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赵红芳.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85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6 大小:4.07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赵红芳.pdf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赵红芳.pdf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_赵红芳.pdf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DOI:10.13747/ki.bdxyxb.2023.04.015摘要: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法类课程对应认证标准中毕业要求部分提到的教学能力、学会反思、合作沟通、综合育人四个要点,重点支撑师范生教学能力的培养。教法类课程需要改变设置理念,由理论化转向实践化;调整课程结构,由单一课程转向课程集群;优化课程实施,打造“智慧教学”。教法类课程教学应以综合性学习夯实师范生教学能力,以个性化实践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以项目化学习提升师范生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教法类课程集群考核评价体系主要由教学理论、教学指导、科学研究、沟通互助及课程思政五个方面一级指标构成,下设二级指标及具体的考核内容,全面客观地对学生进

2、行评价,提升教法类课程育人质量。关键词:专业认证;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中图分类号:G642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6742494(2023)04009306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赵红芳(保定学院 教师教育学院,河北 保定 071000)收稿日期:20230328基金项目:河北省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2020GJJG360)作者简介:赵红芳(1974-),女,河北清苑人,副教授,教育学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课程与教学论、教师教育等。2023 年 7 月保 定 学 院 学 报Jul.,2023第 36 卷第 4 期

3、JOURNAL OF BAODING UNIVERSITYVol36 No42017 年,教育部出台了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明确提出师范专业“认证以 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 为基本理念”,实行三级监测认证1。第一级是国家对师范教育专业办学的基本要求,第二、第三级认证标准则从践行师德、学会教学、学会育人、学会发展四方面凝练教师核心能力素质,引导高校教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为师范毕业生从事中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奠定扎实基础。师范类专业认证的实质就是对师范类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的监测,教育部高等教育教学评估中心 2020 年工作要点 明确提出,未来 6 年将对 4 000 个

4、师范类专业实施第一级监测试点,稳步推进第二、第三级认证实践,开展不少于 70 个师范类专业的第二、第三级认证工作1。一、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对应的毕业要求产出导向教育(Outcome Based Education,简称 OBE)是师范类专业认证遵循的三大理念之一,强调结果导向、成果导向、需求导向。OBE 理念贯穿师范类专业认证工作的全过程,更加强调师范生通过学习“学到了什么”和“能做什么”。在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中,中小学教师培养认证标准重点指向培养师范生的中小学教育教学能力。基于此,高等院校的师范生教育应该把教育教学实践摆在首要位置,师范生有了较强的实践能力,毕

5、业后才能胜任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学工作。基于 OBE 认证理念的课程设置首先要明确学习成果产出标准,尤其是毕业规格,即要分解出清晰的毕业要求指标体系,并形成可教、可学、可测、可达成的能力点2。教法类课程属于教师教育课程,研究学科教育教学理论和规律,在认证标准的课程结构中占有重93保定学院学报2023 年第 4 期要地位,与教育见习、实习、研习等教育实践密切相关,也是支撑“一践行三学会”毕业要求达成的一类重要课程3。教法类课程集理论性、实践性、示范性为一体,以实践为取向,主要探讨“教什么”“怎样教”和“为什么这样教”,是培养师范生教学能力、专业化能力的必修课程,有助于增强师范生在知识结构、专业化程度

6、、教学技能等方面的综合素养与能力,是师范生职前教育阶段获得教师专业素养极为重要的一类课程。按照专业认证反向设计、正向施工的课程实施理念,毕业要求的规格制约着课程体系的设置,并由课程体系有效支撑。师范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对应的是教学能力、学会反思、合作沟通、综合育人四个毕业要求,这说明开设教法类课程,重点在于培养师范生这四方面的能力,尤其在培养教学能力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二、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的变化OBE 理念认为,应该把学生通过教育过程最后取得的教学成果作为教学设计和教学实施的目标。科学合理的课程设置不仅是教学实施的前提,也是人才培养方案的关键内容,更是支撑毕业要求的核心要素。因

7、此,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法类课程,需要作出相应的调整。(一)改变课程设置理念,由理论化转向实践化师范生的职前教育对其职后教育有很大影响,因此,教法类课程建设应遵循职前职后一体化的思路,高度重视师范生教育教学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对课程设置作出相应调整。1.教学中增强实践性教法类课程在课程定位、课程目标设定、课程内容安排与课时分配、教学方法选择及考核评价方面,都应体现“实践取向”。例如,课程内容应突出实践能力培养,如撰写教学设计、试讲、说课等。可以采用沉浸式教学、案例分析、合作探究、情境模拟等教学方法,教学中创设有关课程主题的环境,运用与教学主题相关的教学手段与现代信息技术手段,使学生从内容、角色等角

8、度,从学习、总结到作业布置,一直沉浸在教学中。在课堂教学中通过汇报组学生模拟中小学教师说课、展示、答辩,其他同学模拟同行或评委专家针对展示内容进行评价、质疑,通过展示质疑答辩的评价形式,让学生体验一线教师的授课和教研活动,站在不同视角进行思考。这些做法都有助于提高师范生的教学实践能力。除课内实践教学外,还应辅之以课外实践环节,以各类实践项目贯穿课程的全过程4。可以通过学生自主备课、说课、完成教学设计等方式培养良好的专业素质,发挥学生在教学方面的潜能,提升学习质量。2.师资上增强实践性师范专业认证标准明确提出,中小学一线兼职教师占教师教育课程教师比例不低于 20%,教法类课程可以实行高校教师与一

9、线中小学教师共同指导的“双导师”制度。除了邀请一线中小学教师到高校兼职授课外,高校教法类教师也要去一线中小学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通过岗位实践,缩短理论与应用之间的距离,达到最佳教学效果。(二)调整课程结构,由单一课程转向课程集群教法类课程选择课程内容时应系统考虑师范生综合能力的养成。在实际操作中,课程内容应以领域,即课程串(纵向)和课程群(横向)的形式呈现,在“课程串”和“课程群”内按照对毕业要求的“贡献度”确定每门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时数5。1.形成课程集群为培养学生的综合素养和能力,教法类课程开设可以多样化,以理论主干课程为中心,创新素质拓展课程、实践选修课程,形成课程集群。比如笔者所在高

10、校的小学教育专业,2020 年通过了师范专业二级认证,小学语文教法主干课程由原来的“小学语文教学法”,调整为由“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小94学古诗鉴赏与教学”“小学生绘本阅读”“小学语文学习心理研究”和“小学作文教学研究”组成的课程集群。其中,“小学语文教学与研究”为核心课程,其余为选修课程。教法类课程集群能为构建系统的学科知识结构发挥重要作用,进而有效提高师范生的教学综合能力。课程集群建设要确保核心课程与拓展课程之间构成相辅相成的关系。在同一课程体系中,拓展课程可以补充与强化核心课程的内容6。2.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比例合理调整理论课程与实践课程的比例,并在实践课程开展的过程中,选择教学案

11、例,结合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和方法讲解,同时让学生进行有效的实践、示范、讨论等,增进对教学理论和相关技能的认知与了解7。例如,笔者所在高校英语教育专业的英语教法课程“初中英语教学理论与教学设计”和“初中英语课程标准与教材分析”,理论与实践课时的比例均调整为 11,由高校教师和中学一线英语教师合作教学,使学生既能够学习到系统的理论知识,又能够了解一线英语课堂教学的实际情况,对相关教学技能如何在一线课堂中运用有更加直观的认知。(三)优化课程实施,打造“智慧教学”进行师范类专业认证,更是对师范类专业“教与学”实施情况的评估和审查。“以学生为中心”重点是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和学习产出8,最终目的是保证培养

12、质量,使师范生具备从教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信息时代,课堂教学也应作出相应调整与改变。教师可以在课程实施中融合信息技术手段,借助智能手机等移动终端,利用雨课堂、超星学习通等平台,创建课程资源库,线上线下指导相结合,打造“智慧教学”。例如进行优秀课例观摩和课堂教学实录转写训练时,就可以利用学习通上传一线优秀教师教学视频,让学生课下观摩,小组合作转写教学实录并对教师教学进行评价。这样,学生的学习就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节约了课堂时间,更提升了课堂容量,学生还可以持久使用学习资源,反复观摩学习。另外,借助互联网的便捷,还可以打通高校与中小学一线教学教研的壁垒,让学生参加中小学一线网上教研和教学活动

13、,使他们了解本地一线教师的课堂教学情况。三、在教法类课程教学中培养师范生的多维能力教法类课程是师范生的必修课,通过课程学习使师范生熟悉中小学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教材,掌握各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技能;系统掌握学科课程与教学论的相关基本理论知识,具备教学设计、教学实施和教学评价的能力;提高综合素质,善于反思、合作与沟通,同时具备强烈的从教意愿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的教法类课程,应以综合性学习夯实师范生教学能力,以个性化实践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以项目化学习提升师范生研究能力和沟通能力。(一)以综合性学习夯实师范生教学能力综合性学习是指通过将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融合、整合到一个任

14、务或场景中去,让师范生学习、实践和应用这些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对于师范生而言,这种学习方式可以夯实其教学能力,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通过教法类课程,师范生可以了解到教学中的基本理论、原则和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综合性学习可以将不同的教学原则和方法整合到一个项目或情境中,以贴近实际教学情境,提高师范生的实践能力和应用能力。比如,在教学策略的学习中,师范生可以了解到在不同的教学情境下,如何应用不同的教学策略。综合性学习还可以增强师范生的跨学科能力。对于师范生而言,他们要在未来的教学工作中面对不同年级、不同学科的教学任务,在职前了解和应用多元化的知识和技能可以为其今后的教学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通过在

15、教法课中的综合性学习,可以帮助师范生养成跨学科的思维习惯,培养跨领域的综合能力,从而更好地应对复杂的教学情境。(二)以个性化实践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个性化的实践训练是提高师范生反思能力的重要途径,有助于提高师范生对教育情境的感知能赵红芳: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95保定学院学报2023 年第 4 期力,增强专业实践能力。在教法类课程中,教师通过为师范生创设实践环境,帮助他们逐步掌握有关教学的技能和策略。通过微格训练,师范生可以及时跟进学习效果,提高反思能力。微格教室能真实而准确地记录师范生的表达过程,录像课例可被反复观看,保证了后期观察、评价的连续性和完整性。教师在指导师范生

16、练习时,通过微格录像的回放、观摩、定格等活动,及时对其优点予以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此外,也可以准确地指出师范生在理论知识掌握方面的不足、训练过程中的欠缺,从而给予建设性的反馈,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自我反思的态度。微格训练中“生生互评”是重要环节之一。在此学习环节,观察者积极主动地根据所学理论知识,结合课例录像,对训练者讲授过程进行观察、分析,研究每一个技能训练环节,讲评、反馈优缺点,改善了被动接受点评、单一训练的学习模式;训练者接受反馈信息,既有和本组同学优秀示范的横向对比,又能与本人的原有课例作比较,及时弥补不足。在整个学习过程中,师范生既是点评者,又是训练者;既要点评他人,又要

17、点评自己。由此,师范生加强了对理论的认识和实践的反思,提高了学习的参与性、主动性。(三)以项目化学习提升师范生研究能力项目化学习是指通过一个实际的项目,让师范生在设计、规划、执行、评估等学习环节中,培养其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精神;项目化学习的真实性还能满足师范生专业能力培养对“一线教学情境”的需求。在课程学习中,师范生以真实的教师身份应用相关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通过紧密的合作完成项目工作,形成产品,这便形成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例如:在学习完“教学目标的撰写”“教学策略的设计”“教学模式的应用”三章后,师范生借助见习、实习机会,能够在真实的教育教学情境中观

18、摩教学、完成产品设计。通过在一线中小学课堂中观察教学对象特点,开展组内合作学习、研习讨论,就教科书中某一节课进行教学方案设计,在实践中增强科学研究能力;强化与人沟通、团队协作意识。师范生在完成产品设计后,可以在高校课堂进行展示,增强师范生间的互动、交流,提高课堂效率。师范生在汇报展示前,需要对汇报专题的知识、与其相关的课程标准、教材内容、教学对象特点等进行再研究,在此过程中,师范生的科学研究能力进一步提高。四、师范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改革传统的以教学设计和试讲为主要内容的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构建适应社会对教师发展的新需求,关照师范生过程性学习、能力提高的新考核评价体

19、系势在必行。在 OBE 理念的指导下,教法类课程以师范生为本,采用逆向思维的方式进行课程体系建设,关注师范生需求,以师范生的能力和成果为导向,在教学能力、学会反思、合作沟通、综合育人四个毕业要求的指导下,构建由教学理论、教学指导、科学研究、沟通互助及课程思政等组成的新考核评价体系,以这五个方面为一级指标,下设学科教学等 14 个二级指标,构建两级评价指标体系,如图 1 所示。具体来说,教学理论包括学科教学基本知识、学科教学基本原理、学科教学基本教学模式三个二级指标;教学指导包括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业评价和信息技术应用四个二级指标;科学研究包括教材研究、课标研究、教法研究以及学法研究四个二级指

20、标;综合育人包括敬业爱生、课程反思及评价两个二级指标。认证理念引领下,指向毕业要求的两级评价指标,最终落实到 13 项具体的考核内容,形成教法类课程完整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如图 2 所示。在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中,通过课堂专题讨论、课例研习及分析(包括转写名师课堂实录、研习名师课例)、说课、撰写教学设计文本、微格教室试讲等方式,考查师范生对学科教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教学模式的掌握和运用,实现对“教学理论”指标的考核;通过讨论答疑、说课、撰写96教学设计文本、微格教室试讲、听课评课等方式,考查其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业评价以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对“教学指导”指标进行考核;通过教材与

21、课标研讨、说课、撰写研习论文、教法学法研讨及分析,考查师范生对教材、课标、教法、学法的研究能力,培养其主动反思及终身学习意识,对“科学研究”指标进行考核;通过微格教室录课-评价(包括微格研课、微格磨课),分组观看名师课例、转录课例、评价课例,模拟授课、点评课例、录制精品课等活动,提高倾听、表达、合作意识,实现对“沟通互助”指标的考核;通过师范生模拟授课、录制精品课,考查其能否在学习活动中体现以教学对象为中心、在学科教育中渗透品德教育并主动对课堂教学进行科学的评价与反思,进而实现对“综合育人”指标的考核。考核内容课堂专题讨论课例研习及分析说课撰写教学设计文本微格教室试讲听课评课讨论答疑课标研讨及

22、分析教法研讨及分析论文研习教材研讨及分析分组任务:微格教室录课评价学法研讨及分析学科教学基本知识学科教学基本原理学科教学基本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业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教材研究课标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微格研课微格磨课学科教学渗透品德教育一级指标二级指标教学理论教学指导科学研究沟通互助课程思政图 2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教学能力学科教学基本知识学科教学基本原理学科教学基本教学模式教学设计教学组织学业评价信息技术应用教材研究课标研究教法研究学法研究微格研课(观课、转录、评课)微格磨课(演课、议课、精品课)学科教育渗透品德教育教学理论教学指导科学研究沟通互助课程思政OBE 理念产出导向、能力导向

23、、目标导向学会反思合作沟通综合育人二级指标一级指标毕业要求认证理念图 1认证理念、毕业要求与教法类课程考核指标关系赵红芳:专业认证背景下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指标体系研究97保定学院学报2023 年第 4 期结语基于 OBE 理念下的教法类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构建,以学生需求和学生学习成果为导向,营造多元化的考核评价内容,通过多种考核评价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实现对原有课程考核评价体系的优化。笔者将以此为研究基础,细化对各考核环节的评价细则,使考核体系更好地为各学科教法类课程服务。参考文献:1 教育部关于印发 普通高等学校师范类专业认证实施办法(暂行)的通知 EBOL.(2017-10-26)20

24、23-02-28.http:/ 田腾飞,刘任露.OBE 认证理念下师范类专业的课程建设 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1):41-52.3 沈利玲.师范类专业认证背景下对分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构建与反思:以学科教学论课程为例 J.高教学刊,2021(12):117-124.4 陈琼.应用型本科院校学前教育专业教法课程改革:基于师范类专业认证视角 J.成都师范学院学报,2020(11):1-6.5 李志义.解析工程教育专业认证的成果导向理念 J.中国高等教育,2014(17):7-10.6 莫莉.以“实践”理念实施教师教育课程改革:“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课程建设的几点探索 J.文

25、教资料,2018(30):184-185.7 张瑞芹.小学语文课程与教学论学科建设与教学改革的对策分析 J.考试周刊,2020(7):47-48.8 张俊超.推进从“教”到“学”的本科教育教学变革:“院校研究:以学生为中心 的本科教育变革”国际学术研讨会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院校研究分会 2012 年年会综述 J.高等教育研究,2012,33(8):104-109.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Pedagogical Courses under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ZHAO Hong

26、fang(College of Teachers Education,Baoding University,Baoding,Hebei 071000,China)Abstract:Under the background of 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the pedagogical courses mainly aim to cultivate teacher candidatesteaching ability with regard to the four key points of teaching ability learning to reflect c

27、ooperation and communication andcomprehensive education mentioned in the graduation requirements.This type of courses need to transfer their theoretical focus to practicalfocus as wells adapt single course to course clusters.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se pedagogical courses are still required to be im

28、proved.Meanwhile,smart teaching should also be fully considered in these courses.These pedagogical courses are supposed to consolidate teachercandidates teaching ability through their comprehensive learning,improve their reflective ability through personalized practice,and enhancetheir research and

29、communication abilities through project-based learning.The evaluation index system on these pedagogical courses mainlyconsist of five primary indices.They are teaching theory,teaching guidance,scientific research,communication and mutual cooperation,andmoral education.Each of these five primary indices have their subordinate indices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teacher candidates and improvetheir teaching quality comprehensively and objectively.Key words:professional accreditation;pedagogi calcourses;evaluation(责任编辑石丽娟)98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