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上的常德“双子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8199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5 大小:4.15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上的常德“双子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上的常德“双子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上的常德“双子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34Apr.2023Journal of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2023年4月Vol.44No.2第44卷第2 期湖南科技学院学报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上的常德“双子星”曾长秋(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湖南长沙41 0 0 8 3)摘要:赵必振和罗大维都是湖南武陵(今常德市鼎城区)人,在参加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自立军起义失败之后流亡日本。他们不约而同,各自选择翻译了一批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著作,向中国读者介绍了马克思主义的学说。因为他们都是常德人,又是最早传播社会主义新思潮的先驱者,可誉为常德译介社会主义著作的“双子星”。关键词:译介社会

2、主义著作;赵必振;罗大维;常德“双子星”中图分类号:D61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 6 7 3-2 2 1 9(2 0 2 3)0 2-0 0 3 4-0 5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两位翻译和传播社会主义学说的学者:一位是前些年笔者着重向大家介绍过的赵必振,另一位是大家尚不熟悉的罗大维。他们都是湖南武陵(今常德市鼎城区)人,在参与推翻清朝封建统治的自立军起义失败之后辗转流落日本,继续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探索民族复兴之路。他们归国以后以自己敏锐的社会触角,各自选择翻译了若干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著作,不约而同地于2 0 世纪初在上海出版。赵必振所译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近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广长舌以

3、及罗大维所译社会主义,均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早期传播的代表作。这些著作涉及欧洲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党国际(第二国际)、马克思等社会活动家及其学说,对2 0 世纪初的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刻影响,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开始播种。赵必振和罗大维堪称中国近代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先驱,因为他们都是常德人,可誉为中国社会主义传播史上的常德“双子星”。赵必振及其所翻译的日文版社会主义著作赵必振(1 8 7 3 一1 9 56),生于广东南海县衙(今广州市内),字日生(粤生),曾在桂林叠彩山受业于康有为。1 8 9 7 年3 月在广西做官的父亲病故,他随母扶枢回祖籍常德,到1 8 9 8 年2 5岁时才在石板滩镇狮子山村

4、定居。当时正处于“戊戌变法”前夕,湖南学政来常德举行院试。赵必振此时已倾心于改良维新,十分崇拜康有为和梁启超,虽不想再走科举道路,但仍遵照族人之命,用“必振”之名收稿日期:2 0 2 2-1 1-2 0作者简介:曾长秋(1 9 50),男,湖南浏阳人,中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参加院试,以第一名补博士弟子员(生员俗称秀才)。以上史事,张旭编的湘籍近现代文化名人翻译家卷亦有记载。1 8 9 8 年赵必振与何来保、胡有业在常德城外德山书院组织“寒社”,取“岁寒三友”之义,以诗会友,日事吟咏,托香草美人表达对光绪帝的着恋,秤击清廷腐败统治。随后入社者有杨概、

5、汪以及蔡钟浩、蔡钟沅兄弟,他们自诩“寒社七子”。赵必振在长沙“湘水校经堂”求学时结识了梁启超、熊希龄、谭嗣同、唐才常、蔡等维新人士,不久谭嗣同在北京就义,唐才常在汉口发动自立军起义(实为起兵“勤王”)失败被杀,“寒社”成员立即联合当地哥老会头领罗大维率部响应,可是遭清军镇压,何来保被捕牺牲,赵必振避走日本。在日本,赵必振以“逸人后裔”的笔名翻译小说日本维新英雄儿女奇遇记(日文版作者为长田偶得,上海广智书局1 9 0 1 年1 0 月1 5日出版)。此时他在梁启超主办的清议报(不久更名新民丛报)做校对工作,这是他的第一本译作,署名“逸人后裔日生父”即赵必振,写作地点“于日本飘蓬海岛之有味斋”即横

6、滨住所。出版商广智书局成立于1 9 0 1 年夏,由香港商人冯镜如在上海英租界大马路同乐里开办,受流亡日本的梁启超遥控运作,是一个带秘密政治组织性质、以发行西方和日本译著为主的改良派民营出版机构。至1 9 1 5年广智书局停办,已查到共出版40 0 余种读物,从版权页看,除了这本日本维新英雄儿女奇遇记以外,其他均是1 9 0 2 年4月以后出版的。笔者虽不敢说赵必振在横滨翻译的这本小说是广智书局出版的第一本书籍,但它是赵必振生平的第一本译作却是确凿无疑的。梁启超于1 8 9 8 年1 1 月1 1 日在日本横滨创办清议报,每旬出版一次,至1 9 0 135年1 1 月发行了1 0 0 号停办。

7、停办原因并非清廷派人纵火,而是梁启超想将之改版为更具号召力的新民丛报,赵必振在横滨经历了这两张报纸的转换。1 9 0 2 年正月初一新民丛报出版第一号,以后每半月出版一次,1 9 0 7 年7 月停办(此时赵必振早离开日本归国了)。赵必振的翻译活动从在横滨协助梁启超做编务工作时就开始了,此后一发不可收拾。归国之后在上海的三年时间(1 9 0 1 一1 9 0 3),赵必振出版的翻译作品竟达3 1 部之多(不包括横滨的那部译作),成为广智书局的主力作者。可是他在1 9 0 4年以后,就没有新的译作出版(后来从政从教,仅有少量教材和著述问世)。赵必振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成果,现经梁颂成、应国斌等

8、辑注和曾长秋、曾世平校审,2 0 2 1 年收集在九州出版社(北京)的赵必振译文集(四卷本)之中,含有近世社会主义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广长舌三本译作,集中体现了他作为早期社会主义学说传播者的成就。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又称帝国主义:二十世纪的幽灵或帝国主义,日本社会主义领袖幸德秋水原著,赵必振于1 9 0 2 年8 月在广智书局翻译出版了中文版。此书比列宁1 9 1 6 年撰写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即“帝国主义论”)早1 4年,是研究自由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过渡的最早著作。书中分析批判了资本主义列强的帝国主义政策,鞭答了军国主义,指出其结果必然导致帝国主义战争,使大多数

9、民众遭受灾难。该书主张用“世界的大革命运动”(即社会主义革命)来“变资本家横暴之社会”,以“劳动者共有之社会”(即社会主义制度)来“亡其野蛮的帝国主义”。另一本译作社会主义广长舌又称广长舌,是幸德秋水的一部政治评论集,赵必振于1 9 0 2 年1 2 月在商务印书馆翻译出版了中文版。本书汇编原作者在日本报刊发表的3 2 篇文章,集中阐述了社会主义的内容、目标、产生的原因以及实现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强调发动革命是促使社会进化、发展、进步的必然途径,还驳斥了当时一些反对社会主义的观点。20世纪初对中国学术界影响最大的应该是近世社会主义,著作者为日本社会主义思想家福井准造,赵必振于1 9 0 3

10、年2 月在广智书局翻译出版了中文版。这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介绍社会主义学说的译著,不仅介绍了欧美各国社会党的现状及部分国际社会主义学者的生平和著述,而且附录了126个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相关的书目。该书向中国读者叙述了马克思的生平和第一国际、巴黎公社等历史事件,也介绍了资本论哲学的贫困政治经济学批判等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的写作过程,还重点阐述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理论等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该书的结构分四编,其中第二编“第二期之社会主义”是全书的核心。难能可贵的是,书中共有四处地方介绍了马克思的共产党宣言,还介绍了资本论等经典著作,并宣称“社会主义之发达,为二十世纪人类进步必然之势”,马克思是“一代之

11、伟人”、共产党宣言是“一大雄篇”、资本论是“一代之大著述”等。此书比李大钊1 9 1 9 年发表我的马克思主义观早1 6年,比陈望道1 9 2 0 年翻译的共产党宣言中文全译本早1 7 年,属于中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翻译作品。因此,在2 0 1 8 年首届赵必振研究学术会议上,来自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中央编译局、中国社科院以及全国各地高校、党校的学者一致认为:“赵必振是中国译介社会主义著作第一人”。此外,赵必振还在商务印书馆出版了“史学小丛书”(1 套9 种),分别是俄国蚕食亚洲史略日本现势论十九世纪大势略论犹太史腓尼西亚史波斯史埃及史亚细里亚巴比伦史阿拉伯史。后6 种属于亡国史作品,加上

12、他翻译出版的土耳其史,构成了“文明古国亡国史”系列丛书。赵必振的另外一些译著,旨在总结日本维新变革的经验,如日本维新慷概史东洋女权萌芽小史,还有歌颂名人的传记作品,如世界十二女杰拿破仑等。从上可知,赵必振一生最辉煌的创作高峰期,是在上海翻译日文版著作,把社会主义思想介绍到中国。他不仅是一位卓有成效的翻译家,而且是一位国学基础非常扎实的文人,能够凭着驾驭中文的能力做翻译。可是他对日文并不精通,仅在横滨速成地学过两年日语,更没有学过英语,无法对来自欧洲的名词进行比较对照。而他在上海从事译书工作也只有短短的三年时间,译书却多达3 1 本约1 50 万字,由于对译文来不及仔细地推敲,作品显得有些粗糙。

13、赵必振集中翻译出版的这些著作,是晚清宣传社会主义思潮的最早一批通俗读物。比梁启超、李大钊等介绍马克思,比宋教仁、刘师培、罗章龙、李梅羹、陈望道等翻译共产党宣言,在时间上都要早。具体说,早于李大钊1 6 年,早于陈望道17年,成为启动人们新思想的催化剂。这些译作向人们昭示:早期游学海外的中国有识之士,在追逐世界社会主义的大潮中,寻找爱国救亡的真理,萌发了振兴中华的初心使命。关于对赵必振的研究与宣传,2 0 1 8 年在常德市举行了首届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才使这位过去名不见经传的赵必振得以为世人所知,现在其生平事迹已从常德扩大到湖南乃至全国。罗大维及其所翻译的日文版社会主义著作与赵必振及其译作相比

14、较,人们对同时期译介36社会主义一书的另一位常德作者罗大维,至今仍鲜为人知。下面,笔者将初步发掘的罗大维其人其事做一介绍:罗大维(1 8 7 8?),字刚甫(亦作纲甫),今常德市武陵区人。其生平不详,只知他胸有文墨,早年为哥老会首领,结识具有侠肝义胆的文人何来保,又通过何来保结识“寒社七子”,与赵必振尤相契。1 9 0 0 年(光绪二十六年)唐才常发动自立军起义,他闻讯响应(显然是受何来保鼓动的),事败流亡日本,并在日本学习了两年法律和日文。1902年初他回到上海,从事译书活动。他译介社会主义学说的主要成果,即社会主义一书。此书原作者为东京大学英语教授村上知至,1 8 9 8 年日本创立社会主

15、义研究会,他被推举担任会长,但在1900年研究会更名社会主义协会之后便辞职了。村井知至于1 8 9 9 年初夏写成社会主义一书,在日本产生了很大影响,也被当时留学日本的许多中国青年学者所关注并译介。据文献所载,2 0 世纪初在中国传播的社会主义一书,曾有几种中译本:最早的就是上海广智书局1 9 0 2 年4月出版的罗大维的译本;除此之外,该书还有1 9 0 3 年6 月上海文明书局出版的侯士缩译本以及同年出版的唐蟒译本(后者至今未见原书)2村井知至的社会主义一书,曾被誉为“日本第一部真正的社会主义文献”。该书在译入中国之前,中国人对西方的社会主义知识尚缺乏系统了解,知道的内容也比较零散。这部译

16、作问世无论水平如何,至少标志着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知识已由附带提及或点滴叙述,开始进入以某种理论体系面貌出现并较为系统介绍的阶段。书中有关马克思经济学说的介绍,也与对西方社会主义的介绍联系在一起了。复旦大学姜义华教授主编的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称赞罗大维翻译的社会主义,是“系统阐明自己社会主义观点的一部理论著作”3 。在时间上,罗大维翻译的社会主义中译本甚至比赵必振所翻译的近世社会主义还要早几个月。社会主义译本的优点是比较忠实于原作,而且能够比较完整反映原作的理论框架和基本内容,今天读起来仍然易于理解其中内容。因为本文是第一次向学术界介绍罗大维其人及译作,笔者对社会主义译本将多费一些篇幅阐述

17、。该书“绪言”叙述了村井知至在美国留学期间研究“社会问题”及“社会主义”的情况,他钦佩“社会主义之妙理”,于是产生了将其介绍给“国人”(日本人)的念头。可见,此书是作者受美国社会主义影响的产物。除了绪言以外,社会主义译本设1 0 章。第一章“欧洲现时之社会问题”,阐述1 8 世纪末1 9 世纪初欧洲两大革命的影响:一是法国革命的政治影响;二是“为经济思想所发达”的产业革命,“不事激烈,专用平和”,通过手工业变为机器工业,形成欧洲的工业制度,也随之产生了“种种之社会问题”。第二章“社会主义之定义”,阐述有关社会主义的各种解释并比较其异同,在看似“议论淆然”“莫衷一是”的基础上,对社会主义论说中“

18、最精确者”着重予以介绍,并通过与个人主义的“两两对勘”,定义何谓社会主义。第三章“社会主义之本领”,阐述社会主义反对“私有资本制度”,绝非反对个人“私有财产”。其要点在于:“断断不许”生产之用的资本“为富者所私有”,此“实为社会主义之本领”。“现今社会之问题”皆源于现今社会“贫富二阶级之悬隔”,“实基于私有资本”,故“必废革此制度,而为共有资本之制度”。该书从第四章起开始具体论述:第四章“社会主义与道德”,阐述随着产业革命物质财富增加,出现了道德衰颓问题,乃社会“一大缺陷”即“人唯以得利为目的”。而“社会主义最合人生之天性”,以“协同”“共劳”适于社会组织原理,体现“人人皆负义务的美妙之精神”

19、;其公正精神在于“资本为公有之物,劳动为大众之责,分赢准公平之旨”。第五章“社会主义与教育”,阐述在自由放任条件下的教育,受财力限制,结果贫民子弟皆不得入学,“少数之财产家”专擅教育利益,违背“公理”。教育事业关键在于制度之善与不善,一旦实行社会主义制度,需进行“普及强迫主义之教育”的根本改革。第六章“社会主义与美术”,阐述美术是社会的反映,如果“社会人心,为利已的竞争”,就决不能产出高尚的美术。社会主义“必使人人互生友爱,谋社会之公益,不唯营一己之私”,所以美术家之泰斗纷纷归依社会主义。第七章“社会主义与妇人”,阐述妇女地位过去、现在及将来之变迁,“个人主义之妇人论”存在“种种之弊害”。唯有

20、社会主义能够提高妇女的地位及品格,实现其幸福,所以应“扩充女权,发挥女子特具之光荣者,舍社会主义外,莫之或是”。第八章“社会主义与劳动团体”,阐述组织劳动团体为一时之策,真要达到目的,“必仍归着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去私利而谋公益”,既是经济问题,亦是社会问题,旨在根本变革资本制度,打破贫富阶级,各国的劳动团体“无不向社会主义之径路而驰”,以达其终极目的。第九章“社会主义与基督教”,阐述欧美的社会主义与贵族之基督教“正如仇雒,冰炭不相容”,而初期基督教则与社会主义“正大相似”。近代社会主义不仅是一种社会改革,实为一种“活宗教”,亦无不可。最后是“结论”即第十章“理想之社会”,阐述社会主义的理

21、想是“社会与个人,各相调和,协同以营社会全体之幸福,而使个人对社会负责任,社会亦对个人负责任”。此理想社会37又称为“责任社会”,而未来的“道德时代”,则是社会进步之最终趋势。可见,罗大维中译本社会主义的理论框架,即:论述社会主义产生的原因,社会主义的定义及其本质,社会主义与道德、教育、美术、妇女、劳动团体诸方面的内在关系,社会主义的发展前景,等等内容。尤其值得注意的是,社会主义中译本有一段落,虽未提及马克思的名字,却直接抄录了其阐述工人阶级经济解放思想的原话,颇为醒目。这一段落见于第八章,主要用以说明社会主义的目的及其与劳动团体之间的关系。在该章的结尾处,为了证实劳动者以社会主义“鼓吹其元气

22、”,举出了1 8 6 4年“万国劳动者”(即第一国际)在伦敦发布的“纲领”,并将纲领中的部分内容作了抄录,而这个“纲领”正是马克思起草的国际工人协会共同章程。从整体上看,该书的内容来源驳杂,富于理想,短于论证,带有美国式基督教社会主义的痕迹。以此而论,原作者只是日本一位曾经倾心社会主义的普通知识分子,罗大维的译作自然跳不出原作者的局限性。不可否认的是,社会主义中译本在马克思经济学说传入中国的过程中所起的作用,应该是开创性的。罗大维社会主义中译本初版于1 9 0 2年4月,据笔者考证,此前尚无其他涉及社会主义内容的整本译作在中国境内出版发行。罗大维翻译社会主义的时间,与赵必振翻译近世社会主义二十

23、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社会主义广长舌的起步时间几乎同时。由于罗大维所译社会主义只有2 万字,而赵必振所译近世社会主义达1 7 万字之多,因此罗大维的译作在广智书局1 9 0 2 年4月先出版,而赵必振的近世社会主义则是1 9 0 3 年2 月在广智书局出版的。罗大维的译作先出版亦在情理之中,何况赵必振此期间还于1 9 0 2 年8 月和1 2 月分别翻译出版了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和社会主义广长舌。在刚刚跨入2 0 世纪之初,他们就最先感受“社会主义”“马克思主义”思潮的风气,且急于翻译出来向国内传播,说明他们都是新思想、新文化的勇敢探索者。难能可贵的是,二人不仅都是武陵(常德)人,而且有着共同的

24、志趣与爱好,都是早期革命者。1900年,唐才常组织自立军起义,何来保、赵必振等知识分子联络罗大维的会党力量,组织常德自立军。事败之后,一部分人逃亡日本。两人出国是分开走的,在日本是否谋面,因无资料记载我们不得而知。他们在上海是有交往的,据赵必振在自立会纪实史料记载:“(罗大维)与赵必振尤相契,遂参加常德自立军事。事败,乃藉旅行以避侦缉,仆仆道途间者数月。及党事渐松,乃赴日本湘学习法律。又携何来保之遗孤何其蕃至上海,托付赵必振。亦从事于翻译以自给。”4由于自立军起义失败,何来保被捕押往省城长沙识字岭就义。遗下三男二女,长子何其凤流落长沙,次子何其威过继给孙鼎申抚养,三子何其蕃先后由罗大维、赵必振

25、领养,后来却不知所终。令人遗憾的是,除以上断断续续的资料之外,有关罗大维的信息,资料记载极少。据1 9 1 0 年宁乡地方自治白话报第1 期第9 2 页载:“纪事:本省:筹办详志:常德武陵自治公所已经公推绅士罗刚甫做所长。”罗刚甫即罗大维,他在辛亥革命以后一度担任过湖南省内务司副司长,但时间很短。他比赵必振小五岁,后移居湘潭龙泉山(时间不晚于1 9 2 2 年),却不知何时而终。这是笔者根据其族谱捕获的些许线索,尚不排除重名者。罗大维与赵必振一生的高光点,都在自立军起义和在上海译书这几年。罗大维在上海翻译的日文版著作,除了社会主义之外,还有:日本人浮田和民原著的史学通论,上海作新社1 9 0

26、3 年版;日本人正冈艺阳原著的英雄主义,上海镜今书局1 9 0 3 年版;日本人内山正始原著的万国宗教志,上海镜今书局1 9 0 3 年版;日本人村井纲斋原著的帝国主义,上海广智书局1 9 0 3 年;日本人土井林者原著的拿破仑七章,上海益新译社1 9 0 3 年版。可以说,他虽然不及赵必振翻译出版了3 1 部作品,却也是一位多产的翻译家。三、常德“双子星”译介社会主义著作的价值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在近代中国,为何会出现那么多向海外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先进知识分子?因为鸦片战争以后陷入苦难深重的中国人之中,出现了一些“静眼看世界”者。他们忧国忧民,开始以世界的眼光寻求中华民族复兴的道路。1

27、9 世纪末2 0 世纪初日本通过明治维新迅速崛起,特别是甲午战争打败中国,更是深深地刺激了国人。在此背景下,一些先进分子将目光投向了邻国日本。中国青年选择去日本求学的主要原因在于:日本距离中国近,“同种同文”容易融入,日本已步入近代化可以效仿,物价也比欧美便宜。在1902年前后十年间,赴日留学或反清流亡日本者逾万人。其规模之大,人数之多,前所未有。这些为数众多的中国青年,不仅成为推动社会进化的有生力量,甚至许多人成为反清爱国运动的生力军,赵必振和罗大维就是其中的有志有为青年。在向西方国家寻找救国救民真理的过程中,中国人的寻路历程是相当漫长、曲折和艰辛的。毛泽东回顾这段历史时说:“自从1 8 4

28、0 年鸦片战争失败那时起,先进的中国人经过千辛万苦,向西方国家寻找真理。”5随着近代中国思想文化界出现“西38(责任编辑:潘雁飞)学东渐”的译书热潮,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新思潮被介绍到中国来。例如:1 9 0 2 年梁启超在日本横滨主办新民丛报,发表文章称马克思为“日耳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1 9 0 3 年马君武在日本东京编辑译书汇编,称马克思“以唯物论解历史学之人也,马氏尝谓阶级竞争为历史之钥”。1 9 0 5年朱执信在东京出版的同盟会机关报民报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介绍马克思、恩格斯的生平及共产党宣言的要点。1 9 1 2 年孙中山发表社会主义之派别及其批评一文,称赞马克思“苦心孤

29、谐,研究资本问题垂三十年之久,著为资本论一书,发阐真理,不遗余力。使无条理之学说,遂成为有系统之学理。研究社会主义者,咸知所本”。中国无政府主义者刘师培在日本创办天义报,第一次刊登了马克思肖像和共产党宣言第一章,中国社会党刊物新世界还连载了恩格斯的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节译)使传播走向高潮的一些留日青年,相继译出社会主义近世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神髓世界六大问题二十世纪之怪物帝国主义等3 0 多种书籍,其中半数涉及马克思及其学说,包括赵必振的三本、罗大维的一本在内。在笔者看来,常德“双子星”译介社会主义著作的价值在于:他们的译书活动发生在一百多年以前,选择这些作品并非屈从于任何压力,也不是追逐

30、时,这是他们对各种救国救民方案进行反复比较之后,经过认真思考做出的块择,足见其“慧眼”和勇气。译作发行时引起上海新闻出版界不小的轰动,每日新闻中国民报以及许多社会活动家纷纷赞扬,尤其是赵必振所译近世社会主义在1 9 2 6 年还被广州国民政府重印。由于他们从事翻译的时间早、作品的数量比较多,对中国知识界起到了“首传真”的作用,促进了国人的思想启蒙。回溯他们追求进步的心路历程,以赵必振为例,他生于广州,早年求学于两广,师从康梁,最早在沿海地区沐浴新思想、新文化的阳光雨露。成年以后虽迁到内地仍初心不改,尤其在东京、港澳、京沪等地进一步打开了眼界,遂成为译介社会主义著作的先驱。中国共产党至今走过了百

31、年历程,百年的辉煌成就及伟大飞跃,离不开先行者们把马克思主义的“火种”播撒到中国大地。马克思主义经过先进的中国知识分子传播,尽管尚处于早期阶段,却引领着身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人迈向觉醒年代。赵必振和罗大维都是为社会主义思想在中国早期传播作出了重要贡献的历史人物,他们的译书活动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功不可没。因为他们都是常德人,可并称社会主义传播史上的常德“双子星”。可是,他们的译作确实存在术语不够准确、人名地名不一致、句法比较粗糙等问题。笔者认为出现以上问题是情有可原的,原因是他们面对危难时局仓促挥笔上阵,急于推出一批新作品来传播新思想,以此激发国民起来变革现实社会,其精神可嘉,我们不应

32、求全责备。他们后来与同在上海的陈独秀、同在湖南的毛泽东没有发生联系,最终没有走到共产党人的队伍中来,也就是他们没有做到与时俱进,不得不说是令人遗憾的事情。注释:曾长秋承担的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赵必振翻译日文版社会主义著作的收集、整理和研究(批准号18BKS035)。曾长秋发表的论文:赵必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最早的传播者(湖南大学学报2 0 1 7 年第5期)和赵必振:中国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先驱(中共创建史研究2 0 1 8 年第3 辑)。上海广智书局成立的时间有多种说法,分别是1 8 9 8年、1 9 0 1 年夏、1 9 0 1 年底、1 9 0 2 年元旦、1 9 0 2 年初。1 8

33、 9 8年之说基本不被学术界认可,从赵必振翻译出版小说的版权页“1 9 0 1 年1 0 月1 5日”看,1 9 0 1 年夏比较准确,已载入丁文江、赵丰田编篆的梁启超年谱长编(上海人民出版社1 9 8 3 年版)。本文介绍的罗大维译作社会主义文稿,选自谈敏著回溯历史:马克思主义经济学在中国的传播前史,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 0 0 8 年版第1 8 6-1 9 5页。参考文献:1熊月之.西学东渐与晚清社会 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644.2项旋.共产党宣言早期中译者“蜀魂”考实 1 .历史研究,2 0 2 1(6).3姜义华.社会主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传播 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1 9 8 4:2 6 5.4中共常德市鼎城区委党史办公室,常德市鼎城区赵必振研究会.赵必振文集 M.梁颂成,点校,北京:中共党史出版社,2 0 1 8:2 8 2.5毛泽东选集:第四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1 9 9 1:1 46 9.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