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课题组会议制度
课题组会议是确保课题研究按计划实施的重要手段之一,通过课题组的会议使教师之间的交流得到加强,能有针对性地对课题研究中的问题进行分析与研究,使课题研究高质、高效的进行。
1、课题组会议每两周举行一次,由主持课题研究工作的具体负责人进行召集。
2、课题组会议前,各研究人员应准备好两周来的研究情况,与会进行交流。
3、与会人员不得迟到与早退,如确实有事,要提前与课题研究负责人请假。
4、研究人员要回报实验情况,介绍所取得的成果和实验中的问题。
5、反思中要注重研究实践中的问题,对提出的问题和解决的办法,实验人员应及时进行改进与应用。
6、会议决定通过正常渠道进行传达,对决定有异议者,可以保留意见,但要按会议决定进行课题研究实践,保证课题研究工作的正常进行。
课题组学习制度
一. 课题组各成员应加强自身学习,努力提高理论素养,每次学习 必须参加,不得无故缺席、迟到、早退。
二.学习形式以自学与培训相结合,成员必须做好笔记(电子稿)。
三. 学习成员注意从杂志、专著、网络等途径搜集相关理论资料作为学习内容,并及时做笔记(电子稿)。
四.在学习过程中有什么意见或建议可以像课题组负责人提出。
五.每月必须进行一次集中学习,学习后进行讨论。
课题组资料管理制度。
课题组要加强过程管理,做好资料积累和整理工作,建立课题组档案。及时将课题组各个成员的材料整理分类归档,具体档案资料如下:
1、计划性资料。包括申报表、上级来文批文、课题实施方案(含子课题)及课题实施计划。子课题和个人每学期工作活动计划。
2、基础性资料。包括研究对象的基本情况、课题组实验教师的基本情况。
3、过程性资料。包括课题研究中典型个案的辅导方案、课后评价记录和课题开放日活动的设计、实施过程总结。教师研究的随笔、教师博客和课题研究大事记以及社会、家长、学校、学生的反映等。
4、专题性资料。包括专题讲座、专题报告、专题研讨和学校网站课题研究专题等有关课题研究的相关资料。
5、效果性资料。①包括个案变化和群体变化资料;②教师研究成果反映:获奖论文、证书、发表的论文等;③学生活动成果反映:学生获奖证明材料、发表的作品、成绩对比结果等,如学生测试成绩的统计分析、试卷及有价值的学生作业、制作等成果。
6、总结性资料。包括学年、学期专题研究总结、论文、报告、札记、结题(研究)报告等课题资料。
7、资料由课题组资料员和课题组负责人负责收集、整理、汇总,要求在形成、积累、归纳时:①应注意材料的真实性、准确性;②注意材料的完整性、系统性;③注意建立课题档案的科学性、适用性。
课题考核制度
1、对于能主动学习研究课题,教科研意识强,取得明显教学效
果的教师或集体,学期末予以表彰。
2、课题组按学期对课题组及成员进行考核,不能正常开展研究
的,终止该课题研究,不能履行课题研究义务的成员,不得享受课题
研究成果及相关奖励待遇。
3、课题组在课题每阶段总结时,根据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情况
(参加会议、上报材料等),由课题组负责人提交书面报告,并及时
作好人员的增减工作。
课题组经费保障制度
学校根据课题研究情况,力所能及地加大投入力度(如:活动费、外出参观学习费、参考资料费及其它费用),确保课题研究的正常进行。
《网络电子教材在教学中的研究与运用》课题组
管
理
制
度
青铜峡市第四小学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