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问题”学生的教育 随着市场经济的冲击,独生子女人数的增多,家长离婚率的升高,应试教育阴魂不散,家庭、学校教育不当形成了形形色色的“问题”,而这些并不简单的“问题”学生,往往被施以简单的教育,酿成了教育的一个个苦果。 不管存在哪种“问题”的学生,我们对他施加教育的前提是要尊重人格。他同我们教育者一样同样是社会主义中国的合法公民,我们有什么理由不尊重他呢?对这些特殊的学生,我们要给他特别的爱,多给他浇灌一些“爱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每个学生都有一定的个性特点,这也是一个人应该享有的独立思考、独立选择的权利。往往在我们的思维习惯上,总是要用群体性、共性取代个性,消磨人的独立人格,这对学生人
2、格的发展是非常有害的。 “问题”学生身上不是缺少美德,而是缺少发现,我们对“问题”学生的教育应学会赏识,进行正面疏导。我们可以换个角度,去发现这些学生“闪光”的地方,并及时鼓励,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小学生处于成长时期,上进心强,同时缺乏知识和经验,不善于辨别是非善恶,自控能力弱,有时会受错误思想和不良风气的影响。教育者应具备对偶然错误的宽容之心,做好家长工作,使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形成教育合力。 对“问题”学生的批评应因人而异、讲究方法、技巧。注意对事不对人,不要轻易采用惩罚手段。 自爱自律,自我教育,这是教育的最高境界。教师应帮助学生建立一个良好的班集体,使班集体这种无形的力量,促使每个成员积极向上,自我鞭策,自我约束、自我鼓励。 总之,“问题”学生的产生,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而“问题”学生的教育,也是三尺冰冻,非一日之寒所能凑效,它是一个反复、曲折的问题。再说,教育本身就无立竿见影响之效,而具有迟效性,作为教育者应发挥自身人格不可抗拒的感召力,始终如一,诲人不倦,坚信教育虽然不是万能的,但他的作用是巨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