)1.教师的工作要求要循序渐进,原因是( )A.学生只有机械记忆的能力 B.教师知识能力的不同C.教育活动完全受到人的遗传素质制约 D.教育活动必须遵循
12、人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2.即使人们对长大后的“狼孩”进行再好的教育,也很难令其用人类的语言进行顺畅交流。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A.阶段性 B.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互补性3.人们常说的“聪明早慧”或“大器晚成”是指个体身心发展的( )A.互补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4.一位美国行为主义心理学家在他的行为主义一书中写道:“给我一打健康的婴儿,一个由我支配的特殊的环境,让我在这个环境里养育他们,我可担保,任意选择一个,不论他父母的才干、倾向、爱好如何,他父母的职业及种族如何,我都可以按照我的意愿把他们训练成为任何一种人物医生、律师、艺术家、大商人,甚至乞丐或强盗。”这是
13、( ) A.遗传决定论的观点 B.环境决定论的观点 C.家庭决定论的观点 D.儿童决定论的观点5.儿童身心发展有两个高速发展期:新生儿与青春期。这是身心发展( )规律的反映。A.顺序性 B.不平衡性C.阶段性 D.个别差异性6.有的学生虽然身患残疾,但是他们的思维反应速度明显快人一筹。这说明个体身心发展具有( )A.不平衡性 B.顺序性C.互补性 D.个别差异性7.个体身心发展中起主导作用的是( )A.遗传 B.学校教育C.环境 D.家庭教育8.人的身心发展是指()A.身体和心理的发展 B.个性的品德的形成C.体重和身高的增加 D.技能和技巧的提高9.从人的发展的角度讲,洛克的“白板说”属于(
14、)A.内发论 B.环境决定论C.遗传决定论 D.多因素相互作用论10.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持外铄论的观点的代表人物有()A.弗洛伊德 B.威尔逊C.孟子 D.荀子11.格塞尔的“同卵双生子爬楼梯”的实验充分说明了()是教育的重要因素。A.后天学习训练 B.遗传素质C.教师教学水平 D.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12.马克思主义认为能够决定人的发展的因素是()A.教育 B.遗传素质 C.个体实践活动 D.社会环境13.从群体的角度看,表现为男女性别的差异,从个体角度看,有些表现为发展水平的不同,有些表现为心理特征表现方式上的不同。这说的是个体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不平衡性 D.个别差
15、异性14.“拔苗助长”、“陵节而施”违背了人的发展的()A.差异性 B.阶段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15.教育要适应人的发展的个体差异性规律,应做到( )A.循序渐进 B.因材施教 C.教学相长 D.防微杜渐16.促进个体发展从潜在的可能状态转向现实状态的决定性因素是( )A.遗传 B.成熟 C.环境 D.个体主观能动性17.个体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身心发展相对稳定的、典型的总体特征。这反映了身心发展的( )A.顺序性 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不稳定性18.在以下表述中,能够体现依据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是( )A.教师要严格要求学生但不能使学生感到压抑 B.教师要到学生实在无法想明
16、白的时候再启发他 C.只读书而不动脑筋思考就会感到迷惑而无所适从 D.老师不传授超出学生接受能力的知识19.“内发论”的主要代表人物是()A.孟子 B.华生 C.施泰伦 D.洛克20.下列关于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的描述中,错误的是()A.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生物前提 B.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可能性C.遗传素质决定人的身心发展的现实性 D.遗传素质制约人的身心发展水平21.作为人的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和物质基础,为人的身心发展提供了可能性的因素是()A.遗传 B.环境 C.教育 D.主观能动性22.王羲之家族中的许多人善于绘画,并出过多位画家。这里对发展起重大影响的因素是()A.教育 B
17、.环境 C.遗传 D.内部因素23.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来说,学校教育是一种()环境。 A.特殊的 B.间接的 C.一般的 D.宏观的24.持教育万能论的教育思想家是()A.马克思 B.爱尔维修 C.狄德罗 D.涂尔干25.教育上的“学不躐等”体现了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 B.顺序性 C.个别差异性 D.互补性26.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这反映了身心发展具有()A.顺序性 B.阶段性 C.差异性 D.不均衡性27.在教学过程中,小学阶段多运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式,到中学以后可进行抽象讲解的方式开展教学,这
18、体现了学生发展()的特点。A.顺序性 B.个别差异性 C.不平衡性 D.阶段性28.教育要遵守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学记中“当其可之谓时,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这句话反映了人身心发展过程中存在的( )现象。A.关键期 B.依恋期 C.混沌期 D.最近发展期29.“因材施教”教育原则依据的是人身心发展的()A.阶段性 B.个别差异性 C.顺序性 D.不均衡性30.某全国优秀教师在介绍教育经验时说:“我教学的成功之处主要是把握学生发展的关键期,并不失时机地采取针对性的教育措施,使学生获得最佳发展。”该教师的经验与做法主要是尊重了学生发展的()特征。A.阶段性B.个别差异性 C.不均衡性D.可变
19、性二、 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 2分, 共30分。)1.“染于苍则苍,染于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与这句话一致的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的表述有()A.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B.孟母三迁C.蓬生麻中,不扶自直 D.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的儿子会打洞2.“出淤泥而不染。”对这句话的理解正确的是()A.环境是人身心发展的动力 B.遗传是人身心发展的生理前提C.人对环境的作用是能动的 D.环境不能决定人的发展3.下面能够说明“关键期内的教育是相当重要的”这一观点的是()A.双生子爬梯实验B.狼孩C.为了有一个更好的学习外语的环境,小燕3岁时,父母带她到美国念书D.教学要关注学生的最近发展
20、区4.下列属于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有( )A.顺序性 B.阶段性C.不平衡性 D.互补性5.环境决定论完全否定了( )A.遗传作用 B.教育价值C.家庭影响 D.文化的功能E.人的能动性6. 下列哪些现象体现了身心发展的互补性()A.盲人一般听觉灵敏 B.聪明儿童常常学习不努力C.坚强的意志能战胜肢体残缺的困难 D.失去双手的人能用口写字7.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功能主要有()A.引导和培养、塑造个体个性发展 B.加速个体发展C.具有延时价值 D.开发个体特殊才能8.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观点中,下列不属于内发论的代表人物有( )A.弗洛伊德B.吴伟士C.施泰伦D.霍尔9.从活动水平看,个体
21、的主观能动性由三个层次组成,分别是( )A.生理活动 B心理活动 C生活活动 D社会实践活动10.影响人类身心发展的客观因素主要有( )A.遗传因素 B.个人因素 C.环境因素 D.教育因素11.在教学中要做到因材施教,首先要能够发现学生和个别差异,学生个别差异包括( )A.心理的个别差异 B.生理的个别差异C.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 D.非智力因素的个别差异12. 个体身心发展具有阶段性,为此我们反对的一些错误倾向有( )A. 一刀切 B.一锅煮 C.成人化 D.拔苗助长13. 维果斯基提出的最近发展区是基于人身心发展的( )A. 顺序性 B.阶段性 C.互补性 D.个体差异性14.个体身心发展
22、的互补性要求我们做到( )A.因材施教 B.帮助学生树立信心 C.发现学生的优点 D.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激励学生15.个体身心发展的个别差异性表现在( )A.同一方面不同年龄阶段的发展速度不同 B.不同方面发展的相互关系不同 C.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 D.不同儿童的个性心理倾向不同 E.不同时代儿童成熟年龄不同三、判断题(本大题共10 小题,每小题 2分,共 20分。)1.环境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性变成现实。( )2.遗传素质具有先天的相对稳定性,同时也有某种可塑性。( )3.“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说明教育依据个体身心发展顺序性规律。( )4.格塞尔的双生子爬楼梯实验
23、,证明了环境对个体身心发展的影响。( )5.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遗传素质的差异是造成个体间差异的主要原因。( )6.教育教学中强调关键期教育的根本原因缘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的阶段性。( )7.3岁幼儿的口语训练遵循了个体身心发展的阶段性的规律。( )8. 高尔顿认为“一两的遗传胜过一吨的教育”,这强调的是遗传对个体身心发展的作用。( )9. 柏拉图、高尔顿等人所持的都是教育万能论的观点。( )10. 个体主观能动性的最高层次是社会实践活动。( )四、简答题(本大题共 2小题,每小题10 分,共20 分。)1.试述学校教育对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体现在哪些方面。2.试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以及对我们教育工作的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