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第三课时 长方形与正方形的周长
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学生在学生认识了三角形、四边形的基础上所编排的。从一般性的知识出发,让学生理解周长的意义,经历长方形与正方形周长公式的形成过程,会求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能理解公式的基础上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学情分析
本班学生的基础较差,有近三分之一的思维缓慢、反应迟钝,应该指导学生在看一看、摸一摸、想一想的情况下,通过交流讨论,理解新知。对于解决问题的多种方法,只要理解就行,不必强求用各种方法解答,倡导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解决问题,让不同的学生都得到发展进步。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教学,学生理解长方形、正方形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2、过程与方法:学生会用多种方法计算长方形、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和求知欲。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能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
一、以旧引新,设疑激趣。
1.复习周长的含义:
师:上一节课我们已经学习了周长,谁能说说一说周长的含义?2、出示课件:一本数学书,谁能说说什么是数学封面的周长?谁上来比划一下数学书封面的周长?
师:你把封闭图形的特点解释的真清楚,小朋友们我们也学着他的样子一边指一边说好吗?
3、出示课件:猜一猜老师的画框要用多少材料?(画框要用的材料就是长方形的周长。)
4、导入并板书: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
二、小组合作,探究新知。
1、你能求出老师的画框周长是多少吗?怎样计算呢?
2、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学课本例2(42页)
3、学生探究:
⑴他们在干什么?要求长方形的周长必须知道什么?
⑵同桌交流:看一看几个小朋友的算法有什么不同?
⑶指名汇报:
第一个小朋友的算法:长+宽+长+宽(运用了周长的概念)
第二个小朋友的算法:长x2+宽x2 (运用了长方形边长的特点)
第三个小朋友的算法:(长+宽)x2
(4)、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第三种,因为简便)
请把第三种读一读(读作:长与宽的和的2倍)
(5)练习:你能根据刚才的方法计算下面的题吗?
1、出示课件:你能求出这个长方形画框的周长了吗?
2、指名板演,汇报
三、继续探究学习求正方形的周长:
1、同学们很快就学会了求长方形的周长,假如我把这个长方形变成正方形你会计算它的周长吗?
2、请大家自学43页例3
3、同桌讨论得出正方形的周长
4、你喜欢哪一种呢?为什么?
5、请完成课件:求边长是6厘米正方形的周长。(下面齐练,教师巡回指导。)
四、反馈练习:
1、请大家量一量算一算数学封面的周长。(长21厘米、宽:15厘米)
2、老师为了检查大家这节课到底学得怎样,还出了一些题呢!你敢挑战吗?
(1)出示课件:下面的说法对吗?(逐题检查)
(2)拼一拼算一算他们的周长(出示课件)先让学生谈想法,再做一做。
五、全课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学会了哪些本领?
五、布置作业:课后的做一做
附板书: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
长方形的周长 正方形的周长
长+宽+长+宽 边长+边长+边长+边长
长×2+宽×2 边长×4
(长+宽)×2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