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我和祖父的园子》
教材分析:
《我和祖父的园子》是苏教版语文第十册第五单元——“亲情依依”为主题的一篇讲读课文课文重点写了作者在园中自由自在的童年生活跟着祖父在园中,栽花、拔草、种白菜、铲地、浇水,让作者感到自由快乐的,不光是祖父的园子,还有慈爱的祖父他给了孩子心灵的自由,他允许孩子随便玩闹,对孩子倾尽了爱心和耐心他的爱放飞了孩子的天性,在他暖融融的爱的包围下,才有了孩子自由、快乐、幸福的童年。
本文的写作特点:用孩子气十足的腔调,春天的泥土般新鲜的语言,诗意浪漫的景物描述,是本文表达方式上的突出特点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7个生字,联系上下文理解蚂蚱、樱桃、蚌壳、瞎闹、锄头、倭瓜、水瓢、圆滚滚等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4、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感受“我”在园子里充满乐趣、自由自在的生活,体会祖父的爱,初步感悟园子的精神意义
教学难点:感受萧红语言新鲜自然、率真稚拙之美,产生阅读其它作品的愿望
教学过程:
一、走进萧红,初步感受亲情。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我和祖父的园子》。齐读课题
2、出示课件,介绍萧红。
3、其实,萧红的童年并不像我们看到的这么欢乐,母亲很早就去世了,父亲是个很冷酷的人。祖父成了萧红生命中最重要的人。
4、学习第一自然段。
二、涵咏文句,欣赏园子风景。
1、还记得那个园子吗?通过我们有声有色的朗读来重现这个园子吧!一起来读读文章的第二自然段。在这里,你看到了一个什么样的园子呢?板书:(又大又美。勃勃生机、美丽)
2、进了园子,在园子里又看到了什么?自由读第13自然段。在作者童年的眼里,这个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
3、指名读第十三段
这还是一个——自由自在的园子、多姿多彩、鸟语花香的园子。
三、细读课文,感悟体会
1、这个自然段哪些句子让你强烈感受到园子的自由?
A 1、“太阳在园子里是显得特别大。花开了,就像睡醒了似的。鸟飞了,就像在天上逛似的。虫子叫了,就像虫子在说话似的。”——这几句把园子的生机勃勃写了出来。用了拟人的手法,让人感觉到很自然。
一切都是活的,活的才有生命,才能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勃。
指导读
2、这里三个短句结构相同,这叫什么?排比句。
3、就像人一样活了。我们把这三句话读一读。(生齐读)
这是用了排比句,来写一切都活了,一切都充满生机。还有写得更自由的?
B “倭瓜愿意爬上架就爬上架,愿意爬上房就爬上房……也没人管。”——这几个句子结构相同,写出了园子的无拘无束。
1、从大家的话语中有一个词组频繁地出现:那就是愿意……就。生:农作物愿意怎么样就怎么样。
2、如果我在课堂上,想唱歌(生接:就唱歌),想说话(生接:就说话),想打瞌睡(生接:就打瞌睡),想不听(生接:就不听),想走出去(生接:就走出去)。自由吗?(生接:自由)可能吗?(生接:不可能)
3、倭瓜、黄瓜它们可能吗?(生接:可能)这,就叫:自由!这个自由是通过“愿意……就……”的句式表达出来的,一起读一读吧。(自由自在、快乐幸福)自己读。
4、理解:“谎花”
写玉米的那句更有意思:“它若愿意长上天去也没有人管”。齐读
C、还有更自由的吗?(一会一会)
D、一切都活了……(总写自由)
2、配乐朗读
四、咀嚼语言,感受园子温暖。
1、课文中说“祖父一天都在园子里面,我也一天都在园子里面”,我在祖父的园子里做什么呢?课文中是这样写的:祖父戴一顶大草帽(引读)
2、作者这样写,让你有什么感觉?
这种特殊的写法,让你有什么感觉:小孩子非常天真。小孩子充满了童趣。小孩子挺淘气。她和她的祖父非常亲热。
3、如果说祖父在园子里做这些事是干农活,很苦,很累。那我呢?我苦吗,累吗?
4、课文描写了关于她闹的几个具体场景,请你看一看,把你认为闹的最有意思的地方圈画下来。如果能抓住关键词句谈谈你的体会就更好了。
A 预设小节3:
1、(1)你怎么理解溜平?(下了种,一般性是用手把土窝抹光滑,抹平整;可这里呢?我是怎么弄平?)
(2)动作演示:溜平和“东一脚,西一脚的瞎闹”,结果就把菜种踢飞了。指名读。调皮淘气
(3) “哪里……反而” 全班读。
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抓住体现动作的词来读,来体悟乐趣。(相机板书:快乐)
2、指导学生抓住“东一脚西一脚”、“踢”等词体会并读出我的淘气和快乐;
小结:是呀,踢出的是泥土和种子,可飞出的却是快乐!
B预设小节4:
1、你从哪里看出她瞎闹的?(用动作演示一下铲地和乱勾)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用边读边想象的方法读书。
2、关注一个“爬”字。能把“爬”换成“趴”吗?你们也像他一样边读边想象这段话,读完交流想象到的乐趣。
透过这个“爬”字,你仿佛看到了一个怎样的小孩子?
3、乐趣一:拿着祖父给我的锄头;二:动作;三:我铲过的地的样子。
C预设小节12:
1、对呀,不是拿而是一抢,不是轻轻慢慢地浇,而
学生汇报过程中,指导学生采用边读边去体验作者心情的读书方法。
2、指导学生读出我的快乐,尤其是我的动作和“喊”的语句。谁来喊一喊——指名读、全班读。
小结:是呀,我扬起的不仅是水滴,更是我的无忧无虑。
D预设11小节:
(板书:自由)
指导学生抓住四个“又”
E读认种
祖父在园子里栽花、下种,我其实是在 玩闹 自由 快乐 幸福
师:你觉得作者在这样一个园子里的童年生活是怎样的?
五、读写结合,学以致用。
作者既写自己在园子的生活,还借园子里的景物,来抒发自己对童年生活的感受,这就叫——借物抒情。
六、品味祖父形象,感受爱和温暖
1、亲爱的孩子们,小萧红的肆意地瞎玩,瞎闹,我们不由地产生这样的疑问,她怎么可以这样的瞎玩,这样的瞎闹呢?(那是因为有了祖父)请同学们再默读3-12小节,找一找,在这些点点滴滴的描写中,你能体会到什么呢?体会到什么就说什么。
2、所以有人说:一个爱你的人,他会给你造一座天堂。对于萧红来说,天堂就是——(圈出课题中的“园子”一词)。
3、萧红怀念的是园子,怀念的是祖父,也怀念那一段美好的岁月。所以她后来写了一本书叫(课件)《呼兰河传》。
在这本书里记叙了一些人还有一些小事。
茅盾称这本书是“一篇叙事诗,一幅多彩的风土画,一串凄婉的歌谣。。。。。。”
4、1942年1月22日,一个凄凉的冬日这个才女病逝了,只有31岁。在这堂课要结束的时候,让我们来轻轻地读这首诗。也算是我们对她的一种怀念。
(课件,音乐。)
板书设计:
我和祖父的园子
蜂子 倭瓜 下种 自由
蝴蝶 黄瓜 铲地 快乐
蜻蜓 玉米 浇水 幸福
蚂蚱 韭菜 栽花 温馨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