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蹦床里的学问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通过对弹簧或橡皮筋的研究形成对弹力的初步认识。2、通过对橡皮筋、弹簧等学生常见的器材的体验,知道弹力、弹性的初步概念。3、探究橡皮筋被拉长的长度与弹力的关系。4、探究小小“火箭发射架”的制作方法,学会它的制作及使用。5、了解弹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情感态度:培养敢于猜想,勇于探索大自然现象,尊重证据,乐于合作的科学态度。教学重点:指导学生自己动手探究弹力的方法,观察并感受橡皮筋被拉长度不同而产生的弹力不同,并学会运用简单的方法记录实验结果。教学难点:指导学生分析归纳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理解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一、导
2、入同学们,2008年北京奥运会精彩吧?(精彩)还想看吗?(想!)出示课件学生观察,师:谁来说说看,你有什么发现?师述:为什么我们在蹦床上比在地上蹦得高呢?这里边是有一定学问的,今天老师就和大家一起来研究蹦床里的学问。(课件展示课题)有兴趣吗?二、新授1、认识弹力是怎样产生的,并归纳弹力与弹性(1)(课件展示)蹦床的组成:橡皮 弹簧师:请看,老师这里有根橡皮筋,我拉给大家看看。谁也想来试试吗?请举手。找一个同学。(指名)请你把这个橡皮筋尽量拉长。下面的同学请观察:(1)他在拉的过程中是什么样的表情?(2)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课件展示问题)师:谁愿意起来说说他刚才拉的时候是什么样子?指名说。(
3、很费劲)师:(对刚才拉橡皮筋的同学)请你告诉大家你刚才的感受。(我拉橡皮筋的时候它也在拉我)师:恩,不错。我们再找个同学说说橡皮筋发生了什么变化?(拉的时候橡皮筋变长了,手松开后,它又恢复了原来的长度。)师:同学们在下面拉橡皮筋亲自感受一下拉力。同学们自由玩弹簧,在玩的过程中注意观察,汇报观察现象。小结:像橡皮筋、弹簧一样,在拉它的时候它们会变长,同时,还会产生一种抵抗变长的力,这就是弹力。在蹦床上也是这样,我们蹦的时候要把蹦床往下压,蹦床呢就会产生一种向上的力,这种力同样也是弹力。(课件展示)师问:现在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力量使我们在蹦床能够蹦得高了吗?(学生回答:弹力)板书:弹力师:不管是刚才
4、的橡皮筋,还是蹦床,当外力消失后,它们都会恢复到原来的形状的这种性质叫做弹性。板书:弹性师:请同学们读读课本78页下面的那段文字。(指名读)2、实验探究弹力的大小与什么有关师:关于蹦床或弹力,你还有什么猜想或疑问?生:(把与本节课有关的在课堂上进行研究)在蹦床上蹦的时候,为什么有的人蹦得高,有的人蹦得不太高呢?师:下面我们通过实验来研究一下刚才的疑惑和猜想。实验中我们要用到“测力计”,当我们拉这个钩子的时候,就会看到一个刻度,每一大格是1N,每一小格是0、1N。师演示实验:首先,把橡皮筋固定在木版上,再把橡皮筋的一端与测力计连在一起,然后拉测力计并读出读数,同时用一把直尺在旁边测量出橡皮筋伸长
5、的长度,记录员把结果记录在实验报告单的表格里。学生分组实验、记录。(师巡回指导)汇报交流实验结果。师:从这个结果,你可以得出一个什么结论?(指名说)生: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师课件展示)师:我们刚才得出的结论正确吗?有没有需要修正的?师用实验引导学生理解在一定的限度内。(拉橡皮筋,超过了一定的限度,橡皮筋断了)强调学生注意安全。师生小结: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三、拓展:了解生活中弹力的应用师:生活中,好多地方都用到了弹力的知识,比如说篮球、海绵、跳皮筋、请同学们想一想,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弹力的例子?说说看。四、学生再次欣赏奥运会蹦床比赛,进一步了解蹦床,谈收获。板书:蹦床里的学问弹力 弹性在一定限度内,物体的形状变化越大,产生的弹力就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