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3653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3 大小:1.5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pdf_第1页
第1页 / 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pdf_第2页
第2页 / 共3页
乡村振兴战略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pdf_第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安徽建筑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7359(2023)5-0110-03DOI:10.16330/ki.1007-7359.2023.5.0400引言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一项重大战略。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是地方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迫切需求。2018 年中央 1 号文件明确提出支持地方高等学校综合利用教育培训资源,灵活设置专业(方向),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为乡村振兴培养专业化人才。城乡规划专业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培养适应国家城乡建设发展需要,具备坚实的城乡规划设计理论知识与应用实践能力的高级专门人才1,也是培养城乡规划管理专

2、门人才的核心专业。在乡村振兴国家战略实施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如何应对学科专业发展的新要求和社会经济发展服务的新需求变化,构建适应乡村规划需求的人才培养体系就显得尤为迫切。乡村规划人才的培养和模式调整一直是城乡规划各界关注的焦点领域。与传统城市规划设计相比较,乡村规划设计具有更显著的地域差异、社会参与、社区更新的特点,知识体系、组织方式、工作方法、实施过程也不尽相同2。这些都对现有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提出新的挑战。自2011年城乡规划专业被确定为一级学科以及十九大报告中提出乡村振兴国家战略以来,地方高校在面对城乡规划学科发展与专业人才需求变化时,虽在专业知识体系建构、教学模式改革和

3、教学基地建设等方面做了碎片化、类型化的探索,但还未有系统的、积极有效地应对,远远不能满足乡村振兴战略对专业规划人才的靶向需求3。地方高校作为地方乡村规划人才培养的主体,如何呼应乡村振兴国家战略需求,提升乡村规划专业人才的社会适应性,破解当前乡村规划专业人才需求与供给之间的失配问题,构建与乡村规划社会需求相匹配的城乡规划专业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模式成为当前城乡规划教育中亟需解决的重大问题。本文探讨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以乡村规划人才品德、专业知识和技能体系构建为主线,从教学内容、课程体系、管理体系等方面,探讨了服务乡村振兴人才需求的地方高校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新模式,并以湖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

4、业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1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模式改革重点以往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以培养城镇规划人才为主,学生普遍缺乏乡村规划基本理论知识、技能和实际经验4,导致培养出的城市规划人才供给系统与新时期乡村振兴战略城乡规划人才需求系统不相匹配。1.1准确把握乡村振兴发展战略的人才培养方向十九大报告对乡村振兴提出了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以往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局限于城市的建设与发展,在乡村建设中,很多时候沿用城市规划设计的方法和思想,忽略了乡村本身独特的资源,造成乡村城市化千篇一律的样貌5。乡村振兴战略要求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需要准确把握乡村

5、建设的新方向和新目标,构建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新体系。1.2构建适应乡村规划人才培养的教学体系城乡规划人才培养长期以城区、城镇的规划与设计为中心,乡村方向学科发展未成体系,学科之间关系模糊,导致乡村规划理论研究十分薄弱,在课程体系设置上,还是传统的城镇规划体系6。相对城镇而言,乡村规划建设具有特殊性,如乡村产业资源分配以农业为主、基础设施投入与城镇区别大、乡村文化受民俗民约的作用强等方面,需要构建新的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教学体系。1.3重构适应乡村规划人才培养需求的教学内容乡村正在经历着发展方式和人居环境的转变,广大乡村地区急需跨学科、跨领域人才去规划建设,教学中应形成以乡村为主的理论知识和技能,提供

6、全方位的乡村规划设计、咨询与服务模式,即乡村规划专业人才需要能掌握合理利用乡村土地、协调乡村空间功能布局以及对乡村的自然、人文、经济等不同因素进行综合分析的能力和意识。原有教学内容不适应现在乡村建设的人才需求,缺少具有乡村代表性理论和实践。1.4培养适应乡村规划人才需求的综合技能乡村规划建设需要具有综合技能的城乡规划人才。原有城市规划技能注重培养学生绘图、规划编制、数据分析等专业能力,忽视对学生其他能力的培养,如沟通、管理等综合性能力。乡村规划沟通交流、组织方式与城市规划不同,乡村规划不仅要与政府部门沟通,还要深入基层,与村民、社区等沟通,需要搭建联络桥梁,协调各方资源和利益,这就需要乡村振兴

7、战略下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与实践向云波,林娅兰(湖南科技大学 建筑与艺术设计学院,湖南湘潭411201)摘要:乡村振兴人才是关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人才培养是地方高等院校城乡规划专业建设的迫切需求。在剖析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乡村规划人才培养体系改革重点的基础上,从“德-知-技”三个维度构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并以湖南科技大学为例,归纳总结了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型改革的经验和实践。可为全国其他地方高校培养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人才需求提供参考。关键词:乡村振兴;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城乡规划专业;地方高校作者简介:向云波(1978-),男,湖南永顺人,毕业于华东师

8、范大学人文地理学专业,博士,副教授。专业方向:城乡规划。基金项目:湖南省普通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独立学院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HNJG-2020-1312)建筑教学110安徽建筑乡村规划人才具备很强的综合能力,仅仅具备专业技能已经不能满足乡村规划的技能需求。2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城乡规划“德-知-技”人才培养模式构建城乡规划人才必须德才兼备。在对乡村振兴战略下人才模式改革重点解析的基础上,构建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德-知-技”模式(图 1)。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该从品德、知识和技能等维度实现城市和乡村

9、的融合。在“德-知-技”人才培养模式中,“德”与“知”“技”两者之间是辩证统一的整体,互为条件的存在和发展;“知”和“技”相互支撑、相互融合,使乡村规划人才具备坚实的乡村规划基础知识和应用实践能力。“德”是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核心和根本,立德树人是城乡规划专业教育的根基,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职业道德、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学科素养是新时期城乡规划人才判别的先决条件。“知”“技”是城乡规划人才培养的重要内容。城乡规划人才也还应具备一些乡村规划的必备知识和技能。图1响应乡村振兴战略的城乡规划专业“德-知-技”人才培养新模式2.1 城乡规划人才应具备“德”城乡规划人才应该具备良好的思想品德、高尚的职业

10、道德、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学科素养。乡村规划人才应该具备关爱乡村、关爱村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好的品德是成为优秀乡村规划师的前提条件。乡村规划人才应该具有建设美丽乡村、为乡村事业奋斗的职业目标。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在乎个人得失,注重乡村社会利益,不把乡村建设当作赚钱的阶梯,为了自身利益,损害乡村整体利益。良好的乡村规划学科素养是规划美丽乡村的支撑,具备培养良好的学科素养才能真正做到为乡村建设奉献力量。2.2 城乡规划人才应具备“知”城乡规划人才应该具备全球视野和扎实通识知识、专业知识以及相关知识等。随着全球化进程推进,乡村规划设计师应从全球发展的视野审视中国乡村振兴问题,将中国乡村发展置于全球化的

11、语境中。用批判态度看待欧美、日本等发达国家乡村振兴的经验和教训,分析这些国家乡村振兴的背景、条件、基础和制度等,从中吸取有益的要素,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提供借鉴,如日本乡村建设中的“一村一品”。乡村地域系统具有复杂性、综合性、动态性、开放性特点,因此,城乡规划人才需要多学科、多层次的知识体系作为乡村规划管理的支撑。从乡村产业经济来看,乡村产业规划应突出产业布局规划,根据不同乡村的自然条件、资源禀赋、区位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地域文化特点等因素,合理规划布局乡村第一、二、三产业,需要规划人才结合乡村实际了解相关职业和各行业的生产发展,了解城乡规划设计前沿信息和发展动态。从生态环境

12、来看,乡村的环境相较于城市来说质量高,需要协调生态、产业、经济等多方面的发展,要求乡村规划人才熟悉地方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的政策、要求和法津、法规。从文化制度等方面来看,乡村有丰富的文化遗产,有独特的民俗风情,每个乡村都具有不同的文化底蕴,要求乡村规划人才掌握乡村发展历史、地理、艺术等人文社会科学知识。2.3 城乡规划人才应具备“技”城乡规划人才应该具备乡村规划管理的技术方法、专业能力、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等。城乡规划人才是集规划、艺术、技术等一体的应用型人才,不仅要有规划专业该具备的技能,还要拥有实际操作能力和创新性解决乡村规划管理难点的能力。城乡规划人才应该具备基础的图文表达、沟通、分

13、析的专业技能,掌握规划、建筑、园林等多方面的技能,要能使用现代规划设计工具和信息技术工具,如各种设计、规划软件的运用,要能采用科学方法对乡村规划中的复杂问题进行研究,包括规划设计实验、分析与解释数据等技能。可以灵活运用乡村建筑、城乡规划设计等基本原理,融合多学科知识,具有一定的跨专业交流、沟通能力,在乡村规划中能理解、掌握、应用管理学原理与经济决策方法。具有乡村建设实践能力,学会运用专业技能解决实际问题,并能在实践中巩固加深各种技能,拥有对实际问题进行系统分析、表达与论证的能力,以及项目组织能力、深入乡村调研勘察等能力。具备一定的创新能力,通过理论知识进行实践的同时具备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创新能

14、力,不同乡村建设具有不同的规划方式,需要具备能将基础知识创新运用到不同乡村建设的能力。3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德-知-技”人才培养模式实践探索湖南科技大学是一所以服务于地方社会经济建设为主的省属本科院校,其城乡规划专业创办于 1994 年,1999 年开始招收四年制本科生,于2006年招五年制本科学生。城乡规划专业现设有城乡规划设计和国土空间规划两个专业方向,强调工程技术与人文艺术、应用创新与艺术创新的结合,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应用创新能力培养,产学研深度融合7。为服务地方乡村振兴战略,湖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将乡村地域规划理论知识、方法和技能渗透、融入原有城市规划人才培养体系,以立德树人为核心

15、,围绕“德-知-技”三维分析框架,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培养过程管理和评估等方面,重构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新的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图 2),并且在实践中形成一批可以复制、推广的经验。3.1树立服务乡村规划人才培养的“德”加强课程思政建设,立德树人,培养学生爱农村、爱农民,奉献乡村规划建设的情怀。湖南科技大学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为先的目标,培养具备城乡规划师职业道德和学科素养的人才,除了在学校公共课程中教导学生塑造良好的职业道德、社会公德、正确价值观、人生观等,建筑教学111安徽建筑还在专业课程中渗透爱农村、爱农民,为乡村规划建设做奉献才智的情怀,明确作为一名乡村

16、规划人才应该肩负的使命和责任。实施本科生导师制度,精准施教,引领学生形成高尚的职业品德、正确的价值观和良好的学科素养。城乡规划专业建立普通全日制本科学生导师制,通过导师制建立老师与学生之间沟通的桥梁。导师言传身教,以身作则,帮助学生端正专业思想和学习态度,引领学生形成正确价值观和世界观,培养学生良好的职业素养;另一方面,导师制有助于因材施教,精准施策,引导学生走正确且合适的专业道路,并给予学生不同阶段的发展建议。3.2 构建服务乡村规划人才培养的“知”专业建设突出“地域性”特色,提升专业为地方乡村规划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在专业发展建设过程中,湖南科技大学始终坚持“地域性”主题,凝练专

17、业特色,产学研深度融合,持续创新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提升专业为地方乡村规划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服务能力。将教学内容与地域文化有机衔接,增设“历史文化名城名镇名村保护规划”“传统民居与乡土建筑”等校本课程;建立了传统聚落保护与地域文化研究学术创新团队,致力于武陵山区、湘江流域、沅江流域、湘西少数民族地区和湘中丘陵地区传统聚落和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研究,逐渐形成服务于地方乡村社会经济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引入乡村规划理论与方法体系,建立城乡融合的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结构新体系。在原有城市规划理论与方法为主导的知识结构体系中,渗透、融入乡村规划相关理论和方法,重新构建城乡融合的城乡规划专业知识结构新体系。

18、依据乡村地域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注重从经济、社会和生态多维角度,建立乡村规划专业方向的知识结构体系。如规划专业引入了经济学、管理学等相关课程,让学生能够准确把握乡村经济发展的特点和规律;注重对规划专业学生人文艺术素养的培育,引入文化史、艺术史、人类学、社会学等学科知识课程,如“传统文化与城市美学”等,将乡村本土文化与经济发展联合起来,让文化振兴成为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加强乡村生态环境知识课程建设,如“人居环境系统与实践”“城乡生态环境规划”等,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加强教师乡村规划设计培训,优化师资学科结构,满足乡村规划管理教学需求。学院鼓励专业教师参加各种乡村规划,地理信息技术等进修、培训活动

19、,提升教师乡村规划设计知识和技能。同时,学院也邀请相关学科专家到学院开展学术讲座,开展专业学科交流活动,从教学和科研等方面,分享其他学校城乡规划专业的办学经验8。优化师资结构,在师资招聘过程中,注重学科多元化,引入地理学、地理信息系统、国土空间规划等相关专业背景专业人才充实到专业教师队伍中,满足教学需求。3.3 培养服务乡村规划人才的“技”与地方政府合作,服务地方乡村经济社会建设,培养学生综合能力。为响应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湖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成立了“践行初心使命,助力乡村振兴”志愿服务队,前往湖南省洞口县开展“设计下乡”活动,因地制宜开展村庄规划、美丽屋场设计。团队致力于服务地方、服务基层

20、、服务于乡村振兴,通过设计下乡活动,鼓励专业人才到乡村开展服务,不仅提升了乡村地区规划、建设、管理水平,改善了乡村风貌;也为师生提供了实践的平台,实现了校地资源整合与互补,推动乡村高质量建设。“课程-竞赛-技能”深度融合,促进乡村规划教学内容和模式创新。积极推动城乡规划专业课程建设、学科竞赛和技能培养深度融合,构建“课-赛-技”培养链,优化课程教学内容,创新人才培养模式,提升学生综合技能。如构建了“村镇规划与设计、传统村落设计与保护理论和实践课全国高等院校大学生乡村规划大赛乡村规划设计技能培养”“城乡社会综合调查城乡社会综合实践调研报告课程作业竞赛评审/WUPENiCity城市可持续调研报告国

21、际竞赛乡村社会经济调研能力培养”等人才培养链。产学研协同育人,探索乡村规划设计人才技能培养的新路径。注重产学研协同育人,对城乡规划人才培养要注重专业能力的培养,也要注重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的锻炼。理论与实践结合,通过与湘潭市、湖南省规划设计院、湘潭市规划设计院、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等地方政府、乡村、企业等联合,构建产学研协同育人乡村规划人才技能培养的新路径。如与光辉城市(重庆)科技有限公司合作,获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辅助创新思维交互式教学应用平台。4结语人才是乡村发展的关键。以往的城乡规划以城市建设为重心,乡村振兴战略下,地方高校要主动应对地方社会经济发展

22、的新需求,对城乡规划专业的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改革,以满足地方对乡村规划的人才需求。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的“德-知-技”乡村规划人才培养模式,以立德树人为核心,从培养目标、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教学方式与方法、培养过程管理和评估等方面,重构城乡规划人才培养体系,形成新的城乡规划人才培养模式。参考文献1高等学校城乡规划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城乡规划本科指导性专业规范(2013版)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13.2本刊编辑部.“城乡规划教育如何适应乡村规划建设人才培养需求”学术笔谈会J.城市规划学刊,2017(5):1-13.3王轶.乡村振兴:规划人才J.中外建筑,2018(09):1.4黄树新.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河南建材,2019(4):286-287.5申雯雯.乡村振兴背景下高职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文化创新比较研究,2019,3(32):126-127.6鲁婵,李伟,张旺,等.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地方高校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改革J.西部素质教育,2020,6(13):117-118.7城 乡 规 划 专 业 本 科 培 养 方 案 EB/OL.2021.8宣传报道中心.乡村振兴,规划先行EB/OL.2021.图2湖南科技大学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建筑教学112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