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pdf

上传人:曲**** 文档编号:603764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23 大小:1.2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pdf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pdf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pdf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第二节氮的循环学案【学习目标】1、了解氮循环的基本过程,认识氮循环过程中的重要物质;通过了解生物固氮和人工固氮 方式,认识氮气在一定条件下能够与氧气氢气发生反应。2、掌握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的性质。了解自然界中形成硝酸的过程。3、认识氨气的溶解性、氮气与水的反应及氨的还原性。通过认识钱盐的性质,了解镀态氮 肥的生产使用问题。4、通过了解人类活动对氮循环的影响,知道酸雨、光化学烟雾和富营养化等环境问题,了 解如何减少氮氧化物的排放,树立环境保护的意识。第一课时【联想质疑】闪电是大家非常熟悉的自然现象。你知道在雷电交加的时候,空气里的氮气和有关的含氮 化合物发生了哪些化学反应?产生了哪些物质?这些化

2、学反应和所产生的物质对人类的生产和 生活有什么意义?【学习内容】1.02.由于氮分子结构稳定,所以在通常状况下,氮气的,很难与其它 物质发生反应。但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与氧气、氢气等反应。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并 注明反应的条件:用和02,N2和 H2,此反应是工业上 的反应原理O3.氮的固定是指 o氮的固定主要有 和 两种方式。自然固氮有:和 等。人工固氮的方式有 和 o NH4 NO3-是自然界中 氮的主要形态。氮气是惰性的,只有通过 和 而活化.4.氮循环中的物质有多种氧化物,如 等(氧化物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1、+2、+3、+4、+5)o其中NO、NO2均为 毒气体,是大气污染物。N

3、O为_色_溶于水的气体,它与 结合的能力比CO还强;另外,它在生物学方面有独特的作用。NO分子作为一种传递神经信息的“信息分子”,在使血管扩张、免疫、增强记忆力等方面有及其重要的作用。1992年,NO分子被世界著名杂志S cien ce评为 分子。NO2为_色_溶于水的气体。在通风厨内打开盛NO的集气瓶,观察到的现象为 O5.用化学方程式及简要的文字说明“雷雨发庄稼”的科学道理。_O 6.可逆反应是指。有人说,“氢气和氧气化合生成水,水可分解为氢气和氧气,所以反应:2 H2+02=2m0为 可逆反应:你认为这句话对吗?【方法指导】例题雷雨天气,雷鸣电闪是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的现象。假设某次雷电放

4、出能量约为 1.5X107kJo在闪电过程中,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直接化合,已知Imo l氧气和Imo l氮气化合 时要吸收180.74kJ的能量,闪电时有1/1000的能量用于这一反应。回I答:(1)此次闪电所产生的NO的物质的量有多大?(2)此次雷雨闪电的生成物相当于给土壤施了多少尿素化肥?(3)雷雨中常会有微量的HNO3为农作物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HNO3形成过程解析(1)依题意可知,闪电放出的能量为L5X0kj,imo l。2与Imo lNz化合生成2 mo iNO并吸收180.74kJ能量,因此,此次闪电生成的NO物质的量:2 xl.5xl07 xl/1000,n=-mol=166

5、mo lo180.74(2)由于2 mo i NO能生成lmo lCO(NH2)2(氮原子守恒),则尿素的总物质的量为166X l/2 mo L尿素的总质量m=4.98kg。此次雷雨闪电相当于给土壤施了 4.98kg化肥。(3)空气中氮气在高压电作用下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NO,NO与氧气反应转化成 NO2,NO2与雨水反应生成HNO3,生成的HNO3随雨浇入土壤,同土壤中的矿物质作用,形成 被植物吸收的硝酸盐类,使土壤从空气中吸收养分,使庄稼受益。答案(1)166mo l(2)4.98kg(3)N2+O2 放电2 NO;2 NO+O2=2 NO2;3NO2+H2O=2 HNO3+NO【练习】

6、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氮在自然界中既以游离态存在又以化合态存在。B.氮元素是构成生命的基本元素C.大气、陆地和水体中的氮元素在不停的进行着氮的循环。D.仿生固氮是一种自然固氮2.生物固氮是指A.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含氮养料B.豆科植物的根瘤菌将氮气转变为氮的化合物作为养料吸收C.将氮转变为硝酸及其它氮的化合物D.反硝化细菌将硝酸转变为氮气放出3.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工业上合成氨B.一氧化氮与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氮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D.由氨制备碳酸氢钱和硫酸镂4.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不溶于水,是一种大气污染物B.NO是一种红棕色的有毒气体C.NO结

7、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D.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体现其还原性5.发射卫星的运载火箭,其推进剂引燃后发生剧烈反应,产生大量高温气体从火箭尾部喷 出。引燃后产生的高温气体主要是CO2、H2o.N2、NO,这些气体均为无色,但在卫星发射现场 看到火箭喷出大量红烟,产生红烟的原因是A.高温下氮气遇空气生成NO2B.CO?与NO反应生成CO和CO?C.NO与空气生成NO2D.NO和H2 O反应生成H2和NO26.现有等体积混合而成的四组气体:NO2+NO、NO2+O2、HC1+N2、NO+Nz,将 其分别通入体积相同的试管并立即倒立在足量的水中,试管内水面上升的高度分别为Hi、H2、比和H4,其

8、中高度关系是A.H2H3H1H4 b.h3h2hih4C.Hi=H2=H3=H4 D.HiH2H3H47.一氧化氮是大气污染物之一。目前,有一种治理方法在400C左右、有催化剂存在的情 况下,用氨将一氧化氮还原为氮气和水。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氧化剂为,还原剂为,氧化产物与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 08.实验室合成氨装置如图所示,试回答:浓及酸装置甲的作用是:,从乙处导出的气 体是,检验产物的简单化学方法是 O9.一种气态氮的氧化物112 mL(标准状况),质量为0.38g,其组成里含氧63.16%,其化 学式是。10.将一收集满15mLNO2气体的试管倒立于水槽中,可观察到哪些现象?反应后剩余什么

9、气体?其体积为多少?第二课时【思考】1、氨的喷泉实验说明了什么?产生喷泉的条件是什么?怎样才能保证喷泉实验的成功?2、草木灰是很好的钾肥,但为什么不能与钱态氮肥混合使用呢?【学习内容】1.氨是氮循环中的重要物质,是_色_味的气体,比空气,在常温、常压下1体积水可溶解 体积的氨。氨溶于水可用下列过程表示,所得溶液称,呈_性。2.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做氨的喷泉实验 成功的关键是:,,0氨的喷泉实验体现了氨具有下列性质,03.氨气、液氨、氨水、一水合氨是不是一回事?它们之间有哪些区别?4.氨与酸反应生成相应的钱盐,若用一玻璃棒蘸取浓氨水靠近另一根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可观察到 反应

10、化学方程式为,利用此方法可检验 的存在。NH3与盐酸、硫酸、硝酸反应的实质均可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为;由于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为-3,所以氨具有 性。氨的催化氧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这是工业上制备 硝酸的基础。另外,在加热条件下氨可还原氧化铜,产生的气体无污染,试写出反应的化学方 程式 05.化学氮肥主要包括 氮肥(主要成分为)、氮肥(主要成分为)、氮肥尿素CO(NH2)2 6.钱盐都是晶体,都 溶于水。铁盐的主要化学性质有:受热容易分解。如:NH4cl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现象为 _;NH4HCO3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 式:。将生成的气体通入新制的石灰水中,现象 为。与碱共热都能生成氨气,因此镂

11、态氮肥(填“能”或“不能”)与碱性物质如草 木灰等混合使用。锈盐与碱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 O利用该性质可检验 的存在。7.实验室中可以用(填化学式及状态)和 共热制NH3,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o用 法收集NH3,可以用(填试剂名称)。检验集气瓶中的NH3的是否已收集满,方 法是 O可以用 来干燥NH3。(选填序号a.碱石灰,b.浓硫酸,CP 2 O5)【方法指导】例题一种盐X和NaOH溶液反应,生成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Y,将Y经一系列氧 化,再溶于水可得一种酸Z,再将Y和Z反应又可生成X,则盐乂是()oA.NH4NO3 B.NH4CIc.(nh4)2so4 d.(nh4)3po4解析由以下

12、转化关系:NaOH 02 02 H,0 NH3NH4NO3-NH340-no2 hno3 NH4NO3(X)(Y)(Z)(X)可知X是NH4NO3答案A【练习】1.有关氨的性质叙述中正确的是A.氨具有还原性B.氨极易溶于水,氨水显碱性C.氨气和酸相遇都能产生白烟D.在反应NH3+H+=NH4+中,氨失去电子被氧化2.氨水中存在的粒子有NH3 NH3H2O H2 O OH NH4+H+A.只有B.只有C.有D.有3.某同学回农村老家陪爷爷下地干活时,发现爷爷家的庄稼矮小细弱,叶片发黄。如果你是这位同学的话,应该告诉爷爷及时A.施磷肥B.施钾肥C.施氮肥D.浇水4.关于镂盐性质的叙述:铁盐都易溶于

13、水镂盐都是白色固体镂盐受热易分解铁盐 都能与碱反应,且加热后一般有氨气放出镂盐都能与酸反应。其中,你认为哪个不应是镂盐所共有的A.B.C.D.5.摇摇冰”是一种即用即冷的饮料。吸食时将饮料罐隔离层中的化学物质和水混合后摇动即会制冷。该化学物质是A.氯化钠B.固体硝酸镂C.固体氢氧化钠D.生石灰6.阿波罗宇宙飞船升入太空是以N2 H4(联氨)和N2 O4为推力源。反应温度高达2 700C,反应式为2 N2H4+N2O4=3N2+4H2Oo对于该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A.联氨是氧化剂B.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质量比为1:2C.属于置换反应D.联氨是还原剂7.下列操作不能用于检验NH3的是A.气体使湿润的

14、酚麟试纸变红B.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C.气体与浓H2 s。4生成钱盐D.气体与浓盐酸产生钱盐8.体积不相同的三个烧瓶中分别盛满了 NH3、HC1和NO2,将它们倒扣在水槽中充分溶解后,塞住瓶口取出,烧瓶内三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1:1:1B.2:2:3C.3:3:2D.无法判断9.某氮的氧化物是大气污染物之一,在一定温度和有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该氧化物跟氨气反应只生成氮气和水,若生成的氮气和水的物质的量之比为5:6,该氮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A.NO B.N2O3 C.NO2 D.N2O510.已知25%氨水的密度为0.91gcm-3,5%氨水的密度为0.98g-cn f3,若将上述

15、两溶液等 体积混合,所得氨水溶液的质量分数是A.等于15%B.大于15%C.小于15%D.无法估算11.将可能混有下列物质的硫酸钱样品13.2 g,在加热条件下与过量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可 收集到气体4.3L(标准状况),则该样品内不可能含有的物质是A.碳酸氢铁和硝酸镂 B.碳酸铁和硝酸镂 C.氯化镂和碳酸氢钱 D.氯化钱和碳酸镂12.一种白色固体A(纯净物)受热分解得到气体a和b,此外还有水生成,a可使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b可使湿蓝色石蕊试纸变红,b的相对分子质量约是a的2.6倍,则a是b是;A可能是,也可能是 o(填化学式)(2)实验室常用浓硫酸和盐酸盐晶体共热制取HC1气体,结合以下内 容

16、回答有关问题。有一种白色晶体A,它与浓NaOH溶液共热,放出无色 气体Bo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Bo按右下图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 时,可以得到蓝色喷泉;A与浓H2 s。4反应,放出无色气体C(C通入AgNO3 溶液产生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用圆底烧瓶收集干燥的C,仍按右下图 装置仪器,挤压滴管的胶头时,可以得到红色喷泉。写出化学式:A,B,C o写出离子方程式A+NaOHC+AgNO313.(1)实验室常用加热固体NH4cl和消石灰的方法制取氨气。应选择与下列哪种气体的 相同制气装置A.02B.CO2C.H2(2)实验室中要快速制取氨气可选择下列 装置和试剂。(3)实验室中用加热固体NH4

17、cl和消石灰制取氨气时,装好药品的试管安装时应使试管 的管口 倾斜。试管应夹在,对试管加热时,应先,然后再对 部分集中加热。要制取干燥的氨气,通常使氨气先通过装有 的,然后再收集,收集时应用 法收集,检验氨气是否充满容器的方法是 o(4)某同学将制取并收集的氨气用下图装置进行喷泉实验,结果实验没能成功。请你帮助(5)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内外压强差。在下图装置中,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a,将滴管中的液体b挤入烧瓶内,轻轻振荡烧瓶,然后打开弹簧夹f,烧杯中的液体b呈喷泉状喷出,最终几乎充满烧瓶。则a和b分别是a(干燥气体)b(液体)Ano2H2OBC124n io l/LNaOH

18、 溶液CNOH2ODHC1Imo l/LNaOH 溶液14.限用一种试剂,经过一次实验(可加热)就能鉴别:Na2 c。3、(NH4)2 so4、NH4CL KNO3 四种无色溶液。供选择的试剂有:AgNC3溶液,NaOH溶液、Ba(OH)2溶液、盐酸该试剂 是。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实验现象和被鉴别的物质分别记录如下:序号实验现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被鉴别的物质(1)(2)(3)15.某同学设计并探究氨在催化剂作用下,被空气中氧气氧化的实验,他设计了如图装置。实验方法:在锥形瓶中加入浓氨水,然后将柏丝加热到红热状态,再插入锥形瓶中,观察现象。H(1)该同学探究氨的催化氧化,他选择浓氨水是因为:/

19、J-。红热的钳可上等)若想快速看到实验现象,应向浓氨水中加入_或 金三学进行 操作。(2)你推测他将看到的现象是,有关方程式为:_16.在lOOmLNaOH溶液中加入NH4NO3和(NH)S CU固体混合物,加热充分反应。表示加入的混合物质量和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标准状况)的关系。试计算:(l)NaOH的物质的量浓度(2)当固体混合物的质量是51.6g时,与足量的NaOH 溶液充分反应后,生成气体的体积(标况)是多少L?17.2 34.4混合物质量(g)17.在标准状况下,1L水溶解700L氨气,所得溶液的密度为0.9g/mL,求氨水的质量分数 及物质的量浓度。第三课时【思考】1、硝酸、盐酸、硫

20、酸是工业三大强酸,硝酸与其它酸相比有哪些重要的特性?2、人类活动对自然界氮的循环和环境产生了哪些影响?【学习内容】1、纯净的硝酸是_色、挥发、的液体。硝酸除了具有酸的通性以外,还有以下特性:不稳定性。硝酸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因此 硝酸应保存在_色瓶里,放在_处;强氧化性。硝酸能与除金、钳、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应,产物与硝酸的浓度有关。通常,浓硝酸与 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稀硝酸与金属反应生成的气体主要是 O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o在常温下,铁、铝等金属能与稀HNO3反应,但在浓HNO3中发生_现象。浓硝酸在加热条件下,还能与碳、硫、磷等非金属反应,碳与浓

21、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另外,硝酸也能氧化某些还原性的化合物。如 等2、什么叫光化学烟雾?什么是赤潮?全球人工固氮所产生活化氮数量的增加,对生态环境带来哪些问题?【方法指导】例题38.4mg铜跟适量的浓硝酸反应,铜全部作用后,共收集到2 2.4mL(标准状况)气体,反应消耗的hno3的物质的量可能是()A.1.0 xl03mo l B.1.6xl0-3mo l C.2.2 xl0-3mo l D.2.4xl0-3mo l解析据题意,浓硝酸是适量的,而不是过量的,尽管开始产生的是NO2气体,随着反 应的进行,硝酸浓度逐渐降低,气体将由NO?变为NO,2 2.4mL(标准状况)气体应是NO2与NO

22、 的混合物.解法一:设产生NO?的Cu的物质的量为x,产生NO的Cu的物质的量为y。Cu+4NHC)3(浓尸Cu(NO3)2+2 NO2 T+2 H2 O1 4 2x 4x 2 x3Cu+8HNO3(稀)=3Cu(NO3)2+2 NOT+4H2 O3 8 28 2y-y-y3 3据题意,则有与 38.4x10-3 x+y=-64g/mol八 2 2 xH-y=2 2.4 xlOL UAL/mol联立、解得:x=0.45 X 10 3 mo l y=0.15X10-3 mo l8故 n(HN034x0.45X10-3 mo l+-x0.15X10_3 mo l=2.2X 10-3mo l解法二:

23、铜与硝酸的反应中,硝酸起两个作用:酸性和氧化性。据此由氯原子守恒,也即 反应消耗的硝酸中的氮元素在生成物中存在于Cu(NC3)2、no、NO2中,所以硝酸的物质的量 等于气体的物质的量与硝酸铜物质的量的两倍之和.n(HNO3)=n(被还原的 HNO3)+n(酸性的 HNO3)=n()+2 n(Cu(NO3)2)2 2.4 x 10-3 L 38.4x10-3=-+2 X-22AL/mol 64g/mol=2.2 x10-3mo l.答案c【练习】1、造成光化学烟雾的有害气体主要是A.二氧化碳、碳氢化合物 B.一氧化氮和二氧化氮 C.二氧化硫 D.氟氯燃2.治理太湖污染是我国目前重要的环保工程,

24、措施之一是在太湖流域推广无磷洗衣粉,这是继无氟冰箱,无铅汽油推广以来又一重要“绿色化工产品”,下列关于磷污染说法正确 的是A.磷是营养元素,促进鱼类大量繁殖B.磷是有毒物质,杀死水中的动植物C.磷导致藻类疯长,鱼类因缺氧而无法生存D.磷促进水中动植物尸体的分解3.下列药品保存在棕色瓶中的是A.浓硝酸 B.浓盐酸 C.纯碱 D.氢氧化钠4.硝酸与各种金属单质反应时,一般不会生成的物质是A.NO B.NO2 C.NH4NO3 D.H25.下列关于硝酸的说法中错误的是A.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和不稳定性B.硝酸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用于制造炸药C.稀硝酸和较活泼的金属反应,一般不生成氢气D.稀硝酸跟铜反

25、应,N的化合价由+5降为+2;浓硝酸跟铜反应,N的化合价只能由+5降 为+4.可见稀硝酸的氧化性比浓硝酸强.6.下列各组离子在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Na+H+、Cu2+s NO3 B.Na+Fe2+H+NO3C.NH;、cr S O:、OH-D.HCO3 NH;、Na+OH-7.铜粉放入稀硫酸溶液中,加热后无明显变化,但加入某盐一段时间后,发现铜粉质量减 少,则该盐可能是A.FeCb B.Na2 cO3 C.KNO3 D.FeS O4832 g铜与过量硝酸(8 mo l L-,30 mL)充分反应,硝酸的还原产物为NO2和NO,反应后溶液中所含H+为amo l,则此时溶液中所含NO?为A.(

26、0.2+a)mo lB.(0.1+a)mo lC.(0.05+a)mo l D.a mo l9.下列反应中,硝酸既表现氧化性又表现酸性的是A.FeO+HNO3 B.C+HNO3 C.Cu+HNO3 D.Cu O+HNO310、请把下列化学物质和相应的名词对应起来:A、S O2 a、酸雨B、氟里昂 b、温室效应C、塑料制品 c、臭氧空洞D、co2d、白色污染E、磷、氮e、光化学烟雾F、NXO f、赤潮11.有的浓硝酸呈黄色,这是因为,方程式 为-硝酸能与除金、徒I、钛以外的大多数金属反 应,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_。常温时浓硝酸可以使金属 等发生_,这是因为在金属表面生成了致

27、密的 o所以浓硝酸在常温下贮存和运输时,可用 或 制成金属容器来盛装。12.将红热的黑色固体单质甲放入一久置呈黄色的溶液乙中,充分反应后,产生由两种气体组成的混合气体A,A在常温下不与空气作用,将A做如下的实验:(1)推断各物质的化学式:甲:;乙:;丙:A:;B:;C:(2)写出甲与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13.A、B、C、D、E五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的转化关系如图所 示。其中A在常温下为气态单质,则A为;B为;C为;D为;E为;由BC变化的化学方程式。14.两份铜的试样分别与浓硫酸、稀硝酸反应。(1)若消耗硫酸和硝酸的物质的量相同,则两份铜的试样的质量比是;(2)若产生的气体的体积相同(S TP)

28、,则两份铜的试样的质量比是 015.在500mL0.2 mo i的稀硝酸中加入1.92克铜片,让其充分反应。试求.(1)产生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占的体积?(2)溶液中H+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3)NO3-的物质的量浓度是多少?(4)若要使溶液中的全部转化为Cu(OH)2沉淀,应加入0.2 mo l/L的氢氧化钠溶液多少毫升?氮的循环习题1.下列试剂浓氨水氯水硝酸银浓硝酸浓盐酸其中必须用棕色瓶装的是A.全部 B.C.D.2.下列变化中不属于氮的固定的是A.氮气和氢气在一定条件下生成氨气B.雷雨闪电时,大气中产生了一氧化氮C.豆科作物的根瘤菌使空气中的氮转化为氨D.在一定条件下由氨气和二氧化碳合成

29、尿素3.Mu rad等三位教授最早提出NO分子在人体内有独特功能,近年来此领域研究有很大进 展,因此这三位教授获得了 1998年诺贝尔医学及生理学奖。关于NO的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NO可以是某些含低价氮物质氧化的产物B.NO可以是某些含高价氮物质还原的产物C.NO结合血红蛋白的能力比CO还强D.NO是红棕色气体4.用铜锌合金制成的假金元宝骗人事件屡有发生。下列不易区别其真伪的方法是A.测定密度 B.放入硝酸中 C.放入盐酸中 D.观察外观5.下列气体中,可溶于水且与水反应生成无色气体的是A.N2 B.NO C.NO2 D.NH36.将盛满NO2的大试管倒扣在盛水的水槽里,充分吸收后,试管内溶

30、液的浓度为(设试管 内溶液没有逸出)A.0.036mo l L_1 B.0.018mo l L-1C.0.033mo l L1 D.0.045mo l L17.关于镂盐的叙述:镂盐是易溶于水的晶体镂盐中的氮元素均为-3价镂盐受热易分解镂盐只能跟碱反应镂态氮肥不宜跟草木灰混合施用,其中正确的是A.B.C.D.8.某硫酸镂肥料,实验测得含氮的质量分数为20%,该样品中可能混有A.碳酸氢镂 B.硝酸铁 C.氯化镂 D.磷酸氢二镂(NHHP CM9.城市粪便的排放,化肥的使用,会使地下水中含氮量增高,其中对人体有害的含氮污染 物主要形态是A.NO3 B.NO/C.NH4+D.有机氮10.往一由铁、铜组

31、成的混合粉末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NO3,充分反应后,剩余金属mg,再向其中加入一定量的稀H2 so4,充分振荡后,余下金属加2 g,则相1与机2之间的关系为A.m(m2 B.mi b-2 c,T_iC.-mo l-L D.-mo l-L 1a 2 a14.某生态系统中氮循环简图如右图所示。(1)该生态系统的豆科植物不施氮肥,仍能表现出良好的长势,其原因是(2)写出工业固氮的化学方程式。(3)雷雨中常会有微量的HNO3为农作物所利用,用化学方程式解释HNO3形成过程:(4)硝化细菌会将NH3氧化为亚硝酸或HNO3,写出有关化学方程式15.现有A、B、C三种气体,A在一定条件下能与。2反应生成B,

32、B不溶于水,但却能 与。2反应生成C,A和C都能溶于水,前者呈碱性,后者呈酸性,两者水溶液相混合得到了 D 的溶液,请填答A、B、C、D的化学式:A,B 9 C,D oAB的化学方程式为 o16.X、A、B、C、D、E、F、G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C为无色气体且物 质的量之比为1:1。回答下列问题:(2)写出由AD的反应方程式:;(3)写出由GE的离子反应方程式:。17.以铜屑和稀HNO3为主要原料制取Cu(NO3)2 6H2O晶体,有下列两种途径:(l)Cu.稀耿)一)Cu(NO3)2 结晶)Cu(NO3)2 6H2O(2)Cu 空气中加与Cu O 稀HN03 Cu(NO3)2

33、结晶)Cu(NO3)2 6H2O试回答:选用方法 好,原因_18.制取氨气并完成喷泉实验(图中夹持装置均已略去)(1)写出实验室制取氨气的化学方程式:o(2)收集氨气应使用 法,检验集气瓶中的NH3的是否已收集满的方法是 o(3)用图1装置进行喷泉实验,上部烧瓶已装满干燥氨气,引发水上喷的操作是(4)如果只提供如图2的装置,请说明引发喷泉的方法。19.CU与稀硝酸反应来生成NO,NO是一种无色气体,但在空气中NO很容易被氧化成的 no2,因此很难看到它的“庐山真面目:于是老师给同学们布置了一次课外活动,要求同学们 用常用的仪器设计一套装置,这套装置能达到如下目的:用Cu与稀硝酸反应制备NO;能

34、观察到NO颜色;能演示NO遇到空气由无色变成 红棕色;试验过程中无污染某同学按照老师的要求设计了一套装置(右上图所示),请你认真研究这套装置,然后回 答问题。实验操作:在分液漏斗下端缠上螺旋状铜丝,U型管向左倾斜,塞上带分液漏斗的的橡皮 塞,并使管内不留空气。(1)反应在什么情况下可以自动停止?(2)上述过程中可观察到的现象为;(3)向U型管中加稀硝酸时能否加满?为什么?(4)如果不用倾斜U型管,直接塞上塞子管内也不会留空气,而且反应可正常进行。如何改进这套装置?(5)你猜这位同学会如何演示NO遇到空气由无色变成红棕色的过程呢?2 0.某化肥厂用NH3制硝酸,再进一步制NH4NO3,已知NH3

35、制HNO3时产率为88%。若用lOOtN外制NH4NO3时,用于制HNC)3的氨为多少 t,可制出NH4NO3 to参考答案(第一课时)1D2 B 3BD 4B 5C6A7 6N0+4NH5 400 5N2+6H2O NO NH3 2-3 S J8.装置甲的作用有:干燥气体;使两气体充分混合;观察气泡以调节氢、氮气流速 率(注:只要求三项中的任两项)NH3 N2及H2的混合物。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放在导管口,有白烟生成可说明有氨生成9.N2O310.根据方程式3NO2+H2 O=2 HNO3+NO可知,试管中气体的红棕色消失,液面将上升至 试管容积的大约2/3处,剩余气体为NO,且体积为原NO

36、2体积的1/3,S P:15mL x 1/3-5mL第二课时1AB 2 D 3C 4C 5B 6D 7C 8A 9A 10C 11D12.(1)NH3;CO2;NH4HCO3;(NH4)2CO3;(2)NH4CI NH3 HC1 NH4+OH=NH3 t+H2O Ag+Cl=AgCl;13.(1)A(2)BD(3)略向下,距管口约1/3处,对试管整体进行均匀加热,装药品,碱石灰,干燥管,向 下排空气法,把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放在容器口附近,观察试纸是否变蓝。(4)装置气密性差;氨气未收集满;装置不干燥。装置气密性好且干燥;氨气要收集满(5)BD14.Ba(OH)2(1)只有白色沉淀 Ba2+CO

37、2-=BaCO3 I Na2CO3(2)有白色沉淀,并有刺激性气味气体2 NH;+S O:+Ba2+2 OH=BaS O4 I+2 NH3 f+2 H2O(NH4)2S O4(3)有刺激性气味气体 NH;+OH=NH3 f+H2O NH4C115.(1)浓氨水具有挥发性,可以挥发出氨气,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实验;NaOH或CaO加热(2)有红棕色气体出现,随后又消失,然后出现白烟;P t4NH3+5O2 4NO+6H2O,2 NO+O2=2 NO2,3NO2+H2O=2 HNO3+NO,HNO3+NH3=NH4NO316.(1)当加入34.4gNH4NO3和(NH4)2 S C)4固体混合物时,不

38、再放出氨气,说明NaOH恰好反应完。由 NH;-NH3fNaOH 得,11.2 L 氨气对应 NaOH 为 0.5 mo l,c(NaOH)=5mo l L”;(2)16.8L17.34.7%;18.4第三课时l.B 2.C 3.A4.D5.D6.A7.AC8.B9.AC 10.略11.浓硝酸分解出的NO2部分溶于硝酸;4HNC3 受热或见光 4NO2 t+O2 t+2 H2O Cu+4NHO3()=Cu(NO3)2+2 NO2f+2 H2O3Cu+8HNO3(稀尸 3Cu(NO3)2+2 NOT+4H2 OFe Al;钝化;氧化膜;铝;铁12.(1)甲:C 乙:HNO3(浓)丙:CuA:NO

39、2、CO2 B:CaCO3 C:NO(2)C+4HNO3-4NO2 t+CO2 t+2 H2O倭化刑13.A.N2;B.NH3;C.NO;D.NO2;E.HNO3;4NH3+5O2S _4NO+6H2O14.4:3;2:315.0.448L;0.04mo l/L 0.16mo l/L 400mL氮的循环习题参考答案1.B2.D3.D4.D 5.C 6.D 7.B 8.A 9.B 10.A ll.C 12.A 13.B14.(1)根瘤菌将游离态氮转化为化合态的氮,从而满足自身营养的需要。高温、高压、(2)N2+3H2、3 2 NH3催化剂(3)N2+O2 放电2 NO;2 NO+O2=2 NO2

40、;3NO2+H2O=2 HNO3+NO(4)2 NH3+3Oz硝化细菌2 HNO2+2比0;2 HNO2+O2 硝化细菌 2 HNO315.A.NH3 B.NO C.NO2 D.NH4NO3P t 4NH3+5O2=-4NO+6H2O16.(1)NH4HCO3 CO2 NH3 NO NO2 HNO32 Na2O2+2 CO2=2 Na2CO3+O2 3Cu+8H+2 NO3=3Cu2+2 NOt+4H2O17.(2)消耗的HNO3量少,参加反应的HNO3全部转变为Cu(NC3)2,并且无污染气NO产生 18.(1)2 NH4Cl+Ca(OH)2 2 NH3 t+CaCl2+2 H2O(2)向下排空气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靠近集气瓶口,观察到试纸变蓝色,证明氨气已收集满(3)打开止水夹,挤出胶头滴管中的水,氨气极易溶解于水,致使烧瓶内气体压强迅速 减小(4)打开夹子,用手(或热毛巾等)将烧瓶捂热,氨气受热膨胀,赶出玻璃导管内的空 气,氨气与水接触,即发生喷泉。19.(1)当产生的气体将硝酸推至不与铜丝接触时(2)开始铜丝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气体,U型管中左液面下降,右液面上升,一段时间 后停止运动(3)不能,加满后,实验过程中会有硝酸溢出(4)将U型管设计的左边低,右边高(5)打开活塞,使气体进入漏斗的球形部位2 0.53.2;2 2 0.3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