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_李霞.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6856 上传时间:2024-01-12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_李霞.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_李霞.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_李霞.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医学教育 d o i:1 0.3 9 6 9/j.i s s n.1 6 7 1-8 3 4 8.2 0 2 3.0 8.0 2 8网络首发 h t t p s:/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 0.1 0 9 7.R.2 0 2 2 1 2 2 7.0 8 1 2.0 0 3.h t m l(2 0 2 2-1 2-2 7)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李 霞1,2,张 洁2,梁蓓蓓2,王 洁1(1.南京医科大学护理学院 2 1 1 1 0 0;2.安庆医药高等专科学校护理学院,安徽安庆 2 4 6 0 5 2)摘要

2、目的 探讨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某专科学校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试验组(n=5 7)和对照组(n=5 6),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学生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进行教学,比较2组学生在课程结束后的学习投入、学习收获、学习满意度及期末考核总评成绩差异。结果 试验组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收获和学习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结论 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可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学习收获及学习满意度,有助于提高老年护理学课程的教学效果。关键词 老年护理学;引导式教学法;角

3、色扮演;学习投入;教学效果 中图法分类号 G 7 1 2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8 3 4 8(2 0 2 3)0 8-1 2 6 1-0 4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物质生活得到极大改善、医疗水平和全民健康意识明显提升,中国老龄化、高龄化的问题日益突出1-2,社会对高素质、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3。医药类专科学校作为培养应用型老年护理人才的主渠道之一,肩负着培养能将专业知识与技能熟练应用于老年护理一线的高技能人才或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使命。为适应护理学科发展和人口老龄化的需求,专科学校护理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均将老年护理学课程设置为专业必修课,并在实践课教学中有明确

4、的课时要求,旨在培养能够熟练掌握老年护理一线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老年护理从业人员。然而,专科学校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现状存在一些弊端,比如在课程设置中,老年护理学课程性质常为考查课,课时数安排较少4。为完成教学计划,教师多采用传统讲授法进行教学,课堂师生互动不足5,课堂气氛沉闷,无法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6;学生学习收获有限7,学习满意度不高8;教师多侧重老年护理知识、技能的传授,忽略对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有效沟通和解决复杂问题等能力的培养9-1 0,与老年护理工作岗位对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人文素质的需求有较大差距。如何更新传统教学理念,探索适合社会老龄化新形势下专科学校的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学

5、模式,实现老年护理教学与工作岗位的“无缝”对接,培养学生初步具备老年护理的基本职业能力,促进教学质量的提升,是一项亟待解决的问题。引导式教学法是由教师精心设计问题,层层递进启发学生思考、师生协作,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答案的一种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模式,可启迪学生思维,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培养学生主动思考的习惯和探究知识的能力1 1。角色扮演法是心理治疗中的一种技术,以课堂教学为舞台,以教学素材为脚本,亲身体验他人的社会角色,履行他人的责任,可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老年患者的身心感受,体会医护人员的职业责任感,从而加深对老年疾病和护理知识的理解,提高与老年患者

6、沟通的能力,并能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1 2。2种教学方法可互为补充,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促进学生理解、掌握知识,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并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学习体验。本研究旨在探索在专科生老年护理学教学中应用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对提高护理学生学习投入水平、学习收获和学习满意度的有效性。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取本校护理专业二年级2个班1 1 3名护理学生为研究对象,所有学生均知情同意。将选取的2个班学生分为试验组(n=5 7)和对照组(n=5 6),2组护理学生年龄(2 0.7 10.9 9)岁v s.(2 0.9 51.0 1)岁、高 考 入 学 成 绩 (3 6 3.7 54

7、2.1 6)分 v s.(3 6 0.0 73 9.5 2)分 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 5)。1.2 方法对照组班级学生采取传统教学法,试验组学生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1621重庆医学2 0 2 3年4月第5 2卷第8期*基金项目: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学研究重点项目(2 0 1 9 j y x m 0 5 6 7);安徽省教育厅质量工程教学研究一般项目(2 0 2 1 j y x m 0 8 8 7)。作者简介:李霞(1 9 8 6-),讲师,在读硕士,主要从事护理教育研究。通信作者,E-m a i l:w a n g j i e n j n j

8、 m u.e d u.c n。进行教学。教材均选用郭宏主编的 老年护理学(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出版,2 0 1 8年第1版),2组教学进度、教学内容、教学重难点、案例分析题均相同,由同一教师授课,课前依据韦国兵、施英佳编写的 引导式培训(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2 0 1 8年)对教师进行引导式教学法培训。1.2.1 教学实施1.2.1.1 对照组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教学,包括课前布置预习任务,课堂利用课件讲授各节知识点,突出重点,讲解难点,课后布置病例分析题检测学习效果。1.2.1.2 试验组在传统教学基础上采用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对试验组学生进行教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教学准

9、备:课前建立班级QQ群,教师在群里发布教学大纲、电子教案、课件、讲义等学习资源和1 5个案例分析题,要求学生结合教材进行预习。在此基础上,安排学习委员将班级分成1 5组,每组随机抽取一个分析题,课堂上将以案例分析题为素材进行情景剧表演。因此,课前教师指导每个小组学生针对病例完成剧本的设计,并做好角色的分配和情景剧的排演。角色安排由学生扮演医生、护士、患者及患者老伴,教师扮演患者子女。情景剧要求排演熟练,确保过程流畅,角色感情充沛。课堂上安排对表演进行现场评分的环节,课前还对全班同学进行了表演评分的培训。(2)教学过程:课堂上,教师先简单介绍情景剧表演要求和出场顺序,然后由各小组开始演绎剧本。教

10、师作为患者子女的扮演者,中场会从别处赶到医院,向患者及患者老伴询问病情,并向医生和护士针对患者所患疾病特征、临床表现、诊断、治疗、护理和预防等知识随机发问,比如提出“胰岛素使用要注意些什么?”“怎样减少反流?”“为什么要多喝水?”“憋闷的情况怎么缓解?”等问题,引导医生、护士思考讨论后回答。表演中要求学生生动演绎患者特征、老伴表情,并尽可能体现出医生和护士的专业度。表演结束后,教师组织其他同学现场为表演进行打分。最后,由教师对本章知识点进行梳理,利用思维导图1 3,从临床特点入手,分析治疗原则,归纳护理要点及预防方法。1.2.2 评价指标及数据收集1.2.2.1 学习投入学生的学习投入、学习收

11、获及学习满意度评分采用自制问卷 大学生学习投入量表 进行测评。其中学习投入包括行为投入、认知投入、情感投入3个维度水平,共5 7个条目问题,采用L i k e r t 4级评分法。学习收获评分包括1 2个条目问题,也采用L i k e r t 4级评分法。学习满意度测评包括7个条目问题,采用L i k e r t 7级评分法1 4。采用C r o n b a c hs 系数对量表进行信度检测,各维度量表C r o n b a c hs 系数均0.7,说明量表具有较好的内部一致性。采用内容效度指数(C V I)、KMO检验和B a r t l e t t球形检验对量表进行内容效度和结构效度检验,

12、条目水平内容效度指数(I-C V I)为0.8 0 01.0 0 0,平均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 V I/A v e)为0.9 9 1,全体一致量表水平内容效度指数(S-C V I/UA)为0.9 0 8,KMO值为0.9 7 2,B a r t l e t t球 形检验结果 明显(2=3 3 2 8 0.9 5 3,P1,累积方差贡献率为6 8.5 9 6%。对研究对象分别在教学前、后进行调查,由学生自行现场填写问卷。1.2.2.2 期末考核总评成绩学生期末考核总评成绩由2个部分构成,分别是平时成绩(占4 0%)和期末考试成绩(占6 0%)。平时成绩包括考勤成绩、课堂表现成绩和单元测试

13、成绩。考勤成绩由学习委员根据学生出勤情况在考勤表上完成评分;课堂表现成绩包括课堂提问成绩和情境模拟表演评分,由授课教师结合学生表现参照评分标准当堂评分;单元测试必须采用线上方式在每单元学习结束后进行,题型全部为单选题,学生提交答卷后由系统自动完成评分。期末考试成绩由本年级老年护理学课程统一组织的期末考试获得,测评前对阅卷教师进行培训,统一评分标准,确保评分同质性。1.3 统计学处理采用S P S S 2 2.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差异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百分比(%)表示,组间比较采用2检验。以P0.0 5)。教学结束后,试验组护理学生的总体学习投入、认知投

14、入、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学习收获和学习满意度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 5)。对照组护理学生教学后除学习收获评分明显高于教学前(P0.0 5);试验组教学后总体学习投入、认知投入、行为投入、情感投入、学习收获、学习满意度评分均高于教学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 5)。2621重庆医学2 0 2 3年4月第5 2卷第8期表1 2组护理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比较(xs,分)项目教学前对照组(n=5 6)试验组(n=5 7)tP教学结束后对照组(n=5 6)试验组(n=5 7)tPt1P1t2P2总体学习投入2.3 6 0.4 22.3 5 0.4 60.1 7 40.8 6 22

15、.5 0 0.5 43.3 6 0.5 0-8.8 2 5 0.0 0 1-1.6 4 4 0.1 0 6-1 2.1 6 8 0.0 0 1 认知投入2.4 4 0.5 22.4 5 0.5 3-0.0 6 40.9 4 92.5 6 0.6 73.4 0 0.5 3-7.3 6 3 0.0 0 1-1.2 5 6 0.2 1 4-1 0.0 5 3 0.0 0 1 行为投入2.1 8 0.4 52.1 6 0.4 90.2 7 50.7 8 42.3 6 0.5 63.3 2 0.5 5-9.3 3 6 0.0 0 1-1.9 9 4 0.0 5 1-1 3.3 9 5 0.0 0 1 情

16、感投入2.9 1 0.3 72.8 8 0.4 00.3 5 20.7 2 52.9 2 0.4 53.4 2 0.4 4-5.8 7 8 0.0 0 1-0.1 7 7 0.8 6 0-6.2 5 6 0.0 0 1学习收获2.3 4 0.5 52.3 6 0.6 3-0.1 5 70.8 7 52.5 7 0.6 33.5 6 0.5 6-8.8 1 1 0.0 0 1-2.2 3 7 0.0 2 9-1 1.2 5 9 0.0 0 1学习满意度4.3 2 1.0 14.5 2 1.1 7-0.9 5 20.3 4 34.2 9 1.3 66.3 2 1.0 6-8.8 6 7 0.0 0

17、 10.1 4 1 0.8 8 8-8.5 5 6 0.0 0 1 t1、P1:对照组教学前、结束后比较;t2、P2:试验组教学前、结束后比较。3 讨 论3.1 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投入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学生总体学习投入水平、认知投入、行为投入和情感投入评分均高于对照组,表明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投入水平,这与廖媛等1 5、李艳等1 6的研究结果一致。这是基于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要求角色扮演者在演绎选定案例的基础上,同时做好教师随堂抛出问题的应对准备,有利于促进角色扮演者课前充分阅读、理解教学素材,并在课堂保持

18、思维活跃度。对于其他观察的学生,近距离鲜活的情景剧表演可有效吸引观察同学的有意注意,教师抛入的问题也可启发观察者同步思考。同时,课堂由于设置了表演评分环节,可明显提高观察学生的课堂参与度。3.2 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收获水平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学生学习收获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收获水平,这与漆红梅等1 7、马红霞1 8、汪华生等1 9的研究结果一致。这种教学方式要求学生进行充分的课前预习,有利于自主学习和自主思考习惯的养成,还有利于培养学生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能力。情景剧剧本设计和表演,有利于学生良好书面

19、表达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的培养,还可通过开展小组讨论营造思想碰撞,培养学生交流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教师扮演患者子女抛出问题,可促进学生分析、解决现实中复杂问题的能力和运用创新性观点或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培养。以上说明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有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沟通交流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解决复杂问题及创新能力等的发展。3.3 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有助于提高学生学习满意度本研究结果显示,试验组护理学生学习满意度评分高于对照组,表明与传统教学法比较,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能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这与杨重恒2 0、杨帆等2 1的研究结果一致。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趣味性强、

20、可视性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活跃。情景剧排练和表演,加强了同学之间的合作交流,包容性和支持性氛围得以营造,还有利于学生交流、合作和表达能力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与提高学习收获的结果一致,形成相互印证。教师参与角色扮演活动,也增加了学生与老师间的交流与互动。以上表明,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使得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体验,提高了学生的学习满意度。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应用于老年护理学课堂教学中,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意识和学习热情,有效提高学生学习投入水平,还可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收获,并让学生有较好的学习体验,提高学生的学习满意度。不过,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

21、也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要求教师对课堂气氛有极强的把控,张弛有度,主次分明,还要求教师能巧妙设计高质量的问题,激发学生思考,启迪学生思维。因此,老年护理学课程教师需要不断探索,不断完善引导式教学法联合角色扮演法,以期取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参考文献1 李竞博,高瑗.人口老龄化视角下的技术创新与经济高质量发展J.人口研究,2 0 2 2,4 6(2):1 0 2-1 1 6.2 豆建春,王运昌.老龄化对技术创新的结构性影响-总效应、异质性与时间上的结构性特征J.人口与经济,2 0 2 2,3(2 5 2):1 1 3-1 2 9.3 徐芳,赵梦,高林林.“健康中国”背景下老年护理课程改革现状分析J

22、.卫生职业教育,2 0 2 1,3 9(1 0):4 4-4 6.4 罗俏玲,岑慧红,吴岸晶.基于L i v i n g L a b理念的体验式教学在老年护理课程中的应用J.护理研究,2 0 2 1,3 5(1 0):1 8 3 1-1 8 3 4.5 孙文婧.“互联网+”教学在老年护理课程中的应用体 现 及 改 革 对 策 探 讨 J.黑 龙 江 科 学,2 0 2 2,1 3(3):1 4 0-1 4 1.6 郑海霞,李永红.护理情感培养寓于老年护理教3621重庆医学2 0 2 3年4月第5 2卷第8期学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科教导刊,2 0 2 0,1 2(3 4):1 0 3-1 0 4

23、.7 叶毅敏,李辉.基于远程照护中心的老年护理课程改革研究J.白求恩医学杂志,2 0 1 9,1 7(4):3 8 3-3 8 4.8 臧娴,刘永兵,张菁.基于小规模限制性在线课程的混合课程模式在老年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评价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 0 1 9,5(8):1 5 8-1 6 1.9 李丹,王娟,曹文静.基于杜威教育理论的项目教学法在高职老年护理教学中的应用效果J.广西医学,2 0 2 1,4 3(2):2 5 1-2 5 4.1 0徐美华,戴红霞.澳门本科护理学生 老年护理学 体 验 式 教 学 的 质 性 研 究 J.循 证 护 理,2 0 1 9,5(4):3 2

24、7-3 3 0.1 1刘淑琼,吴萍.引导式教学法在护士职业素养培训中的应用J.中医药管理杂志,2 0 2 2,3 0(3):1 4 9-1 5 0.1 2董瑞婕,程若莺,陆娴.反馈式教育法和角色扮演法对培养健康教育管家的实践教学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 0 2 1,3 0(1 2):9 3 0-9 3 3.1 3王海芳,武绛玲,张佳,等.思维导图在高职护理学生基础护理教学中的应用研究J.临床医药实践,2 0 2 1,1 2(3 0):9 3 2-9 3 7.1 4李发祥.大学翻转课堂中学生学习投入研究-以 有效教学 翻转课堂教学为例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 0 1 7.1 5廖媛.C S C

25、 L中角色设计对学生学习投入的影响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 0 1 9.1 6李艳,彭少君,刘红卫.角色扮演教学在生物化学课堂中寓教于乐J.生命的化学,2 0 2 1,4 1(7):1 5 4 7-1 5 5 2.1 7漆红梅,董立杰,张艺.案例式角色扮演教学方案在临床护理学生同理心中的应用J.全科护理,2 0 2 2,2 0(3):4 2 4-4 2 7.1 8马红霞.中医呼吸内科学教学中角色扮演教学方法对自学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影响J.现代职业教育,2 0 2 0(1 0):9 8-9 9.1 9汪华生,徐玉梅.角色扮演法在外科护理教学中的应用J.兵团医学,2 0 2 0,1 8

26、(3):7 8-7 9.2 0杨重恒.口腔教学中应用角色扮演方式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 0 2 0,1 2(2 2):5 2-5 4.2 1杨帆,闵竞.角色扮演小组讨论对医学生医患沟通能力培养的效果观察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 0 2 2,1 4(2):8 2-8 6.(收稿日期:2 0 2 2-1 2-1 0 修回日期:2 0 2 3-0 1-2 6)作者简介:陶思颖(1 9 9 3-),讲师,博士,主要从事口腔医学教学创新研究。通信作者,E-m a i l:k u n n e n g l i a n g 1 6 3.c o m。医学教育 d o i:1 0.3 9 6 9/j.

27、i s s n.1 6 7 1-8 3 4 8.2 0 2 3.0 8.0 2 9网络首发 h t t p s:/k n s.c n k i.n e t/k c m s/d e t a i l/5 0.1 0 9 7.R.2 0 2 2 1 2 2 6.1 8 3 3.0 1 3.h t m l(2 0 2 2-1 2-2 7)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科研训练现状调查分析陶思颖,龚 靖,李继遥,梁坤能(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院牙体牙髓病科,成都 6 1 0 0 4 1)摘要 目的 调查口腔医学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现状并分析其内在原因,为提升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质量提供指导。方法 于2 0 2 2年4-

28、5月通过线上问卷的形式,用分层抽样的方法调查3个层次的高校2 0 1 7-2 0 2 1级口腔医学专业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的情况。结果 共搜集有效问卷5 6 0份,其中3 3.3 9%的本科生接受了科研训练;8 0.8 9%对接受科研训练是否重要持肯定态度,其主要动力是为研究生阶段打下基础(6 0.9 6%),其主要困难是课业繁重缺乏时间和精力(6 2.5 7%)。未接受科研训练原因多为缺乏科研训练机会比例。结论 培养本科生正确的科研认知,完善培养机制,加快科研平台建设可能是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的改革方向。关键词 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问卷调查研究 中图法分类号 G 6 4 2.0 文献

29、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 6 7 1-8 3 4 8(2 0 2 3)0 8-1 2 6 4-0 6 在2 1世纪,培养医学生的科研创新能力是提升其在医学领域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口腔医学的本科生不仅应具有优秀的临床水平,还应具有一定的科研能力1。因此,口腔医学本科生科研能力的培养是本科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本科生参与科研训练是培养科研兴趣,锻炼创新思维,学习科研技能的有效途径2-3。了解本科生的科研训练现状有助于改进对本科生科研能力培养的方案,培养高素质科研人才4-5。本研究选取3个层次的口腔医学院的本科生作为研究对象,设计问卷调查了解其接受科研训练4621重庆医学2 0 2 3年4月第5 2卷第8期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