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_石巧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323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6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_石巧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_石巧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_石巧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年7月第41卷 第4期Jul.2023Vol.41 No.4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HAINAN UNIVERSITY(HUMANITIES&SOCIAL SCIENCES)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石巧红,罗建文(湖南科技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 湘潭 411201)摘要 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的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可以从历史必然、价值导向、实现路径三个维度来把握。中国式现代化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然要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了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标志,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内生动

2、力,是团结全体人民、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向标和凝聚剂,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理力量和实践魅力。高质量发展社会经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优势、充分激发每一个劳动者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完善和优化财富的分配制度、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等,是实现共同富裕的路径选择和根本立足点。关键词 中国式现代化;共同富裕;历史必然;价值意蕴;路径选择中图分类号 D616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004-1710(2023)04-0026-07DOI 10.15886/ki.hnus.202212.0332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

3、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122,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和本质要求,体现了我们党的奋斗目标、价值追求和广大人民的共同期盼。进入新时代,共同富裕被提高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为了“适应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更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必须把促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为人民谋幸福的着力点,不断夯实党长期执政基础”2141。准确把握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历史必然性,深刻认识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导向的价值意蕴,正确选择共同富裕目标的实现路径,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一、确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历史必

4、然性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由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决定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翻身得解放的社会形态,更是社会生产力充分解放和发展的文明阶段,也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形态。恩格斯指出:“一旦社会占有了生产资料,商品生产就将被消除,而产品对生产者的统治也将随之消除。社会生产内部的无政府状态将为有计划的自觉的组织所代替。”3815社会主义消除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根本对立和内在矛盾,社会生产力得到了极大的解放和发展,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地发展成为社会的目标,在这种社会状态中,“通过消除旧的分工,通过产业教育、变换工种、所有人共同享受

5、大家创造出来的福利,通过城乡的融合,使社会全体成员的才能得到全面发展”4308-309。这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对社会主义本质特征和基本要收稿日期 2022-11-20基金项目 湖南省研究生科研创新重点项目(CX2021098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19BZX044);湖南省党建理论研究基地专项课题(19DJYJY06)作者简介 石巧红(1980-),女,湖南邵阳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博士研究生,副教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通信作者 罗建文(1963-),男,湖南湘乡人,湖南科技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26

6、石巧红等: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求的经典描述,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理想状态。这样的社会至少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第一,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得到前所未有的提升,社会财富极大地丰富,不仅充分满足社会成员的合理需求,而且还能满足人们个性发展的需求,合理的社会制度安排和制度设计保证充裕的社会财富在社会成员之间进行合理分配。第二,社会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不再集中在少数人手里,将是由独立自由的劳动者组成的自由人联合体共同占有、共同使用和支配,劳动过程将是人的本质和价值的充分体现,劳动成果将按劳动者创造的价值和对社会贡献的大小来进行分配。第三,社会生产将是人们有计划的自觉的创造活动,生产过

7、程中的人为浪费和制度性损耗将大量减少,人们的自由意志和个人价值在劳动中得到充分的实现和确证,真正实现“完全自觉地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3815,这是社会主义高级阶段的基本原则和运行模式。第四,人们的经济权利、政治权利、生活权利和劳动权利都将得到充分尊重和保护,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将是和谐合作的共存关系,人们的生活不仅实现了物质生活与精神生活的协调发展,而且实现了社会生活、个人生活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第五,人民不仅实现了人与自然关系的解放,而且实现了人与社会关系的解放,还实现了主观精神世界的解放。社会的阶级差别和阶级压迫将消除,社会分工和阶层的差异也将消除,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价值追求将取得实质

8、性进展。这五个方面的本质属性和根本特征体现了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目标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与经典作家们科学论证和设计规划的整体要求是高度契合并一脉相承的。中国式现代化就是以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们设计和规划的原则和要求为社会建构的目标理想,也是我们建设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整体要求和本质特征,还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价值目标。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由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使命决定的。中国共产党是为了广大人民的解放和幸福生活而奋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其初心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我们党来自人民、植根人民、服务人民,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失

9、去了人民拥护和支持,党的事业和工作就无从谈起”5367。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本质属性,也是中国共产党人事业胜利的根本保证和力量依靠,这是百年来的革命、建设、改革实践证明了的历史逻辑和客观真理。“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不断实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127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初心和行动指南,这决定了追求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共产党的工作出发点和实践立足点。社会在发展、人类在进步,中国共产党人的立足点和出发点也必须与时俱进,人民吃饱穿暖以后就应有更高更好的生活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自然而然成了共产党人强调和坚持的奋斗目标和历史使命。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

10、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这是由全体人民的共同心愿决定的。恩格斯说:“追求幸福的欲望是人生来就有的,因而应当是一切道德的基础。”6244无论在阶级社会还是在社会主义社会,这个道德的基础都不会改变,改变的只是追求幸福的程度和追求幸福的方式。无论社会怎么样发展和进步,人们追求幸福的欲望始终是不变的,并且会随着历史的进步而不断地提高。人类的文明和进步就是要让这种不变的追求变得更高尚、更美好。中国式现代化是中国人民向往和实现美好生活的新道路,也是超越了以往一切阶级压迫和阶级剥削的“道德的基础”而达至人类文明新形态的道路,高度发展的社会生产力为人民追求更高水平美好生活提供了充裕的物质基础,日益完善的社会主义

11、制度体系为合理分配和分享社会财富提供了最优的政策安排和制度设计,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治理和秩序建设为更全面和更丰富的社会生活提供了有力保证。因此,中国式现代化就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保每一个人的生活都得到改善和提高的现代化,如果出现两极分化,“富者累万巨,贫者食糟糠”,社会阶层分裂和对立,这绝不是我们所要的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还是由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决定的。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历史经验告诉我们,只有全心全意为了人民的利益不断地努力工作,我们党的事业才能取得成功。如果离开或者背弃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就很难获得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我们

12、的事业就会遭受挫折和失败。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我们要始终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而不断27第4期2023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努力工作,中国式现代化事业才会有不竭的力量和胜利的保证。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价值意蕴恩格斯说:“无论历史的结局如何,人们总是通过每一个人追求他自己的、自觉预期的目的来创造他们的历史。”6254人们追求共同富裕的“自觉预期的目的”就是现阶段引导人们努力奋斗和创造历史的精神动力,确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走好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具有特别重要的价值,具有促进人类社会向前发展的历史意义。第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

13、。共产主义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高形态,也是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在这种理想状态中,社会化生产将取代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物质财富充分满足每个社会成员的合理需要,人们劳动处于体力和智力的充分发展状态,实现了自由全面发展的美好生活,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努力奋斗的目标。社会主义社会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初级和中级阶段,这个阶段生产资料属于劳动者集体所有,实现了劳动者当家作主,人们自身的能力能充分展示出来。这尽管离人类最崇高的社会理想状态还有一定差距,但是已朝着这个目标迈出了坚实和可靠的一大步。中国共产党以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作为现阶段奋斗的目标导向和行动的基本指针,是完全符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社会主义理想目标的

14、科学论证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了这个目标已经奋斗了100年,在这100年的奋斗历程中,我们已经逐步实现了自己的目的。中国人民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压迫下解放出来,在先后实现了站起来、富起来伟大飞跃的基础上,进入到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强起来的新时代。中国共产党人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将民族解放和人民幸福的初心使命全部转化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中国式现代化进程,落实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事业中。因此,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就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和重要特征,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使命所在和中国人民的生活期盼。第二,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标志。马克思在分析和

15、研究人类社会形态时提出了三种形态理论:第一种是资本主义文明形态以前的社会形态,包括原始社会形态、奴隶社会形态以及封建社会形态。在这些社会形态中,人们还处在人对人的依赖关系之中,未能摆脱人对人的控制和桎梏,人的解放处在原始阶段。第二种是以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物质交换关系为典型代表的社会形态,在这种形态中,资本主导社会关系,“以物的依赖性为基础的人的独立性”的社会关系建立起来了,因而“普遍的社会物质变换、全面的关系、多方面的需要以及全面的能力的体系”统治和支配着人们的生活752。第三种社会形态则是人的自由发展的社会形态,人们不仅超越了人对人的依赖和支配关系,而且还超越了以物的依赖为基础的商品生产关系

16、和价值交换关系,这是马克思所设想的理想社会状态。人类社会发展到21世纪的今天,已经超越了人对人的依赖关系和支配关系,但是还没有摆脱和超越人对物质交换关系的依赖,还在社会生活的许多领域受到以资本为代表或以资本为典型的物质利益关系的依赖和支配。最典型的就是资本崇拜和物质崇拜的社会现实及其体制特征,特别是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形态中,这种特质更加明显和普遍。在资本占主导地位的社会形态中,无论是政治经济生活、社会意识形态,还是人的价值领域和私人生活领域,资本的力量都深深地渗透在其中并起着支配作用,形成特有的“资本文明形态”。以资本实力最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最典型的美国为例,无论是其政治生活,还是其经济生活各

17、个领域,都普遍地“形成以垄断资本为核心的各类权势集团”的资本主导型“权势主义政治制度”和权势主义的社会生活方式8,这是西方式现代化道路的真实写照。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式现代化的内在本质和文明进程,它虽然也承认和尊重资本的作用规律和运行逻辑,并且积极倡导和扶持鼓励资本在社会经济生活中发挥积极作用,但我们必须“规范和引导资本健康发展,发挥其作为重要生产要素的积极作用”2217。在资本国家群众三者构成的社会力量结构中,国家必须是也只能是站在劳动群众这个立场和角度,必然是坚持劳动群众当家作主的社会28石巧红等: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治理结构,必然是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谋幸福的使命

18、责任和实践逻辑。我们“既不走封闭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帜的邪路”127,我们走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因此,确立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宣示了中国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现代化的根本标志和本质区别。第三,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激发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内生动力。人的觉醒是社会前行的最大动能,人的潜力是社会发展的最大力量。一个社会只有充分激活和焕发了人们的觉悟和潜能,才会获得无穷的创造伟力和发展势能。新中国成立初期,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事业的热情前所未有,究其根本原因就是人民群众翻身做了国家和社会的主人,获得了千百年来梦想要获得的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因此就有了建设自己家园的无限潜力

19、和澎湃激情。正如马克思所说:“人们奋斗所争取的一切,都同他们的利益有关。”982只有当人们知道自己努力和奋斗的一切关系自己的切身利益,事关个人的发展,体现了自己的意志和价值,消除了劳动的异化,同时,自身利益与国家利益又具有一致性时,才会有“我的劳动是自由的生命表现,因此是生活的乐趣”1038,才会有浑身使不完的力量,才能不知疲倦地积极努力工作,这就是人们行动的内生动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执政党的初心使命和价值目标,是社会运行机制中充分彰显的价值追求和精神支撑,更是广大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需要的现实呼唤和真实表达,还是激发全体人民向往美好未来的内生动力和精神寄托。人们的创造活力和内生动力不是

20、天然具有的,而是需要社会的培养、机制的激活、制度的呵护、文化的哺育,更需要生活希望的呼唤。因此,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激活着人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内在动力,当家做主和按劳分配的激励机制是人们创造活力和内生动力的根本保障,笃行不怠、踔厉奋发的进取文化是激发人民创造活力的肥沃土壤,勤奋创新和公平正义的劳动环境是激发全体人民追求共同富裕的必要氛围。第四,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团结全体人民、整合社会力量的“方向标”和“凝聚剂”。当代中国社会的人们有着共同的价值追求、共同的精神支撑、共同的生活信念、休戚与共的利益关切,形成了一个守望相助的社会共同体。与此同时,因为受现代化的生产方式和信息化、网络化、数字化生活方式

21、的影响,社会成员的身份限制被打破,人们对个性自由的追求更加强烈,难免使得温情脉脉的人际关系被消解,固有的社会结构和交往模式被重塑,个体生活和社会地位的不确定性和不稳定性风险增大,社会成员的行为取向和价值意志呈现出多样性、发散性和排他性等特征,这对于一个需要凝聚全体人民意志、激发全体人民力量、推进民族复兴的国家来说是极具挑战性的。因此,团结全体人民、整合社会力量、汇聚人们积极向上追求美好生活的意志就成了现代社会治理的重要目标,这也是当代中国系统性社会整合和现代性社会治理的关键因素。社会主义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只有靠共同的理想信念和利益追求才能凝聚人民的意志、团结人民的力量、统一人民的行动,

22、向着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努力前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全体人民的共同心声和生活期盼,也是全体人民的政治理想和行动导向,还是我们国家和社会现代化治理的体制机制和精神力量。其既具有全体人民价值理性的整合功能,又起着社会成员集体行为的方向性引领作用,是贯穿全国人民投身社会主义建设实践的精神纽带和文化支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是引领全体人民埋头苦干勇毅前行的方向标和加速器,是我国社会治理体系中团结和汇集全体人民创造伟力和奋发向上的社会凝聚剂。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就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维护人民根本利益,增进民生福祉”127,就要充分认识和高度重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

23、裕目标的凝聚剂作用。第五,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真理力量和实践魅力。马克思认为,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制度对劳动人民的残酷剥削造成了社会成员之间的严重分裂和财富占有的贫富分化,是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跌入痛苦深渊的根本原因。为此,马克思恩格斯一生的奋斗目标就是追求私有制的消灭和人的解放,他们为人类社会留下了许多关于美好生活和理想社会的构想。他们认为,只有通过无产阶级的社会革命推翻私有制,建立劳动者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社会,在社会生产力迅速发展的29第4期2023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基础上,才能实现所有人富裕的目标。这个社会形态的基本特征是社会成员共同拥有生产资料和生活

24、资料,劳动者的经济地位和政治地位是平等的,社会的生产和分配都在人们自觉的掌控之中,人们的体力和智力都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发挥,这是中国共产党人百年来的价值追求。经过一代又一代无产阶级志士仁人的接续奋斗,可以告慰马克思恩格斯的是,社会主义从理想变成了现实,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已经从苦苦探索变成了可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人民已经朝着人类理想社会形态迈出了关键性的一大步:实现了人的解放和自由全面发展的根本前提,建立起了社会主义的公有制经济基础和人民当家作主的政治制度。确立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导向是马克思恩格斯等无产阶级革命导师设想的未来理想社会的中国化表达,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25、时代化的真理力量和实践魅力,激励着中华民族在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上奋勇前进。三、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路径选择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不是一蹴而就的,而需要中国人民长期的努力奋斗。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是人类社会向着“人的解放”目标不断迈进的一种历史进程,也是“人的解放”在现实生活中的时代表达。追求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美好生活深受人类社会的历史因素和客观条件,如社会的生产方式状态、工农业创造物质财富的水平和能力、社会财富的分配关系和制度调整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和制约,这就决定了我们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历史进程的复杂性。第一,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前提。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经济高

26、质量发展取得新突破,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取得重大进展”125是未来五年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关键期的主要目标任务之一。全体人民共同富裕要有充裕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做支撑,只有拥有充裕的物质基础才能满足人民的社会生活需求,才能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和物质基础,没有高度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没有充分的社会财富来满足全体人民的生活需要,共同富裕的美妙蓝图只能是不切实际的空想。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理想形态所达到的生产力水平,必须超越资本主义制度下所能达到的水平,这样才能彰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优越性,这是

27、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根本基础。因此,社会主义要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必须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生产出足够丰富的用于分配的社会产品,这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必要前提和必由之路。第二,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国家治理优势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证。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既是社会的政治理想,也是执政党的行动指向,更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社会制度设计和社会治理状态的充分体现,其内涵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社会财富的极大丰富,能充分满足全体人民的合理需要;另一方面是通过分配方式和制度设计,确保每个劳动者都能公平合理地享受自己的劳动成果,实现劳动解放和自由全面的发展。只有这样,个人的创造力才

28、能得到充分释放。这就是列宁所总结的,“只有社会主义才可能广泛推行和真正支配根据科学原则进行的产品的社会生产和分配,以便使所有劳动者过最美好的、最幸福的生活”11546。“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既有利于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又有利于促进效率和公平有机统一、不断实现共同富裕”2184。因此,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我们要“健全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提升社会治理效能”154“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129。第三,全面提升和充分激发劳动者的主体性和创造性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依靠。“人民群众是发展成果的享有者”12。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是中国式现代化在民主政治领域的

29、必然要求,我们“必须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充分体现人民意志、保障人民权益、激发人民创造活力”137。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不是靠别人送来的,只能靠我们自己的努力奋斗和积极创造才能实现,没有个人的创造潜力的充分激活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主体性自觉,共同富裕就难以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要求是确保勤奋劳动能致富、创30石巧红等:中国式现代化语境中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三个维度新劳动能致富,“人民勤奋劳动的多元性价值创造与劳动者多样性合理需要的完美结合”13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立足点和本质要求,对劳动成果的占有和分享是劳动者主体性

30、得以落实的表现,所以,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之一应是全面提升和充分激活每一个劳动者在共同富裕道路上的创造潜力和主体性自觉。当人的合理需求在自己的劳动创造中得到满足,个体才能真正体验到劳动的快乐,才能收获到劳动的幸福。而实现这种“满足”最现实的路径就是提升每一个劳动者的劳动技能和劳动热情,提高和优化劳动者劳动力资本的存量、提升和盘活劳动者劳动力资本的增量。这里的劳动力资本存量和劳动力资本增量是劳动者创造财富的体能和智能的积累和拥有,既包括通过学习教育活动积累起来的存量,也包括在劳动生产时间中积累的创造能力和生产经验的增量,这是社会创新活力和财富源泉的充分体现,更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基

31、本依靠和内生动力。第四,完善和优化财富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保障。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是社会主义的政治经济制度体系,我们要“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第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制度体系”147。只有合理地分配和分享劳动者创造的劳动果实,才能保护和激励劳动者创造财富的活力与动力。从现阶段实际情况来看,完善和优化劳动成果的分配体制只能将立足点放在各尽所能按劳分配的初次分配体制上,保护和鼓励社会生产的效率,以促进社会经济的高质量发展和财富的充分涌流;侧重点应该放在社会统一调节和合理控制的再次分配机制上,保证和贯彻社会公平正义的制度优势,以彰显

32、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和良性秩序;鼓励和争取先富帮后富的第三次分配的辅助作用,通过社会舆论宣传和高尚文化的影响,鼓励和倡导先富阶层帮助欠富人群的社会善举。但是,我们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价值目标不能完全寄希望于第三次分配的辅助机制上。在完善和优化社会财富的分配体制时,我们的立足点和侧重点只能放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分配上,通过道德文化和舆论的鼓励、褒扬和激励等手段,辅之以第三次分配的助推作用,鼓励褒奖更多的爱心人士和富裕阶层为全体人民共同富裕慷慨解囊和无私援助,形成助推共同富裕的有效合力。第五,扎实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工作重点。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没有农民的富裕我们的共同富裕是

33、残缺的或者是不理想的。无论从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来看,还是从农民在全体人民中的数量来看,或是从农村在全国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上来看,没有农村的全面振兴、没有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农民生活的富裕,我们的共同富裕目标是不可能实现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130农村的农业生产和产业经济发展还相对比较薄弱,实现农村经济中一、二、三产业融合融通和高质量发展是当前农村乡村振兴和经济发展的重中之重,而农村集体经济的生产方式,则是限制农业产业发展的最大短板,需要我们全党全国人民的高度重视。因此,推动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工作重点在提升农村经济发展实力,

34、工作难点在提高农业生产和经营水平,工作堵点在壮大和优化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和农村公共服务事业的发展。广大农村在取得了脱贫攻坚战全面胜利以后,最重要的任务是积极发展农村产业经济,壮大农村集体所有制经济。小农经济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经营方式在未来的农业现代化建设中难以发挥主力作用,唯有扩大和巩固农村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基础,农村的共同富裕才会具有必要前提和根本保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增强脱贫地区和脱贫群众内生发展动力”130-31。特别是要防止一部分人富裕起来了,另一部分人因体制和机制的原因利益受到损害,这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和理论问题。无论从理论上还是从实践上,农

35、村的共同富裕必须依靠社会主义制度优势和公有制经济的发展和壮大,才能保证农村居民共同富裕的实现。四、结 语“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我国十四亿多人口整体迈进现代化社会,规模超过现有发达国家人口的总和,艰巨性和复杂性前所未有,发展途径和推进方式也必然具有自己的特点。”122现实基础和实际情况决定了我们实现共同富裕目标不可能是轻轻松松和敲锣打鼓的事情,必须有清醒的认31第4期2023年海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识和扎实的脚步,必须有长期努力的打算和克服巨大困难的准备,必须努力构建好公平合理的社会财富分配和占有制度体系,缩小城乡之间的差别和地区地域之间的差距,消除和遏制社会财富和劳动成

36、果的不合理占有及两极分化的现象。我们要依靠社会主义的制度优势和基本经济制度的动能优势,大力提高国民素质和文化教育水平,努力提升全体人民自由发展和全面发展的水平。这既是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应有共识和客观现实,也是我们必须坚持共同富裕目标导向的工作态度和基本逻辑。参考文献参考文献:1 习近平.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团结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22.2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4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22.3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4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37、,2012.5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8.6 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7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8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8 鲁品越.美式民主的权势主义政治结构N.光明日报,2022-07-22(11).9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56.10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1 列宁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12 向汉庆,唐斌.共同富裕的政治伦理内核J.云梦学刊,2022(02):107.13 罗建文.论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社会主义劳动修复J.湖南社会科学

38、,2019(03):21.责任编辑:肖 琴The Three Dimensions of Common Prosperity for Everyone in the Context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SHI Qiao-hong,LUO Jian-wen(School of Marxism,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Xiangtan 411201,China)Abstract:The common prosperity for everyone in the context of Chine

39、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can be grasped from three dimensions of historical necessity,value orientation and realization path.Chinese modernization embodies the inevitable requirement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Common prosperity for everyone,which highlights the essential requirements

40、 and important features of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marks the fundamental sign that the 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 differs from Western modernization.As the endogenous power that inspires the broad masses of the people to build socialism,the common prosperity for everyone plays the role of t

41、he direction mark and coagulant of uniting all the people and integrating social forces,demonstrating the truth power and practical charm of the Sinic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Marxism.The path selection and foothold to achieve common prosperity involve the high-quality development of social econo

42、my,giving full play to the institutional advantage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advantages of state governance,fully activating the subjectivity and creativity of every worker,improving and optimizing the wealth distribution system,and solidly promoting the rural revitalization strategy.Key words:Chinese path to modernization;common prosperity;historical inevitability;value implication;path selection3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浙B2-2024(办理中)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