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拴马桩的艺术 拴马桩产生形成的历史应该可以追溯到久远的年代。有人考证,唐代时已有木制的掩马桩,可借未有实物传世.难知其详。至迟元明以降,已有了石质拴马桩的出现。到了清代.我国北方的拴马桩几乎全用石材镌刻。于是,那一块块普普通通的青石,就让民间艺术家将自己的聪明才智和审美情趣发挥到极致并流传至今。只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大约在民国晚期,拴马桩的实用价值逐渐丧失。当它的民间需求市场萎缩了,石匠们打造拴马桩的锤声也就最终归于消歇。 拴马桩石雕艺术精华往往集中体现在桩头与桩颈部分的雕刻上。其技法,融圆雕浮雕与线刻为一体;其风格,往往不注重逼真写实而是通过大幅变形与夸张的手法有意追求一种浪漫诙谐的效果
2、;至于其内容.则更是复杂多样,千姿百态,异彩纷呈.既有不同的人物造像、动物造像,又有各种传统纹饰图案。涉及民间故事、神话传说和传统剧目等广泛的题材,几乎构成一部石桩上的世间万象. 仔细品味拴马桩则不难发现,缘于宗教信仰观念而产生的对佛祖神扯的崇拜与对人间世俗生活的热爱,往往成为拴马桩雕刻最从本最原始的创意。受宗教文化的影响,除菩萨、观音、罗汉、道教八仙等形象较为多见外,众多的动物造像中,狮子的造型几乎无处不在。尽管创作者终其一生可能并未一睹真狮子的威仪尊容,但对狮子这种佛之乘骑和护法灵兽久远而深深的敬畏,依然让他们斧凿之下的狮子形象或立或卧、或走或吼。仪态万方。而当制作者的目光转向人间,那种对
3、乡上理俗和民间文化极为熟稳与感受深切的优势,更使得石刻作品表现出一种包罗万象的宏富与丰满。此时.你不妨从孔子说教。庄公访贤、老子骑牛的雕像中去慢慢品味老百姓对历史上圣贤俊彦的景仰和崇拜;你可以从水浒、三国故事中的人物造像中去感受深藏于民间的那种生生不息、代代相传的英雄精神;而诸如猎户架鹰、鞑子看马、八蛮进宝、狮子背回回的形象,面容怪异而不乏机智.举止滑稽而妙趣横生.让你体会出北方农民独有的幽默情怀。那是中放鹰搏兔、逐水草而居的游牧生活与习俗的善意调侃。一种对男耕女织、春种秋收式的农家生活的满足那是一种对历史与现实. 无疑,拴马桩独特艺术风格的形成与制作者当时的社会文化背景与生存状态有着密切而直
4、接的联系。对卜那些经年累月栉风沐雨、迁徙奔波、走乡串户、满手疤浪的农村工匠艺人来说,低下的社会地位和窘迫的生计.使他们根本没有机会去接受中国传统文化与艺术的严格训练。他们的技艺完全来自师徒父子之间的耳提面命、口耳相传。他们可以不识字或识字很少.可以对被文人雅士奉为圭泉的那些“曹衣出水”、“吴带当风”的经典一无所知。但是,也许正是由于这种“无知”与“无法,却使他们的创伤极少受到某些程式和思维定势的制约.而是轻而易举地进人到一种随心所欲、个性张扬的境界。我曾见过这样一件拴马桩,桩头雕刻着一个头截圆帽、面容丑陋的男厮,他盘腿而坐,一只手正紧紧地摄着自己的命根,脸上透漏出几许诡秘的笑意。那憨态可掬的神
5、情以及短小的身躯与硕大的生殖器官所形成的反差,都禁不住让人解颐一笑.有人将这件石雕起名为“自慰,还算切题.但当你试图探究它的创作意图时,却不能不感到匪夷所思:你很难说它是在追求传统还是为表现前卫,是对占老生殖崇拜的怀想还是对世俗纵欲观念的嘲讽。 将拴马桩置放在原创的环境中考察,事实上,它所蕴涵的文化价值就不仅限于石雕艺术本身,同时还具有了某种建筑美学上的特殊意义。这是因为,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拴马桩作为乡绅大户等股实富裕之家拴系骡马的实用物,在精心雕凿而成之后,往往按似相沿成习的定规成双成对或成组地树立在民居建筑大门的一侧。久而久之,也就与建筑物木身发生了密不可分的联系。不仅成为民居宅院建
6、筑的有机构成,而且和门前的石狮一样,既有装点建筑.炫耀富有的作用,同时还被赋予了辟邪镇宅、吉祥祈福的意义。也许正是由于拴马桩的实用功能在心理与美学等精神领域的拓展与延伸,于是就出现了一种被民间称为“看桩,或“样桩,的品类。这类桩石不仅刻工精美,而且远较普通拴马桩高人伟岸,高者甚至可达3米。当人们已无法在远离地面的桩颈上去羁系牲畜时,显然.它巳成为一种纯粹梢神文化的象征。难怪有人将拴马桩称为“庄户人家的华表”,从这一角度去理解。倒不失为一种妙词绝臂。 拴马桩石雕堪称是我国北方独有的民间雕刻艺术品,在我国北方的许多农村乡镇广为分布。初步估计,仅在陕西关中地区的历代拴马桩遗存至少应有数千件,它们是民间石雕艺术的典型代表,又成为乡土文化中一道靓丽的风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