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统计练习题答案-最终.doc

上传人:xrp****65 文档编号:6024337 上传时间:2024-11-25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00.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统计练习题答案-最终.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统计练习题答案-最终.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统计练习题答案-最终.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统计练习题答案-最终.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经喷药处理过得玉米种群随机抽取9个果穗,其穗重分别为308,305,311,298,315,300,321,294,320g。(1)求其平均数、标准差、中位数、极差、标准误、变异系数,以及95%的置信区间;(2)已知此玉米单交种群的平均穗重为300g,问喷药与否的果穗重差异是否显著?(1)平均数:308标准差:9.6标准误:3.2中位数:308极差:27变异系数:3.1%均值的95%置信区间:300.6,315.4(2)正态性K-S检验:P=0.9980.05,即认为该资料符合正态分布.单样本t 检验:P =0.0370.05,即喷药后的果穗重与原果穗重有显著差异,喷药后的果穗重重于原果穗

2、重。二、为比较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测定结果是否不同,某人随机抽取了10份乳酸饮料制品,分别用脂肪酸水解法和哥特里-罗紫法测定其结果见下表。问两钟方法测定结果是否不同?表1. 两种方法对乳酸饮料中脂肪含量测定结果(%)编号哥特里-罗紫法脂肪酸水解法10.8400.58020.5910.50930.6740.50040.6320.31650.6870.33760.9780.51770.7500.45480.7300.51291.2000.997100.8700.506(1)相关性检验,p=0.0030.05,故两种方法测定结果相关。(2)正态性检验,哥特里-罗紫法和脂肪酸水解法对乳酸饮料中

3、脂肪含量测定结果的P值分别为0.833, 0.283,均大于0.05,即皆服从正态分布。 (3)配对样本T检验,p=0.0000.05,故方差齐性。(2)正态性检验,病株和健株的植株高度的P值分别为0.985, 0.643,均大于0.05,即皆服从正态分布。 (3)独立样本T检验,p=0.0190.05, 即认为豌豆F2分离符合9:3:3:1的自由组合规律。五、某仓库调查不同品种的耐贮情况,随机抽取国光苹果200个,腐烂14个,178个红星苹果中腐烂16个,试测试这两种苹果耐贮差异是否显著?国光苹果腐烂率为7.0%,国光苹果腐烂率为9.0%。c2 =0.510,P=0.4750.05,即两种苹

4、果耐贮没有差异。六、欲比较两种检验方法对血样中某抗体的检出率,将100份血样同时用两种方法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问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无差别?表2. A、B两种检验方法对血中某抗体的检出情况McNemar c2检验的P值为0.031,小于0.05,表明A法和B法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有差别。七、 用A、B、C、D4种不同N、P配比的营养液浇灌种植的小麦幼苗,30天后计算平均日增重(g),得到如下的数据,问4种营养液的效果是否相同?A营养液:31.9, 24.0, 31.8, 35.9B营养液:24.8, 25.7, 26.8, 25.9C营养液:22.2, 23.0, 26.7, 24.3D营养液

5、:27.0, 30.8, 29.0, 24.6(1)正态性检验结果表明,A、B、C、D4种不同N、P配比的营养液30天后平均日增重的P值分别为0.802,0.997,0.996,1.000,均大于0.05,即皆服从正态分布。(2)方差齐性检验结果表明,P=0.1660.05,即方差齐性。(3)方差分析结果表明,P=0.040.05,表明4种不同N、P配比的营养液30天后平均日增重有显著差异。(4)多重比较结果表明,30天后对小麦幼苗平均日增重的影响,A营养液增重效果最佳,高于B、C营养液(P0.05),B、C与D营养液间差异不显著(P0.05)。日增重(m/g)营养液图1. 营养液对小麦幼苗平

6、均日增重的影响八、四川西部高山区林麝的种群密度在不同的海拔高度是不同的,推测影响其分布的因素可能是海拔高度,或者是不同的植被类型。通过对不同海拔高度和不同植被类型中林麝种群数量的调查(见下表),分析海拔高度和不同植被对种群密度的影响。表3. 林麝种群数量统计表(只/100km2)海拔高度(m)植被类型原生林次生乔木林次生灌木林人工林1000-15001500-20002000-250012598765615413911267268225198942500-30001881058462(1)方差分析表明:F海拔高度=14.933, p=0.0010.05,即不同海拔高度对林麝种群密度有显著影响。

7、F植被类型=15.313, p=0.0010.05,即不同植被类型对林麝种群密度有显著影响。(2)多重比较结果表明:2000-2500m林麝种群密度最高,高于其他3个海拔林麝种群密度(p0.05)。原生林林麝种群数量最高,人工林最低,次生乔木林与次生灌木林间林麝种群密度无显著差异(P0.05),即林麝对生境的选择按原生林、次生乔木林、次生灌木林、人工林顺序,其种群密度极显著地降低,不同植被类型林麝种群密度依次为原生林次生乔木林=次生灌木林人工林。数量(n/只)1000-15001500-20002000-25002500-3000原生林次生灌木林人工林次生乔木林植被类型海拔高度(h/m)图2.

8、 海拔高度和植被类型对林麝的种群数量的影响九、根据下表原始数据,求某市4周岁至未满11岁女孩的年龄(x,年龄)与平均身高(y,身高)的回归方程和相关系数,并检验回归关系的显著性。表4. 某市4周岁至未满11岁女孩的年龄与平均身高X(岁)4.55.56.57.58.59.510.5Y(cm)101.1106.6112.1116.1121.1125.5129.2(1)y对x的直线回归方程:= 4.6821x + 80.841(2)R2=0.996,r=0.998, F=1365.148,P=0.0000.05,即直线回归效果极显著,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年龄(岁)身高(h/cm)图3. 年龄与平均身高的回归直线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环境建筑 > 其他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5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