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描述
某商场三种商品销售量和零售价格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
价格(元件)
销售量(件)
田
乙
丙
200
100
160
220
120
150
4000
8000
3000
5000
6000
4000
若根据上述资料编制三种商品的销售量指数和零售价格指数,并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
(1)销售量指数为( A )。
A.107.69% B.116.35% C.92.86% D.90.56%
(2)商品零售价格指数为( B )。
A.105.67% B.108.04% C.90.28%D.94.62%
(3)销售量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 B )。
A.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16.35%,增加34万元
B.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7.09%,增加16万元
C.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下降7.14%,减少14万元
D.由于销售量的变动,使销售额下降9.44%,减少19万元
(4)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 B )。
A.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5.67%,增加13万元
B.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增长8.04%,增加18万元
C.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下降9.72%,减少22万元
D.由于价格的变动,使销售额下降5.38%,减少12万元
2.某企业三种产品的单位成本和产量资料如下表:
产品名称
单位产品成本(元吨)
产量(吨)
甲
乙
丙
350
180
30
320
176
30
50
50
160
60
50
200
若根据上表资料编制三种产品的总成本指数、成本总指数、产量总指数,并分析由于单位产品成本和产量变动对产品总成本的影响,请回答下述问题:
(1)总成本指数为( A )。
A.108.62% B.118.04% C.92.05% D.98.45%
(2)产量总指数为( B )。
A.114.86% B.115.02% C.86.94% D.87.06%
(3)成本总指数为( B )。
A.96.57% B.94.44% C.105.88% D.106.65%
(4)单位产品成本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 C )。
A.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5.88%,增加2117元
B.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6.65%,增加2400元
C.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5.56%,减少2000元
D.由于单位产品成本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3.43%,减少1235元
(5)产量变动对总成本的影响程度和金额分别为( A )。
A.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15.02%,增加4700元
B.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增长14.86%,增加4650元
C.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13.06%,减少4087元
D.由于产量的变动,使总成本下降12.94%,减少4050元
已知某地区某年有关经济发展的综合统计资料如下:
①农业总产出为12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40亿元;
②工业总产出为35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250亿元;
③建筑业总产出为150亿元,其中间投入为90亿元;
④运输邮电业总产出为11o亿元,其中间投入为70亿元;
⑤贸易、餐饮业总产出为10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50亿元;
⑥盈利性服务业营业收入为90亿元,其中间投人为30亿元;
⑦非盈利性服务业经常性费用支出为35亿元,固定资产价值为l00亿元,虚拟折旧费按固定资产价值的5%计算;
⑧全地区劳动者报酬为320亿元,固定资产消耗为40亿元,生产税收人为100亿元,生产补贴为60亿元,营业盈余为30亿元。
请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计算该地区生产总值(GDP)可采用的方法有( AB ).
A.生产法 B.收入法 C.支出法 D.产品法
(2)该地区生产总值(GDP)为( B )亿元。
A.425 B.430 C.525 D.310
(3)该地区工业增加值率为( A )亿元。
A.28.6% B.40% C.41.7% D.71.4%
(4)收人法增加值由( D )组成。
A.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营业盈余 B.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补贴和营业盈余
C.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和营业盈余 D.固定资产折旧、劳动者报酬、生产税净额和营业盈余
2.某工业企业报告期内劳动者报酬为210万元,生产税为80万元,财政补贴为20万元,所得税为15万元,固定资产折旧为25万元,营业盈余为40万元,且已知增加值率为中间投入率的两倍。
请回答:
(1)该企业报告期增加值为( A )万元。
A.335 B.375 C.355 D.350
(2)该企业报告期中间投入为( B )万元。
A.187.5 B.167.5 C.177.5 D.175
(3)该企业报告期总产出为( D )万元。
A.525 B.562.5 C.532.5 D.502.5
(4)下列关于增加值的表述中,( CD )是错误的。
A.增加值是生产活动最终成果的价值表现 B.增加值可以用生产法和收人法计算
C.生产法增加值等于总产出加中间投入 D.生产法增加值一般采用“产品法”进行计算品法”进行计算
某公司于2005年初建,注册资本金为l00万元,而实际投入资本为30万元。经营一年后,2006年该公司按国家规定从利润中提取资本公积金5万元,并有未分配利润6万元。
请根据所给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企业所有者权益等于( A )。
A.资产一负债 B.实收资本一负债合计 C.实收资本+未分配利润 D.资产一流动负债
(2)该公司2006年所有者权益为( C )万元。
A.111 B.81 C.41 D.36
(3)如果该公司为进一步扩大业务,从银行借款20万元,那么该公司所有者权益( C )。
A.增加20万元 B.为21万元 C.不变 D.为16万元
(4)下列各项中属于企业无形资产的有( BCD )。
A.折旧 B.专利权 C.商誉 D.土地使用权
2.某企业2007年末资产负债资料如下:流动资产1000万元;固定资产原价1600万元,其中生产经营I!生固定资产1300万元;累计折旧500万元,其中本年折旧80万元;资产总计2200万元;负债合计1300万元,其中长期负债700万元。该企业没有长期投资和其他资产,也没有在建工程。
根据上述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1)该企业2007年末固定资产净值为( B )万元。
A.1600 B.1l00 C.1300 D.1520
(2)该企业2007年末固定资产合计为( B )万元。
A.1600 B.1100 C.1300 D.1520
(3)该企业2007年末所有者权益为( D )万元。
A.2200 B.1500 C.1300 D.900
(4)下列对该企业流动负债的表述中,错误的有( BC )。
A.流动负债等于负债合计减长期负债 B.流动负债等于负债合计减长期借款
C.流动负债中不包括应付工资 D.流动负债中包括应交税金
A单位2009年财务统计报表上报截止期限为2月10 Et,在2月8日,区统计局打来电话,要求按时填报。此后,该单位由于疏忽,未按时上报报表。2月12 E1,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要求其2月1513前上报。该单位仍未按时上报。2月16日,区统计局向该单位送达《统计检查查询书》,要求其在2月18日前答复2009年度财务统计报表数据。该单位2月18日将未经Jjn-r的众多财务报表和账目送至区统计局。
(1)A单位存在哪些统计违法行为( AB)
A.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B.拒绝答复统计检查查询书
C.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D.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2)区统计局进行了几次催报( A )
A.1次 B.2次 C.3次 D.4次
(3)对该单位的统计违法行为,区统计局可分别作出何种处理( ABD )
A.警告 B.通报 C.批评教育 D.罚款
2.某国有企业主要领导为完成上级下达的计划指标,让统计人员将2008年工业总产值6.12亿元和2009年上半年工业总产值3.92亿元,向县统计局分别上报为l0.75亿元和6.62亿元。更为严重的是,在县统计局对其实施执法检查期间,该企业主要领导不仅不配合检查,还指使下属人员不向县统计局报送统计报表。查实后,该企业和涉案主要责任人受到了处罚。
请回答:
(1)在此案例中该企业和主要责任人员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BC )
A.提供不完整的统计资料 B.要求统计人员篡改统计资料 C.拒绝、阻碍统计检查 D.提供不真实的统计资料
(2)县统计局对该企业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作出何种处罚或采取何种处理措施?( ACD )
A.通报 B.批评教育 C.罚款 D.建议有部门对涉案责任人给予处分
(3)有决定权的机关对涉案责任人可以作出何种处分?( D )
A.罚款 B.撤职 C.调离原工作岗位 D.记过
3.某省统计局在对某企业进行统计执法检查时发现该企业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为统计学类大学本科毕业生,但没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也未取得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遂认定该企业存在统计违法行为。
请回答:
(1)该企业违反了何种法律规范?( BC )
A.违反统计执法检查规定 B.违反统计从业资格认定规定 C.违反统计规章的规定 D.违反统计调查证管理办法
(2)该企业的统计人员至少应当具备下列何种条件?( AB )
A.取得统计员以上统计专业技术职务资格 B.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资格证书
c.具备会计与统计核算、统计实务专业大专,统计学类、经济学类、工商管理类专业本科以上学历(或学位)
D.取得会计从业资格,持有会计从业资格证书
(3)该企业若改正自己的统计违法行为,可以怎么办?( CD )
A.让具有会计从业资格的人员接任统计工作 B.让原人员改为兼职从事统计工作
c.立即选派具有统计从业资格的人员从事统计工作
D.让该统计人员通过考试取得统计从业资格,持有统计从业资格证书
(4)该企业原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欲取得统计从业资格,必须要通过什么科目的考试?( B )
A.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 B.统计法基础知识 C.统计基础知识与统计实务、统计法基础知识
D.统计学原理
2006年初,某省统计局向全省保健食品企业布置了《保健食品企业统计年报》,报送报表的期限是2006年3月10日。经查,某保健食品公司报表中的某些数据严重低于实际情况,省统计局将报表退回,要求审核后重新填报,该公司置之不理。之后,省统计局又发出了《统计报表催报通知书》,该公司仍拒绝重新填报统计资料。省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了统计行政处罚。
请回答:
(1)该保健食品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BD )
A.伪造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 C.篡改统计资料。 D.拒报统计资料
(2)省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 AD )
A.警告 B.停业整顿 C.1万元以上罚款 D.20万元以下罚款
(3)本案在省统计局作出处罚决定之前若启动听证程序应具备什么必要条件?( AC )
A.该公司在法定期限内提出了听证申请 B.省统计局拟作出l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
C.省统计局拟作出2万元以上罚款的处罚决定 D.省统计局拟作出5万元以下罚款的处罚决定
(4)该公司若不服省统计局的处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BCD )。
A.向该市统计局申请复议 B.向国家统计局申请行政复议 C.提起行政诉讼 D.向省政府申请行政复议
2.某建筑工程有限公司上报的2006年建筑业总产出为20511.3万元,从业人员2413人,工资总额2732.45万元。经查,该公司无法提供2006年的财务报表和原始记录等资料,有具体的核算资料,上报的统计数据没有任何依据,构成了统计违法行为。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行政处罚。
请回答:
(1)该公司涉嫌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C )
A.篡改统计资料 B.提供不真实统计资料 C.未按规定设置原始记录 D.拒绝提供统计资料
(2)当地统计局对该公司作出罚款处罚,以下罚款额度正确的有:( C )。
A.20万元以下 B.5万元以上 C.1万元以下 D.20万元以上
(3)当地统计局还可以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罚?( B )
A.停业整顿 B.警告 C.通报批评 D.对涉案主要责任人予以记过处分
(4)该公司若不服从处罚,可以采取的措施是( AD )。
A.申请行政复议 B.向工商局申诉 C.向上级申诉 D.提起行政诉讼
3.某省辖市一会计师事务所未按要求报送统计报表,收到送达的统计报表催领单后,仍未按规定时间上报。市统计局认为该事务所涉嫌统计违法,遂向其先后送达统计行政处罚告知书和行政处罚决定书。该事务所不服市统计局的处罚决定。先后申请了行政复议,提起了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处罚决定。
请回答:
(1)该事务所在此案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C )
A.虚报统计资料 B.瞒报统计资料 C.经催报后仍未按时提供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事务所作出何种处罚?( BD )
A.停业整顿 B.警告 c.责令停业 D.20万元以下罚款
(3)该事务所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D )
A.省统计局 B.市统计局 C.省政府 D.市政府.
(4)该案经行政复议后,该事务所仍不服,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B )
A.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B.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C.省政府 D.市人民法院
4.某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5至2006年间4次迟报房地产开发投资基层统计报表。2006年8月,市统计局依法对该公司作出统计行政处罚。该公司不服,提起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经审理,受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机关均维持了市统计局作出的行政处罚决定。
请回答:
(1)该公司在此案例中有何种统计违法行为?( B )
A.虚报统计资料 B.迟报统计资料 c.拒报统计资料 D.篡改统计资料
(2)市统计局依法可对该公司作出何种处理?( BD )
A.停业整顿 B.警告 C.批评教育 D.1万元以下罚款’
(3)该公司可以向哪个机关申请行政复议?( AC )
A.省统计局 B.省政府 C.市政府 D.市人民法院
(4)该公司经行政复议后仍不服,应该向哪个机关提起行政诉讼?( B )
A.作出行政复议决定的机构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B.市人民法院 C.省政府 D.市统计局所在地基层人民法院
展开阅读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