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正确评价学生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所谓的评价是一种价值判断的过程,传统的评价体系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过分关注对结果的评价,而忽视了对过程的评价;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而忽视综合素质和全面发展的评价。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不仅要关注学生的学业成绩,而且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了解学生发展中的需求,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发挥评价教育功能,促进学生在原有水平上的发展。”新课程改革对学生评价的要求,以学生为本,把评价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手段,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使教书与育人同在。我们在教学中,应该建立一套发展性的课程评价体系,取代传统的通过考试来对学生进
2、行评价的做法。这样才能使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并通过评价来激励,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一)课程评价内容的多样化:长期以来,“统考”这根指挥棒一直左右着教师的教学,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家长、社会对学校对老师的评价。这种影响根深蒂固,因此对学生的学习评价长期以来都是通过纸笔测验,以片面的成绩分数用来衡量学生的全面综合素质。伴随着新课改的进行,对学生学习的评价不能再单从学生的期末考试成绩来衡量了,而应当站在一个崭新的高度从学生在知识与技的掌握情况,学习的过程与方法、对待学习的态度与形成的价值观、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以及、心理素质、学习兴趣积极的情感体验等方面来评价学生。新课程改革更注重于培
3、养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能够很好地运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搜集信息、分析处理信息和运用信息的能力,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渠道获取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会学生之间师生之间交流和合作的能力。不但如此,对学生的评价不能仅关注学生的学习成绩,更应当注重学生综合素质的考评。现在很多老师用成绩恒定一个学生的好坏,那是百分之一百二十的错误。十年树木,百年树人。只要孩子做人成功了他就是对社会有用的人,如果仅是成绩优秀,品质恶劣,那是相当危险的,长大不一定对社会有用,甚至不懂得感恩,不懂得回报!只有全面评价学生才能使评价真正反映学生的综合素质,才能通过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二)课程的评价方式灵活
4、化:在现阶段教学中,我们对学生的学习做出评价最主要最普遍的就是考试的分数。今后对学生的评价要以量化评价,转化为质性评价为主。量化评价和质性评价相互结合,注重对学生平时表现的关注和考察,用不同的形式对学生的学习及时评价,以使被评者充满自信,促进他们健康和谐的发展。1.语言激励,构建安全的心理空间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内心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那就是渴望被人赏识,而儿童这方面的需要更为强烈。所以,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即时评价时,要善于使用多种激励性语言予以鼓励。如学生回答某个问题不错,教师可以用语言鼓励“回答得非常正确!”“说得真好!”“老师和你想的一样,真不错!”若遇到一些自信心不足,害怕说不
5、好而不敢说的孩子,老师应给他们一个宽松的环境,如“别着急,慢慢说。”“你说得很好,声音再响亮些,让大家都听到。”“说错了没关系,同学们会帮助你。”“你的进步真快!”等等。这些学生听到这些富有人情味的评价语,会感到教师对他们信心百倍,拉近了老师和学生之间的距离,使教书育人变得丰富而有生命力。学生只有从内心上感到安全和自由了,才敢于提出自己的独特见解和感悟。2.写好评语,寓德育于智育过去的评语片面、生硬、呆板、刺激,用审视的眼光、客观冷静的态度写出的评语学生确实不大爱看,它本身具有的评价、诊断、导向功能似乎起不了多少作用。评语有时还会成为学生的一种心理负担,因此我们必须进行改革。我们改革评语的原则
6、:一是尊重学生的自尊心,适应学生的年龄、心理特征;二是充分体现全面育人的德育功能;三是突出全面性、针对性、期望性,达到具体化、情感化、规范化。评语的内容要围绕学生的认知系统和社会心理系统两大方面的具体表现,全面评价,并突出个性,覆盖面不可太单一狭窄。用情感化、个性化、美化的语言和学生交流,能起到有效的导向、激励、诊断和强化作用。好的评语不仅能融洽师生关系,而且是激励学生奋发上进的催化剂。学生喜欢教师的评语,作业评语就会成为师生心灵沟通、感情交流的渠道,架起师生沟通的桥梁。孩子可以从教师给的评语中认识不足,在鼓励与期望中产生前进的动力,从而树立起做人的自尊与自信。(三)课程评价过程动态化:在评价
7、时不仅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而且更关注学生的成长发展过程,也就是对学生为达到目标付出的努力和体验给予及时的评价,关注、赏识学生的每一点进步,从而使他们时时感到来自教师的支持和帮助;同时,在享受评价中不断矫正自己的行为,以达到预期的目标。教学中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评价学生,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实施评价日常化。同时应给学生多次评价的机会,来促进学生不断的转变和发展。(四)课程评价主体的互动化:改变单一的评价主体的现状,加强自评与互评,评价过程中教师和学生的双向选择、沟通和协商,加强评价成为教师、学生、管理者与家长共同参与和交互活动。自我评价是自我意识的一种表现,它是激发人向上进取的内在动力。小学生在评价自己的行为时,最容易只看到自己的优点,却极少能认识到自己的过失,认识往往只局限于具体行为,如他们常说:“我懂事”、“我好”、“他打人了”等话,老师可通过故事、游戏等形式,让学生提出不同的意见,启迪学生树立良好自我评价的意识。现代教育理论指出:“教育评价的目的,不是为评价而评价,而是为教育而评价。”在教育教学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各种科学、合理、鼓励、创新的评价方法,正确全面的对学生进行评价,充分发挥评价对学生的健康可持续性发展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