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堂有效提问大家谈目前我校的课堂教学中,多数教师的课堂提问存在着这样一些问题:首先,目的不明,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是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作服务的?重难点是什么?我们一般应该怎样教学这个内容的?生活中的原型又是怎样的正确地把握知识本质,才能找准提问切入点。觉得这(主要是教材挖掘不深)造成的。其次,随意性大,一节课多的可提几十个问题,(就象今天发言的一位老师所举的例子,一节课下来,竟然提了99个问题),少的只提几个问题;我认为这主要是(备课不精)出现的毛病。第三,不讲求实效;让学生阐述观点、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几乎没有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也很少有学生主动提出
2、问题,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这方面的问题主要出在(驾驭课堂能力不够,不敢放手,无法面对课堂上新生成的东西)。所以,一样的教学内容,不一样的提问方法产生了不一样的教学效果,那么怎样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呢?我认为主要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吃透教材(所谓的“读懂教材”)我们拿到一册教材,首先要通读教材,弄清它的教学目标是什么,重点难点在哪儿,单元是如何组合的,哪些内容是要重点教学的,哪些内容是可以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比如,语文学科,针对单篇课文来说,要明确:这篇课文写了什么?怎么写的?为什么这么写?在这一单元中居于什么位置?重点难点是什么?弄清楚了这些问题,就可以高屋建瓴,成竹在胸,教起
3、来,就能得心应手,提高效率。所以我们对教材的研读很重要。备课时,不能教学目标还没明确,教学过程却已跃然纸上;不能教材还没研读,网上资料却已搜了一堆,然后东拼西凑。这样的备课往往不能准确把握教材,出现提问不恰当或浅薄或深奥,甚至教学目标和教学过程不相符合的现象。二、抓准问点(所谓的“读懂学生”)认真备课除了要钻研教材,还要备学生,要考虑学生的知识基础。提出的问题要在学生的“最近发展区”内,这样学生才能跳一跳就就摘到桃子。(1)、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所谓兴趣点,就是能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集中学生注意力,促进学生理解的知识点。由此提问,可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2)、抓住知识的疑难点提问。学生学习的
4、疑难点也是教学的重难点,抓住疑难点提问,就是要突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新时期对人才的要求。创新能力的培养要在求同思维培养的基础上,强调并重视求异思维、发散思维的训练,让学生尽量提出多种设想,充分假设,沿不同的方向自由地探索和寻找解决问题的各种答案。提问的课堂时机:一是学生学习情绪需要激发、调动的时候;二是学生研究目标不明、思维受阻的时候;三是促进学生自我评价的时候。教师在课堂上不能“随意问”,更不能“惩罚问”。教师在提问后,常常缺乏等待的耐心,总希望学生能对答如流,如果学生不能很快作出回答,教师就会重复这个问题、或重新加以解释、或提出别的问题、或叫其他的同学来回答,根本不考
5、虑学生是否要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去形成答案并作出反应。三、引趣质疑(所谓的“读懂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掌握方法,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敢问”“会问”善于“发问”。学生自己经过深思后,提出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才是最有思考价值。这种能力的培养,不能仅仅在示范课或汇报课中体现,更重要的是在平时课堂上要不断地尝试着去做,时间长了学生就会把这种思考变成一种自觉的行为.应主要观注:面向全员、鼓励为主。学生的思维是否被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学生提问时表达的是否有条理。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课堂环境的随时变化,使实际的课堂提问活动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发挥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精彩不断。(3)、抓住思维的发散点提问。提问火候我认为主要是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提问的课堂时机;二是提问后的等候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