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济源市实验中学五环自主教案主备人董国华年级学科七年级备课时间2月28日使用人董国华课型新授上课时间3月4日课题消化和吸收教学目标1、 概述口腔里的结构,探讨其功能。2、 探究馒头在口腔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概述口腔里的结构,探讨其功能。2、探究馒头在口腔里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教学难点:制定计划和实施计划。板书设计 第二节 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和舌头的搅拌都有关系。教学反思本节生理知识较难,要让学生以自己为研究对象进行探究。我在这堂课的教学过程中,充分体现教师是引导者,学生是主体。联系学生生活实际,宏观和微观结合,形象生动,突出重点,易化难点。不
2、足: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实验,收集唾液有些组做的不好,导致量少消化时间长,有些学生太兴奋,课堂秩序不太好。建议:要注重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让学生在探究实验中明白科学的严谨性。第一课时:探究:馒头在口腔中的变化一、让学生咀嚼馒头,然后通过提问引导学生进行探究:提出探究问题:馒头变甜与哪些因素有关?投影展示背景资料:(1)淀粉没有甜味,麦芽糖有甜味;(2)淀粉遇碘液变蓝;淀粉在唾液淀粉酶的作用下,被分解成麦芽糖等混合物,向其中滴加碘液,溶液不会变蓝;(3)口腔的温度大约是370C。二、小组讨论,设计实施实验方案。填表说明:每支试管内各加入了什么物质?是否充分搅拌?是否进行370C水浴?水浴多长时间?采用什么方法鉴别管内液体所含物质的种类?并预测检验结果。 。思考回答:、在口腔中淀粉是否转变成能使人感到甜味的糖?、什么原因使淀粉转变成了有甜味的糖?、牙齿的咀嚼和舌的搅拌起了什么作用?分析实验结论、想出改进的措施、总结学到的方法和技能。三、学生分组实验,师巡回指导。得出结论:馒头变甜与唾液的分泌、牙齿的咀嚼以及舌的搅拌有关。 提出问题:吃饭时为什么要细嚼慢咽?从而引出馒头在口腔中究竟发生了哪些变化?提示:370C淀粉酶的消化能力最强。因消化时间长短不同实验中会出现蓝色、红色、粉红、无色的现象,引导学生分析原因。教 学 设 计二次备课明目标 深钻研 巧设计 细反思 共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