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文本样式,第二级,第三级,第四级,第五级,#,关于规范和规程,规范和规程的内容,是某些经过理论研究分析证明合理,经过工程实践证明可行,而行之有效的结构的经验总结。因而它有一定局限性,亦即是有一定的适用,范围,同时也不是最先进的。,对于符合其适用范围的工程,按照有关规定去设计,安全就可以得到保证。至于超出其适用范围(限值或规定)的工程,就应该进行补充分析研究或实验,论证其可行性,并经过审批才能实施。,当比较大量超限的同类型结构经过相当的工程实践,认为行之有效并具有相当经验后,就会在规范的改版时被纳入。这样,规范的水平就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因此,我们并不反对超限,但不要超的太多太远,并且一定要做好论证工作。,适用高度和高宽比,抗规表,6.1.1,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高规表,4.2.2-1,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高规表,4.2.2-2,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的,最大适用高度,高规表,4.2.3-1,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高规表,4.2.3-2,B,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结构,适用的最大高宽比,建筑设计和建筑结构的规则性,(抗规),3.4.1,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设计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3.4.2,建筑及其抗侧力结构的平面布置应规则,、,对称,并应具有良好的整体性;建筑的立面和竖向剖面宜规则,结构的的侧向刚度宜均匀变化,竖向抗側力构件的截面尺寸和材料强度宜自下而上逐渐减小,避免抗側力结构的側向刚度和承载力突变。,下面两表为平面和竖向不规则的类型,平面不规则,(,抗规,),表,3.4.2.1,平面不规则的类型,不规则类型,定 义,1,.,扭转不规则,楼层的最大弹性水平位移(或层间位移),大于该楼层两端弹性水平(或层间位移)平均值的,1.2,倍,2,.,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側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3,.,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1.,扭转不规则,结构平面布置,4.3.5,结构平面布置应减少扭转影响。,在考虑偶然偏心影响,的地震作用下,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A,级(,B,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1.4,倍)。,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A,级(,B,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 (0.85)。,混合结构及复杂高层建筑取0.85,2.,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布置,4.3.3,抗震设计的,A,级高度钢筋混凝土高层建筑,其平面布置宜符合下列要求:,1 平面宜简单,、,规则,、,对称,减少偏心;,2 平面长度,不宜,过长,突出部分长度,l,不宜,过大,,L,、,l,等值,宜,满足表4.3.3的要求;,3,不宜,采用角部重叠或细腰的平面图形。,平面长度和突出部分,(,图4.3.3,),3.,楼板局部不连续,平面布置,4.3.6,当楼板平面比较狭长,、,有较大的凹入和开洞使楼板有较大削弱时,应在设计中考虑楼板削弱产生的不利影响。楼面凹入或开洞尺寸,不宜,大于楼面宽度的一半;楼板开洞总面积,不宜,超过楼面面积的30%;在扣除凹入和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5,m,,且开洞后每一边的净宽度,不应小于,2,m。,竖向不规则,(抗规,),表,3.4.2.2,竖向不规则的类型,不规则类型,定 义,4.,側向刚度不规则,该楼层的側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平均值的,80%,,局部收进的水平向尺寸大于相邻下一层的,25%,5.,竖向抗側力构件,不,连续,竖向抗側力构件(柱,、,抗震墙,、,抗震支撑)的内力由水平转换构件(梁,、,桁架等)向下传递,6.,楼层承载力突变,抗側力结构的层间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80%,4.,側向刚度不规则,5.,竖向抗側力构件不连续,?,6.,楼层承载力突变,4.3.3,不应小于,其上一层的 65%(,A,级)75%(,B,级),有关超限审查的文件,1.,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管理规定,(建设部令第,111,号-简称,“,部令,”,),2,.,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专项审查技术要点,(建质,200346,号,),3.,建筑抗震设计规范,4.,高层建筑混凝土结构技术规程,“,部令,”,规定,“,部令规定,”,:,“,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是指超出国家现行规范,、规程所规定的,适用高度,和,适用结构类型,的高层建筑,,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工程,”,。,而,“,高规,”,则指出:,“,高层建筑,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结构体系,”,。,“,抗规,”,亦指出:,“,建筑设计应符合抗震概念设计的要求,,不应采用严重不规则,的设计方案,”,。,但是,有关规范和规程没有对,“,特别不规则,”,和,“,严重不规则,”,作出具体的规定。在执行上有一定的困难和差别。,广州市的,“,审查细则,”,为了给建设单位,、设计单位及审查部门把握同样标准和尺度,有必要结合广州地区的抗震设防烈度,针对广州地区高层建筑的普遍特点,制订相应的广州市的超限高层建筑工程抗震设防审查细则(目前还是送审稿)。,“,审查细则,”,(摘要),需要进行超限审查的高层建筑工程:,1.高度超过各有关规范和规程中所规定的最大适用高度的高层建筑;,2.结构类型不属于各有关规范和规程所列出的结构类型;,3.结构属于下表所列的高层建筑结构类型;,4.体型,特别不规则,的高层建筑结构。,结构复杂的高层建筑,(对应第,3,点),类 型,特 征,1,同时采用,3 种及以上如下类型的复杂结构:转换层结构,、加强层结构、错层结构、连体结构、多塔楼结构,2,高位转换结构,(,6,、7 度高于5层,,8 度高于3层),3,7,、8 度以上的厚板转换结构,4,上部塔楼与下部大底盘,严重偏置,的高层建筑,5,在某一方向全部由单跨框架组成的高层建筑,平面不规则定义,(简化),1.扭转不规则:当扭转不规则指标,1.2时属于扭转不规则,但分为,类和类(表4,a,和表4,b);,2.凹凸不规则:,结构平面凹进的一側尺寸,大于相应投影方向总尺寸的,30%;,3.楼板局部不连续:楼板的尺寸和平面刚度急剧变化,例如:有效楼板宽度小于该层楼板典型宽度的50%,或开洞面积大于该层楼面面积的30%,或较大的楼层错层。在扣除凹入或开洞后,楼板在任一方向的最小净宽度小于5,m;,(,开洞后任一边的楼板净宽度不应小于2,m),扭转不规则分类,A,级高度建筑的扭转不规则分类,结构类型,地震作用下的最大,d,/,h,扭转不规则指标范围,1.8,框架,d,/,h,1/1100,规则,类,类,类,不允许,d/,h,1/1100,规则,类,类,不允许,不允许,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核心筒,d/,h,1/1600,规则,类,类,类,不允许,d/,h,1/1600,规则,类,类,类,不允许,框支层,筒中筒,剪力墙,d/,h,1/2000,规则,类,类,类,不允许,d/,h,1/2000,规则,类,类,不允许,不允许,表4,a,扭转不规则分类,B,级高度建筑的扭转不规则分类,结构类型,地震作用下的最大,d,/,h,扭转不规则指标范围,1.6,框架,d,/,h,1/1100,规则,类,类,类,不允许,d/,h,1/1100,规则,类,类,不允许,不允许,框架-剪力墙,框架-核心筒,板柱-核心筒,d/,h,1/1600,规则,类,类,类,不允许,d/,h,1/1600,规则,类,类,不允许,不允许,框支层,筒中筒,剪力墙,d/,h,1/2000,规则,类,类,类,不允许,d/,h,1/2000,规则,类,类,不允许,不允许,表4,b,竖向不规则定义,(简化),4.側向刚度不规则:在地震作用下,某层的側向刚度小于相邻上一层的70%,或小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側向刚度平均值的80%;,层側向刚度为:,(与“抗规”不同),对于多塔楼结构,在判断各塔楼与大底盘的側向刚度比时,可采用层间位移角,q,,,当,q,大于相邻上一层的1.4倍,或大于其上相邻三个楼层平均值的1.25倍时,则该层的側向刚度不规则。,竖向不规则定义,(简化),5.,竖向抗側力构件(柱,、,剪力墙,、,抗震支撑)不连续:不连续类型分为两类,其中:,类:除类以外的;,类:在重力荷载下,超过50%的上一层,抗側力构件的轴力通过厚板,、,转换次梁传递到本层竖向抗側力构件。,6,.楼层承载力突变:抗側力结构层间抗剪承载力小于上一楼层的80%。,体型严重不规则高层建筑,(简化),下列情况之一的高层建筑属体型,严重不规则,:,1.,6项规则性中有5项及以上超标;,2.,扭转不规则和竖向不连续同时达到,类且同时有2项不规则;,3.扭转不规则属于“不允许”者;,4.,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之比大于0.9(,A,级)或0.85(,B,级);,5.,楼层受剪承载力小于相邻上一层的65%(,A,级)或0.85(,B,级);,6.在同一结构单元内同时采用,4种或4种以上,“,高规,”,中所指的复杂结构型式。,体型特别不规则高层建筑,(简化),下列情况之一的高层建筑属体型特别不规则:,1.扭转不规则在,类内,或竖向抗側力构件不连续在类内,且另有3项不规则;,2.,扭转不规则达,类,且另有2项不规则;,3.竖向抗側力构件不连续,达,类,且另有2项不规则;,4.扭转不规则与竖向构件不连续同时达到,达,类。,避免不规则的措施,不规则中的第,2,(凹凸不规则),、,第,3,(楼板局部不连续)和第,5,(竖向抗側力构件不连续)基本都由建筑设计控制。出现这种情况时应与建筑师联系,讨论能否尽量避免或采取一定措施,务必不出现,“,不应,”,的情况和尽量减少,“,不宜,”,的情况。纵使不能避免,“,不宜,”,,也要将其程度降到最低。,避免不规则的措施,不规则中的第,1,(扭转不规则),1.关于周期比:周期比是结构的自身特性,它与外力无关。要满足周期比的要求,主要是增加抗扭刚度,比较有效的做法是加大周边部位构件的尺寸(包括竖向和水平构件)。要是现有水平刚度较大,位移偏小,也可以减小中心部位构件的尺寸,降低水平刚度而保持扭转刚度基本不变也是解决办法之一。,这是硬性指标,必须调整到符合要求为止,。,避免不规则的措施,2.,关于扭转位移比:扭转位移比主要与荷载有关。要是过大,可能是刚度中心与质量中心有较大的偏离,此时要先检查质量中心的位置,然后定性地把 刚度中心往质量中心方向调。要不是上述问题,那就可能是抗扭刚度不足,要设法增加抗扭刚度,方法与第,1点同。最好调整到小于1.2,难以满足时则争取使之处于第,类。,避免不规则的措施,不规则中的第,4,(側向刚度不规则),1.当各层层高相等或相差很小时:,按“抗规”的计算方法,对于正常楼层,除非某一层的构件突然缩小,或者其上楼层的构件突然加大,否则一般是不会出现的。这种情况主要出现在转换层处。此时,应该加大转换层的构件的尺寸。有条件时也可以缩小转换层上面楼层的側向刚度。,避免不规则的措施,2.当各楼层中有某层(,h,i,)的层高较大时:,按“抗规”的判断方法,纵使该层(,h,i,,层高较大)与上一层(,h,i,+1,,层高较小,)的构件尺寸一样,也会出现側向刚度比不满足的情况,而且难以调整到满足相应的要求。为此,市超限审查委员会建议作如下的修改,认为这样比较合理同时也比较容易做到:,建议修改原因,避免不规则的措施,不规则中的第,6,(楼层承载力突变),在,“,高规,”,中,这是硬性指标,必须满足。要是不满足,只有从设计上加大其受剪承载能力,一般可以加大构件的配筋,或者增设斜筋或型刚以提高其抗剪力。差得较大且有条件时也可以考虑设置斜撑。,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