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1课时: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
教学内容:教材第47页例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培养类推迁移的能力和计算能力。
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计算的全过程,掌握算理和计算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计算的良好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重点、难点
重点:使学生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的步骤和方法。
难点:掌握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对位和进位。
教法与学法
教法:讲解引导法
学法:自主探究与小组合作探究相结合
教学准备:课件、计算器、口算题卡
教学资源: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看谁算的又快又准确:
16×4= 230×4= 19×3= 180×4=
140×7= 24×5= 210×5= 136×32=
教师出示口算题卡,学生用“开火车”的形式口算,口算到136×32时学生有困难,教师顺势引出课题。
教师:因数是一位数的乘法我们用口算就可以算出正确的结果来,如果因数是两、三位数而又不是整十整百口算就没有那么容易了,那么我们要如何计算呢?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来学习三位数乘两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
二、探究新知.
例1.李叔叔从某城市乘火车去北京用了12小时,火车每小时行145千米。该城市到北京大约有多少千米?
(1)教师提问:怎样计算该城市到北京有多少千米?
指明列出:145×12=
(2)组织学生讨论:怎样计算145×12呢?
学生经过讨论可能会有以下几种情况:
145接近150,12接近10,而150×10得1500.因此145×12的积约等于1500.
‚用笔算多免费资源下载绿色圃中小学件|视频
145×12=1740
145
× 12
----------
290
145
----------
1740
1. 指名学生说一说笔算的方法和步骤,教师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笔算的过程。
2. 组织学生议一议。
计算中“5”为什么同十位对齐?
‚计算中十位上为什么是9呢?
通过讨论使学生明确:
第二个因数十位上的1表示1个十,去乘另一个因数的个位时,得到的积表示几个十,因此要同十位对齐。
‚计算中,哪一位上满了几十,就要向前一位进几。
(5)用计算器验算:145×12=1740
小结: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是什么?师生归纳
1. 先用两位数个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尾同个位对齐;
2. 再用两位数十位上的数与另一个因数的每一位依次相乘,所得积的末尾同十位对齐;
3. 最后把两次乘得的积加起来。
三、巩固练习
1、教材第47页“做一做”
2、教材第49页练习八第一题,第二题。
四、课堂总结
今天你都学会了什么?有什么收获?
1. 作业 练习九第3、5题
六、板书设计
三位数乘两位数(因数中间、末尾没有0的)
145×12=1740(千米)
145
× 12
----------
290....145×2,积的末位同个位对齐
145 .....145×10,积的末位同十位对
----------
1740
七、教学反思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