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对学科整合意义
1、激发兴趣,提高参与的效度。 兴趣是学生获取知识、拓宽眼界、丰富心理活动的最主要的推动力。在CAI教学环境下,教学信息丰富的呈现形式,学生会表现出强烈的好奇心理。如:时、分,24时记时,元、角、分等教学内容,教师都可以运用多媒体的音、形、像等功能,再现生活实际,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浓厚。教师也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模式所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
2、师生新型交流的媒体。 课堂上有三种学习情况,分别是合作、竞争和个人学习,其中最佳情境就是合作的学习情境。信息技术强大的交互功能为学生创设了一种相互交流、信息共享、合作学习的环境。学生在信息技术教学中可以与教师发生交互作用,向其提出问题,请求指导,并且发表自己的看法,学生之间还可以发生交互作用,对学习中遇到的问题共同探讨、合作交流,有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作用,进行协同式学习。如在梯形面积教学过程中,教师所做的是在课的开始时,让同学们自由结合,四个同学一组,然后通过教学平台进入课件自主学习,并通过教学平台互相讲授各组的学习心得。这节课中,利用教师所制作的课件引导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新知的学习,是在多媒体教学形式下的一种全新的体验。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强化了师生间和学生间的交流,拓展了学生学习知识的渠道,拓展了学生发展的空间,对提高教学质量和学习效果产生了积极的作用。
3、增加教学的信息量。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突破书本知识是知识主要来源的限制,而不断优化生成新的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环境。例如。《琥珀》一文中,利用多媒体视听一体化的特点,借助CAI课件创设一种特殊的情境,再现当时的故事:松脂球的形成经过,清晰而具体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景,很容易地理解了课文重点部分。异地景观、背景材料、实物模型、重要数据、实验过程、百家思想等,很多是课本所容纳不了的,这类材料能极大地丰富教学的资源环境,传统教学模式所受局限太大,根本无法全部生成。
4、教学效果反馈的及时化。 信息技术支持下的教学活动,克服了以往教学延时反馈的弊端,既可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提供诊断性反馈,也可以在教学结束后提供总结性反馈,为教学过程的调控和教学结果的评价及时提供依据。利于研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内容,利用多媒体集成工具或网页开发工具,呈现课程内容,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如数学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当面对问题时,学生可以通过思考和合作,提出自己的假设和推理,可以发现、总结一些数学规律和数学现象,提高学生对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
5、构建新的知识。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缘在于它与教学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表现在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对信息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而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信息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特点,可以改变教学的功能结构、丰富教学的形式内容、优化教与学的方式方法,使教学活动的价值功能得以改善,充分促使学生全体发展、全面发展、个性发展,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最终成为创造型人才。因此,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既是课程教学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归结起来,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有机整合,其重大意义表现在:
1、利于培养学生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在信息化学习环境中,人们的学习方式发生了重要变化。学习者的学习不是依赖于教师的讲授和课本的学习,而是利用信息化平台和数字化资源,教师学生之间开展协商讨论、合作学习,并通过对资源的收集利用,探究知识、发现知识、创造知识、展示知识的方式进行学习。培养学生获取、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掌握信息时代的学习方式。
2、利于培养学生终生学习的态度和能力。整合,使得学生具有主动吸取知识的要求和愿望,并能付诸日常生活实践,能够独立自主地学习,自我组织、制定并实施学习计划,能调控学习过程,能对学习结果进行自我评估。这无疑在学习方法上进行了一种革命式的变革。
3、利于培养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 现代信息技术和学科课程整合的核心是现代教育意识与现代教育观念的整合,教育观念的整合就是要体现教育以人为本。即在教育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以学生的发展为主,以学生能够成长为一个完整的人为主,按照这样的教育观念,在课程内容的整合中就要培养学生的信息意识,了解什么是信息、信息有什么作用以及如何获得信息、怎样处理信息等。适合现代的教育目标:全面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最大限度的开发学生潜力,调动学生的积极因素,因此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培养问题将迎刃而解。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