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2013届高三历史考前冲刺训练(1)第卷(选择题,48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12小题48分。在每小题所出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24. 左传僖公二十六年载:“昔周公、大公股肱周室,夹辅成王(注:周武王之子,西周第二代国王)。成王劳之,而赐之盟,曰:世世子孙无相害也!载在盟府,大师职之。”这说明西周初年( )A分封邦国众多 B天子与封臣关系平等C靠盟约维系宗法关系 D尚未形成高度集权【答案】D25. 比起秦代焚书坑儒,汉代独尊儒术的成功之处在于( )A以思想统一维护了政治的大一统B以温和的行政手段解决意识形态问题C将儒家经术作为国家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基本内容D为君主
2、专制的创立奠定了理论基础【答案】B26. 明史载:“成祖简翰林官直(值)文渊阁,参预机务其时章疏直达御前,多出宸(帝王)断。儒臣入直,备顾问而已。”可见,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 )A参与机务,批答章疏 B参与决策,传达公文C参与政务,充当顾问 D参与政事,主管文教【考点】明朝的内阁的设立【解析】依据“参预机务”“备顾问而已”可知当时内阁阁臣的职责是参与政务,充当顾问。【答案】C27.马丁路德曾称印刷术为“上帝至高无上的恩赐,使得福音更能传扬”。此语实际上( )A证实了印刷术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发明B说明了路德认同基督教的上帝造物说C肯定了印刷术有助于新教思想的传播D夸大了印刷术在传播中华文明中的
3、影响【考点】四大发明的影响【解析】考查材料理解能力。马丁路德话是说印刷术对宗教改革的作用。ABD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C28. 魏源提出:“执古以绳今,是为诬今;执今以律古,是为诬古”。他认为历史评价应该( )A坚持统一标准 B着重古今联系 C依据历史环境 D强调古为今用【答案】C29. 南京总统府内的一座宫殿上挂着这样一幅对联:“天命诛妖杀尽群妖万里河山规化日,王赫斯怒勃然一怒六军介胄逞威风”,横批“太平一统”。为实现“太平一统”,奉“天命诛妖”之士采取的行动( )A瓦解了清朝统治的政治基础 B迈出了向西方学习的第一步C在体制变革上做了勇敢尝试 D打击了帝国主义的嚣张气焰【答案】C30近
4、代良友:画报第62期刊登一幅大大的地毯,说明性文字写道:蒋主席公邸地毯图案,色彩庄严而华丽,象征全面统一,表现国体尊荣,然而际此10月国庆节期,内忧外患频仍,东北一角,崩缺糜烂,即使毯毁损,已堪惋惜,况国土失陷,可哀孰堪!这期画报出版的时间应该是( ) A1915年 B1927年 C1931年 D1949年【答案】C31“希腊人把他们的棹看作实际上是和他们自己很相似的,区别仅在于神更有力量、更长寿、更美丽。由于信奉这样的神,希腊人觉得自己生活在一个由熟悉的、可以理解的力量统治的世界里,因而感到无忧无虑、安适自在。”这表明希腊人( )A认为神与人没有区别 B反对天主教会的权威C宣扬唯物主义思想
5、D具有理性的思维方式【答案】D321789年,华盛顿在首任总统就职演说中说:“任何地方偏见或地方感情,任何意见分歧或党派敌视,都不能使我们偏离全局观点和公平观点,即必须维护这个由不同地区和不同利益所组建成的大联合政权。”这句话的精神实质是( )A三权分立、制约与平衡 B维护联邦的统一与稳定C保护国家的利益与主权 D中央政府与州政府分权【答案】B33马克思在读完物种起源后写道:“达尔文的著作非常重要,他为我研究历史斗争提供了自然科学基础。”据此推导出的正确结论是( )A进化论是马克思主义三大理论来源之一 B马克思肯定了达尔文学说的积极意义C马克思主义发展促成了进化论的诞生 D阶级斗争学说建立在生
6、物进化论基础上【答案】B34内森米勒在罗斯福正传中指出:他(罗斯福)是在设法医治一个资本主义社会的暂时疾病,通过护理使它恢复健康。只是因为常规疗法再也不能奏效,他才试用了试验性疗法。罗斯福的“试验性疗法”具体体现在( )统制货币 规定最高工资的标准 降低农产品价格 以工代赈AB C D【答案】C35在对“冷战”时期的历史开展研究性学习中,某校学生拟定的以下主题不符合史实的是( )A朝鲜战争:热战背后的大国角逐 B欧洲联合:扩大生存空间的努力C跨越鸿沟:中美外交关系的调整 D苏东剧变:一场静悄悄的制度革命【考点】苏东剧变【解析】根据所学冷战是在1946年到1991年苏联解体,苏东剧变是社会主义遭
7、遇重大挫折,随着苏联解体两极格局结束,应该排除D。故选D。【答案】D第卷(非选择题,52分)二、非选择题:第40题25分。第41题12分,共37分。要求:条理清楚,紧扣题意。40(40分)儒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具有很强的生命力,其发展带有明显的时代印记,对中国社会、政治和文化等各方面影响深远。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儒学)守旧而又维新,复古而又开明,这样一种二重性的立场,使得儒家学说能够在维护礼教伦常的前提下,一手伸向过去,一手指向未来,在正在消逝的贵族分封制宗法社会和方兴的大一统国家之间架起了桥梁。这就是为什么儒学在当时能成为“显学”,以及虽然于变革动荡的形势下显得迂阔难行,而到新
8、社会秩序巩固后又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张岱年、方克立主编中国文化概论材料二明末清初的思想家们对传统儒学进行了批判,使传统儒学得以发展。他们主张为学应求务实,关注国计民生,致力于变革社会,并身体力行。中国文化史材料三陈独秀说“愚之信仰共和,必排孔教”。李大钊指出:孔子是“历代专制之护符”。吴虞在说孝一文中,提示“孝”的真谛,是“不犯上作乱,把中国弄成一制造顺民的大工厂。”鲁迅对封建礼教的攻击最为猛烈。他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提出了“将来容不得吃人的人活在世上”的社会理想。新文化运动史料集请回答:(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儒学在汉代“被捧上独尊地位”的原因。(6分)(2)据材料二并结合
9、所学知识,指出传统儒学在明清时期得以发展的主要表现,并就此谈谈你的认识。(12分)(3)材料二、三分别从什么角度印证了材料一观点的?结合这两则材料和所学知识说明你的理由。(7分)40(25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其独尊的原因,可从儒学内容特点、董仲舒的改造、时代需要、汉武帝的推崇等来归纳。第(2)问表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归纲儒学在明清时期发展的表现,可从政治、经济、治学倾向等方面来概括;认识:注意要联系上一问来谈认识,可从其根源、内容的特征、历史影响等角度回答。第(3)问材料一有多种观点。材料二、三只是印证了部分观点,对比两个材料,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儒学的“维新”、“开明”
10、,据材料二来归纳理由;材料三反映了儒学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即儒学“守旧”、“复古”,可据材料三来归纳其理由。【答案】(1)儒学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对新儒学的接受、推崇和推广。 (6分)(2)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治学上主张经世致用。 (6分) 认识:是封建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对后世民主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6分)(3)材料二角度:从“维新”“开明”印证。理由: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主张。 (4分)材料三角度:从“守旧”“复古”
11、印证。理由:传统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阻碍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分)41(12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美国学者彭慕兰在其大分流:欧洲、中国及现代世界经济的发展中提出:“欧洲的核,心区和世界其他一些地方(显然主要是东亚,但或许还有其他地方)的核心区之间经济命运的大分流在18世纪相当晚的时候才出现。”他认为,19世纪以前中国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中国的江南地区)与欧洲的经济核心区(主要指英国)在发展水平上并没有大的差别,欧洲的现代性是偶然的结果,其关键性的促成因素是获得海外的资源和在利用地下能源方面取得了成就。下面是其对利用地下能源方面的一些论述: 中国煤矿业者面临的最大技术问题,特别是在西
12、北,与他们在英格兰的同行面临的问题有根本的不同。英国的煤矿经常渗水,为了把水抽干就需要有一台大功率的水泵。中国煤矿中水的问题要少得多,相反,它们非常干燥,专业技术对欧洲煤业的突破是至关重要的,蒸汽机代表了一项更为重要的突破。只有在采煤业中蒸汽机的优势才明显到在短短几十年间得到迅速推广,并形成了一个完整的行业。欧洲技术革新的浪潮当然是工业革命的一个必要条件,我们应该记住,地理位置和并列的偶然性在使英国的煤和蒸汽机成为工业化的前锋时具有怎样的重要性。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大分流”的相关观点。(要求:对该观点赞成、反对或另有观点均可,观点明确;运用相关史实进行评析,史论结合。)41【答案】(
13、12分)评分标准分三个等级:一等(1210分),二等(95分),三等(40分),满分12分。1观点部分:观点明确、解读准确,3分;2论证部分:要求材料全面,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论证7分;3结论部分:要求总结提升,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观点,2分。附参考:1观点部分:19世纪以前,欧洲与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别不大;进入19世纪之时,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欧洲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注:对该观点可以赞同、反对,或者综合考虑。如果只回答出上述观点的一部分,酌情给12分)2论证部分:赞同:(1)19世纪以前的中国与欧洲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大。(可以参照以下要点)中、欧农耕经济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新航路开
14、辟后中、欧经贸往来密切且相对平等;中、欧同处于手工生产阶段等;(2)进入19世纪之时的中国与欧洲相比,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欧洲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可以参照以下要点)中国、欧洲不同的地理环境;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并拓展了市场;中、欧煤矿开采的不同环境以及欧洲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等。反对:(1)19世纪以前的中国与欧洲的对比,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农业,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进行殖民扩张,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有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等方面的史实,说明差别很大;(2)进入19世纪之时的
15、中国与欧洲的对比,用导致欧洲工业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殖民扩张导致市场扩大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完善、西方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中国仍停留在传统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史实,说明欧洲在现代化中处于世界领先地位的历史必然性;综合考虑:论证部分可以参考以上的两个方面,具体略。3结论部分:回应前面的赞同、反对,或者综合考虑,从现代化得以展开的条件(或必然、或偶然、或其他)出发,言之有理即可。三、选考题:每小题15分。只能选择做其中的一道题。45(15分)【选修一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35年11月3日,(国民政府)财政部发布公告,宣布在全国范围内推行法币制度。公告指出:“自近年世界
16、经济恐慌,各重要国家相率改定货币政策,不许流通硬币。我国以银为币。白银价格剧烈变动以来,遂致大受影响。国内通货紧缩之现象,至为显着。因之工商调敝,百业不振,而又资金源源外流,国际收支大蒙不利,国民经济日就萎败,种种不良状况,纷然并起。”公告中规定了六条办法,其主要内容为:统一货币发行权,实行法币政策,稳定法币对外价值,保持汇率稳定。法币政策是南京国民政府继“废两改元”之后实施的又一项重要货币政策,同时也是我国货币史发展过程中的一次重要变革。它对于我国现代信用货币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以及三、四十年代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都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摘编自黄余送 裴平民国政府的货币改革(1)根据材料
17、,概括指出国民政府实施法币政策的背景。(6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法币政策的积极影响。(9分)45(15分)【答案】(1)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引发中国金融动荡、经济发展困难;中国货币发行不统一,币制混乱。(6分)(2)结束了中国货币混乱的状态,实现了币制的统一,促进了国内农、工、商业的发展;摆脱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稳定了金融市场;成功集中了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较充分的物质准备。(9分)46(15分)【选修二近代社会的民主思想与实践】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都提出了自己的政治主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1946年6月出版的再生第118期上,发
18、表了张东荪的一个中间性的政治路线一文,这是这一时期正式提出中间路线的较早的一篇文章。张文说:“中国必须于内政上建立一个资本主义与共产主义中间的政治制度。”这个中间性的政治制度就是调和美苏二者。“亦就是:在政治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英关式的自由主义与民主主义;同时在经济方面比较上多采取苏联式的计划经济与社会主义。从消极方面来说,即采取民主主义而不要资本主义,同时采取社会主义而不要无产专政的革命。我们要自由而不要放任,要合作而不要斗争。不要放任故不要资本家垄断,不要斗争故不要阶级斗争。”材料二施复亮提出:“中国中间阶层的历史,是要建设一种新资本主义的经济和新民主主义的政治,而其斗争的方法和态度又是和平的
19、、渐进的,在本质上而且是改良的。” 白寿彝主编中国通史(1)依据材料概括“中间路线”的主张。(6分)(2)依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中间路线”的主张?(9分)46(15分)【答案】(l)政治上主张英美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经济上主张实行改良的资本主义;调和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建立“中间性的政制”。(6分)(2)在保留国民党政权的前提下,通过改良的办法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和平民主建国有积极作用;他们的主张不符合中国实际,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中间道路”最终破产。(9分)47(15分)【选修三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1941
20、年7月18日,斯大林致信丘吉尔,要求英国在法国北部或北非两线开辟反击希特勒的新战场。对此,英国认为“从军事观点看,除了我们已经采取的行动以外,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影响俄国主要陆军和空军的作战行动,他们必须自救。”1941年底至1942年初,美英在讨论联合作战的战略方针时,英国认为应集中美英力量进攻北非,然后集结足够兵力,进攻北欧、西欧和南欧;美国提出在1942年美英集结兵力横渡英吉利海峡,进入法国本土。 1943年1月,美英商讨西欧登陆计划,英国坚持先从北非进攻意大利西西里岛,后在法国开辟第二战场,而美国认为应迅速在英国和北非集结兵力进攻法国的布勒斯特半岛和布伦,因两国意见不一,开辟第二战场的问题
21、暂时被搁置起来。1943年底,美英苏三国首脑召开德黑兰会议,正式否定了丘吉尔的巴尔干计划,确定了美英军队于1944年5月在法国西北部登陆,发动“霸王战役”。(1)据材料,概括说明英国关于开辟欧洲第二战场主张的变化。(6分)(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导致上述变化的主要原因。(9分)47(15分)【答案】(1)从拒绝考虑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到准备开辟从北非到南欧的第二战场,再到同意在法国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6分)(2)初期拒绝的原因:战争初期英国损失严重;希望苏联在对抗德国的过程中互相削弱其实力。(3分)中期准备的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担心美国将战场重心转移;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为了夺回
22、英国的势力范围;阻止苏联势力扩张。(3分)后期同意的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变化;苏联反攻节节胜利;英国由于自身实力衰弱,被迫服从美国全球战略。(3分)48(15分)【选修四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毛泽东的民粹主义思想及其本质上的小农倾向和他对“共同生活、共同劳作”的农民理想的浪漫称颂,使他把“人民”这一概念仅仅理解农民群众(因为农民毕竟是中国人口的绝大多数),并导致他高度评价他相信农民所具有的那种自发的革命性。如果说,毛泽东因其民粹主义思想而被证明不是一个纯粹的列宁主义者,那么,在中国的历史环境中,正是这些平均主义的民粹主义思想对成功地实现一切在马克思主义指
23、导下的革命发挥了积极作用。 (美)莫里斯-迈纳斯毛泽东的中国及后毛泽东的中国 材料二此外,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工厂(社会生产、公营和私营的)与合作社(变工队在内),不是分散的个体经济。分散的个体经济,家庭农业与家庭手工业也是封建社会的基础,不是民主社会(旧民主、新民主、社会主义,一概在内)的基础,这是马克思主义区别于民粹主义的地方。简单言之,新民主主义社会的基础是机器,不是手工。我们现在还没有获得机器,所以我们还没胜利。如果我们永远不能获得机器,我们就永远不能胜利,我们就要灭亡。现在农村是暂时的根据地,不是也不能是整个中国民主社会的主要基础,由农业基础到工业基础,正是我们革命的任务。 毛泽东
24、书信集 材料三图16所示是美国时代杂志1985年某一期的封面。画面很清楚地对毛泽东和邓小平两个时代的生活进行了对比:一边是游行的队伍和农民在田里插秧;另一边是忙忙碌碌的上班族,高楼大厦,汉堡包、照相机等消费品。(1)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知识,谈谈你对材料一中莫里斯迈纳斯关于毛泽东的“民粹主义思想”观点的看法。(8分)(2)材料三中该期杂志封面土的“CHINA Moving Away from Marx”(中国正在远离马克思)的说法对吗?请结合史实谈谈你的看法。 (7分) 图1648(15分)【答案】(1)他的观点不正确。(2分)他只看到毛泽东重视农民,而没有看到毛泽东的深层思想:革命的任务是(
25、获取机器)实现由农业基础向工业基础的转变,在中国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6分)(2)不对。(2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5分)【参考答案和评分标准】一、选择题:(48分)题号242526272829303132333435答案DBCCCCDDBBCD二、非选择题:(52分)40(25分)【解析】第(1)问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归纳其独尊的原因,可从儒学内容特点、董仲舒的
26、改造、时代需要、汉武帝的推崇等来归纳。第(2)问表现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来归纲儒学在明清时期发展的表现,可从政治、经济、治学倾向等方面来概括;认识:注意要联系上一问来谈认识,可从其根源、内容的特征、历史影响等角度回答。第(3)问材料一有多种观点。材料二、三只是印证了部分观点,对比两个材料,可知材料二反映了儒学的“维新”、“开明”,据材料二来归纳理由;材料三反映了儒学不适应时代的需要,即儒学“守旧”、“复古”,可据材料三来归纳其理由。【答案】(1)儒学以维护礼教伦常为前提;董仲舒对先秦儒学的改造适应了当时统治者的需要;汉武帝对新儒学的接受、推崇和推广。(6分)(2)表现:政治上抨击专制皇权;经济上
27、反对重农抑商,主张工商皆本;治学上主张经世致用。 (6分) 认识:是封建专制强化和商品经济发展在思想领域的反映;具有民主启蒙色彩,对后世民主思想的发展有一定影响。 (6分)(3)材料二角度:从“维新”“开明”印证。理由:明清儒学对传统儒家思想进行了批判性发展,提出了一系列新的思想主张。 (4分)材料三角度:从“守旧”“复古”印证。理由:传统儒家思想维护封建统治,阻碍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3分)41【答案】(12分)评分标准分三个等级:一等(1210分),二等(95分),三等(40分),满分12分。1观点部分:观点明确、解读准确,3分;2论证部分:要求材料全面,多角度、多维度、多层次论证7分;3
28、结论部分:要求总结提升,不能只是简单的重复观点,2分。附参考:1观点部分:19世纪以前,欧洲与中国在经济发展水平上差别不大;进入19世纪之时,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欧洲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注:对该观点可以赞同、反对,或者综合考虑。如果只回答出上述观点的一部分,酌情给12分)2论证部分:赞同:(1)19世纪以前的中国与欧洲相比经济发展水平差别不大。(可以参照以下要点)中、欧农耕经济仍然处于主导地位;新航路开辟后中、欧经贸往来密切且相对平等;中、欧同处于手工生产阶段等;(2)进入19世纪之时的中国与欧洲相比,由于一些偶然的因素,欧洲取得了世界领先的地位。(可以参照以下要点)中国、欧洲不同的地理环
29、境;欧洲人发现美洲新大陆,促进了资本原始积累,并拓展了市场;中、欧煤矿开采的不同环境以及欧洲蒸汽机的发明与推广等。反对:(1)19世纪以前的中国与欧洲的对比,用欧洲出现资本主义农业,工场手工业迅速发展,新航路开辟后,进行殖民扩张,实行重商主义政策,大力发展对外贸易;中国自然经济占主导地位,资本主义萌芽始终没有发展到工场手工业阶段,实行重农抑商政策,闭关锁国等方面的史实,说明差别很大;(2)进入19世纪之时的中国与欧洲的对比,用导致欧洲工业革命爆发的必然性(殖民扩张导致市场扩大等)、民主政治进一步发展完善、西方自然科学迅速发展,中国仍停留在传统科技水平等方面的史实,说明欧洲在现代化中处于世界领先
30、地位的历史必然性;综合考虑:论证部分可以参考以上的两个方面,具体略。3结论部分:回应前面的赞同、反对,或者综合考虑,从现代化得以展开的条件(或必然、或偶然、或其他)出发,言之有理即可。三、选考题(15分):45(15分)【答案】(1)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西方各国的货币政策引发中国金融动荡、经济发展困难;中国货币发行不统一,币制混乱。(6分)(2)结束了中国货币混乱的状态,实现了币制的统一,促进了国内农、工、商业的发展;摆脱世界银价涨落的影响,稳定了金融市场;成功集中了国内资金,为抗战作了较充分的物质准备。(9分)46(15分)【答案】(l)政治上主张英美的自由主义和民主主义;经济上主张实行改良的
31、资本主义;调和资本主义和共产主义,建立“中间性的政制”。(6分)(2)在保留国民党政权的前提下,通过改良的办法走资本主义道路,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对反对国民党独裁统治、争取和平民主建国有积极作用;他们的主张不符合中国实际,随着全面内战的爆发,“中间道路”最终破产。(9分)47(15分)【答案】(1)从拒绝考虑开辟欧洲第二战场,到准备开辟从北非到南欧的第二战场,再到同意在法国北部开辟欧洲第二战场。(6分)(2)初期拒绝的原因:战争初期英国损失严重;希望苏联在对抗德国的过程中互相削弱其实力。(3分)中期准备的原因:太平洋战争爆发,英国担心美国将战场重心转移;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形成;为了夺回英国的势力
32、范围;阻止苏联势力扩张。(3分)后期同意的原因: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形势的变化;苏联反攻节节胜利;英国由于自身实力衰弱,被迫服从美国全球战略。(3分)48(15分)【答案】(1)他的观点不正确。(2分)他只看到毛泽东重视农民,而没有看到毛泽东的深层思想:革命的任务是(获取机器)实现由农业基础向工业基础的转变,在中国先建立新民主主义社会,再建立社会主义社会。毛泽东不是一个民粹主义者,而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6分)(2)不对。(2分)以邓小平为代表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实际相结合,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开始了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这不是远离马克思主义而是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5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