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需求结构变轨__插秧机市场驶入“减速带”_叶红.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3796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4 大小:2.7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需求结构变轨__插秧机市场驶入“减速带”_叶红.pdf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需求结构变轨__插秧机市场驶入“减速带”_叶红.pdf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需求结构变轨__插秧机市场驶入“减速带”_叶红.pdf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叶红知秋YE HONG ZHI QIU 叶红自去年至今年,我国插秧机市场面临疫情、国三升级国四、“水改旱”等一系列生态环境的变迁,加之替代品的蚕食,市场走势形同过山车,跌宕起伏、震荡下行的特点较为突出。与之同时发生的内生动力减弱、市场需求结构深度调整、区域市场南迁等多重因素叠加,进一步加剧了市场的不确定性,构成错综复杂的新形势,为今年的市场蒙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市场温和下沉市场驶入“减速带”今年 4 月,正值插秧机市场发力之时,但市场却遭遇倒春寒。市场调查显示,今年前 4 个月,我国 累 计 销 售 各 种 插 秧 机 4.95 万 台,同 比 下 降10.49%。从步行式和高速乘坐式两大品类

2、的表现看,南辕北辙。步行式插秧机累计销售 2.56 万台,同比大幅度下滑 23.35%;占比 57.72%。与之想反,高 速 乘 坐 式 插 秧 机 销 售 2.39 万 台,同 比 增 长9.13%;占比 48.28%,较之去年同期提升 8.68 个百分点。在纳入补贴系统的 75 个品牌中,销量前 8的主流品牌累计销售 4.17 万台,同比下降 6.92%,低于平均降幅 3.57 个百分点。大火无干柴、大水无尘沙,在整体市场下滑的大背景下,八大品牌全部沦陷,但下滑幅度较为温和,降幅在 2%10%不等。低迷市场加大竞争烈度,推动市场加速洗牌。八大品牌市场控制了 84.24%的市场份额,较之去年

3、同期再升 3.23 个百分点。销量不足 100 台的品牌多达五成以上,这个长长的尾部或成为出局的主要对象。前 4 个月,插秧机市场延续了去年的“熊市”,继续沿下行通道运行。水稻种植面积缩水、国三升级国四、以及市场内生动力偏弱等多重利空因素叠加,成为插秧机市场自去年至今年 4 月份驶入“减速带”的直接原因。深度调整抓住市场升级新机遇近年,我国插秧机市场最大的变化莫过于市场需求进入深度调整期,表现为步行式、高速乘坐式两大品类此消彼长。回溯自 2013 年2020 年两大品类占比的变化,由 13.84%的占比发展到去年的46.44%,市场占比增长了 32.6 个百分点。近几年,这种趋势不仅没有任何停

4、歇的迹象,相反却呈现出加速的趋势,尤其是去年,增长了 9.03 个百分点。预计今年有望突破 48%,进一步逼近 50%的大关。插秧机市场的高端、大型、智能化趋势成为当下插秧机市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步行式、高速乘坐式两大品类 2014 年以来的同比走势同样反映了插秧机市场的这一变化。从走势曲线不难看出,二者虽然年度同比震荡前行,但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市场除 2014 年、2019 年同比出现较大幅度滑坡外,其他年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增长,多数年份的增幅都达到了 2 位数。相反,步行式插秧机市场不仅下滑的年份多,而且下滑幅度也远远大于高速乘坐式。即使在增长的年份,其增幅除需求结构变轨插秧机市场驶入“减速

5、带”本栏编辑李交平产业聚焦Chan Ye Ju Jiao23本栏编辑李交平产业聚焦Chan Ye Ju Jiao2016 年达到 2 位数外,其他年份均为 1 位数,内生动力明显弱于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市场。种种迹象表明,我国插秧机市场每年都在进行需求结构调整,近年这种调整有加速之势。这种情况的出现绝非偶然单一的因素造成,而是多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一,随着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持续推进,随着土地托管、土地流转的持续推进,规模化、集约化经营正成为我国现代化农业的一个显著特征,成为影响插秧机市场需求结构向高端大型调整的不可忽略的重要因素。其二,消费升级成为改变市场需求结构的重要力量。近年,农机(农业)合

6、作社、家庭农场、农服组织、农机专业户、农垦、兵团等农机终端新势力的崛起,极大提升了用户的消费能力,推动农户需求升级,为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市场的快速发展注入了澎湃动力。其三,新模式赋能。土地托管蓬勃发展,催生出社会化服务新模式。农服组织作为社会化服务的主力,不仅为作业效率、作业质量以及作业收益的全面提升提供了可能,也为高端、高效、高质的乘坐式插秧机打开一扇窗口,成为推动市场消费升级的主力。其四,政策助力。这主要表现为 2 个方面,一方面补贴政策近年推行优机优补政策,高速乘坐式插秧机的补贴金额远高于步行式;另一方面在机插率较低的南方一些区域,地方政府大力推动水稻种植机械化,一批育秧工厂、育秧中心应时

7、而生,解决了插秧机推广过程中的最大“瓶颈”,而由此产生的市场增量绝大多数为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此 2 项政策从不同层面推动了高速插秧机市场进入发展快车道。其五,新兴市场的推动。近年我国南方插秧机市场在国家政策的推动下得到快速发展,成为插秧机市场一股富有生命力的新兴增量市场,而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成为该市场的主流产品。市场需求结构加速调整,客观上要求生产企业和经销商把握市场需求变化,以迎接插秧机新时代的到来。区域市场“南迁”新兴市场渐入佳境近年,我国插秧机区域市场南迁迹象较为明显,尤其是去年,在北方市场大幅度下降的情势下,南方市场呈现出较强的发展潜力。市场调查显示,南方水稻区域湖北、河南、湖南、江西、

8、江苏、安徽市场累计销量大幅度上升,累计补贴 3.3 万台,占全国市场补贴数量的 50%以上。其中,浙江、江西、湖南不仅跃居区域销量前 10 名,而且成为十大主流区域唯独增长的三大区域市场,同比分别增长13.33%、16.67%、15.38%。相反,北方主流水稻区域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市场大幅度下降,补贴数据显示,东北三省及内蒙古市场累计补贴约 2.4 万台,同比下降约 40%,全国市场补贴数量占比从 2021 年的 60%下降到 40%。其中,销量前 10 区域中的黑龙江、吉林区域市场同比分别大幅度下滑 50%、28.93%。南方市场的崛起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原因:一是政策支持。去年农业农村部专门下

9、发了关于扎实做好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推进工作通知,要求各地要发挥农机购置与应用补贴政策导向作用,夯实育插秧设施装备基础,将高性能水稻机械化移栽机具补贴额测算比例提高至 35%,同时加快将育秧成套设施装备列入新产品补贴试点。积极采用作业补贴等方式,鼓励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开展育插秧作业服务。二是南方区域市场刚性需求强劲。从机插水平看,云南、贵州、四川、福建、广西、广东、湖南、湖北等区域,机插水平均低于我国平均水平,一些区域甚至不足 20%。三是政府推动。南方很多省推出政策加大育秧中心、育秧工厂建设,有效解决了困扰插秧机推广的育秧“瓶颈”,为插秧机推广24本栏编辑李交平产业聚焦Chan Ye Ju J

10、iao铺平了道路,成为插秧机市场增长的强大支撑。竞争激烈竞争格局或重塑市场低迷成为推动市场竞争加剧和加速洗牌的主要力量。纵观近年我国插秧机市场的竞争特点,主要围绕 2 条主线展开:手扶式插秧机市场更多聚焦价格和服务;品质、品牌是决定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市场竞争成败的关键因素,也是企业核心竞争力的体现。随着竞争的加剧,插秧机市场呈现出较高的集中度。市场调查显示,2022 年,在进入补贴系统的76 个品牌中,销量 1 000 台以上的 14 家,占比高达84.1%;1001 000 台和不足 100 台的同为 31 家,销量占比分别为 14.43%和 1.46%。受插秧机市场大环境影响,去年包括久保田

11、、沃得、洋马、久富等八大主流品牌累计销售 4.99 万台,同比大幅度下滑21.36%;占比 74.04%,较之 2011 年下挫了 2.79 个百分点。除东风井关出现 28.57%较大幅度增长外,其他品牌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滑坡。我国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与基本实现机械化的玉米、小麦相比虽然偏低,2021 年也不过 59.11%,但市场竞争的激烈程度丝毫不亚于玉米和小麦种植机械市场,红海特点十分突出,内卷较为严重。市场竞争聚焦产品,但产品同质化较为严重,品牌之间的差距也逐渐缩小。在此背景下,一些企业开始通过提升智能化水平来提高竞争实力。高端智能化趋势或成为今年乃至未来市场又一突出特点。近年,我国农机自

12、动驾驶系统生产企业在国家和地方政策支持、生产企业推动、市场需求不断增长等各种利好因素综合作用下,呈现出蓬勃发展的局面,在插秧机上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包括久保田、洋马、久富在内的不少企业均引入自动驾驶系统,为插秧机插上智能的翅膀。智能控制半自动高速插秧机可通过智能化升级实现产品更新迭代,彰显产品独特优势。我们预计,产品未来将可搭载智能自动送秧装置,真正意义上解决插秧机无法摆脱加秧人员的问题。通过利用物联网系统,实现多台机器编队协同作业;根据设定的轨迹实现机器一键出入库功能;配合智能监控系统,实时监测土壤的酸碱度、肥沃度及农作物病虫害情况。插秧机市场的竞争不仅取决于产品,而且供应链在竞争中也发挥着

13、重要作用。从制造业的分布特点分析,我国插秧机行业形成四大强势制造集群。市场调查显示,2022 年,在纳入补贴系统的 75 个品牌中,江苏、山东、湖北、浙江四大区域就占据67 个品牌,占全部品牌数量的 89.33%。从品牌数量分布看,四大区域分别为 33 家、19 家、8 家、7家。从四大区域的品牌销量占比分析,江苏、浙江、山东、湖北占全部销量的 97.2%,占比分别为79.52%、12.38%、4.01%、1.29%,江苏销量占比一骑绝尘,近八成。四大集群依靠强大的供应链体系和完善的制造体系,进一步彰显其竞争优势,推动插秧机市场上演马太效应。替代产品初现威胁市场变数几何自去年至今年,插秧机市场

14、快车驶入“减速带”。虽然缘自多方面原因,既有水稻种植面积缩水、需求缩水,也有市场周期性变化、国三升级国四、供应链断裂等多种因素,其中,替代品对插秧机市场容量的威胁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首先是抛秧对市场的威胁。多年来,抛秧在我国南方一些水稻种植区域是较为常见的种植模式。近年,钵苗有序抛秧技术在东北区域兴起,譬如此技术成为黑龙江省推广的重要种植模式,其优势主要表现为:一是用种少,成本低;二是营养均衡,培育壮秧;三是早生快发,增产提质,据说能增产25本栏编辑李交平产业聚焦Chan Ye Ju Jiao8%以上;四是争抢积温,促进早熟。目前从技术、设备和农民认可度看,已经具备了大面积推广应用条件。该

15、有序抛秧机械(具)成本 16 万元/台,农民购置一次性投资大,成本高,很多农民买不起,同时农机补贴额度低,大大限制了该机械(具)的示范推广。其次是水稻直播的威胁。我们在市场调查中发现,在浙江市场,水稻直播机的销量与插秧机销量持平,成为插秧机市场的劲敌。大面积水稻直播可节省大量劳力,缓解劳力季节性紧张的矛盾,对实现水稻生产的轻型化、专业化、规模化有着重要的意义,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但与移栽水稻相比,直播水稻存在着难全苗、草害重、易倒伏三大难题。再次是飞机播种的威胁。近年,随着飞机参与农业生产,飞机播种水稻成为一些区域的种植模式之一。但飞机直播需具备一定的条件,如稻田面积要大,地块要集中连片,最好

16、呈长方形、南北向作业、播区地形的高差要小、进出航两端无突出山峰且地势开阔。稻田要平、细、净,泥浆应均匀适中,稻种自空中落下时半截落入泥中,在适合的环境下萌发出苗。飞机直播水稻的优点是作业速度快、工效高、不误农时;作业质量好,增产潜力大;省工省种、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劳动生产率,有利于水稻生产实现机械化。但其缺点也较为突出,譬如播种的均匀度不够、种子落地后如遇下雨天气容易漂浮、裸露的种子容易受到鸟害等。以上水稻种植模式既有存在多年的传统种植模式的进化,也有技术进步形成的新模式,目前均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但最可能演变成插秧机的替代品,对未来的插秧机市场构成一定的威胁。作为插秧机生产企业,应密切关注其

17、发展,及时采取应对措施。利空因素强烈今年市场有点冷今年前 4 个月对插秧机市场来说是至关重要的时间,从插秧机市场的表现以及市场环境分析,今年的插秧机市场有点冷。从插秧机市场的生态环境分析,利空因素较为强烈,突出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国三升级国四对插秧机市场尤其是乘坐式插秧机市场会形成一定的冲击。价格上升、维修难度、使用成本增加等都将压制市场需求,导致更新周期延长。第二,区域市场的影响,譬如作为插秧机需求大省的东北三省,受市场“透支”、补贴资金不足等利空因素叠加,市场或出现较大幅度下滑,拉低整体市场。又如江苏市场,因基本实现水稻种植机械化,市场驱动力主要来自更新,在其他利空因素影响下,市场需

18、求下降也是大概率的事。第三,玉米大豆价格大幅度上涨,导致一部分区域(特别是东北三省和内蒙古区域)“水改旱”持续在上升通道,水稻种植面积继续缩小,对插秧机市场需求也产生较大影响。第四,今年插秧机市场内生动力不足的特点较为突出,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第五,从需求结构变化分析,随着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占比的持续增长,将挤压市场需求总量。从利好因素看,粮食安全是我国国策,为插秧机市场营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另外,国家和地方推进南方水稻机械化种植政策会继续发力,南方育秧中心、育秧工厂的蓬勃发展,为南方市场注入强大动能。预计今年南方区域市场会延续去年上升势头,对市场尤其对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市场

19、形成强大支撑。预计今年市场或呈现几个特点:一是从 2006年至今插秧机市场的发展规律看,近年插秧机呈现出 2 年一个周期的变化特点。2018 年、2019 年连续2 年出现大幅度增长,之后的 2020 年、2021 年出现增长,2022 年进入新一轮下滑周期,2023 年的插秧机市场正处于下滑的周期中。由此我们判断,今年插秧机整体市场或小幅下降,预计全年销量在 6 万台左右,同比下降 10%上下。二是高端、大型、智能化趋势将继续推动插秧机市场需求结构的深度调整。随着南方新兴市场的崛起,预计高速乘坐式插秧机或将迎来爆发期,出现较大幅度攀升;与之相反,步行式插秧机或将出现较大的下滑,需求结构进一步向高速乘坐式插秧机市场倾斜,预计达到48%以上。三是区域市场将呈现南热北冷的特点。南方新兴市场受政策驱动,尤其因种植机械化水平低形成强劲的刚性需求,或出现较大幅度增长;北方区域市场或继续受补贴资金不足之累,加之机械化水平高,内生动力弱等影响,下滑的概率较大。四是插秧机市场竞争将延续往年的特点,呈现出竞争加剧、洗牌加速的特点。市场低迷的情势下,竞争虽不会偏离“产品为王”的主轨道,但低价竞争或卷土而来。一些弱势小品牌出局、市场集中度提高或成为今年插秧机市场竞争较为突出的特征。总之,今年的插秧机市场尽管充满变数,但凸显疲态。如果接下来的 2 个月没有奇迹发生,市场下行或将成真。26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