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川渝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及其历史意义.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7362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3.1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川渝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及其历史意义.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川渝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及其历史意义.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川渝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及其历史意义.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12 4/2023 新建筑|砖、石与木作者单位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北京,100871)*通讯作者(E-mail:)川渝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及其历史意义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from Tang to Song Dynasties Reflected in the Rock Caves of Sichuan-Chongqing Region and Their Historical Significance摘要通过梳理川渝地区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建立了川渝地区唐五代时期斗栱、建筑形态和组群关系的形制分期,并就石窟中所见部分大木作形制与现存

2、建筑遗存进行对比,补充论证了部分建筑形制的发展历程。研究揭示了川渝石窟寺仿木构建筑史料的主要历史价值:一是在一定程度上补充了川渝唐宋木构建筑遗存的缺失,二是见证了唐宋时期北方与川渝地区之间建筑形制的源流演变关系。关键词川渝石窟寺唐宋时期建筑形制分期ABSTRACTBased on sorting out the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materials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reflected in the rock caves of Sichuan and Chongqing area,this paper discusses th

3、e evolution of dougong 斗栱,roof forms and architectural groups in th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Period in this area.At the same time,the paper compares some timber architecture features from Tang to Song Dynasties reflected in rock caves with existing buildings,so as to supplement and demonstrate the d

4、evelopment process of some architectural features.The above research reveals the main historical value of these architectural historical materials:firstly,they supplement the absence of ancient wooden structures from Tang to Song Dynasties in Sichuan and Chongqing to some extent;secondly,they witnes

5、s the spread of some architectural cultures between the northern and southwestern regions from Tang to Song Dynasties.KEY WORDSSichuan-Chongqing region;rock cave;from Tang to Song Dynasties;construction system;periodizationDOI10.12069/j.na.202304012中图分类号TU-09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3959(2023)04-0012-07基金项目国

6、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19ZDA199)骆一飞徐怡涛*LUO YifeiXU Yitao川渝地区是我国石窟的密集分布区域之一,尤以开凿于唐宋时期的石窟为特色。这些分布于田野山间的石窟龛像,多有对唐宋建筑形制的忠实记录,梁思成1、辜其一2、胡文和3-4等先生曾就川渝唐宋石窟寺中所见部分建筑史料之实例及其价值作过精辟论述,但就其所反映的建筑形制演变过程及相关史料的后续讨论尚有可进一步深入之处。1川渝石窟寺所见唐五代建筑斗栱形制演变斗栱是中国传统建筑独特纯粹之木构系统的关键构件5,斗栱以其造型之多变、铺作次序构成之多样,记录了中国历史建筑最敏感的时空信息,因而考察川渝石窟寺所见相关唐五代建筑史料,

7、首先考其斗栱形制。据唐五代川渝石窟寺中可辨别仿木构斗栱具体形制的相关实例,对其柱头铺作、补间铺作、扶壁栱及跳头横栱形制进行列表以排比分期(图14,表1)6-19。由此可知,自盛唐至五代时期,川渝石窟寺所见斗栱形制总体上存在逐渐繁复而又渐落简化的时代特征演变趋势,但各形制变化轨迹与速率略有不同。就总铺作次序而言:盛唐时期主体建筑以五铺作双杪为主流形制;至中唐前期逐渐出现出多跳之更高等级斗栱并多带下昂(均用批竹昂),见有五铺作双杪、五铺作单杪单下昂、六铺作单杪双下昂、七铺作双杪双下昂等多种形制;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主流形制重新回归五铺作双杪,并存在一定数量的四铺作单杪;晚唐后期至五代主体建筑则以四铺

8、作单杪为主流形本文引用格式:骆一飞,徐怡涛.川渝石窟寺中所见唐宋建筑史料及其历史意义J.新建筑,2023(4):12-18.砖、石与木|新建筑 4/2023 13制。总体上表现为逐渐复杂而又逐渐简化的变化过程。就补间铺作而言:盛唐时期多不设补间或仅用人字栱等简单补间形制;至中唐前期施与柱头铺作形制相同之铺作补间一朵(以下简称为“补间铺作一朵”)成为主流形制;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主流形制重新回归人字栱等简单补间,偶有用补间铺作一朵者;晚唐后期至五代则以人字栱等简单补间与补间铺作一朵混用,亦有不用补间者。总体上表现为补间形制由不设补间或人字栱逐渐发展至与柱头铺作相同的补间铺作,而后又回归以人字栱等简

9、单补间为主流形制的反复过程。就扶壁栱而言:盛唐至中唐前期主流形制为泥道单栱承素方,但中唐前期六铺作、七铺作等高等级斗栱上开始出现泥道重栱承素方作法;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泥道重栱承素方用至五铺作斗栱之中,与泥道单栱承素方相并存,但仍以泥道单栱为主流形制;晚唐后期至五代时期伴随所用铺作简化,扶壁均用泥道单栱承素方。总体上表现为泥道单栱承素方的始终流行与泥道重栱承素方在相对出多跳斗栱中的逐渐施用。就跳头横栱而言:盛唐时期以偷心造为主流形制;至中唐时期伴随六铺作、七铺作等出多跳的高等级斗栱开始出现偷心、计心结合或逐跳计心单栱的做法,并与偷心造并存;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计心重栱成为主流形制;晚唐后期至五代则

10、因铺作多简化至四铺作而不存在跳头横栱形制的讨论。总体上表现为偷心造由偷心、计心并存向计心造转变的过程。综上,唐五代川渝石窟中所见斗栱形制可大体分为以下四期。(1)盛唐时期(公元8世纪初至8世纪中)典型形制为五铺作双杪偷心造,扶壁用泥道单栱承素方;补间用人字栱等简单补间或不设补间。(2)中唐前期(公元8世纪中至8世纪末)典型形制为出多跳斗栱且多用下昂,可见五铺作双杪、五铺作单杪单下昂、六铺作单杪双下昂、七铺作双杪双下昂等,其中五铺作多用偷心造并扶壁泥道单栱承素方,而六铺作、七铺作多用偷、计心结合(第一跳偷心)或逐跳计心单栱造,扶壁位置除用泥道单栱承素方外出现泥道单栱之上柱头方隐刻慢栱或使用泥道重

11、栱承素方;补间典型形制为施用与柱头铺作形制相同的补间铺作一朵。(3)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中)典型形制为五铺作双杪,并存在一定数量的四铺作单杪,其中五铺作多用计心重栱造,扶壁泥道单栱承素方与泥道单栱之上柱头方隐刻慢栱、泥道重栱承素方于五铺作中共存,四铺作则均用泥道单栱承素方;补间多用人字栱等简单补间,亦有用与柱头铺作形制相同之补间铺作一朵或不用补间者。(4)晚唐后期至五代(公元9世纪中至10世纪中)典型形制为四铺作单杪并用扶壁泥道单栱承素方;补间形制表现为无补间、人字栱等简单补间及与柱头铺作形制相同之补间铺作一朵三种形制并用。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分期仅针对唐五代川渝石窟寺中所见

12、之仿木构斗栱,其所反映的仅是石窟中的斗栱形制变化,尚不能直接对应于木构斗栱形制的变化。具体而言,研究实例主要来源于西方净土变龛,作为佛教净土宗的造像形式,其所反映的仿木构斗栱形制直接受到了川渝地区净土宗及其造像活动发展的影响,因而相关形制先盛后衰的总体趋势变化或与盛唐至中唐时期的佛法盛行及晚唐时期会昌法难紧密相关佛盛时期开龛造像必然精美,其所表现的仿木构斗栱亦愈加接近现实,说明盛中唐之木构建筑斗栱发展达到了相当高度,而法难虽未能严重波及至川渝地区,但后逢唐灭,时局动荡,开龛造像虽仍延续,却因投入所限致使窟龛精细程度已然不及往前12122,因而晚唐五代时期所表达之仿木构斗栱等细节形制在很大程度上

13、便难以示现实之全貌。2川渝石窟寺所见唐五代建筑形态及其组群关系演变除斗栱形制外,川渝石窟寺中部分西方净土变龛亦立体表现出了唐五代时期丰富的单体建筑形态及建筑组群关系,其组群关系虽不能反映佛寺全貌,但亦可一窥其时佛寺主体建筑群之布置形式。据唐五代川渝石窟寺中可辨别相关形制的西方净土变实例,对单体建筑屋顶形式、殿阁组合方式及置塔位置形制进行列表以排比分期(图59,表2)20-21。由此可知,自盛唐至五代时期,川渝石窟寺所见单体建筑形态及建筑组群关系中各形制变化趋势各有不同,但变化速率基本相同。就单体建筑屋顶形式而言:盛唐至中唐前期四阿顶、四注顶及九脊殿等多种屋顶形式共存;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则以九脊

14、殿为主流形制;晚唐后期至五代又出现九脊殿前出抱厦的更复杂形制。总体1巴州西龛53号龛(侧壁左首殿阁二层斗栱)2通江白乳溪1号龛(侧壁左首殿阁二层斗栱)3邛崃石笋山6号龛(侧壁右首里侧殿阁一层斗栱)4邛崃磐陀寺3号龛(正壁中央殿阁二层斗栱)123414 4/2023 新建筑|砖、石与木表1唐五代川渝石窟寺所见斗栱形制排比地区实例名称实例年代 i斗栱位置 ii斗栱形制柱头铺作总铺作次序补间铺作扶壁栱 iii跳头横栱有无朵数与柱头铺作是否相同不同者之具体形制广元苍溪阳岳寺2号龛唐天宝年间(742756年)6侧壁左首殿阁二层斗栱五铺作双杪无-偷心眉山青神中岩寺仙人床2号龛盛唐7正壁右首殿阁二层斗栱五铺

15、作双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偷心眉山丹棱郑山42号龛盛中唐830正壁中央殿阁二层斗栱五铺作单杪单下昂有1是-泥道单栱偷心正壁右殿阁二层斗栱五铺作单杪单下昂有1是-泥道单栱偷心广安肖溪冲相寺45号龛中唐9正壁右首殿阁一层斗栱六铺作单杪双下昂有1是-泥道单栱(柱头方隐刻慢栱)偷心正壁右首殿阁二层斗栱六铺作单杪双下昂无-泥道单栱逐跳计心单栱巴中巴州西龛53号龛中唐10侧壁左首、右首殿阁二层斗栱七铺作双杪双下昂有1是-泥道重栱一跳偷心,二三跳计心单栱侧壁右首小殿五铺作双杪(无令栱)有1是-泥道单栱偷心侧壁左首小殿五铺作双杪有1是-泥道单栱计心单方 iv巴中通江白乳溪1号龛中唐11侧壁左首殿阁二层斗栱六铺

16、作单杪双下昂有1是-泥道单栱一跳偷心,二跳计心单方 v侧壁右首殿阁二层斗栱六铺作单杪双下昂有1是-泥道单栱一跳偷心,二跳计心单栱邛崃临邛花置寺11号龛唐贞元十四年(798年)1253正壁左首殿阁一层斗栱五铺作双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计心重栱邛崃大同石笋山4号龛中晚唐1323正壁中央殿阁一层斗栱五铺作双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柱头方隐刻慢栱)计心重栱正壁中央殿阁二层斗栱五铺作双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柱头方隐刻慢栱)计心重栱正壁左首、右首殿阁一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侧壁左首、右首里侧殿阁一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有1是-泥道单栱-邛崃大同石笋山6号龛中晚唐1323正壁中央殿阁一层斗栱五铺

17、作双杪无-泥道单栱计心单栱正壁左首、右首殿阁一层斗栱五铺作双杪无-泥道单栱计心重栱侧壁右首里侧殿阁一层斗栱五铺作双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重栱 vi计心重栱侧壁左首里侧殿阁一层斗栱五铺作双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计心重栱正壁中央与右首殿阁间飞廊四铺作单杪无-泥道重栱-正侧壁右首间飞廊四铺作单杪(无令栱)无-泥道单栱-邛崃临邛鹤林寺三区6号龛中晚唐14正壁中央殿阁一层斗栱五铺作双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计心重栱邛崃市区磐陀寺3号龛晚唐15正壁中央殿阁二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无令栱)有1是 vii-泥道单栱-侧壁左首里侧殿阁一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侧壁左首外侧殿阁一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有1是-泥道单

18、栱-重庆大足北山佛湾245号龛景福元年乾宁三年(892896年)viii正壁中央殿阁二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无令栱)有1否人字栱-资阳安岳木鱼山18号龛晚唐五代17侧壁左首殿阁一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有1是-泥道单栱-侧壁左首殿阁二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有1否人字栱泥道单栱-资阳安岳云峰寺6号龛五代18正壁中央殿阁斗栱四铺作单杪(无令栱)无-泥道单栱-正壁右首殿阁二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无令栱)有1是-泥道单栱-资阳安岳灵游院7号龛五代19侧壁右首殿阁二层斗栱四铺作单杪(无令栱)无-表中注释i本文所指初唐、盛唐、中唐及晚唐划分遵循相关报告普遍用法,其中初唐指公元618年建唐至8世纪初,盛唐指8世纪初至8世纪中,中

19、唐指8世纪中至9世纪初,晚唐指9世纪初至公元907年唐灭,后续不再特别说明ii本表所指左右首均指龛像之左右而非观者左右iii因石窟中仿木构斗栱表达限制,本表实例所见扶壁栱形制仅以“泥道单栱”及“泥道重栱”两类列出,而不涉及地面木构实例中可见的“令栱素方交叠”及“重栱、素方、令栱交叠”等复杂形制iv此五铺作第一跳华栱之上所承非瓜子栱而是一道通长素方,因而暂称之为“计心单方”v此六铺作第二跳(即第一跳昂)之上所承非瓜子栱而是一道通长素方,因而暂称之为“计心单方”vi此例中柱头铺作扶壁位置表现出栌斗直接承一层柱头方,方上隐刻泥道栱,但泥道栱上承非隐刻慢栱的特殊形制,与一般泥道单栱上承柱头方隐刻慢栱所

20、不同,或体现了泥道重栱的早期尝试,本文暂将其亦列为泥道重栱vii此例当心间与次间均用补间铺作一朵,与柱头铺作类似均用四铺作单杪(无令栱),但次间补间铺作未作出扶壁栱viii大足北山佛湾245号龛造像记不存,文献16根据造像风格认为其当属北山佛湾第一期即景福元年至唐末(892907年),又据其外侧壁面另一乾宁三年(896年)题记打破245号龛,因此本文认为245号龛开凿当不晚于乾宁三年,上限为景福元年资料来源:作者绘制砖、石与木|新建筑 4/2023 15表2唐五代川渝石窟寺所见单体建筑形态及建筑组群关系形制排比地区实例名称实例题材实例年代屋顶形式 i殿阁组合置塔位置 ii广元苍溪阳岳寺2号龛西

21、方净土变唐天宝年间(742756年)四注顶侧壁各一殿-眉山青神中岩寺仙人床2号龛西方净土变盛唐九脊殿正壁三殿并列置于侧壁眉山丹棱郑山42号龛西方净土变盛中唐九脊殿正壁三殿并列 iii置于侧壁广安肖溪冲相寺45号龛西方净土变中唐四阿顶正壁三殿并列-巴中巴州西龛53号龛西方净土变中唐四阿顶侧壁各一殿-巴中通江白乳溪1号龛西方净土变中唐九脊殿侧壁各一殿-邛崃临邛花置寺11号龛西方净土变唐贞元十四年(798年)九脊殿正壁三殿并列+侧壁各一殿-乐山夹江千佛崖99号龛西方净土变中唐20267九脊殿正壁一殿+侧壁各一殿置于正侧壁转角邛崃大同石笋山4号龛西方净土变中晚唐九脊殿正壁三殿并列+侧壁各两殿置于正侧壁

22、转角邛崃大同石笋山6号龛西方净土变中晚唐四注顶正壁三殿并列+侧壁各两殿-乐山夹江千佛崖115号龛 iv西方净土变大中十一年(857年)833九脊殿正壁三殿并列+侧壁各一殿置于正侧壁转角乐山夹江千佛崖132号龛西方净土变晚唐20357九脊殿正壁三殿并列+侧壁各一殿置于正侧壁转角邛崃市区磐陀寺3号龛西方净土变晚唐九脊殿正壁一殿两塔并列+侧壁各两殿(置于正壁与殿阁并列)重庆大足北山佛湾245号龛西方净土变景福元年乾宁三年(892896年)九脊殿+前出抱厦/九脊殿正壁一殿两塔并列+侧壁各两殿(置于正壁与殿阁并列)乐山夹江千佛崖137号龛西方净土变晚唐五代20388九脊殿正壁三殿并列+侧壁各一殿置于正侧

23、壁转角资阳安岳庵堂寺21号龛西方净土变五代21九脊殿+前出抱厦正壁一殿两塔并列+侧壁各一殿(置于正壁与殿阁并列)资阳安岳灵游院7号龛西方净土变五代四阿顶正壁一小殿 v+侧壁各一殿-资料来源:作者绘制表中注释i本表中相关“屋顶形式”以建筑组群中可辨别的屋顶形式并列列出,不具体指向某一组群中的建筑单体ii本表中相关“置塔位置”均指西方净土变龛中塔类建筑之雕刻位置,不具体区分密檐塔或楼阁式塔等形式,且不涉及经幢等其他构筑物。具体位置包括侧壁、正侧壁转角与正壁三种iii本实例中可见由中央殿阁两侧伸出之虹桥飞廊接入两侧殿阁之当心间,其三殿朝向虽不相同,但本文认为其相对关系仍可视为“三殿并列”iv以往多有

24、学者记作千佛崖128号龛,本文据文献20308页将其记为115号龛v本实例中正壁所见殿阁相较其余实例正壁殿阁尺度均偏小,故称之为“小殿”,或可视为正壁殿阁弱化后的新型样式,但因本地北宋实例缺乏,无法作比,暂列入晚唐后期至五代分期5苍溪阳岳寺2号龛6夹江千佛崖99号龛7邛崃石笋山4号龛8大足北山佛湾245号龛9安岳灵游院7号龛56798上表现为多种屋顶形式并存转变为九脊殿作主流并逐渐出现抱厦等单体复杂化的变化过程。就殿阁组合方式而言:盛唐至中唐前期以“仅正壁三殿并列”与“仅侧壁各一殿”两种组群形制并存;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则以“正壁三殿并列与侧壁各一至两殿相组合”为主流形制,并见有“正壁仅设一殿而

25、与侧壁各一殿相组合”的相对简单组合;晚唐后期至五代主流形制转变为“正壁一殿两塔并列与侧壁各一至两殿相组合”,且见有“正壁三殿并列与侧壁各一至两殿相组合”的延续,同时出现了“正壁一小殿与侧壁一殿”的简化组合。总体上16 4/2023 新建筑|砖、石与木表现为正壁与侧壁的单一组群转变为正侧壁组合组群的复杂化过程,并于后期纳入塔作为正壁主要元素。就置塔位置而言:盛唐至中唐前期以置于侧壁为主流形制,且置塔者均与“仅正壁三殿并列”共存,而因位置冲突不出现于“仅侧壁各一殿”的实例中;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主流形制转变为置于正侧壁转角处;晚唐后期至五代主流形制则为置于正壁,甚至代替正壁三殿中的所谓配殿而成为正壁

26、核心元素之一。总体上表现出塔作为西方净土变龛中的特定建筑元素逐渐核心化的变化过程。综上,唐五代川渝石窟中所见单体建筑形态及建筑组群关系可大体分为以下三期。(1)盛唐时期至中唐前期(公元8世纪初至8世纪末)典型形制为“仅正壁三殿并列”与“仅侧壁各一殿”两种殿阁组群形制并存,单体建筑屋顶形式亦为四阿顶、四注顶及九脊殿等多种屋顶形式共存,此时之塔尚处于边缘地位,仅与“正壁三殿并列”相组合出现。(2)中唐后期至晚唐前期(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中)典型形制为“正壁三殿并列与侧壁各一至两殿相组合”的殿阁组群形制,同时见有“正壁仅设一殿与侧壁各一殿相组合”的相对简单组合。单体建筑屋顶形式则以九脊殿为典型形制。

27、此时塔之位置内移至正侧壁转角处,逐渐向建筑组合中心靠拢。(3)晚唐后期至五代(公元9世纪中至10世纪中)典型形制为“正壁一殿两塔并列与侧壁各一至两殿相组合”,而此时塔亦进入正壁成为核心建筑元素。这一时期同时亦见有前期“正壁三殿并列与侧壁各一至两殿相组合”的延续,并出现了“正壁一小殿与侧壁一殿”的简化组合。可见组群形制愈加丰富与多样,单体建筑屋顶形式则进一步表现出九脊殿前出抱厦的复杂化趋势。与仿木构斗栱所表达的形制发展趋势类似,唐五代川渝石窟中所见单体建筑形态及建筑组群关系亦呈现出历盛中唐前进发展而至晚唐五代略有反复的演变形式。但值得注意的是,单体建筑形态与组群关系于石窟中的表达比之斗栱等细部形

28、制表达而言,受开龛造像投入的影响较小,因而至第三期时建筑单体形态依然呈现出更趋复杂化的发展态势,当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实中佛院单体建筑形式发展的一些规律。同时第三期建筑组群关系的演变虽然不能称之为复杂化,但主体元素与组合形制的多样则为后来南宋大足宝顶山大佛湾西方净土变显示出的丰富性与世俗化埋下了伏笔。10安岳箱盖山华严洞侧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a右首方b左首方11大足宝顶山大佛湾14窟毗卢道场转轮藏顶部二层楼阁10a10b12大足宝顶山大佛湾18号龛a西方净土变主像头部左首圆雕小殿b西方净土变诸像右首方“珠楼”c西方净土变诸像左首方“大宝楼阁”12a12b12c砖、石与木|新建筑 4/2023 1

29、73川渝石窟寺所见唐宋建筑史料与地面建筑的关系五代以后,以大足石刻为代表的两宋川渝石窟表现出了强烈的本土化、世俗化倾向22,这一时期的石窟中虽少有表现规模宏大的建筑组群,亦罕见对斗栱形制的刻画,但部分存有建筑形象的窟龛仍然可以反映这一时期独特的建筑大木作形制特征,并可与现存地面木构建筑相对照。安 岳 箱 盖 山 华 严 洞 开 凿 于 北 宋 末 南 宋 初(11201150年)2352,其两侧壁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图雕出十组小型建筑图样(图10)其单体建筑形式多作九脊殿或前出抱厦,面阔多作小三间(明间明显宽于两次间),当心间多作月梁状阑额,阑额两端略低于柱顶平面,两次间各作两道直阑额,上层阑额抵

30、柱顶平面,下层阑额略低于明间阑额而向当心间出头作绰幕方状以承当心间月梁状阑额。同时柱顶面不见施普拍枋者,檐部翼角起翘明显。大足宝顶山大佛湾14窟毗卢道场开凿于南宋前期(11311162年)2352,其正壁中央圆雕转轮藏顶部雕出7座样式基本相同的二层楼阁(图11)正面均作小三间,当心间与次间阑额均作两重,当心间两重阑额均作月梁状,高度位于次间两重直阑额之间,两次间上层阑额抵柱顶平面,下层阑额位置略低,但不出头,似同时作高窗下槛。其柱顶亦不施普拍枋,檐部除翼角起翘明显外,还表达出仅用檐椽而不用飞椽的做法。同样开凿于南宋时期的大足宝顶山大佛湾18号龛西方净土变24主像头部两侧各有一圆雕小殿亦作小三间

31、(图12a)当心间作月梁状阑额,两次间直阑额于当心间内出头作绰幕枋状以承当心间阑额,三阑额均低于柱顶平面。诸像右首方“珠楼”小三间(图12b)二层则可见两次间阑额略低且作月梁状。诸像左首方“大宝楼阁”五间(图12c)虽因匾额遮挡不可见其当心间阑额,但次间及梢间阑额亦作不同高且均作两重阑额,同时次间及梢间下层阑额均微呈月梁状。由此可大致归纳两宋时期川渝石窟中所表达的建筑大木作形制特征之一即为当心间施月梁状阑额,而次间多用两层阑额(或用直阑额,或亦用月梁状阑额),各间阑额不同高,其中次间下层阑额多于当心间内出头作绰幕枋状以承当心间月梁状阑额。这与唐五代时期川渝石窟所见阑额形制迥异,其时阑额均作所谓

32、传统北方官式作法的通檐直阑额,北方地区唐宋以后也多用通檐直阑额,而月梁施用则多见于两宋以来的南方地区25。考川渝地区现存宋元木构实例2690,月梁状阑额显为主流形制,这一明间阑额较高的做法于川渝地区南宋淳熙八年(1181年)之江油云岩寺飞天藏殿、元泰定四年(1327年)之眉山报恩寺大殿(后檐)、元至顺四年(1333年)之阆中永安寺大殿(后檐)、元至正三年(1343年)之阆中五龙庙文昌阁(后檐)等实例中均可见到(图13)。反观本地早期流行的北方阑额做法在宋元木构中虽未完全消失,但已成弱势,这或许正反映了唐宋之际川渝地区建筑形制自北方特征向南方特征过渡的历史过程,为宋元之后的川渝本地建筑特色发展写

33、下了序章。4川渝石窟寺所见唐宋建筑史料的历史意义川渝石窟寺中保留的大量唐宋建筑史料是川渝地区这一时期建筑发展的独特历史见证,一则有效补充了川渝唐宋木构建筑实例的缺乏,二则亦为唐宋时期川渝与周边地区建筑形制发展演变关系提供了进一步的细节补证。目前川渝地区已知最早木构遗存为南宋江油云岩寺飞天藏殿26,中古时期砖石塔与墓葬仿木构材料集中者亦在两宋以后,因此,若寻两汉之风,尚可溯之石阙,但求唐宋之制,当需集之窟龛。由川渝石窟寺所见唐宋建筑史料涵盖唐宋建筑组群、建筑单体乃至单体建筑细部构造等多层级建筑形制演变过程。就斗栱形制演变而言,川渝石窟仿木构斗栱于盛中唐时期即出现发展巅峰,而石窟中表现的相关建筑组

34、群形制则至中晚唐方显最盛,这些现存地面木构所不能反映的形制变化或许正与玄宗、僖宗两次唐帝入蜀推动川渝建筑文化发展有所关联。而通过唐宋之际阑额由直而曲的形制转折,亦可一窥现存建筑恐无法实证之川渝建筑文化由北方传统向南方传统转变的过程。这些饱含建筑信息的石窟资源恰好用实物史料见证了川渝地区唐宋以来的建筑发展及其背后承载的社会变迁,并与早期之石阙、崖墓、画像石及画像砖,晚期之砖石塔、砖石墓及木构建筑一同构成了完整的川渝地区建筑史料集群。同时正是由于川渝地区位于南北文化交融之地,北抵关中,西达陇右,南至云贵,东连湖广,每逢乱世又有上下涌蜀,因此由川渝地区之建筑形制演变亦可一窥周边地区的建筑形制发展。如

35、以往学者推测四川地区北宋建筑流行施补间铺作一朵的形制很可能源自陕西地区唐代作法而延续至南宋26109,今据川渝唐代石窟寺中所见建筑史料可进一步补证这一形制的传播过程其补间一朵之形制应直接来源于川渝本地唐代传统,但本地唐代之补间一朵形制当更源于唐时文化势位高地之陕西,或具体而言之关中地区。与此类似者,就扶壁栱形制的发展演变及北宋营造法式所倡导的扶壁重栱形制普及速率而言,北方地区及南方之四川等地均变化较快27,今据川渝石窟所见唐五代建筑扶壁栱形制演变亦可做出进一步推测性解释此扶壁重栱的做法或于盛唐时期即已在关中地区出现,进而于中晚唐影响至广大北方地区及川13川渝地区现存宋元木构实例a江油云岩寺飞天

36、藏殿b眉山报恩寺大殿(后檐)c阆中永安寺大殿(后檐)d阆中五龙庙文昌阁(后檐)13a13d13c13b18 4/2023 新建筑|砖、石与木渝地区,从而部分体现于川渝石窟寺所见建筑史料之上,虽在有唐一代此种形制始终未成为绝对主流,但对于两宋时期的北方及川渝地区而言,扶壁重栱之制已是某种程度上的本地基因,因而方有后世传布之速达。2020年10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其中明确提出石窟寺考古应推动考古学、历史学、建筑史等多学科、跨专业合作28。建筑考古学作为建立在考古学体系下的考古学、历史学与建筑学交叉学科29,恰逢其时,理应积极投入石窟寺考古工作。同时,

37、石窟寺考古亦应重视对石窟寺中建筑史料的价值发掘与系统研究,方能使珍贵的石窟寺文化资源得到更加全面的价值认知与有效保护。图片来源:图1,2引自北京大学文物建筑专业2017年田野踏查资料库(朱柠摄);图3,4,68,11,12,13c,13d引自北京大学文物建筑专业2017年田野踏查资料库(梁源摄);图5引自唐志功、王剑平、雷玉华等,广元苍溪阳岳寺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成都考古发现2001年第00期,第549页;图9引自文献19;图10引自北京大学文物建筑专业2023年田野踏查资料库(雷砥摄);图片13a引自四川省建设委员会、四川省勘察设计协会等,四川古建筑,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图13b

38、引自文献26。注释 需要说明的是,导致补间形制逐渐发展至与柱头铺作相同的补间铺作而后又回归使用人字栱等简单补间的这一反复过程或许是出于结构的需要,即伴随出跳数增加及其导致的出檐深度增加,补间的结构性功能受到重视,与柱头铺作相同的补间铺作应运而生;而当出跳数减少时,补间的结构性需求则相应下降,人字栱等简单补间的使用率又逐渐提升。事实上人字栱等简单补间自始至终并未消失,只是始终用于铺作出跳相对较少的建筑之上。导致偷心、计心结合或逐跳计心形制出现的原因很可能和补间铺作模仿柱头铺作一样是出于结构的需要,即伴随出跳数增加及其导致的出檐深度增加,出跳构件间的结构性联系受到重视,需要跳头横栱作强度补强之用。

39、此例指乐山夹江千佛崖137号龛,其或许源于同一地点临近者,如千佛崖99号龛、115号龛及132号龛的“模式化”延续。川渝地区石窟寺中所见塔类建筑本身即具备独特建筑史料价值,因本文篇幅所限,川渝石窟寺中所见塔类建筑相关形制及其与本地地面砖石塔关系之有关研究拟另谋篇论述。唐德宗建中年间避乱南郑(今陕西汉中,唐时与川渝东部地区同属山南西道)之行当与川陕之间文化交流、间接推动川渝地区建筑文化发展亦有关系。参考文献1 梁思成.西南建筑图说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3.2 辜其一.四川唐代摩崖中反映的建筑形式J.文物,1961(11):61-69.3 胡文和.四川唐代摩崖造像中的“西方净土变”J.四

40、川文物,1989(1):27-33.4 胡文和.四川佛教石窟中立体表现的唐代建筑J.西北美术,1997(2):40-45.5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M.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1.6 雷玉华,王剑平,罗宗勇.苍溪县阳岳寺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J.四川文物,2004(1):44-49.7 蔡光洁.中岩寺仙人床龛造像服饰风格探析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31(5):27-31.8 胡文和.四川道教、佛教石窟艺术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4.9 王守梅.四川广安冲相寺历史与石窟造像研究D.南充:西华师范大学,2017.10 雷玉华.巴中石窟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

41、11.11 邓宏亚,赵川,干倩倩,等.四川巴中通江白乳溪摩崖造像调查简报J.石窟寺研究,2017(00):1-19+423-425.12 朱柠.四川唐代西方净土变石窟中的仿木构建筑形制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2016.13 胡文和.四川邛崃石笋山唐代摩崖造像J.文博,1990(6):17-23+99-100.14 胡立嘉,李子军,李锐,等.鹤林寺摩崖石刻造像J.成都考古发现,2003(00):526-550+572-573.15 卢丁,雷玉华,胡立嘉,等.邛崃磐陀寺和花置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J.成都考古发现,2003(00):489-505+566-569+579.16 黎方银,王熙祥.大足北山

42、佛湾石窟的分期J.文物,1988(8):31-45+102.17 白彬,罗洪彬,王丽君,等.四川安岳木鱼山摩崖造像调查简报J.文物,2021(8):81-97.18 王丽君,张亮,张嫒媛,等.四川安岳人和云峰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J.文物,2019(4):73-87.19 廖顺勇,李寒,伍安全,等.安岳县灵游院摩崖石刻造像调查简报J.成都考古发现,2002(00):432-441+464-468.20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西安美术学院.夹江千佛岩:四川夹江千佛岩古代摩崖造像考古调查报告M.北京:文物出版社,2012.21 付成金,赵洲,卢引科,等.四川安岳县庵堂寺摩崖造像调查简报J.成都考古发现

43、,2007(00):608-617+635-645.22 黎方银,王庆伦,等.大足石刻M.西安:三秦出版社,2004.23 胡文和.大足、安岳宋代华严系统造像源流和宗教意义新探索:以大足宝顶毗卢道场和圆觉洞图像为例J.敦煌研究,2009(4):47-54+130-131.24 刘长久,胡文和,李永翘.大足石刻研究M.成都:四川省社会科学院,1985.25 王书林,徐新云,徐怡涛.两宋时期两浙路地区的建筑形制演变及区域互动关系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21(10):36-59+143-144.26 王书林.四川宋元时期的汉式寺庙建筑D.北京:北京大学,2009.27 徐怡涛.公元七至十四世纪中国扶壁形制流变研究J.故宫博物院院刊,2005(5):86-101+368-369.28 何利群.关于中国石窟寺考古中长期计划(2021-2035年)的解读N.中国文物报,2021-12-14(1).29 徐怡涛.试论作为建筑遗产保护学术根基的建筑考古学J.建筑遗产,2018(2):1-6.收稿日期2023-05-30编辑:明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