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空气的热胀冷缩教学设计(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 教学背景分析: 空气的热胀冷缩是教科版科学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四课的内容。本课是研究了液体的热胀冷缩后继续关注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由于空气肉眼看不到,所以研究气体的热胀冷缩就有一定难度。不过学生有了前面观察液体体积变化的经验,学生学习本课时可以从中受到启发进行迁移,因此本课的重点是让学生利用材料,设计实验,观察空气体积在受热、受冷时所发生的变化,从而得出结论。 教学设计思路: 本课首先以游戏导入,提出问题。目的是引发学生兴趣,同时渗透研究气体热胀冷缩的实验方法。 其次教师出示实验材料,让学生设计实验。教师出示的材料有多种,学生可以从中选
2、取需要的材料进行设计。这样给学生的设计空间。不同组可能有不同的方法。 最后,利用所学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通过对气体在受热受冷时体积变化的观察,认识气体的热胀冷缩现象。 过程与方法: 经历对气体的热胀冷缩的探究过程,通过实验设计、动手操作、观察和分析实验现象等活动,发展科学思维,提高科学实验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 培养交流合作意识和严谨的科学态度,保持研究物质热胀冷缩的兴趣。 教学重点: 用对比方法观察空气的热胀冷缩现象 教学难点: 观察空气体积变化的实验设计。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烧瓶、红水、带玻璃弯管的胶塞、热水、烧杯、水槽 分组实验材料: 烧瓶、气球
3、、烧杯2个、热水、冷水、瘪乒乓球2个、软包装饮料盒、可以弯折的吸管、橡皮泥。 板书设计: 空气的热胀冷缩 设计:用什么容器收集空气 如何将空气密封 如何看到空气体积的变化 结论:空气有热胀冷缩的性质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1.谈话: 出示实验装置:将弯折的玻璃管穿过胶塞,在玻璃管中注入一点红色水并保持红色水停留在玻璃管中。然后将胶塞盖紧烧瓶。 请大家看这个装置,里面有一小段红色水。你能想办法在不打开瓶盖的情况下让里面的红色水动起来吗? 2.学生尝试解决。(如果学生想不出办法,教师可以演示) 用双手捂住烧瓶,手的温度使烧瓶里的空气受热,体积膨胀,将红色水向外推动。 3.提出问题:为什么红色水
4、会动啊? 4.学生交流汇报,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可能是瓶中的空气受热体积胀大,推动了红色水。 揭示课题:空气也有热胀冷缩性质吗,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一下。 二、探究空气的热胀冷缩性质 1.谈话:空气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怎样设计一个装置能让我们看清楚空气体积的变化呢?选择桌上材料你能设计一个实验方案吗?设计时请你思考: (1)如果用烧瓶来收集空气,需要把收集到的空气密封吗?为什么?用什么材料密封会更好呢? (2)如何让收集到的空气受热呢? (3)怎样就知道空气体积发生变化了呢? 请同学们先在小组里讨论; 2.小组讨论共同设计方案 哪个小组愿意与大家分享一下你们的设计方案。 学生汇报。 3.学生实验 提出
5、实验要求: (1)组装装置时看是否密封,仔细观察气球的变化。 (2)注意安全,小心热水,尽量不要把水洒在桌面。 (3)小组要分工合作。 组装你们的装置,动手实验吧。 4.解释气体热胀冷缩现象 (1)提问:谁能说说实验中发生的现象吗?为什么气球胀大了?是里面的气体增加了吗?(瓶子里的气体受热体积膨胀了,我们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热胀) 谈话 :气体进不去,气球体积膨胀了,说明烧瓶密封了吗? (2)既然密封了,有的小组的气球怎么瘪了?是什么原因呢?(瓶子里面的气体遇冷体积缩小了,我们科学上把这种现象叫冷缩) 5.小结:我们把气体这种受热膨胀,受冷收缩的的现象叫热胀冷缩。 三、拓展与应用 1.夏天给自行车的车胎打气要注意什么? 2.装热水后热水瓶盖经常会怎样呢?而且还发现没装满热水的比装满热水的更容易蹦出来,是什么原因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