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新课标下如何重塑教师形象.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83063 上传时间:2024-11-27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29.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新课标下如何重塑教师形象.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新课标下如何重塑教师形象.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新课标下如何重塑教师形象 西充中学 帅春林 摘要:新课标下,老师要适应新的教法,领悟新教纲的宗旨,不能再走老路,那就要多学习新知识,掌握新形势下学生的特点,从而对症下药,有的放矢,要树立一个新形象,才能适应教育教学。 关键词:重塑 形象 新课标的新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必须全面改变过去的知识教育观,根除以知识为中心、以教师为绝对权力、以考试成绩为目标的教育教学模式、全面树立个体人本主义的过程教育观,即以学生个体为中心、以每个学生的成长为主体、以每个学生的成长过程为关注焦点的新型教育观。这种新型的教育理念要求教师必须确立起一种人本观念,即必须平等地把每一个学生当人看,并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都成为身心健康、全面发展、充满创造性意愿和精神追求的人。因此,在新形势下,教师再不能像过去一样,以一种 “师道尊严” 的面孔出现,以一种“照本宣科”的模式进行,而要彻底换脑,要接受新知,要改变职业观念,提升教育的天职观念,做新形势下的新型教师。因此,我认为应从如下方面来做: 一、 教师要有新的育人思想观。 课程新在以人为本,即以学生为中心,以学生的知情意能健全完美和谐发展为本。在新形势下,教师就要树立新型的育人观,要一改过去那种只关注少数人,只注意几个人的精英教育,而要树立一种“大众教育”的观念。要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快乐,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要树立“为了一切学生”的观念。要关爱自然,回归生活,要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要让每一个人都能得到平等发展,完整发展,和谐发展和自然发展。要鼓励学生在某方面冒尖,但也要允许学生在某些方面暂时落后,合格加特长就是有用人才,就是未来社会最需要的人才,但要注意全面发展并不等于平均发展,不等于学生学习成绩门门都优秀。在未来社会中,全面发展并且学有所长的复合型人才,其社会适应性和生存竞争能力更强,发展潜力和成功率更大,人无全才,要扬长,而不能只是补短,求全责备,就有可能导致平庸。然而在现实条件下,我们老师的观念还停留在旧有的传统的育人模式中,只能对其中优秀的拔尖的学生加以关注,而对另一部分学生或者说绝大部分学生采取鄙夷瞧不起的态度和方式,可以说是一种压迫者的教育,旧有的育人思想实则在戕害着我们年轻的下一代。因此,必须配合新课标,迅速转变我们的育人观,加强思想理论方面的学习研讨,尽快融入新课标潮流中。 二、教师要有新的教学观念 1、教师要随时改变知识观,充实自己。 新课标要求:教师必须首先是学者,然后才是教者,教书先读书,育人先育己。一个教师没有渊博的、合乎时代潮流的知识作为坚强的后盾,那么,他面对学生便会捉襟见肘、应对学生便会手足无措。今天是信息时代、网络时代,五花八门的知识时时充斥于学生的大脑中,学生的知识面是何其的宽广,如果作为老师,不也加入其中,从更多、更深的方面加以充实,那时就有可能某些场面难以下台了。因此,教师也要改掉自己懒散、堕落的思想观念,要主动地学习,要随时充电,健全自我,要不断地学习新知,要不断地搜集与时代有关的信息,多关注富有前瞻性的知识来充实,要研究性地、创造性地结合新课文本了解本学科在新历史条件下的特点,积极提高自身修养,提高自己的认知能力,要有自己的教育思想,要有自己的教育理念,从而开阔视野,提高自我,风范教育形象。同时教师还要抛弃学科本位思想,教语文的只研究语文,教数学的只研究数学,这样便会导致知识欠缺、不完整,而今天的课程都具有综合性,如像“碧绿的草原像蓝宝石一样”一句,如果没有具备光谱知识,就有可能觉得这个句子的比喻是错误的,因此,在知识面上还要有一种学科整合思想。 2、教师要变带着知识走向学生为带着学生走向知识。 过去的理解是教师要有一桶水,教师要博学多才,然后应用一切课堂教学方式,把自己腹中的知识、书本中的知识源源不断地、像丢炸弹一样,一轮轮一波波地强行灌入学生大脑中,结果教师整天喊破喉咙,学生学得摇头晃脑,最终结果吃力不讨好,效果仍然是令人心酸,但是,新课标要求师生间保持一种平等和谐民主的人际关系,教师要讲究教育机智,即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敏锐的观察力,灵活敏捷的的思维能力,要重在学法上,给以启迪引导,而反对把一切知识死板地僵化地传授给学生,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要发扬他们的主人翁精神,要让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探究性地发自肺腑地去自行学习,自行研讨接受知识,要让学生沉浸在知识的海洋中去游弋,而不是牵着学生的鼻子,围着老师转。 3、教师要有新的课堂教学理念。 千年来,“满堂灌”、“一言堂”、“传道受业解惑也”、“以师为尊”的教学模式,不知压抑了多少学生,真可谓一种压迫者的教育,固有的教学模式、理念,戕害着我们年轻的下一代。新课标要求:要提倡平等教育、愉快教育,要发挥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我们要旗帜鲜明地摒弃教师纯粹的传授,避免让学生成为接受知识的机器,让学生变成被动学习的毫无任何自由的对象,坚决反对把学生培养成为教条主义的受害者。今天,倡导的是新型的师生关系,要平等、民主、和谐,要互动,既要发挥教师敏锐的教育机智,又要高扬着人文主义精神的旗帜,适时恰当地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使其成为学习的主人,以主人翁的态度自主性地探究性地富有激情投身于学习中,再不能让学生成为学习的奴隶,要搞愉快的课堂教学,要让学生学得轻松,教者教得愉快。教师要明白透过丰富多彩的课堂教学。要教会学生怎样生活,怎样认知,怎样做人,关键的就是每堂课要上好,要上活,要一课一得,就得特别强调备课,所以功夫在课外,要宏观化艺术化地搞好教学设计,要有种意识,任一课的突破点、重心所在,要找准关键,切忌全面开花,斤斤计较,重在指点迷津,从而有的放矢,激发学生情趣,让其好学,善学,乐学,从而掌握有效方法,探索有效方法。当然,以学生为主体并不等于在教学过程中弱化教师的作用,而是要适时地调整同学们的求知方向和认知方向,而不让其漫无目的地像无头苍蝇一样。因此,教学中切忌搞花里胡哨的形式,要避免公开课上教师眉飞色舞、学生点头哈腰的现象,杜绝那种表面热闹非凡,背后非常肤浅,课下一问三不知的授课模式,克制那种人云亦云、同走一条路的“新八股式”的固定教学模式。如此,则只会把“聪明人教笨,把笨人教蠢”,是收不到立竿见影的效果的,只会使新课标的精神腐化变质,使授课形式走向庸俗化,走上形式主义的道路,只能故弄玄虚、卖弄风骚,如此演技终究会昙花一现,是经受不了时间的洗礼的。所以我们教师就该培养提倡那种脚踏实地的既贯穿着新课标的精神主旨,又能让学生轻松自如的接受的那种教学方式,提倡那种主动性、探究性的教学模式,如此,教师才会运用自如驾驭课堂教学,才不会落伍于时代。 在新课标精神的呼唤下,我们的教师一定要顺应时代潮流,积极投身于课改的洪流中,不断学习,领会新课标的主旨,并结合实际,恰当运用于实践中,不断加强自身的磨炼、修养,重塑自己,才会在未来的教育苑地里立于不败之地,永葆青春。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小学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