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图形的认识整理和复习教学内容:练习一(教科书67页58题)教学目标: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感知所学图形之间的关系。2、能根据要求自己操作学具。3、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教学重点: 观察图形,想象不能看到的面:空间想象能力的培养。知识点是长方体的前面和后面一样,左边和右边一样,上面和下面一样。左边不知道,可以看右边。教学难点: 补砖块问题。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二、完成练习一第五题出示完整的一面墙(图片) 1学生观察。 2学生交流发现。教师引导总结:每块完整砖块的长度是一样的;每行的砖块数是一样的;单数行和单数行摆的一样,双数行和双数行摆的一样。 3出示不完整的一面墙,“补砖块” (
2、1)这儿缺了几块?你能用刚才的发现来猜一猜吗? (2)验证猜想。 方法一:学生可能会用画一画,补一补的方法。 师可以提问:你想怎么补?来告诉大家你的想法! 画的时候,引导学生用行之间的关系来画砖缝。 方法二:学生直接用数砖块的方法,那就不用补了。 师:一行有几块砖块?第一行缺了几块? 师总结方法:数出每一行缺的砖块数,再加一加。 老师对于这两种或更多的方法予以肯定及表扬。 (3)练一练。 完成P6补砖块练习。1、提问:用哪个物体可以画出左边的图形?请把它圈起来。2、小组交流,全班反馈。3、小结:如果物体的一个平平的面是什么形,那么它就可以画出什么形状来。三、独立完成练习一第6题。四、完成教科书
3、练习一P7第7题。先让学生观察长方体的上面、前面和右面,并懂得上下、前后以及左右之间的关系,然后进行正确的划线连接。五、完成教科书P7第8题根据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想象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的是哪些数字,教师直观演示。用后面书上提供的卡片。 (1)学生想象。这个卡片要做成正方体。数字4对着自己,1要往左边折,2要往右边折,3要往哪边折? (2)直观演示,边讲解。4旁边的数学在4的左边和右边,剩下一个数字在4的后面。 (3)观察。先提问,4的对面是?(3,师引导:和4隔着一个数字)3的对面是4,和3隔着一个数字。那1的对面是几? (4)总结。对面的那个数总是与原来的数隔着一个位置。 (5)应用规律。6的对面是?(隔着一个数字,是5)2的对面是几?六、拓展延伸1、出示长方形模型,提问:把一张长方形纸剪成大小相等的两块,你能想出几种剪法。2、请学生拿出若干张长方形,实际动手剪一剪3、进一步启发,激励学生,这道题还有其它解法吗?并再一次让学生实践剪一剪,结果有学生发现了新的剪法。七、单元小结本单元结束了,你想说些什么板书设计图形的拼组整理与复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