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态度的研究.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579 上传时间:2024-01-13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1.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态度的研究.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态度的研究.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态度的研究.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昌吉学院学报JOURNAL OF CHANGJI UNIVERSITY2023年6月第3期Jun.2023NO.3引言近几十年来,学界对语言态度的研究一直保持着强劲的势头。研究语言态度的意义主要有两方面:第一,能够根据语言特征帮助了解他人,例如,根据某种语言变体或方言推测说话者的社会地位和教育水平;第二,能够帮助预测人们的行为倾向,例如,研究发现1,受试对“自我的态度、母语群体和目标语群体的态度与受试目标语的熟练程度呈明显的正相关”,也就是说,积极的态度预示着受试更愿意接受不同的英语口音变体,更愿意获取在二/外语环境中进行交流的机会。口音,通常是指人们的语音和语调特征,可用以传达独特的社会和地

2、理标签。目前,已有大量实证研究调查了人们在不同社会历史背景下对不同英语口音的看法。研究发现,“参与者一致偏好英语本族语者(NES)英语口音”2,尤其是标准的英式英语(StBE)口音和标准的美式英语(StAE)口音,但对非英语本族语者(NNES)的英语口音则存有明显偏见。Lippi-Green3认为“口音是最后一种公众可以接受的歧视现象”。在英语作为通用语(ELF)的背景下,英语口音成为了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Seidlhofer4将ELF定义为“在不同母语者之间使用的英语,英语是他们的第一选择,通常也是唯一选择”。在ELF语境中,口音的显著性被定义为某种特定语言最突出的特征和身份标记。不同的英语

3、口音则被认为是英语使用者建构身份的一种手段。任何违背英语使用者意愿改变他们英语口音的做法都被认为是一种破坏其身份的行为。由于受到传统文化和儒家哲学思想的影响,我国民众普遍强调标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态度的研究黄燕谢芳(四川轻化工大学外语学院四川自贡643000)摘要:研究调查并分析了574名高校英语专业学生对不同英语口音的态度。研究结果表明参与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持有矛盾心理。一方面,他们对英语本族语者口音表现出明显的好感,而对带有中国口音和其他非英语本族语者的英语口音带有明显偏见。另一方面,部分参与者对语言权利和英语使用者的身份有了新的认知,主要表现在强调交际中的实用性、认可带有母语口音的

4、中国人身份、质疑英语本族语者的语言特权等。研究呼吁国内学界和教育界重视语言现实与语言教学规范之间的差距,了解并关注中国英语学习者通过带有母语口音的英语来投射其身份的潜在诉求,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诉求的英语教学范式。关键词:中国英语学习者;口音;态度;身份;英语通用语中图分类号:H01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6469(2023)-03-0091-06收稿日期:2023-03-02基金项目:四川省翻译协会产教研融合发展项目课题“MTI师资队伍技术素养课程体系构建研究以四川轻化工大学为例”(22CJRH11104);四川省智慧旅游重点研究基地规划项目“讲好中国故事 视阈下

5、的自贡彩灯文化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研究”(ZHYR22-01)阶段性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黄燕(1981-),女,重庆人,讲师,博士,研究方向:应用语言学、二语习得、翻译学。谢芳(1979-),女,重庆人,讲师,研究方向:语言学、翻译、跨文化研究。2023年昌吉学院学报准和正确性。尽管学界对新出现的本土化英语变体及其合理性的认识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以NES,特别是以StBE和StAE为教学规范的情况并没有明显改变。此外,国内对不同英语变体和口音态度的研究尚未得到足够的重视,极少有研究关注我国内陆地区高校学生对不同英语口音的态度问题。为填补此空缺,本研究旨在回答以下问题:(1)在ELF框架下,中国英语学

6、习者和使用者对自己和其他NES和NNES群体的英语口音持有怎样的态度?(2)他们的英语口音态度受到哪些可能因素的影响?一、研究设计(一)研究地点和对象研究地点是我国内陆西部地区的一所综合性高校。研究对象为该校的英语专业全体学生。选择英语专业学生为研究对象的理由是:首先,与非英语专业学生相比,英语专业学生有更多英语语言使用相关的实践和经验,这将大大促进他们对英语角色和功能的认知;其次,英语专业学生更有可能选择语言教师职业,尤其是把当英语教师作为他们未来从事的职业,这就意味着他们对英语的态度和信念,无论是否带有偏见,都会对他们未来的学业产生影响。(二)数据收集研究问卷包括29个封闭式问题和2个开放

7、式问题,共分为四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Q1Q6)收集参与者的个人信息,即年龄、性别、年级、英语学习时间和国外经历,即问卷的五个自变量;第二部分(Q7Q14)调查参与者对不同英语口音的理解和态度;第三部分(Q15Q22)调查参与者的口音倾向;第四部分(Q23Q30)调查参与者的口音接受度;Q31是一个非必答的开放式问题,目的是对问卷进行评价和补充。发放问卷599份,经数据筛选和过滤最终得到有效问卷574份,有效率达95.8%。(三)数据分析问卷使用SPSS20.0处理封闭式问卷数据,其中使用卡方检验检测自变量,即年龄、性别、年级、英语学习时间和国外经历对问卷中因变量的影响;独立样本t检验和单因素

8、方差分析用以检测不同参与者群体之间的差异。质性数据结果由NVivo 11.0进行分类处理和分析。参与者的基本信息见表1:表1参与者基本信息(N=574)年龄性别年级英语学习时间海外经历16-2021-25男女大一大二大三大四幼儿园小学中学大学有无人数3911837050416216713211329363176637537有效百分比68.131.912.287.828.229.12319.75.163.230.7193.66.4二、结果及讨论(一)参与者对英语口音和英语语音教学的态度第一个主题可分为四个子主题,分别为:参与者最熟悉、最喜欢和最渴望拥有的英语口音;参与者对不同英语口音的评价;参与

9、者对自己英语口音的态度;参与者对英语语音教学的态度。1.参与者最熟悉、最喜欢和最渴望拥有的英语口音表2是参与者对Q7、Q12和Q13的回答,即参与者最熟悉、最喜欢和最渴望拥有的英语口音。与大多数研究结果相似,NES,尤其是BE和AE两种英语口音,仍然被参与者认为是最熟悉、最喜欢和最渴望拥有的英语口音,且选择这两种英语口音的人数总和占90%及以上。922023年第3期表2参与者最熟悉、最喜欢和最渴望拥有的英语口音(N=574)维度最熟悉的英语口音最喜欢的英语口音最渴望拥有的英语口音英语类别美式英语(AE)英式英语(BE)中国英语印度英语日本英语英式英语(BE)美式英语(AE)无喜欢中国英语StA

10、E&StBE自己的英语口音其他英语口音不在意人数256248509729026112753221192有效百分比(%)44.643.28.72.61.250.545.52.11.292.73.73.20.3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除BE和AE两种所谓的“标准英语口音”之外,大部分参与调查的研究对象(以下简称为参与者)对其他的英语口音一无所知。同时,参与者也指出他们并不知道目前全球NNES的人数远超过NES人数这一事实。此外,大众媒体对参与者的态度形成有重要影响。对大部分参与者来说,英语不再是一门单纯的学术科目,而成为了他们日常生活中的有机组成部分,正如一名参与者描述的那样:S392:我最喜欢的休闲

11、活动是听美国流行音乐和看美剧。我很喜欢美剧的情节和角色,我会故意模仿他们的口音,他们说英语的方式,还有他们的肢体动作。此外,表2中显示有小部分参与者开始关注除BE和AE英语口音之外的其他英语口音,如中国英语口音(N=50)、印度英语口音(N=9)和日本英语口音(N=7),而做出这种选择的参与者大都有海外经历。然而,有少数参与者对所谓的标准英语口音的特权地位提出质疑,如:S544:我从小学开始学习英语时就接触到了英式和美式英语口音。到了大学,我遇到了各种带口音的英语。我个人觉得没关系。一开始我可能不大明白,但是当我习惯这些口音以后,理解就不是问题了。简言之,参与者在最熟悉、最喜欢和最渴望拥有的英

12、语口音这三个维度上,表现出了对标准英语口音,特别是StBE和StAE英语口音的明显偏好。与此同时,部分参与者已开始关注其他的英语(口音)变体,并对NES英语的特权地位提出质疑。2.参与者对不同英语口音的评价较少的参与者(N=176,30.7%)赞同某些英语口音比其他英语口音更优越(Q8),但超过一半的参与者(N=317,55.2%)相信某些英语口音更易于理解(Q9)。卡方检验发现自变量“年龄”和“性别”对Q8的回复有影响,p=0.029,0.038,但效应值小,分别为phi=0.111,0.107。此外,自变量“年级”对Q9的回复也存在影响,p=0.018,效应值也较小,phi=0.100,见

13、表3。表3相关性分析结果Q8Q9年龄性别年级p0.029*0.038*0.018*phi0.1110.1070.100注:*p0.05,*p0.01,*p0.001总的来说,尽管 NES 口音,特别是 StBE 和StAE英语口音在“可理解性”这一参数上仍具有优势,但它们并不是“优越性”的默认选项,这表明参与者更有可能“就语言本身而言认同该语言,而并非是为了认同类似这个语言变体所代表的身份”5。3.参与者对自己英语口音的态度研究发现参与者对他们自己的英语口音总体评价不高。借助NVivo 11.0,研究对Q10的质性数据进行了详细分析,发现超过三分之一的参与者将自己的英语口音描述为带有“中国英语

14、口音”“不标准”等。少部分参与者对自己的英语口音表示满意,但他们会同时补充指出,希望自己的英语口音能尽可能接近NES英语口音。这说黄燕谢芳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态度的研究932023年昌吉学院学报明研究中的英语仍被相当多的参与者视为外语,参与者没有“以 动 和 变 的视角来考察英语在全球化进程中的变化”6,没能打破传统“外语”与“第二语言”的情境疆界。卡方检验没有发现自变量对该维度存在影响。然而,描述性统计表明,有海外经历的参与者对自己英语口音的评价(M=3.38)高于没有海外经历参与者的评价(M=2.68)(见表4)。独立样本 t 检验表明两组数据存在差异,F=1.065,p=0.00

15、0,且差别明显,Cohen s d=0.825。这一发现表明当参与者较多地接触到不同的英语变体后,他们往往对NNES,以及他们自己的英语口音产生较为积极的看法。单因素方差分析报告了不同年级的参与者在评价自己英语口音上也存在差异,F=4.593,p=0.003,但效应值很小,Cohen s d=0.147。表4参与者自己的英语口音评价差异性检验结果海外经历年级有无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人数37537162167132113M3.382.682.592.692.692.99SD0.900.790.910.890.830.98F1.0754.593P0.000*0.003*d0.8250.147注:*p0

16、.05,*p0.01,*p0.001总的来说,参与者对自己的英语口音普遍持负面态度,该评价不受参与者年龄、性别、年级、英语学习时间和海外经历的影响。然而,有无海外经历以及不同年级的参与者之间存在统计差异。NES,尤其是StBE和StAE英语口音仍然是参与者评判自己英语口音的基准。4.参与者对英语语音教学的态度Q14是一个多项选择题,参与者可以选择多个他们认为合理的选项。在共计684个选项中,有545个选项选择了标准英语口音作为最适合的英语语音教学模版,这表明我国英语学习者“语言态度趋向保守,对英语 本族语者标准变体的评价大大高于其他英语变体”7。然而,有139名参与者选择了其他的英语口音作为英

17、语语音教学模版,这再次说明了参与者的语言意识在不断增强,且在不断地对标准英语范式提出质疑。相关性测试表明自变量对参与者的选择没有明显影响。简言之,NES,尤其是StBE和StAE英语口音相比其他英语口音仍具有明显的教学优势,但值得注意的是,其他英语口音也开始受到参与者关注,例如中国英语口音。(二)参与者的英语口音倾向Q15到Q22旨在收集参与者在不同语境中如何看待自己的英语口音。研究发现,所有以保持自己的英语口音为核心的选项均值较低,总体(包括Q17、Q20、Q22)均值得分为2.82,总体平均SD值为1.26。然而,所有围绕改变自己的英语口音以接近NES口音的选项均值较高,总体(包括Q15、

18、Q18、Q9、Q21)均值得分为4.52,总体平均SD值为1.31。这些结果表明,大多数参与者不愿意通过带有中国口音的英语来投射他们的中国人身份。在随后进行的卡方检验中,自变量对参与者的口音倾向没有实质性的影响。此外,自变量之间不存在组间差异。总的来说,参与者对正面描述自己英语口音的说法普遍持负面态度,而对鼓励他们纠正自己的英语口音以达到NES水平的说法大都持积极看法。(三)参与者的英语口音接受度这一维度下的部分题项已被证明对成功的跨文化交际不产生实质性影响,其他题项则是根据中国英语学习者独有的发音特征设计的,主要目的是测试参与者在多大程度上愿意接受NNES英语口音。具体结果见表5。表5参与者

19、的英语口音接受度题项Q23:“think”读作/ink/或/sink/Q24:“live”读作/liv/Q25:“nice”读作/las/Q26:“red paint”读作/reb pent/Q27:“these”读作/diz/Q28:“vegetable”读作/wedtbl/Q29:“product”读作/pdk/Q30:“command”读作/kmnde/M2.674.202.662.511.812.922.603.06SD1.461.461.621.551.191.561.501.51942023年第3期大多数参与者对NNES英语口音的总体接受度偏低(M=2.81,SD=0.96)。具体

20、而言,Q27均值和SD值最低(M=1.81,SD=1.19)。然而,Q27的发音方式在非英语本族语者国家中非常普遍,且在已有研究中被证实不会对理解造成实质性困难或障碍。而根据本研究的结果,发现有相当一部分参与者如若遇到带有类似口音的谈话对象,他们将会面临很大的困难,并且极有可能致使交流破裂或失败,这在 Q31 的补充解释中得到了证明:S42:每次和巴基斯坦学生交流时,我都听不懂。他们的地方口音太重,发音不地道,让我觉得很不舒服,有好几次我都想中途离开。Q24选项得到了相当一部分参与者的肯定(M=4.20,SD=1.46),这表明部分参与者忽视了“长短元音之间的差异对可理解性的重要意义。”8卡方

21、检验表明自变量没有产生实质性的影响(见表6)。然而,不同年龄组之间在接受NNES口音变体方面存在差异,F=0.088,p=0.004,但效应值较小,Cohen s d=0.261。不同年级之间也存在差异,F=10.572,p=0.000,效应值适中,Cohen sd=0.228。表6英语口音接受度差异性检验结果年龄年级16至2021至25大一大二大三大四人数391183162167132113M2.892.643.012.972.502.62SD0.950.961.020.960.810.92F0.08810.572p0.004*0.000*d0.2610.228注:*p0.05,*p0.01

22、,*p0.001总的来说,参与者对NNES英语口音,包括一些经实践证明对内容理解不产生实质性影响的发音形式普遍持有负面看法。原因可能主要源于参与者欠缺对英语在世界范围内所处地位和发展状况的正确认识,以及参与者对保证正确理解和成功交际的核心音标和交际策略认识不充分。三、结语研究初步报告了国内高校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所持的不同态度,以及影响学习者英语口音态度的可能因素。研究发现,一方面,绝大多数参与者对NES,尤其是StBE和StAE英语口音表现出极大的偏好;另一方面,参与者对中国英语口音和其他的NNES英语口音持有明显的负面情绪。研究同时发现小部分参与者开始意识到语言权利和使用者身份等概念,

23、主要体现在强调交际的实用性、认可他们的母语身份、质疑NES的特权地位等。此外,参与者的海外经历成为评价他们自己英语口音的重要影响因子,即有海外经历的参与者更倾向于肯定他们自己的英语口音。研究也讨论了导致参与者态度差异的可能因素,其中一个可能因素是大部分参与者仍将英语视为外语,且习惯性地将NES英语口音作为默认的参考模版进行学习,也习惯性地将自己标记为永久的英语学习者。研究也有其局限性,未来研究需要在样本代表性和研究结果的推广效力方面作出改进。研究结果对英语教学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问卷中报告的一对相互矛盾的结果实则指向语言现实与语言规范和标准之间的争议问题。以 StBE 或 StAE 英语变体为蓝

24、本的高校英语教学已无法适应英语作为世界通用语的时代背景,也无法满足 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9对高端外语人才的要求,即“在收听、观看带有口音、语速较快的广播影视节目时,能理解话语在特定语境中的言外之意,及其所涉及的社会文化内涵”。重视语言现实与语言教学规范之间的差距,了解并关注中国英语学习者通过带有母语口音的英语来投射其身份的潜在诉求,努力构建符合时代要求和中国英语学习者诉求的英语教学范式是目前国内学界和教育界亟待解决的问题。参考文献:1 裴正薇,魏可晗.我国大学生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黄燕谢芳中国英语学习者对不同英语口音态度的研究952023年昌吉学院学报的英语口音态度历时研究 J.外语界,20

25、21(2):63-71.2 范勇,等.ELF环境下在华各国留学生对英语国别变体的语言态度研究 J.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2018,40(3):69-81.3 Lippi-Green R.English with an accent:Language,ideology and discrimination in the United StatesM.NewYork:Routledge,2012.4 Seidlhofer B.Understanding 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11.5 Jenkin

26、s J.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Attitude and identityEnglish as a lingua franca:Attitude and identity 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6 高一虹.全球化背景下的英语学习和教育:挑战和机遇 J.中国外语教育,2013,6(3):4-10,72.7 许宏晨,高一虹.四次大型国际活动前后大学生志愿者对世界英语的态度 J.外语教学,2014,35(1):43-48.8 Jenkins J.The phonology of English as an inter

27、nationallanguage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0.9 教育部考试中心.中国英语能力等级量表Z.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责任编辑:贺琛琛)A Study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Attitudes towards Different English AccentsHUANG YanXIE Fang(Schoo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Literature,Sichu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Zigong,Sichu

28、an 643000)Abstract:This study investigated and analyzed the attitudes of 574 English majors towards different Englishaccents(including English variants in inner,outer and expansion circle countries).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articipants were ambivalent about different English accents.On the one h

29、and,they showed a clear preference for theaccents and norms o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while they held a obvious prejudice against English accents with Chinese accents and other non-native English speakers.On the other hand,some participants embraced a new understanding of linguistic rights and the

30、identity of being legitimate English speakers and users,mainly manifested inemphasizing the practicality in communication,acknowledging the L1-accented Chinese identity,and questioningthe privileged status of native English speakers etc.The significance of this study is to appeal to the domestic aca

31、demic and educational circles to attend to the gap between the language reality and the current language teachingnorms,to address the potential demands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 to project their identities through their L1-accented English,and to strive to develop an English teaching paradigm that could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timesand the demands of Chinese English learners.Key words:Chinese English learners;accent;attitude;identity;lingua franca9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