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东陈初中历史活动单 2011-3-16
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
【教学目标】
1.识记本专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在活动中掌握探究的方法,提高探究的能力。
2.学会在分析历史现象中掌握历史本质。
【活动方案】
活动一 知识比拼:温习本专题中的重大历史事件。(活动要求:分为抢答和必答2部分,抢答部分必须等听完题后举手最快最多的小组获得答题机会。)
活动二 人物评说:推介历史人物,感受他们的英雄事迹,培养爱国主义精神。
1 结合地图将上述图片人物的代号填入下列横线上,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在图片代号后用1,2,3,4进行标注。(要求:独立完成,前四名的同学到黑板上展示答案)
雅克萨:________ 刘家港:________ 台州:________ 台湾岛:_________
2结合本课复习内容,每个组从图中选出1个你们认为最值得推崇的历史人物,并请陈述选择这个人物的理由。【如:该人物有过什么样的贡献?有何影响?语言要简洁富有感染力。对理由不充分的,其他组可以进行补充】
活动三 主题挖掘:探究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的特点及其成因
1 请试着在对应的方框内概括不同历史事件所反应出的该时期对外关系的特点
明朝初年 特点
郑和下西洋 —————————————
明朝中后期起至清朝初年
明中后期 戚继光抗倭
清初期 雅克萨之战
郑成功收复台湾 ————————
清朝设立台湾府
清初期 闭关锁国 —————
2 小组合作探究完成14世纪至17世纪期间,中国与欧洲发生的重大事件或实施的重要政策对比表格,以感悟明清时期的中外关系走向的形成原因。
14世纪
至
17世纪
中国
欧洲
政治
思想
经济
3重温了明清时期中外关系史,你有哪些感悟?
【检测反馈】
(要求:先独立完成,再组内交流核对答案,对有歧义的答案可以进行展示。)
1.郑和下西洋和新航路开辟的共同作用是 ( )
A.加强了各地间的联系 B.扩大了中国的影响 C.促成新的民族产生 D.加速了美洲的开发
2.“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是戚继光的名言,据此我们应该主要学习他的 ( )
A.忠君思想 B.拒官态度 C.军事才能 D.爱国精神
3.你认为下列历史事件中能体现我国对外友好交往传统的是 ( )
A.雅克萨之战 B.戚继光抗倭 C.郑和下西洋 D.郑成功收复台湾
4.“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反映的历史事件是 ( )
A.戚继光抗倭 B.郑成功收复台湾 C.雅克萨之战 D.平定噶尔丹叛乱
5.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明清时期,一些国家的侵略者先后入侵我国边疆。在侵略者的铁蹄下,村庄在燃烧,人民在呻吟。
材料二 面对侵略者的蹂躏,英勇的中国人民奋起反击,他们分别在抗击倭寇、收复台湾、保卫祖国东北边疆的战斗中沉重地打击了侵略者,向世人昭示了中华民族……的斗争精神。
请回答:
(1)材料一中“一些国家”具体指哪些国家?
(2)材料二中“英勇的中国人民”有哪些著名的人物?
(3)材料二中省略号处你认为应该填写哪些内容?
2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教师寄语:复习要用心,复习要动脑筋,复习要求实。祝同学们开心愉快复习!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