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_霍廷霄.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717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7 大小:1.6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_霍廷霄.pdf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_霍廷霄.pdf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_霍廷霄.pdf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23 年第 6 期 总第 198 期16北京电影学院科研成果专辑 如何将网络信号与蜡烛产生联系?设想一个场景:夜幕降临,我们走入房间点燃一支蜡烛照明,随着蜡烛火焰的跳动,火的能量物质被转化为 Wi-Fi 信号的电能,当离开房间,吹灭蜡烛,Wi-Fi 信号随霍廷霄,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教授;姜智元,北京电影学院美术学院 2021 级博士研究生。摘 要:“物”一直是电影美术设计以及理论中的关键词。新世纪以来,随着生命科学、生物技术、量子物理学乃至人工智能技术的嬗递,涌现了“后人类主义”“生态哲学”“新辩证唯物主义”“思辨实在论”等思潮,促使人们对人与物、人与自然、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再审视,与

2、之相关的哲学话语的讨论,在近几年被推向了高峰。本文尝试以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为质料资源,从电影美术“以人物为导向”的视角出发,探索将“物导向”这一概念拓展到电影美术设计的可能性,以及在数字媒介时代的语境下,对“物”把握的转换,从而建立一种扁平的、面向“人类世”的设计。关键词:物 物导向本体论 电影美术设计 隐喻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 霍廷霄 姜智元1617北京电影学院科研成果专辑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之减弱直至消失。这是由艺术家泰加布雷恩(Tega Brain)创作,并于 2023 北京国际双年展中展出的作品 开放火焰(Open Flame),该作品为我们

3、审视“物”的可能性提供了一种全新的视角,即跳脱于以“人”为主导,物的消费化、工具化产生与使用功能的实现,进而重新审视自然之物所蕴含的“物之力量”(Thing Power)。新世纪以降,在全领域的人工智能、数据主义、万物互联等新兴科技的崛起过程中,人们对于“物”的理解以及创作方式也发生了变化,显露出人与物、主体与客体的消解等特点。究其实质,都指向了“以人为中心”观念的质疑。这种关于“物”“非人类中心主义”的理论探究必然也波及电影美术领域。从某种程度上说,电影美术设计是电影叙事文本的“物化形态”,是为电影拍摄进行“造物”和“选物”的创造性工作1。简而言之,通过“物”所连接的关系,利用“物”的出场建

4、构“物之世界”,揭示剧作中人物的情感与性格,正是电影美术设计发挥的领域与场所。在此研究背景下,如何认识“物”,如何看待“物”成为了电影美术设计研究的重要课题,引发了笔者关于“人”在电影美术设计建构的“物之世界”中占据统摄地位的思考。的确,电影美术的创作与生产必然沿袭着电影技术发展的路径,本研究并非从时间脉络的角度阐释电影美术创作,而是试图正视在电影美术创作中,利用遮蔽、隐喻的方式通达的“物”本身,或者说,凸显出来的关于“物”的呈现与表达。因此,电影美术设计的“物导向”立场并非旨在替代现有的创作方法和理论框架,而是作为一种增补。通过对“人”与“物”“主体”与“客体”关系的思考,为电影美术设计研究

5、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实践路径。一、物物相依:物的关注与反思对于物的关注与反思,是基于后人类主义对人类理性的高举与主体性的反拨。在“后人类”(Post-Human)相关的理论中,N.凯瑟琳海勒(N.Katherine Hayles)通过梳理科学史上的“梅西会议”“图灵实验”“莫拉维克实验”等,勾勒了当代后人类图景2。20 世纪 80 年代,布鲁诺拉图尔(Bruno Latour)确立“行动者网络理论”(ANT,Actor-Network Theory),认为应赋予非人类更为开放的主体性,3人与非人构成一个行动者网络,否定了人类主导社会变化的主体性力量。同时期的唐娜哈拉维(Donna J.Haraw

6、ay)提出“赛博格”幻想,认为赛博格就是一种“后人类”,“赛博格是一种机械合成的有机体,它是机械和有机体的混合物,是具有社会实在的生物,也是科幻小说式的生物。”4作为新型生命体的赛博格,就是出走“人类世”之后的新的主体,强调打破勒内笛卡尔(Ren Descartes)以来的以“身心”二分为基础的主体建构。唯有从“人类世”走出,打破传统主义的神话,才能冲破有机体与智能体之间的界域。近年来,哈拉维也在赛博格的幻想基础上向前推进,提出“克苏鲁纪”(Chthlucene)的概念,试图打破人类纪的困境与危机,“克苏鲁纪”是有着多种的时间性与空间性,并集合了“超人类”(More-than-Human)“外

7、人类”(Other-than-Human)“非人类”(Inhuman),以及作为“腐殖质”的人类(Human-as-Human)的内在互动5。新一轮的技术革命加速了“以人为中心”的理性社会逐渐衰落,人工智能、量子物理和分子生物等前沿科技的潮流,不断侵蚀原本属于人类的领域,并推向一个充满不确定性、未知性甚至可能灾异的未来。在此背景下,以“物”为核心的理论视角被前所未有的强调与突出,逐渐成为人文科学的显学,包括“新物质主义”脉络下的“思辨实在论”(Speculative Realism)“新物质主义”(New Material-ism/New Materialisms)“物导向本体论”(OOO,O

8、bject-Oriented Ontology)“物论”(Thing Theory)“新活力论”(Neovitalism)以及“新实在论”(New Realism)等哲学理论。关于“物”的话语在各学科领域产生了不同程度地震荡,例如从符号学到对象语义学,从超验性到现象学,以及从现象学到伦理学等。在电影理论中,从安德烈巴赞(Andr Bazin)对人的退却,到吉尔德勒兹(Gilles Louis Rn Deleuze)对巴赞的反思,6再到近年来,关于“电影物质主义”的讨论,斯蒂芬沙维罗(Steven Shaviro)在 后电影情动(Post-Cinematic 2023 年第 6 期 总第 198

9、 期18北京电影学院科研成果专辑Affect)一书中,从“思辨实在论”直接滑向了“主体性”的消解7。电影美术与视觉艺术、美学、哲学思潮紧密联系,始终处于一个开放的、复杂的、非连续性的场域之中。在人类世时代,面对显著的后人类问题,与电影美术设计相关的艺术8、电影9等也纷纷关注“物”“物的转向”(Material Turn)“非人”“去人”等议题,以呼应当下哲学思想的震荡。尽管这些学派抑或学说,有不同的立场或是侧重,但它们都在强调着“物”的物质性、本体性,试图消解主体与客体、人类与非人类、生命与无生命等之间的关系。当前关于“物”的话语讨论研究重心转向“物本体”,即回到客体本身,探查本真之物。陌异现

10、象学(Alien Phenomenology)是设计研究领域最早阐述了物导向本体论范式的代表作之一,美国游戏设计师伊恩博格斯特(Ian Bogost)在书中对“以人为中心”设计本体论进行有效修正,并认为虽然在文化理论的角度,“思辨实在论”脉络下的物导向本体论与后人类主义的论点有相似之处。然而,后人类的方法依旧将人类作为主要的参与者,并认为后人类主义还不够“后人类”10。也就是说,“后人类”的立场依旧是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面向对于环境的、自然的以及周遭的“物”。相较之下,电影美术设计的“以人为导向”的设计策略,并未展现出对于物本体构建的设计方法的思索。二、物导向本体论:对电影美术设计的“扩展”在这

11、些纷繁复杂且充满对抗的理论思潮中,“物导向本体论”理论尤为值得关注,在格拉汉姆哈曼(Graham Harman)的 新万物理论:物导向本体论(Object-Oriented Ontology:A New Theory of Everything)一书中,哈曼继承康德的“物自体”学说,提出了“新万物理论”:一方面,要与传统西方哲学的“本体论”进行一定区分;另一方面,要从自然科学进行区分,认为科学并不能提供一个有效的“万物理论”。一句话,知识(Knowledge)与实在(Reality)之间存在鸿沟(Gap)11是其最核心观点,即真正的“实在物”是无法被知识所认识和把握。那么,何谓“物”?哈曼明确

12、提出“物的四重性”理论,将“物”分为“实在物”(RO,Real Object)与“感觉物”(SO,Sensual Object)。“实在物”是真实存在的物,无论如何都会存在,并不会依赖意识的建构;“感觉物”则是要依赖主体的意识活动,依附于人的感知与意识,是“无法被向上和现象还原的物”,“感觉物”的存在以“实在物”的存在为前提。在此基础上,哈曼认为,“物”有别于“物的属性”(Property),一般意义认为,“物”是属性自身的承载,“物”成为了属性存在的基础,通过“物”的属性来把握“物”本身,将“物”的性质分为“实在性质”(RQ,Real Quality)与“感觉性质”(SQ,Sensual Q

13、ualities)。“感觉性质”可以被直接地把握,而“实在性质”无法被直接把握,只能被间接把握。也就是说,物的属性与作为主体的人相关,其属性是在人的意识或理性认识中,物所具有的属性与物之间具有“张力”(Tence Relationship)关系,基于两种物以及两种属性就形成了四种基本的组合,即:“时间”“空间”“本质”(Essence)以及“理形”(Eidos),哈曼用这些在哲学领域被多次阐释的概念来阐释“物与其性质相互的作用”12。从一般意义上说,电影美术在谈及一个“物”的把握,往往是对“感觉物”与“感觉性质”的把握。在此,我们不妨通过美国“观念艺术”先驱约瑟夫克苏斯(Joseph Kosu

14、th)的作品 一把和三把椅子(One and Three Chairs)(图 1),来说明电影美术中的由文本到“物”再到影像构建的转化的关系。艺术家将一把椅子、椅子的放大照片以及词典中关于“椅子”词图 1 约瑟夫 克苏斯 一把和三把椅子19北京电影学院科研成果专辑条的说明文字打印出来,将三者以并置的手法进行呈现。如果拆解电影美术构建影像的过程,当电影美术师从剧作文本中看到“椅子”这个词汇时,脑海中已经浮现出了椅子的实在,而不是关于“椅子”这个词在字典中的定义,对于该“物”的确定是依赖于文本情景描述以及人物定位。或更具体地说,是来自剧本中的年代设定,人物所处于的环境(例如餐厅、公园或是家)以及这

15、个人物的地位、年龄等等的映射,并通过资料搜集或是参考方向,建立“物”的设计的依存。在拍摄现场,再将椅子的实体,放置于具有围合状态的空间中,最后成为了这个“椅子”的影像。当受众看到影像中的椅子,却是作为“椅子”实体的缺席。“椅子”成为了柏拉图模仿论中“理念”的影子,这就是电影美术在建构影像中,通过语言的“椅子”,规训了“椅子本身是一个物”的“理念”,忽视了“椅子作为物本身”的持存。从物导向本体论的视角看待这一过程,作品展示了“椅子”的各种媒介下的形式,其实三者都是一种“感觉物”,只有在“椅子”这个概念下,三者才能被彼此把握。然而,三者之间的联系其实处于一种“断裂”关系,就像它们在展览中存在物理空

16、间的分隔,“椅子”本身在“物”的部分,是无法被把握的“实在”。这就是哈曼所认为的“实在物”无法用各种属性去接近各种“物”,二者之间持续存在着一种缝隙。无法接近“实在物”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物本体,这引申出一个疑难:电影美术设计要如何把握“物”?要回答这一问题,或许我们可以从如何在设计的过程中,给予“物”足够的观照与考察进行切入。首先,物导向本体论在科学自然主义(Scientific Naturalism)与社会相对主义(Social Relativism)中开辟了一条道路将注意力放置于“物自身”。13物导向本体论激活了电影美术中关于“非人”“非生命”的机器人或人工智能的设计潜力,即人工智能、机

17、器人是否都需要围绕人类活动展开?是否必须遵循“人机伦理”的设计原则?实际上,真正的问题并不是人工智能的自我意识,而是在机器人的眼中,人究竟是什么?14 因为对人工智能“自我意识”的关注,必然又回到了在后人类视阈下,关于人与技术和机器无力与焦灼的探讨之中。流浪地球 2(美术指导:郜昂)中,马兆发现最终迭代的数字丫丫有了自主意识,丫丫的“人生”是被反复执行的计算机指令。最后,图恒宇使用 550A 创作了数字丫丫,而数字丫丫所处的数字空间则是由“非人”的数字丫丫所建,这个空间的能使者并非人类,在数字生命的视角下,数字空间是什么样子?在影片美术师看来,数字丫丫建构的数字空间是介于真实与数字、有序而混沌

18、的空间,并利用三维以及二维空间分别对应着迭代后的过去与未来的空间。再者,房间从不同的角度来看,呈现出对称的形态,以期达到数字空间的“奇异之感”15。其次,通过电影美术设计对“物本身”的展现,将美术师本人的设计尽可能地隐退或是后撤,充分挖掘物的“物质性”力量。在获得第四十届香港金像奖最佳美术指导奖的影片 智齿(美术指导:王慧茵、麦国强)中,电影美术师深刻挖掘在现代生产消费与现实日常经验中,被“遮蔽”的废弃物的“物质性”力量,并将其放置于场景之中(图 2)。影片将影像处理为黑白,利用庞杂细碎的垃圾所包裹场景,模糊了人与物之间的关系,展现为废弃物与城市、与人的身体相互嵌入的面貌,利用垃圾的物质性,召

19、唤并彰显了物质本身的能动性以及工业文明遗存的暴力,呈现为垃圾与城市景观的关联。这种空间的处理手段,一方面,打破了香港电影影像中对于香港城市空间的描绘,挑战了以往城市景观中或是光鲜、或是摩登的场景;另一方面,美术师通过使用大量未经伪饰的日常之物,图 2 电影 智齿 中的“垃圾”场景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2023 年第 6 期 总第 198 期20北京电影学院科研成果专辑使其显示了物质本身的力量,而并非将其放置于符号编码和解码的序列中。换言之,场景塑造的过程,并不是将物本身赋予“意义”的过程。最后,关于“实在物”与“感觉性质”之间的张力关系,向观者敞开一个物的不可测的“实在性质”

20、这一问题的探讨。在丹尼斯维伦纽瓦(Denis Villeneuve)的 降临(Arrival,2016)(美术指导:帕特里斯维梅特、保罗霍特)中,关于外星人的设计,美术设计并没有将重点放置于先进文明与人类的文明的对比之上,甚至外星人并没有出现一个准确的外貌,只能通过类生物体,不可知、不可掌握的状态,像出现在梦魇中的模糊的影子,这也构成了外星人的“形象”,就像这个生物体的语言系统,全然的破解与趋近。对于外星文明之物的想象,或许是我们无法判定的部分,这也是人类面对“他物”或“异物”的一个真挚的态度。我们生活在自己设计的一个狭小监狱里,在这个监狱中,我们关心的只是我们的血肉之躯以及我们用来塞满自己的

21、东西16。而这也是哈曼的“扁平本体论”给电影美术设计的启示,即作为主体的人类,只是与一切可见的、不可见的物相互纠缠、缠绕。这种观点可以借助德勒兹和费利克斯加塔利(Flix Guattari)关于“根茎”(Rhizome)的思想来阐述:我们应尝试建立一种普遍的内在联系,而不是将人置于一个支配地位的可能,主导着影像时空建构的“惯性”。数字丫丫建构的数字空间、日常之物与城市中的废弃之物、巨大沉默的异世界的生物想象,这些在影像中构建的“物”,试图超越其自身的客体位置,试图召唤、回应着其具有自身的能动力量,连接并拓展受众的感知经验。三、以物观物:电影美术设计的“物性”建构在物与主体的关系上,我们应该如何

22、看待“物”与“人”之间具有无法撼动震慑力的网络,如何思考关于“物”的设计?是否会滑向“无人”“非人”的深渊之中?其实不然,在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设计,尝试唤醒通达“感觉物”的道路,以物的“实在性”的趋近与显现,维系人类主体自身的延展与物的持存。如何通达“实在物”?在哈曼看来可以通过“隐喻”的方式,强调“审美”(Aesthetic)的哲学理论,并将其放置于突出的位置。因为艺术先于科学,“审美是一切哲学的根源”17。哈曼在康德“物自体”学说基础上提出物导向本体论,并指出“物自体”与“艺术”之间的关系,即通过事物的现象层产生联系无法触及物自体的深度。只有通过艺术的活动才能抵达物本身,艺术激活

23、了“实在物”与“感觉性质”之间的裂缝。哈曼同时论述了“隐喻”的五个特征,概括为:首先,隐喻的目的是关注“物自体”;其次,隐喻不是相互的,也不是对称的;最后,“隐喻”的实现是通过“我们自身”,也就是桑塔格所说的“体验之主体”18。凭借对迈克尔弗雷德(Michael Fried)艺术与物性(Art and Objecthood)的思考,哈曼强调了物导向本体论对于“剧场性”(Theatricality)参与艺术的重要性19,并认为“所有的美学都是剧场性的”20。长期以来,“隐喻”一直是艺术理论和电影创作领域中的关键词。例如在塔可夫斯基的文章中,“隐喻”就反复出现。电影美术相关理论著作中,对“隐喻”创

24、作思维方法的研究也屡见不鲜。早在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电影 脂粉市场 中,美术师通过象征和隐喻的手法对空间景物进行造型,将富有装饰性的铁窗栅格隐喻为男权社会的虚伪与欺骗21。此种隐喻式表现主义场景设计方法延续至今,在近年的一出好戏等影片中也有所体现22。由此可见,在“隐喻”系统中,通常借助“感觉物”来替代“实在物”的缺席,以传达深层次的情感与主题,进一步丰富电影作品的物之内涵和表现力。需要强调的是,在建构影像视觉的过程中,电影美术利用“物”的再现,为受众提供了可替换的隐喻对象并拓展其意义。最终,通过“剧场性”的参与,形成情感的表达方法,让受众与物直接参与互动,从而构成联合实在(Amalgam

25、ated Reality),并成为一种复合物(Compound)23。就像由乔丹皮尔(Jordan Peele)执导的电影 不(Nope,2022)中,包含了大量的“隐喻”,探讨了人类因沉迷于“奇观”而被其吞噬的命运。电影美术师设计了一个又像飞船又像云的21北京电影学院科研成果专辑 物的言说: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的电影美术“奇观”飞船,持续地凝视着周围人类的变化,伺机将人、马等生物吞噬。飞船同样成为观众凝视银幕中“奇观”的隐喻,影片结尾,当飞船如白色幕布般打开,实则空无一物。人类如何毁灭这个虚空?导演最后或许已经给了我们答案另一个“虚空”,是气球的爆炸。依靠冰冷的机器的凝视才能捕捉“奇观”,而我

26、们怀抱着凝视奇观的欲望,走进荧幕的“奇观”世界,这一切的最后只剩下一片虚无。在当前数字媒介时代的语境下,电影影像的建构正面临着“万物皆数字”的挑战。在这种背景下,“物”的存在不再是传统意义上的“实在”,而是推向了一种“潜能”(Potentiality)的转化。数字技术不仅改变了视觉机制与感知模式,也使得电影的吸引力不再仅仅是生物复原或场景复现,而是形成一种“超自然”(Hyper-Nature)的涌现。在生物学家菲利普马丁(Philippe Martin)的 超自然热带(Hyper-Nature-Tropical)中,通过数字手段堆叠图像,展现了一个虚妄的自然,这种“超聚集”的“物质性”的基础可

27、以借由哈曼的观念形成为“合作共生”(Symbiosis)的概念。在当前人类世或者逐步加深的“后人类”情境中,凭借数字技术手段的拟合所展现出“超自然”的物,呈现为“混杂性”组合建构的多物的“异质”形态。用科幻电影 湮灭(Annihilation,2018)来解释其物的性质,电影中 X 区域在瑰丽且处于生成状态的穹顶结构的包裹下(图 3),一切的“物”都产生了相互作用,仿佛在此区域之中,物彼此映射、交织,一切都拥有了变异的可能。当女主角生物学家进入X区域中,发现此地的单株植物居然可以具有多种植物的形态,被射杀的鳄鱼长出了鲨鱼的牙齿,嘶咬人的黑熊若即若离地发出了被撕者的吼叫,甚至植物可以与人类身体交

28、织在一起,化作拥有分形结构形态的士兵或是拟人形态的植物。一切异化,都来自撞击灯塔的小行星所散发出来的光波的影响。电影中的变异方式为哈曼所反对的“向下还原”,即通过将“物”还原为分子与原子,构成“物”的最精微的组成形式,使得所有的“异质物”得以显现与变化。在王国维的 人间词话 中,“以物观物”与“不隔”“无我之镜”处于一个概念之中,24即都是为了展现“物”之真,而对于“真”的看待,也直接震荡在了哈曼的物导向本体论之中。或许也是湮灭 所指之处,湮灭成为了人类的未来的形态之一,脱离于物质性实体的局限,成为某种能量,抑或成为 流浪地球 2 中的“数字生命”。的确,我们都需要在延宕中不断寻找“物性”的可

29、能,而这种可能性,也成为电影美术在数字媒介时代所要探索的方向,即摄影机的“缺席”,使得物质实体得以解放或是瓦解。电影美术的虚拟数字化“造物”过程,具有设计与改写“物”的本质规律,可以凭借无限的想象“自由”地定义这种现实世界中的一切可能性,这种可能性超越了自然的束缚与禁锢,也就是说,这既是一种“造物”也是一种“造神”。电影美术的“物性”建构面临着需要把握“实在物”早已成为一种“幽灵”形态的问题。通过“拟真”形态展现的“异物”“混杂”冲破了“实在”的边界,涌向了“物”的增殖状态。在这种状态下的人的身体并非像进入 X 区域的科研者,而是美剧 最后的生还者 第一季(The Last of Us Sea

30、son 1,2023)那样,真菌感染冲破最后的屏障,蔓延到整个人类的活动范围,只剩下在感染者皮肤之下的真菌菌丝,以及在面部绽放的绚烂花朵般的真菌。数字时代中“幽灵”形态的“感觉物”,持续地游荡与回撤对于“实在物”的把 图 3 湮灭 中的穹顶结构2023 年第 6 期 总第 198 期22北京电影学院科研成果专辑握,成为了对“物”的遗忘,甚至有试图将物本体的所有信息抹杀的可能。物导向本体论为电影美术设计提供了超越以人为导向的设计思维。人类世时代下对“物性”的强调,是对于主体性的消解,同时也是对“物”的一种建构与趋近,这一过程,仍旧需要通过“隐喻”等方式来实现。在“扁平”的审视过程,搭建了一个去中

31、心化的等级认知体系。正如大卫柯南伯格(Davie Conenberg)所说:“如果电影就是身体,身体在进化,那么电影也在进化。”25在电影美术设计为电影“造物”的实践过程中,旨在建构的并不是一个“物质世界的外在”,也依旧存在着对于“物性”的凸显,将其放置于不同框架和认知模型之下为电影美术设计提供了“进化”的可能。当下电影美术在创作中关注物体的“物性”“非人”视角介入空间等元素的表现,强调这些元素与主体之间的互构关系,呈现出一种更加多元、开放的审美观念。这意味着在进行道具、服装、场景等创作时,尝试关注和挖掘非人类、自然和文化等方面的丰富元素,将之视为具有独立存在和价值的实体,而非仅仅视为人物和情

32、节服务的附属之物,展现其“物性”。总而言之,在物导向本体论视阈下,电影美术可以探讨人与物、主体与客体之间关系的变化,以及物的言说。新的视角或将为电影美术师在未来的创作中,提供更加广阔的设计空间和更加丰富的实践框架。注:本文系 2021 年度北京电影学院校级重点项目“电影美术创作中的 东方色彩 呈现”(项目编号:XZ202101)的阶段性成果。(责任编辑:方兆力)注释:1 王丽君.物之银幕狂欢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9:4.2(美)N.凯瑟琳海勒著.刘宇清译.我们何以成为后人类 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7:7.3 Latour Bruno,Reassembling the So

33、cial:An Introduction to Actor-Network-Theory 1st edition edi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7:10.4 Haraway Donna J,Manifestly HarawayM.Minneapolis:Univ of Minnesota Pr,2016:5-6.5 唐娜哈拉维,刁俊春.人类纪、资本纪、种植纪、克苏鲁纪 制造亲缘 J.新美术,2017,38(2):75-80.6 陈佑松,蔡家奕.作为“物”的影像:从巴赞到德勒兹 J.中外文化与文论,2018(2):240-253.7 Ste

34、ven Shaviro,Post Cinematic AffectM.Zero Books,2010:15-17.8 吴兴明.论前卫艺术的哲学感以“物”为核心 J.文艺研究,2014(1):10-24.9 杨北辰.“新物质主义”视野下的电影媒介考古学J.电影艺术,2018(3):11-17.10 Bogost Ian,Alien phenomenology,or,What It s Like to be a Thing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2:3.11(美)格拉汉姆哈曼著.王师译.新万物理论 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

35、22:38-39.12(美)格拉汉姆哈曼著.王师译.新万物理论 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2:8.13 Bogost Ian,Alien phenomenology,or,What It s Like to be a Thing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2:6.14 吴冠军.爱、死亡与后人类 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19:216.15 机核.独家揭秘:电影 流浪地球 2 超详细美术设定“图丫丫数字房间”篇|机核 GCORESEB/OL.https:/ Bogost Ian,Alien Phenomenology,o

36、r,What It s Like to be a ThingM.Minneapolis:University of Minnesota Press,2012:7-8.17 Harman Graham,Art and objectsM.Cambridge,UK;Medford,MA:Polity,2020:1.18(美)格拉汉姆哈曼著.王师译.新万物理论 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2:71-72.19 Harman Graham,Art and objectsM.Cambridge,UK;Medford,MA:Polity,2020:71-86.20 Harman Graham,Art and objectsM.Cambridge,UK;Medford,MA:Polity,2020:29.21 宫林.中国电影美术论 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10:168.22 王丽君.现实中的超现实当代中国电影美术的表现主义活力 J.当代电影,2021(5):54-59.23(美)格拉汉姆哈曼著.王师译.新万物理论 M.上海:上海文化出版社,2022:74.24 唐伟胜.“本体书写”与“以物观物”的互释 J.中国文学批评,2021(4):110-120+158.25 豆瓣.进入身体的万神殿(未来罪行)影评 EB/OL.http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