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如何利用图形的轴对称性研究探索线段垂直平分线的性质”评价 本节课研究的内容“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建立在图形的轴对称的性质的基础上的,又是画轴对称图形的理论依据,也是后续几何图形的研究方法的铺垫。在课程设计过程中,从问题的探究,性质,判定的引出都是由学生动手操作讨论得出。注重轴对称性在这一课中所起的作用,在问题的探究中,先让学生自己“画一画”“量一量”“猜一猜”“折一折”,然后利用轴对称图形的对折活动得出命题“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在整个课堂中可圈可点的两点: 1、首先从生活走向数学,导入新课。教师创设了一个生活情景:如图A、B、C三个村庄合建一所学校要求校址P点距三
2、个村庄都相等,请你帮忙确定校址。一番讨论之后学生仍无法得出正确答案,此时教师及时切入“学了本节垂直平分线的性质与判定后很容就能解决这一问题”,让学生明白简单的生活小事中也包含着我们不知道的数学知识,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一开始就让学生处在浓厚的求知欲中。 2、注重探究,教学方法多样。本节课营造了浓厚的探究氛围,让学生始终处于积极的思考和探究活动中。(1)注重了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如动手画出线段AB的垂直平分线PQ,然后让学量出PA、PB,及QA、QB的长并比较,从而猜想得出“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2)注重及时总结梳理知识,本堂课共总结了3次,这样能让学生易清楚记忆一节课中的多个定理,及时对性质定理和判定定理的结构及其作用进行比较,更加深了学生对所学知识的及时巩固理解。(3)注重学生推理能力的培养,如对课前问题的解决,是在性质和判定教学完让学生来完成的,这不仅让学生意识到“数学源于生又作用于生活的道理”,同时学生在解决这一问题时在作两条垂直平分线和作三条平分线上做了争论,这一争论也恰巧体现了由合情推理向有条理推理的转化。 本节的教学目标知识部分得到落实和完成,情感态度价值观本节课有很好的体现并得以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