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三年级作文起步教学点滴谈 如何指导小学三年级作文,是许多小学语文老师头疼和不断探索的问题。但无论谁都没有研究出一套实战性最强的三年级起步作文“攻略系统”,只能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策略。我在作文教学实践中利用信息技术做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利用信息技术成功做好第一次作文指导。 三年级是小学承上启下的阶段,我们必须唤起学生对写作文的兴趣从而激发其写作文的潜能。第一节作文课的指导,一定要让孩子们在起点上感到写作文不是难事,变“要我写”为“我要写”,使学生感到写作是一件很轻松的事,充满快乐和自信。这对三年级语文教师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必须充分备课,有时需要一周的时间去铺垫,做足写前指导,目的是让
2、学生在写前有充分的情感体验,等到“万事俱备只欠东风”的时候,老师再进行写法指导,自然就“水道渠成”了。在备课中,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将短小精悍的文章和低等作文同题对比,让学生发现同题作文的差距,知道写好作文其实并不是难事,这样第一次写作文很好地保护了他们的写作积极性,让他们从此乐于动笔。 二、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学生观察、积累生活素材的习惯。 作文高于生活但来源于生活。我告诉学生,只要平时留心观察、认真思考,便会发现生活中可写的东西是很多的。农村孩子有丰富多彩的生活,有特别的生活场景:星期天可以与一群小伙伴去拾蘑菇、挖野菜、摸鱼儿等;放学后可帮助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做力所能及的事,如养鸡喂鸭、种菜锄草
3、、洗衣煮饭、帮助左邻右舍带孩子等。我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将生活化的小作文给学生全面展示,必要时配上视频文件,让他们觉得作文就是很美地反映生活,觉得这些生活小事都是一件事这类作文的好素材。学生看后惊呼:“这些都是发生在自己身边的真人真事呀!”学生体会到作文素材来源于生活后,不再为没什么可写而烦恼了。 三、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积累语言的好习惯。 只有语言积累丰富了,才有可能文思泉涌、笔下生花。我采取了这样一些方法,把作文教学的前期重点放在了引领学生读书上。 从二年级下册开始,我每周精心组织一些短小精悍、启迪智慧的文章在课堂中播放,和学生一起品读情节何等曲折、内容何等感人,以激起他们读书的欲望,然后推荐
4、学生买书品读,并布置学生在规定时间内读完。这样,学生就产生了读书兴趣,养成了读书的好习惯。 四、 利用信息技术培养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必须多练多写,要加大训练量,增加练笔的机会,学生的写作水平才会逐渐提高。为了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增加学生的生活和语言上的积累,我在课堂上创设了就文取材、一箭双雕的“小练笔”,把语言形式的运用和课文内容的理解有机地结合起来,彼此交融,和谐运行。 比如我经常运用信息技术将以下内容提炼展示,并让学生练习:精彩段落,仿一仿;动情之处,抒一抒;课文插图,写一写;悬念结尾,续一续;恰当结构,学一学;精美标题,拟一拟在这样巧妙的练笔训练中,学生的写作能力
5、自然能得到提高。 五、利用信息技术让评价为作文导航。 面对三年级的孩子,他们刚刚接触作文,我让他们尝试自己评改的方法,采取多种形式给学生提供展示习作的空间,为他们的写作热情再添一把火,为他们的写作指引方向。 每次作文后,我都安排时间让学生利用课余将自己的作文制成word文档,然后课堂上展示,师生边读边寻找不对、不妥、不通之处当场指出并让学生谈修改意见。这样,在修改过程中,后进生学到了批改的方法,中等生、优等生也提高了自己修改文章的能力。最后一个环节才是教师批改和整理。三年级学生在写作中不是中心不明确,就是选材不典型、描写不生动,更不用说错别字、病句等毛病了。如果教师都按标准来打分、写评语,学生就会感到作文高不可攀,没写作文几次热情就会减弱。所以,对学生辛辛苦苦写出来的作文,老师应以肯定为主,尽量挖掘出作文中的闪光点给予表扬。教师批改时,要放大亮点。小学生初学作文,难免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要用“放大镜”发现学生作文中的亮点,大力表扬,把优秀作文制成幻灯片展示,让学生从中领悟作文的写法。 总之,教学是门艺术,教学生怎么写好作文是艺术中的艺术,它需要我们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在总结中不断创新、在创新中不断提高。三年级的作文教学需要广大语文教师多实践、多思考、多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