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教案学习目标:1、朗读诗歌,理解“一棵树”的艺术形象。2、学习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进行习作,学写诗歌。3、品位诗歌优美、凝练的语言,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教学设想:1、预习要求:自查工具书,解决生字词,能流利地、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的主要内容。2、教学方法: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引导点拨。3、课时安排:一课时。4、教具:投影仪。教学过程:一、导入:诗歌多用象征手法,运用意象表达自己的所想所感。我国当代诗人李瑛说:“我骄傲,我是一棵树”,树是意象,它的象征义是什么呢?让我们一起来探索这个问题吧。二、学生反复朗读诗歌,展开想象,感受语言的优美。1、学生自由朗
2、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读出感情。2、边读边思考:哪些字词要读重?要有所突出。(1)、诗人通过想象,把“一棵树”塑造成怎样的一种形象?(2)、这棵树生长在哪里?它有哪些特点?3、学生讨论,交流以上问题。三、品读课文,合作学习。1、学生有表情地朗读课文,在诵读中想象诗歌描述的情境,体会诗人的感情。(1)、请展开想象描述出“一棵树”的形象,包括外在特征和内在气质。(2)、说说诗人借助“一棵树”的形象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同桌讨论,全班交流。四、研读课文,品味诗歌的语言特点。1、引导学生品味诗歌高度概括的语言。2、诗中运用多种修辞手法和象征手法,引导学生品味、学习。五、小结,引导学生学习“一棵树”的崇高精神。诗人运用象征手法和高度概括的语言塑造了“一棵树”这一艺术形象,抒发了热爱人民、关心人民的深厚情感。那么,“一棵树”在你心目中究竟是怎样的形象?板书设计我生长在中国的大地上我骄傲我有美的心灵,我愿意为全世界奉献自己的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