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大气压强教案设计丰乐中学教师 徐永发教材版本:教育教科书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课题:第九章第三节大气压强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理解大气压强的概念,掌握大气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探究新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把物理知识应用到生活实际中的的能力,增进发放思维能力和现有知识区向最近发展区迁延的能力。情感目标:加强学生对新知识探究的兴趣,渗透物理贴近生活,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教学重点:大气压的存在,大气压的大小教学难点:托里拆利实验测大气压值教学方法:采用直观、类比的方法,以多媒体手段辅助教学,引导学生预习教材内容,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启发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逐
2、步设疑,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讨论,肯定成绩,使其具有成就感,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课前准备:教师:多媒体课件 熟鸡蛋 锥形瓶 打火机 酒精棉花 硬纸板 塑料瓶 水 马德堡半球模拟学生:(1)课前预习 (2)初步了解大气压强的定义和原理。教学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 演示实验导入1、实验一:覆杯实验。在杯子内装满水,然后将硬纸盖在上面。然后小心地将杯子倒过来放手,纸不会下落,而且可以将水托住。剖析:让同学们猜想纸为什么不会脱落,水为什么不会掉下来?2、实验二:瓶吞蛋。将一团燃烧的酒精棉丢入玻璃瓶中,在火焰还未完全熄灭时迅速把一只剥去外壳的熟鸡蛋堵住瓶口.剖析:现象及原因3、结:大气压强产生的原因空气受
3、到重力的作用,而且能够流动,因而空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气大气压强:大气对浸在它里面的物体的压强,简称大气压或气压。4、练习想一想:大试管装满水后将空的小试管轻轻放入大试管(约小试管长度的三分之一处),两手拿住大、小试管,迅速倒置后立即放掉小试管。可观察到什么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生活中还有哪些现象能证明大气压强的存在?多媒体展示5、多媒体展示马德堡半球试验,让学生深刻认识到大气压强的存在并明白大气压强值还很大,再导入大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二、气压强的测量:托里拆利实验1、多媒体演示(因为水银有毒,只能看视频)在一根一米长的一端开口的玻璃管中灌满水银,用食指堵住管口将玻璃管倒
4、置在水银槽中,在液面下将食指移开管内水银面下降,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位760mm. 将管慢慢提起一点,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将管慢慢倾斜,两个液面的高度差仍为760mm.注意:液面的高度差与管的粗细,管子在水银里的高度,管子是否倾斜无关,它体现的是当地大气压的大小。2、:大气压的数值等于76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根据P=gh,用刻度尺测出高度(大气压托起水银柱的高度),运用液体压强公式计算即可求出大气压的值为101300帕。3、来联系实际做些练习,体现物理联系生活水银有毒为什么不用水来做这个实验呢?同学们计算一下101300帕的压强约能支持多高的水柱呢?利用公式P=gh,计算出h=10
5、.1米4、解大气压强与天气和海拔的关系和水的沸点与大气压强的关系三、简单了解压强的工具:液体压强计和盒式压强计四、多媒体演示认识大气压强的运用,离心式水泵和抽水机的工作过程五、练习,1._实验证明了大气压的存在。_实验测出了大气压的值。2.自来水笔吸墨水时,把笔上的弹簧片按几下,笔胆里气体压强_,在_的作用下,墨水被“吸”到橡皮管里去了。3、想一想4、想想议议六、本课小结,1、气压的存在及产生原因2、确测量出大气压强值的实验:托里拆利实验一个标准大气压=P0=760 mmHg=1.01105 Pa3、大气压强的工具:液体压强计和盒式压强计4应用:活塞式抽水机和离心式水泵等七、名言结束八、课后反思在学习大气压强知识以前,学生对大气压强已有了一定的认识,但不很清楚。本节针对实际情况进行了一系列大气压强存在的实验,让学生主动参与,亲身体验,感知大气压强的存在。并通过观看教学视频系学生身边有关大气压强的生活现象,使学生了解大气压强的广泛应用,知道物理知识的有用性,培养学生的学科情感。本节课多媒体教学,容量有些大,学生易学,但也易忘,在时间允许的范围内,应多加注意,强调重点,做好记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