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英国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大运河_胡梦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7604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3.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英国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大运河_胡梦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英国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大运河_胡梦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英国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大运河_胡梦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028 2023/1 阿美士德画像第一次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曾两次派遣外交使团来中国访问,一次是1793年抵华的马戛尔尼使团,另一次就是1816年的阿美士德使团。由于在觐见嘉庆皇帝的礼仪问题上双方产生了分歧,最终清政府取消了阿美士德使团的觐见,但准许其沿大运河南下至广州,由澳门乘船返回国内。使团于1816年8月英国阿美士德使团眼中的大运河胡梦飞9日由天津塘沽进入北运河,至10月20日,由仪征进入长江主航道,共在运河沿线区域停留有70余天之久。在其相关旅行日志中,留下了众多有关运河沿岸城镇、水利设施、名胜古迹和风土民情的记载和描述,对于我们研究运河城市史和区域社会史具有重要价值。使团眼中的运河

2、城镇风貌1816年9月8日,使团成员离开天津,乘船进入运河。沿途经过青县、兴济、沧州、泊镇、东光、德州、故城、武城、临清等地,于9月24日到达东昌府(今山东聊城)。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记载:“9月24日,我们晚饭时到达了东昌府城,运河弯曲着从城郊穿过。我觉得这里的房子比我们见过的其他任何城市都更加规整,修建得也更好。我注意到庙宇的屋顶有些不同,拱起得更高,装饰也更多一些。在这里,运河的堤岸矮下去了不少。当穿过城郊的水闸时,我们很好地看到了这座 029 城分别向西面和北面伸展的两个侧面的面貌。城市矗立在运河左岸,城墙维护得很好,每隔一段就有一个很高的望塔。有两幢圆锥形的多层建筑,或许是宝塔,和临

3、清州的宝塔相比,它们的直径和高度比更大一些。城郊建立在一块高起的地方,这种微小的不同使得它不像一般的中国城镇那样无趣。运河的某些河段林木茂密,中间夹杂着一些庙宇和房子,确实十分漂亮。东昌府是个第一等级的城市,人口众多,从各方面的记载来看,应该还是很值得一看的。”克拉克阿裨尔在其旅行日记中记载:“(9月24日)傍晚,船队停泊在东昌府城外,这个城市以其高大的城门、方形塔以及城区面积大而著称。”济宁位于山东省西南部,北依黄河,南临微山湖,京杭大运河穿境而过。9月29日,使团一行经七级、阿城、袁口、开河等闸抵达济宁。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记载:“旅程的第一段是穿过济宁州的城郊。城市本身在运河东岸,城墙维

4、护得很好,有望塔保护着圆形大门。城郊的商店装饰着雕刻和镀金的图案,十分漂亮。有一些不错的住宅,庙宇屋顶上铺着彩色的瓦,使城郊有着城市的面貌。”这天晚上,使团一行在南阳镇停泊过夜。“这是一个有一些修建得不错的房子的小镇,屋顶的装饰物比直隶更多。”10月8日,使团一行到达淮安清江浦。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对清江浦城做了详细记载:“清江浦横跨河的两岸,是一个相当大的市镇。在这里,我们通过一个水闸进入了一条河道,它可以认为是运河的继续,名字叫里河,向东方流去。在西北方向一个突出的小角上有一道水闸,不过看上去并不像是通向另一条河道。镇子里有许多庙宇和好房子,从闸墩上看过去景色还算不错,远处可以看到一座桥。

5、负责照料使团行程的官员人数大为增加,这在很大程度上要归之于地方官府的好意。镇子附近的河水流速大大减慢,有一些十分坚固的堤坝。清江浦和淮安府之间尽管是一马平川,但到处都是耕地,有些地方林木茂盛,所以看上去也很令人赏心悦目。我们顺流而下,走得却很慢,因为是顶风前进。大一些的船都被绑在一起,由船侧拉向水流较急的地方。12点时,我们经过了一处房屋,房屋前面建有木头柱廊,据说是负责征收关税的钦差的官邸和住宅。”克拉克阿裨尔在 嘉庆东昌府志中的府城布局图东西风 030 2023/1 其旅行日记中对清江浦城亦做了详细描述,并着重记载了清江闸旁的御碑亭:“(10月)8日,使团经过一个叫清江浦的大城市。在城市中

6、心附近有一座大水闸,在闸墩的一侧有一座亭子。亭子的门楣上有中文字,马礼逊先生说是御诗亭三字,他猜想很有可能是乾隆在江南巡行时写的诗被刻在石头上保存在里面。现在,亭子被用来做仓库,保存修理水闸所用的绳子。”使团眼中的运河水利设施山东运河沿岸地势高低悬殊,水流方向不同,须大量设置水闸以调控水量,故山东运河又有“闸河”之称。对于山东运河沿岸的水闸,使团日志中有着大量记载。9月27日晚上,使团成员在前往济宁的途中,亨利埃利斯看到了运河水闸的工作方式:“把一些两头都系着绳子的木梁一根根地放到闸墩的凹槽里,后一根放在前一根的上面。然后,在摞起来的木梁两头分别竖着安放一根木柱,上面系着一根绳子,绳子绕在一个

7、轮轴上,轮轴安放在固定于闸墩中心两侧的弯曲石头或者木柱上。然后,由短棍来转动轮轴,竖直的木梁通过轮轴和绳子被放倒,摞在水平放置的木梁上,最终两根原木竖直的木梁非常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抵抗河水的冲力。然后,用交叉的木棒把轮轴上的绳子缠绕起来,一头固定在地上,由此保持整个体系的稳定。轮轴也被用来把每根平放木柱的一头安放到凹槽里,只要把一端的绳子系到对面闸墩上,就可以将木梁拉进它的位置。当放开闸门让河水自然流走时,木梁就放在闸墩旁边。整个设计十分原始,操作时也很不安全,在固定竖立木柱时木桩有可能歪倒,支持它们的绳子也有可能被拉断。竖立的木柱越往下越粗,提供了一定的安全性,以防止它们歪倒。运河过了开河镇

8、以后有一段比较浅,所以需要水闸将河水升高。”9月28日,使团一行抵达汶上南旺镇。南旺地处汶河与运河的交汇处,是整个京杭运河的制高点,素有“水脊”之称。为了解决大运河水源问题以保证通航,明代永乐年间,宋礼、白英在此修建了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在戴村筑坝拦截汶河水进入小汶河,使其西行从南旺入运河,以补充运河水量的不足。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对南旺分水枢纽工程做了详细介绍:“过了开河镇6英里后,我们到了汶河与运河的汇合 古清江浦楼遗址 031 东西风处。这个汇合处据说是运河的最高点,河水在这里分别流向两个方向。河的两侧尤其是东侧的田野全都被水覆盖着,在某种程度上可以称为一个湖,汶河据说就从这一片田野中穿过

9、。在接近汇合处的地方,汶河的河岸明显地可以看到人工修筑的痕迹,我一点也不怀疑它的河道曾经改变过。运河面向汶河一面的堤岸,表面用石头砌成,以抵抗河水的冲击。在河中间几乎看不出水在流动,但在靠近两边堤岸的地方,就可以看出河水流向不同的方向了。”明清时期的淮安,黄河、淮河、运河在此交汇,由于黄强运弱,船只渡黄成为当时一道难题。10月6日,使团一行到达淮安杨家庄,并在此渡过黄河。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记载了渡黄的经过:“有一根纤绳牢牢地系在前甲板上,然后由一个绞盘固定在堤岸上,直到船只全部通过为止。河中间的水流流速至少每小时5英里,但岸边的水流如果不是反方向有一小股水流流过的话,水就是静止不动的了。在靠

10、近闸墩的几个地方,河水打着旋涡,旋涡深度超过2英尺。我估计,从运河穿过黄河的通道宽度有23英里,从湖里流入的河水宽度有半英里。我们沿着从湖里流来的那条河前进了大约2英里,到达了马头,停泊在那里。横渡黄河被中国人当成件危险的事,我能够想象得到,当在这里汇合的几条河水因为下雨而上涨的时候,一定会比较危险,但是我们渡河的情况是绝对安全的。”使团眼中的运河名胜古迹临清舍利塔位于临清市城北约5公里处的运河东岸,是山东运河沿岸最具代表性的古迹之一。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用大量篇幅对临清舍利塔的形制和外观做了详细记载:“(9月22日)12点的时候,我看到了临清州的宝塔,大约在15里以外。我和其他一些人在离塔最

11、近的地方上了岸,没费多少力气就进到塔里,并且登上了塔顶。塔为八角形,9层高,越向上越小。塔的基础和一层的大部分由斑状花岗岩修筑,其余部分用砖砌成,砖的表面上了釉。塔的外面刻着4个汉字,意思是佛的遗骨。由此来看,这座塔是祭祀佛的,名字叫舍利宝塔。我们沿着一个环形楼梯拾级而上,一共有183阶。楼梯和墙角都是斑状花岗岩的,十分光亮。还有几块石板也是同样的石头,有人说它们是大理石,上了釉的砖也被称为陶瓷。除了某些楼层的平台以外,这座建筑维护 南旺分水龙王庙旧照 032 2023/1 得很好,是此种建筑形式中一个引人入胜的样本。每层的屋顶探出去将近两英尺,用雕花的木结构装潢得十分华丽,整体覆盖着铸铁或者

12、钟铜。我估计塔的高度有140英尺,我们在塔顶上将整个临清城尽收眼底。宝塔附近有一座庙,里面有一尊镀金的巨大塑像。如果不是邻近的宝塔使之黯然失色的话,还是值得一游的。宝塔本身也有两尊塑像,一尊在一层,另一尊在最高一层,后者是用泥烧制的。第三层的一块石板上镌刻着铭文,说明宝塔是在明朝万历三十八年(1610年)修建的。从塔顶上看,城墙距这里似乎有两英里远。”淮安清口惠济祠在新庄闸河口,始建于明正德年间,初为碧霞元君行祠,后逐渐演变为祭祀天妃的庙宇。因惠济祠所处清口为治河、行运关键之所在,故在清代备受统治者的崇敬和重视。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用大量篇幅对淮安清口惠济祠进行了描述:“枯河村附近有一座大庙,

13、庙由好几栋建筑组成,屋顶上覆盖着黄色的瓦。据说,这座庙不是由皇帝的母亲修建的,就是为了纪念她而修建的,它的名字叫娘娘庙。和其他庙宇一样,它由一些院子组成。这里一共有4个院落,里面的两个供僧侣们居住。第一个院子里有两座方形的亭子,亭子的屋顶装饰极其华丽,几个角上有一些不大的动物雕像,檐壁看上去像是绿色琉璃,十分漂亮,屋顶上覆盖着亮黄色的瓦。这些亭子里有一些竖直安放在基座里的大石板,上面刻有文字,两侧的走廊里有常见的文武官员的塑像。”使团眼中的运河风土民情山东段运河由于闸坝众多,在过闸或过坝过程中,稍不留神就会导致船只损毁,故当时的船工和水手大都有祭祀河神的习俗。亨利埃利斯在其日志中对船夫祭祀河神

14、的行为作了详细记载:“我们的船夫们在进入闸河时做了一次祭祀,不是献给船的保护神就是献给河神。早上一大早就杀了一只公鸡,将鸡血洒在船头上。这只鸡后来被烧熟,和其他一些食物,包括煮熟的猪肉、色拉和酱菜,一起摆放在前甲板一张彩纸的前面。这些食物附近放着一罐烧酒和两个酒杯,一双筷子。船主的儿子担任司祭。祭礼包括向船外抛洒两杯白酒和一些食物,然后烧一些金纸,放两串鞭炮。剩下的食物被拿走吃了。当祭礼进行的时候,妇女在船前部甲板上的一尊塑像前烧纸燃香,这尊塑像平时总是放在船尾部的一个神龛里。”10月5日晚间,使团一行抵达宿迁众兴集。因为这一天是中国传统节日中秋节,亨利埃利斯在这里看到了船夫祭祀神灵的场景:“

15、所有船只都立即开始准备过中秋节。像平常一样,在神前面摆上食物和酒,用酒来祭奠神灵。仪 033 东西风 临清舍利塔式最后的时候,燃放爆竹并且烧了纸。献祭之后便是宴席了,祭拜的人们享用着剩余的食物。在这种场合,也给邪恶的神灵进行奉献。不过,我看不出他们供奉的不同神明间有什么区别。一些比较复杂比较重要的仪式好像是在岸上进行,因为我们看到两名士兵返回站岗的房子时,身上穿的衣服缀满了铜扣子,以模仿盔甲的样子。”10月9日,在由宝应前往扬州的途中,亨利埃利斯等人看到了渔民用于捕鱼的鱼鹰(鸬鹚),并在其日志中做了详细记载:“就在吃晚饭之前,我们有机会看到了捉鱼的鸟,叫做鱼鹰或者鱼雁。每条船上的木柱上都有几只

16、这种鸟,它们从柱子上飞入水中。这些鸟潜水自然是为了捉鱼,同时它们已经被训练得能够把鱼带回到船上。我看到一只鸟的喉咙处有一个硬项圈,以防止它把鱼吞进肚里。好像是通过敲击木柱来让它们潜入水中。它们和俄国鸭子差不多大,外表很像鲣鸟,尤其是它们的喙。”结语明清时期的京杭运河联结着中国与世界,成为外国人观察中国物质文明和地域文化的窗口。众多外国使节、传教士、旅行家等取道运河北上或南下,有关京杭运河风情的记载在他们的作品中也多有体现,为我们了解运河河道及其沿线区域社会的历史变迁提供了重要视角。英国阿美士德使团于1816年8月9日由天津塘沽进入北运河,至10月20日,由仪征进入长江主航道,共在运河沿岸地区停留达72天之久。在使团成员亨利埃利斯和克拉克阿裨尔二人所撰写的旅行日志中对运河沿岸的城镇风貌、水利设施、名胜古迹和风土民情做了大量的记载和描述,给我们留下了有关清代京杭大运河最直观而生动的印象,在加深我们对大运河历史文化了解和认识的同时,也可为当前的运河文化遗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和借鉴。作者单位:聊城大学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