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高考古诗词比较鉴赏题的题型与鉴赏方法.docx

上传人:w****g 文档编号:6029306 上传时间:2024-11-26 格式:DOCX 页数:4 大小:15.5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古诗词比较鉴赏题的题型与鉴赏方法.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高考古诗词比较鉴赏题的题型与鉴赏方法.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高考古诗词比较鉴赏题的题型与鉴赏方法.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高考古诗词比较鉴赏题的题型与鉴赏方法.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高考古诗词比拟鉴赏题的题型与鉴赏方法诗歌鉴赏是高考必考题,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我们习惯于单首诗歌的欣赏, 往往忽视了多首诗歌的比拟鉴赏,这是因为比拟鉴赏并非每年必考。其实,诗歌 鉴赏是多维度的,比拟鉴赏更是诗歌鉴赏的较高境界。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我 发现,掌握了比拟鉴赏诗歌的能力,再来进行单首诗歌的鉴赏,事半而功倍;反 之,那么事倍而功半。下面我们即以实例从三个方面加以解说。一、比拟鉴赏题的三大特点1 .衔接教材,深化运用。诗歌比拟鉴赏多为课内诗歌和课外诗歌之间的比拟。如拿一首我们较熟悉的 课内诗歌雨霖铃和一首我们较陌生的诗歌送王昌龄进行比拟:“(2)这 首诗与柳永雨霖铃词都运用了点染手法,试赏

2、析本诗的点染手法J使得考 生更容易在对照中进行合理的分析,得出全方位的立体的鉴赏结论。这种选材的 最大特点就是很好地衔接了教材和高考,沟通了课堂与课外,实现了知识和能力 的迁移,让教和学变得更加有序化,更加梯度化,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学生对语 文课堂不够重视的现象。2 .课外比拟,迁移运用。诗歌比拟鉴赏的另外一种形式就是两首课外诗歌的比拟鉴赏。如选用了刘克 庄的两首同题诗北来人:“这两首诗在叙事上有何特色?试作简要分析无 需看诗歌内容,只需看试题的比拟,就可以看出试题在选材上的特点:即它们是 按照诗歌的题材来选材的,或同是写景诗,或同是咏物诗,或同是送别诗,或同 是怀古诗,或同是山水田园诗(一般

3、情况下是这样选材的,个别情况例外)。而 这些诗歌的类别在我们的教材中比比皆是,虽然考试的素材取材于课外,但我们 是可以通过努力得法于课堂之内的。3 .同中求异,异中求同。纵观高考的比拟鉴赏试题,我们可以看到有三个大的比拟角度:比拟其同, 比拟其异和比拟异同。二、例析比拟鉴赏题的四大题型1.比拟鉴赏形象类。例1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浪淘沙疏雨洗天清邓到疏雨洗天清。枕簟凉生。井桐一叶做秋声。谁念客身轻似叶,千里飘零? 梦断古台城。月淡潮平。便须携酒访新亭。不见当时王谢宅,烟草青青。注邓刻:南宋词人,随文天祥抗元。南宋灭亡,被俘押赴北上。本词 为北上途经建康(今江苏南京)时所作。新亭:

4、在今南京市南,据史料记载, 西晋灭亡后南渡土人经常相邀到此。【题目】赏析本词和李清照的声声慢中“桐”“雨”意象的异同。【答案解析】相同:两首词的“桐”和“雨”都寄托了作者的悲秋之感和凄苦哀愁。不同:李清照借“桐”和“雨”更多地抒发了自身凄清孤独之苦;而邓刿那么 表现了寂寞飘零的无奈,抒发亡国之痛,境界更深远。2 .比拟鉴赏语言类(炼字、炼句)。例2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参军行李白百战沙场碎铁衣,城南已合数重围。突营射杀呼延将,独领残兵千骑归。江雪柳宗元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题目】这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字都有表现力,但内涵不同,试作分 析。【答案解析】

5、两首诗最后一句中的“独”是“单独一人”的意思。李诗是说此将领单独一 人率领残部突破重围,夺路而归。一个“独”字凸显了此将领的出众,它似有千 钧之力,压倒了敌人的千军万马,给人以顶天立地之感。对这位将军的英雄气概, 羯尽赞颂之能事。柳诗是说在空灵雪飘的世界,万物皆退缩隐匿,只有此老渔翁 在寒江独钓。一个“独”字,突出了蓑笠翁形象。而写此形象是为了自喻,表现 诗人在长期流放过程中特立独行、不甘屈服的精神。3 .比拟鉴赏情感主旨类。例3 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题目。君不见魏武草创争天禄,群雄睚眦相驰逐。昼携壮士破坚阵,夜接词人赋华屋。都邑缭绕西山阳,桑榆汗漫漳河曲。城郭为虚人代改,但见西园明月在。邺傍

6、高冢多贵臣,娥眉曼喙共灰尘。 试上铜台歌舞处,唯有秋风愁杀人。(张说邺都引,选自全唐诗)江天一色无纤尘,皎皎空中孤月轮。江畔何人初见月?江月何年初照人?人生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只相似。不知江月待何人,但见长江送流水。(选自普通高中语文选修教材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注虚:废墟。【题目】请赏析两诗中画横线诗句所抒发的人生感悟的差异。【答案解析】“城郭为虚人代改,但有西园明月在二 以都邑变为废墟、人世盛衰更替与 月之千秋永照比照,突显人非物换,抒发了世事沧桑、人生如寄的感慨。“人生 代代无穷已,江月年年望相似”,将人类的代代相续与月之永恒不变对举,表现 宇宙的永恒和生命的无限,强调人类的绵延不绝,抒

7、发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4 .比拟鉴赏技巧类。例4 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后面的题目。春闺思张仲素袅袅城边柳,青青陌上桑。提笼忘采叶,昨夜梦渔阳。古意王驾夫戍萧关妾在吴,西风吹妾妾忧夫。一行书信千行泪,寒到君边衣到无?【题目】两首诗都写思妇怀人,在表现手法上有何不同?【答案解析】第一首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写思妇看到柔嫩的柳条、青青的桑叶,不由 得想起了远在他乡的丈夫,表现对丈夫的深切的思念。第二首直抒胸臆,用平实 自然的语言直接诉说思妇对丈夫的关心怀念。三、比拟鉴赏题的基本方法对于诗歌鉴赏比拟题,除了要运用单首诗歌的鉴赏方法如分析意象、概括形 象、炼字技巧、表现手法、修辞技巧、主旨寓意等之外,

8、还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加 以强化。(1)要通读试题所提供的两首或三首诗词,整体把握其思想内容和主要的 写法,包括作家作品的背景知识和注释说明。(2)仔细审题,要厘清题干中的比拟角度:写作对象、诗词内容、思想感 情、表现手法、表达方式、修辞技巧、意象运用、最有表现力的字词等。(3)既然是比拟鉴赏,命题人所给的诗歌素材中,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相 同点,也一定会有某一方面的不同黠,所以,答题时要先找相同点,再找相异点。(4)要注意点面结合,既有总体分析,又有具体分析。表述时要注意条理 清楚,层次清楚。(5)答题时一定要用鉴赏术语,不能说外行话,同时,答案不能“贴标签”, 既有鉴赏术语,也有根据诗词句子所做

9、的具体分析,所谓“有理有据”就是这个 意思。【强化训练】阅读下面这两首诗词,完成后面的题目。塞上闻笛张祜一夜梅花笛里飞,冷沙晴槛月光辉。北风吹尽向何处,高入寒云燕雁稀。夜笛词施肩吾皎洁西楼月未斜,笛声寥亮入东家。却令灯下裁衣妇,误剪同心一半花。1 .第一首诗末句中的“稀”字十分精妙,请简要赏析。2 .请联系已学诗词,简要分析第二首诗中的“西楼”意象的作用。【参考答案】1. 既写出了笛声吹向高远之处渐渐消逝的情态,又写出了边地高飞大雁渐 高渐远渐稀少的情形,表达了征夫内心的孤独凄凉和无边的思乡之愁。2. 2.“西楼”常指女子闺房或伤心地,也是相思与愁绪的代词,如李清照“雁字回时,月满西楼”,李煜“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本诗中指女子居所, 和“月”的意象组合在一起,暗示了裁衣妇的思远闺情。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高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