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健康:小手真干净
设计意图:
小班幼儿刚入园,吃饭时,我请幼儿去洗手,他们会有各种理由不去洗,“我洗过手了,我在家里洗的。”“图书是干净的,不脏。”“衣服不脏,妈妈刚给我换的。”“玩具多漂亮呀,不脏。” 当我告诉幼儿这些东西是脏的,洗干净的小手摸到它们也会变脏时,把幼儿真正理解了“脏”的概念,才会把老师的要求,转化为自己的愿望,有效地转变自己的行为,养成爱洗手的习惯。
活动目标:
1.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2.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活动重点:
教会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活动难点:
养成幼儿饭前,便后,手脏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活动准备:
关于洗手顺序的图片,脸盆,水,肥皂,毛巾。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拍手活动,稳定幼儿情绪
2、教师提问,引出课题。
①.教师:“请小朋友们伸出你的双手来,如果小手脏了怎么办?”(引导幼儿说出小手脏了应该去洗手)
②.教师:“谁能说说我们应该怎样洗手?”(请个别幼儿讲讲,也可以让幼儿小组讨论后再回答,同时也培养了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③.教师小结,适时的给幼儿鼓励。
二、基本部分:教师教幼儿正确的洗手方法:
1.教师拿出关于洗手的操作图片,幼儿边看老师贴上的图片顺序,边听老师讲解。
湿手——擦肥皂——搓手——冲洗干净——毛巾擦干
2.教师将图片打乱,请个别幼儿上去按顺序将图片挂好(进一步巩固洗手的正确方法)
3.教师示范:
①.教师将准备好的一盆水端来,让幼儿说出洗手的顺序,然后一步步的根据这个顺序洗手,让幼儿更真切的感受到小手是这样洗的。
②.教师总结
③.教师提问:“什么时候我们要洗手?”(启发幼儿说出:饭前,便后,手脏时要及时洗手。培养幼儿爱清洁,讲卫生的好习惯。)
三、结束部分
1.教师:“小朋友们,现在我们都知道了洗小手的方法了,让我们一起去将我们的小手洗干净吧!
2.将幼儿带出场。
活动反思:
今天我们开展了健康活动《小手真干净》,孩子们一边看着图片一边学着洗手的动作,非常开心。为了让孩子记住正确的洗手方法,我们借助儿歌,帮助孩子边念儿歌边做动作:“拧开龙头冲冲手,(冲手)擦擦肥皂搓一搓。(擦肥皂)搓搓手心和手背,(搓手)换只小手再搓搓。(换手搓)冲冲冲,冲手心,(冲手)冲冲冲,冲手背(冲手)关上龙头甩三下,(抖抖手)擦干手心和手背,(擦毛巾)小手洗得真干净。”为了使孩子不弄湿袖子,我还在儿歌前加了句:卷袖子,卷袖子(挽袖子)。小朋友们学得可起劲啦!
好的行为习惯要从小培养。在幼儿园一日生活常规中,洗手是幼儿在园生活的一个重要的环节。因此,应该让幼儿学会正确洗手的方法和步骤。现在的孩子都是家里的小太阳,绝大部分的孩子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所以在集体生活中出现了许多问题,特别是在生活自理能力方面,特别的薄弱。开学这几天,我发现班上有的孩子只是把手淋湿,就算洗完了;有的洗完手后不会擦毛巾,湿湿的小手就往衣服上擦;有的在洗手时不会用肥皂;还有的是把衣服洗湿……我就本班幼儿存在的问题,并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开展了健康活动《小手真干净》,活动通过儿歌的形式,给予幼儿教育和引导,使幼儿养成良好洗手的卫生习惯。
多数幼儿都特别喜欢玩水,对于有的幼儿来说,洗手就是玩水的好机会,所以在练习正确的洗手方法时,幼儿的兴趣在水上面发生了注意的偏移。我将练习正确的洗手与之前的理论方法相结合,让幼儿分组来洗手。将孩子对水的兴趣与洗手相结合,借水来提高幼儿对洗手的兴趣。即满足了幼儿的心理需要又可以达到教学效果,寓教于乐。
通过这次活动,我感到个别幼儿虽然年龄小,比较顽皮,但是经过耐心的引导和自身的努力,完全可以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另外,本节活动,理所当然的以为孩子一定会知道什么时候该洗手,忽视这方面的引导。但其实小班的孩子,部分对家长过于依赖,没养成这方面的习惯。以后应该在活动前对孩子的情况做全面的了解,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把握每次活动的目标和重难点。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