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浅淡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doc

上传人:仙人****88 文档编号:6046804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DOC 页数:5 大小:3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浅淡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doc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浅淡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doc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浅淡中学生语文学习习惯的培养 经常听到好多学生在发牢骚:语文怎么这么难学呀,我尽力了呀。怎么成绩就是上不去呢?”的确,语文涉及的内容“量大面宽”,要想象数理化那样拿高分很不容易。但是,我想说,如果你养成了良好的学习习惯,并持之以恒,那么,水到渠成,到那时,语文就不再高不可攀了。这也是我在运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中得到的一些启示。 “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特别注重学生的自学能力,这就需要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掌握良好的自学方法。而目前很多学生习惯了被动听讲,不愿意动脑、动手、动口。因此,我认为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是运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的第一步。培养哪些学习习惯?怎样培养呢?我在教学实践中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1、 预习习惯。 预习是课堂的“前奏曲”,它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质量,影响着学生的发展。因此,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是非常必要的,培养学生良好预习习惯是养成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前预习习惯也是教育改革的呼唤和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初中生正处于生理和心理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可塑性极强,“近朱者赤,近墨者墨”,因而学校和教师有目的的引导和培养就显得尤其重要。作为教师要教给学生预习方法。首先,应让学生认真读一遍课文,用圈点勾画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多音字及词语,并将查出的字、词含义等知识弄懂。如在上文言文单元时,让学生多动手,翻查字典,这样上课时教师讲解起来就轻松多了。其次,让学生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文章层次,把握文章中心及写法特点。再次,查找相关资料,了解时代背景及作者,以帮助把握文章主旨。总结起来,也就是看、画、读、查着四步。这就是说,把课本中容易解决的问题先解决掉,自己解决不了的问题集中起来,拿到课堂上来解决。这样,在“三勤四环节”中第一环节定向、诱导中,学生的目标方向就会很明确,在听课时就会全神贯注,学习效率就会大大提高,学起来就更起劲儿了。 2、 朗读、背诵的习惯 朗读是语文训练的一项主要内容,在各种读的能力的培养中,朗读是处于首要地位的。这不仅因为朗读是各种形式读的基础,而且朗读有助于培养学生口头表达能力,同时,朗读还有利于加深对文章内容的理解。特别是学习诗词,只有通过朗读才能把汉语的韵律、节奏表达出来,才能更好地体会到作者所创造的意境。我们今天的语文学习,更是把朗读作为一种能力来培养。在朗读训练时,教师要着重指导学生掌握节奏、语气等技巧,使学生读出节奏之美,体会文章的意境之美,进而感受作者的胸襟。 背诵是培养语感的有效途径,能丰富人的知识储备。那些名篇、警句、成语、典故,只有熟读成诵,烂熟于心,才能脱口而出,成为自己的语言,才能招之即来,奔涌到自己的笔下。古人云:“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诗。”纵观历史,大凡有所建树的作家、思想家、文化人都是喜欢背诵并善于背诵妙文诗章的高手。就连苏轼那样的大文豪都把背诵《汉书》作为每天必须完成的“日课”;江泽民总书记站在滕王阁下,能一口气吟诵王勃的《滕王阁序》,与美国前总统尼克松会谈时,能一大段一大段地背诵美国的“独立宣言”。然而,背诵作为中国几千年语文教学的基本手段,在一段时期内被灌以“死记硬背”的恶名而遭人唾弃,以至于当今高中毕业生中难以找到能背诵数十篇古文名篇的。由于“肚子里没有几滴墨水”,其语文素养和能力怎能不大打折扣呢?   因此,必须培养朗读、背诵的习惯。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坚持每天都能利用一点时间,放声朗读自己所学的或所喜欢的名篇、名句。在朗读时,要克服害羞的心理,在不影响他人的前提下,放开声音朗读。不要因为觉得自己读的不好,怕人讥笑而不读,那就永远也学不会朗读。如果我们每月背诵一篇千字短文,再背一首古诗词,在一定意义上就可以说没有白上语文课了。长期坚持下去,也就可以养成朗读的好习惯了。 3、 学、思、问相结合的习惯 这在“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中非常重要。因为学生自学能力的强与弱就在此习惯的培养中渐渐体现出来的。课堂听讲,要求学生专心致志,聚精会神,并做到耳听、目视、心思三者结合。所谓耳听,就是要认真领会教师课上所讲内容。用心专一,思想不开小差,认真做笔记。目视即指认真看书,同时注意教师的每一种表情,每一个动作,以及教师在课堂上的每种演示,这对理解课文关键性的语句以及重点内容有较大的帮助作用。在学生认真听讲的同时,还要注意发挥其大脑的机能促进进行认真的思考。为了调动学生的思维,达到“教”与“思”的统一,在教学中,教师应努力为学生创设一种生动的有吸引力的课堂氛围,巧设思考、入情入境,获取知识,养成习惯。如:我在教《春》一文时,首先用多媒体让学生听音乐欣赏几幅美丽的春景图,然后播放4至6节的配乐朗读录音,学生被这动人的情景所陶醉,从而为本文教学创造了一种良好的课堂气氛。同时,围绕课文我又提出了思考问题:这几节运用了最多的是拟人修辞,谈谈它们在文中有何妙处?这样边思考边讨论,大大调动了学生思维的积极性,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在课堂中一直处于一种积极的思维状态。这样学生既获得了知识又养成了一种良好的听讲习惯。 学与思的同时,还得培养问的习惯。古人说得好“好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时要多想、勤思考,多问几个“为什么”。孟子说过:“尽信书不如无书”,就是告诉我们,对待学问必须要有一种怀疑精神,不要“人云亦云”,一味盲从轻信。学习贵在有独立的见解。如果对某一问题的理解与老师不同,可查出依据来跟老师或同学们展开讨论,这样既可以加深对文章和某一知识点的理解,还可以促进教学相长。 4、 写的习惯 首先是写好字。写一手工整规范的汉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首先,我们老师需要规范书写的习惯:①老师率先垂范,上课工整、美观地板书。②要求学生做作业书写美观、规范,作业不涂改。其次是写笔记的习惯:①教给学生上课做笔记的方法,要求学生抓住要点,不漏记,并做好笔记的整理工作。②要求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随时做好读书笔记,记下精彩的描写,隽永的名言,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语文素养。最后是随时写作的习惯:①老师带头下水作文,带动学生养成良好的随时写作的习惯。②要求学生天天坚持写日记,不论篇幅的长短,记下自己心灵成长的历程。③要求学生留心观察周围的世界,并随时记下自己的所见所感。④鼓励学生积极投稿,以报刊铅字的形式激励其攀登文学的殿堂。 5、 自我复习与检测的习惯。 “三勤四环节”教学法中最后一个环节就是反馈与总结。自古以来,许多教育家都很重视知识的巩固。孔子说过:“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认为,复习是学习之母;因此指导学生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复习习惯是必要的。在复习中,反对机械的死记硬背,提倡理解记忆,学以致用。教师可以抓住作业和加强基本技能训练两个主要环节,是对以学知识最好的复习。教学中必须重视作业的布置、检查、批改与评讲等工作,发现问题,及时修正,让学生在思考和练习中掌握语文知识和技能技巧。同时还可开展课前热身、课堂练习、课后阶段复习。以使学生系统而全面地掌握所学知识。 为了更好的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教师在讲授新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知识检测,可以了解学生知识掌握情况,随时发现不足之处,弥补缺漏,纠正错误。考试方式可以是阶段性的,又可以是单元、课文的自测。不论采用什么形式,其目的都应是为了使学生更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为此,要求学生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既不能害怕考试,又不能草率对付考试,养成良好的接受老师检测和自我检测的习惯。 如果我们处处都从小事着手,并且坚持,那么,“水到渠成”,学生的语文能力就会慢慢提高,语文也就不难学了。 5
展开阅读全文

开通  VIP会员、SVIP会员  优惠大
下载10份以上建议开通VIP会员
下载20份以上建议开通SVIP会员


开通VIP      成为共赢上传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当前位置:首页 > 教育专区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抽奖活动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9-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18658249818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微信公众号    抖音    微博    LOFTER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