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用户体验视角下心理健康科普...于B站大学生用户的扎根探索_王锦.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2325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8 大小:1.71M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户体验视角下心理健康科普...于B站大学生用户的扎根探索_王锦.pdf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户体验视角下心理健康科普...于B站大学生用户的扎根探索_王锦.pdf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户体验视角下心理健康科普...于B站大学生用户的扎根探索_王锦.pdf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用户体验视角下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B站大学生用户的扎根探索王锦1,韩毅2(1.西南大学 计算机与信息科学学院,重庆 400715;2.西南大学 商贸学院,重庆 402460)摘要:【目的/意义】从用户体验视角出发,揭示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的获取效用及其影响因素,有利于了解其心理健康状况并为相关知识扩展与素质提升提供支持,帮助短视频平台提供更好的心理健康信息服务。【方法/过程】选取18名近期观看过B站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采用半结构访谈法进行深度访谈,结合关键事件法获取访谈数据,应用扎根理论三级编码策略揭示大学生从B站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中所获得

2、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并构建相应的理论模型框架。【结果/结论】大学生从B站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获取的信息效用包括文化效益、问题解决和认知价值3个层次。从用户体验视角看,其影响因素包括感知体验、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和用户背景,分别起主导、关键、调节和驱动作用,其中情感体验受到信息效用的反馈影响。【创新/局限】需扩展研究群体提升研究结论的外在效度,同时采用其他方法验证理论模型的有效性并计算模型中各个路径的影响强度。关键词:用户体验;心理健康信息;科普短视频;信息效用;大学生;B站;扎根理论中图分类号:G252.0DOI:10.13833/j.issn.1007-7634.2023.03.009收稿日期

3、:2022-10-07作者简介:王锦(1998-),女,四川遂宁人,硕士研究生,主要从事用户信息行为研究;韩毅(1972-),男,四川南充人,博士,教授,主要从事信息计量与科技评价、信息行为计算研究。1 研究背景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1】显示,18-25岁人群的心理健康指数最低、18-34岁青年的焦虑平均水平较高,且九成大学生近一年有过学业压力、人际关系、就业规划等方面的心理困扰。大学生亟待学习有效解决自身心理健康问题的方法,而改善难点在于其心理问题解决方式尚缺乏科学指导【2】。近年来,短视频平台加速布局知识领域,已成为重要的知识传播渠道【3】;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

4、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指出,在青少年观看的科学知识类短视频中,科普名列第一【4】。科普短视频的出现,增加了用户获取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途径,有利于人们及时了解自身心理健康情况并做出必要调整,一定程度上可弥补青少年网络心理服务体系中科普力度不足的问题【5】,有利于化解多数人在传统观念影响下对自身心理健康问题不愿意求助的沉默态势。尽管短视频已经成为大学生心理健康信息获取的重要途径之一,但短视频作为一种新型信息交流方式,在迅速发展的同时也暴露出诸多问题【6】,如忽视其内涵建设、内容重复无新意等,极大影响了用户心理健康信息的获取效用。现有短视频研究多聚焦于其传播效果与传播策略,更多关注科普短

5、视频平台效益及工作人员。Z世代大学生用户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起来的一代人,对视频信息具有天生的敏感性与亲和力,那么他们面对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会获得哪些效用、其影响因素是什么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究。据此,本文将从用户体验出发,聚焦于Z世代大学生群体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以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知识的触达率,帮助其预防心理疾病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2 相关研究我国短视频内容从泛娱乐休闲领域向知识分享等专业化、垂直化的方向拓展,知识科普类短视频渐成热门领域,现有健康科普短视频研究主要从传播主体角度探讨短视频的传播模式与策略、现存问题及对策等内容【7-10】,而从用户视角出发探究用户观看

6、健康科普短视频后所获信息效用的研究较少。目前,我国健康科普尚处于粗放式传播状态【11】,多数账号为综合型科普账号,少有专门针对某类人群或某种疾病等进行科普的纵向专深科普账号。对抖音科普短视频来说,其账号可划分为综合类和垂直类,健康类科普账号占比较少(仅有14.1%【12】),其中针对专门类型如急救、保健、心理等的健康科普账号更是寥寥无几。国内外有关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相关研究较少,已有研究围绕健康科普短视频的内容、方式、现存问题及谣言甄情报科学20232023年第年第3 3期期(第第4141卷卷)理论研究-74别等展开。其中,健康科普短视频内容主要包括健康问题解惑、健康热点、体态矫正健身、健康

7、谣言破解等大类【13】;主要通过专家出镜讲解、动画短片演示、情景剧编排、图表资料混剪或多种方式穿插结合的方式呈现健康科普信息【14】,以增强用户的亲切感及信息的易理解性;健康传播议题存在知识与情感发展不平衡问题,短视频用户虽易对患者产生共情情绪,但对疾病科普信息的关注与响应程度始终处于较低水平【15】;不科学的健康信息依托短视频在网络中快速蔓延危害受众认知,培养用户自觉甄别并抵制虚假健康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16】。国内外鲜有对移动短视频行业的用户体验探讨,对健康科普短视频用户体验要素的全方位探究更是一大缺口。已有短视频用户体验相关研究主要集中在抖音平台,探究的用户体验要素涉及沉浸感、社交存在感

8、、娱乐感、空间存在感以及感知现实主义等【17】,在健康短视频中沉浸感、社交存在感和可信度感知可用来预测用户继续使用短视频应用程序获取健康信息的意图【18】。此外,抖音平台用户占比最大为24-34岁年龄段,对年轻群体用户体验的研究相对欠缺。综上所述,大学生用户观看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获得了哪些信息效用、不同的用户体验如何影响信息效用等问题有待进一步探索。据此,本文以B站为研究平台,从用户体验视角探索大学生用户观看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并构建影响因素模型。3 研究设计3 3.1 1 研究方法研究方法心理健康问题涉及诸多个人因素,用户体验也因个人背景及个体思维方式等不同而存在差异,因

9、此本文更适合使用注重具体价值、强调互动过程和事件、受到情境限制的质性研究方法【19】。本文采用半结构访谈法进行数据收集,通过文献调研并结合研究问题拟定访谈提纲,采用目的抽样方式对近期有过B站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观看经历的用户进行半结构访谈。此外,由于心理健康状态及日常观看B站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具有时间上的延续性,且存在一定周期性,故引入关键事件法至访谈过程中,得到研究对象典型的心理健康信息效用获取案例以加强后续编码的准确性与有效性。关键事件技术从个体角度来获取关键事件,能够从情感、认知和行为角度来研究关键事件对个体的影响【20】。数据分析则通过三级编码自下而上地开展,对用户体验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

10、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效用获取过程及其影响因素进行探索性研究。整个流程采用扎根理论研究策略,即针对目标现象全面收集与分析材料,运用系统化程序,使用归纳及演绎方式发展和引导出寓于材料的理论【21】,有助于挖掘用户内心深处的观点。3 3.2 2 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时间为2022年6月。本文的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是指在B站平台发布的由机构或个人制作、版权清晰、无知识产权纠纷的,以普及心理健康有关的疾病、调理、保健等知识为主要内容,时长为30秒至20分钟的小电影、动画片、纪录短片等视频作品【22】。为保障研究对象的代表性,所选访谈样本尽可能来自不同年级和学科专业,访谈前告知所有相关事项并征得同意后进行

11、电话访谈并录音,时长约25分钟,内容主要涉及用户背景信息、用户体验和所获信息效用三方面,访谈样本分布情况如表1所示。表1 访谈样本特征Table 1 Individual features of the interviewees编号P-01H-02L-03W-04W-05G-06L-07J-08W-09H-10C-11S-12S-13W-14T-15X-16Z-17Q-18性别女女女女女女男男男男男女女女女女男男年龄242224242320251923182421222420212325年级硕士一年级硕士二年级硕士二年级硕士二年级硕士二年级本科三年级本科四年级本科一年级本科四年级专科一年级硕士

12、一年级本科四年级专科三年级硕士三年级本科二年级本科三年级硕士一年级硕士三年级专业图书情报图书情报与档案管理国际商务动画药学汉语言文学机械与自动化小学教育汉语国际教育汽车制造与试验技术土木工程财务管理学园艺技术教育学商务经济学应用心理学情报学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B站使用年限8年6年5年7年6年3年6年4年8年3年7年6年5年7年4年6年5年3年心理健康状态健康不良不良心理障碍心理障碍健康健康健康心理疾病健康心理疾病健康健康不良健康健康健康健康Information ScienceInformation ScienceVol.41,No.3 2023-753 3.3 3 数据分析数据分析利用质性

13、分析软件NVivo12对访谈材料进行三级编码,析取大学生用户的B站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效用构成要素及其影响因素,在数据分析过程中不断发现新问题、新观点,并以此为依据选取新样本直至理论饱和,进一步构建信息效用的影响因素模型。4 研究结果4 4.1 1 开放编码开放编码开放编码将原始访谈资料进行拆分,然后逐字逐句地编码、标签和录入,并对内容进行比较、辨析,从原始访谈资料中发现初始概念【23】。经过反复比较与辨析,最终得到57个基本概念,并提炼出17个子范畴,结果如表2所示。4 4.2 2 主轴编码主轴编码对开放编码获得的17个概念类属进行归类、抽象、提升和综合,寻找相同的内涵框架,建立各范畴之间

14、的逻辑关系脉络,最终形成7个主范畴,具体如表3所示。4 4.3 3 选择性编码选择性编码通过反复比较、归纳和分析主轴编码阶段形成的主范畴,揭示主范畴的典型关系结构,并挖掘具有统领性的核心范畴,开发故事线,得到主范畴的典型关系,如表4所示。4 4.4 4 模型构建模型构建通过对上述提取范畴的不断分析、比对、提炼和关系探索,发现感知体验、功能体验、情感体验及用户背景对用户信息效用产生显著影响。此外,文化效益、问题解决、认知价值是用户获取的3种典型信息效用,在收益深度上具有递进的层次关系。据此构建大学生用户的B站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模型,如图1所示。4 4.5 5 饱和度检验饱和度

15、检验本文访谈与编码按样本逐个进行,分析16个样本后形成了初步理论框架,为保证理论达到饱和,又选择2个样本进行饱和度检验。将访谈内容进行随机抽取,最终没有发现新的范畴和关系,主范畴内部也没有产生新的构成元素。由此可以认为,本文的范畴编码和因素模型在理论上达到饱和。5 模型阐释5 5.1 1 影响因素分析影响因素分析5.1.1 感知体验由图1可知,感知体验是影响用户信息效用的主导性因素,主要包括用户对短视频的3种感知体验,即感知权威性、感知易用性和感知有用性。优质的感知体验不仅能提升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知识与技能的储备,助其解决其当前问题,更能丰富其相关知识结构和纠正对心理健康问题的部分错误认知,有效

16、发挥健康科普短视频在培养用户虚假信息甄别能力方面的作用【16】。感知权威性。即主体认为短视频客体的各方面是专业权威、真实准确、令人信服的,该影响主要体现在短视频发布表2 开放式编码结果Table 2 Results of open coding子范畴A1感知权威性A2感知有用性A3感知易用性A4视频功能A5平台功能A6积极情感A7消极情感A8情感变化A9 B站使用经验A10心理健康状态A11心理健康知识A12心理健康技能A13问题解决程度A14问题解决能力A15知识结构A16健康认知A17价值目标初始概念a1 UP主身份,a2内容质量,a3视频热度a4知识储备,a5生活实践a6快速获取,a7简

17、单易懂,a8氛围轻松,a9有助记忆a10视频时长,a11视频弹幕,a12视频评论,a13讲解方式,a14字幕使用,a15背景音乐,a16组织形式a17搜索功能,a18分区分类,a19个性化推送a20期待,a21好奇,a22开心,a23放松,a24安慰a25枯燥,a26困惑,a27 难过,a28焦虑,a29愤怒a30积极变化,a31消极变化a32熟练使用,a33使用生疏a34健康状态,a35不良状态,a36心理障碍,a37心理疾病a38情绪管理知识,a39自我成长知识,a40人际交往知识,a41心理疾病知识,a42心理学经典理论a43人际交流技巧,a44认知调节方法,a45身体调节技巧a46完全

18、没解决,a47部分解决,a48完全解决,a49发现潜在问题a50情绪控制能力,a51技巧应用能力a52改善知识网络,a53扩大知识面a54认知改变,a55偏见摒除a56科学价值,a57情感价值王锦,韩毅.用户体验视角下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B站大学生用户的扎根探索J.情报科学,2023,41(3):74-80,118.-76者身份权威及短视频内容权威两方面。相较于非认证UP主而言,多数用户会选择观看具有身份认证及相应简介的UP表3 主轴编码结果Table 3 Results of axial coding主范畴感知体验功能体验情感体验用户背景文化效益问题解决认知价值子

19、范畴感知权威性感知易用性感知有用性视频功能平台功能积极情感消极情感情感变化B站使用经验心理健康状态心理健康知识心理健康技能问题解决程度问题解决能力知识结构健康认知价值目标子范畴内涵用户感知到的视频UP主及视频内容的权威性用户从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获取信息的容易程度用户感知到短视频中所获心理健康信息对他学习、工作和生活提高的帮助程度B站视频时长、视频弹幕、视频评论、讲解方式、字幕使用、背景音乐、组织形式等功能B站平台的搜索功能、分区分类、个性化推送等功能正向情绪感受,如开心、兴奋、放松等负向情绪感受,如悲伤、焦虑、压抑等用户观看短视频前后的情感变化用户的B站使用熟练程度用户近期的心理活动水平心理健

20、康相关理论知识心理健康相关技能技巧观看短视频后用户的问题解决程序,诸如没有解决、基本解决、完全解决或发现潜在或新问题。用户运用相关知识与技巧分析并解决心理健康问题的能力用户各类心理健康知识所组成的知识体系用户对心理健康的总体感觉与知觉用户观看短视频后达到其所追求的价值目标表4 典型关系结构Table 4 Typical relationship structure主范畴感知体验信息效用功能体验信息效用情感体验信息效用用户背景信息效用文化效益信息效用问题解决信息效用认知价值信息效用关系结构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因果关系建构关系建构关系建构关系关系结构内涵感知体验影响用户信息效用,是中枢路径,起

21、主导作用功能体验影响用户信息效用,是边缘路径,起推动作用情感体验影响用户信息效用,是边缘路径,起调节作用,信息效用对之有反馈作用用户背景影响用户信息效用,起推动作用文化效益构成用户所获信息效用的较低层次问题解决构成用户所获信息效用的中间层次认知价值构成用户所获信息效用的较高层次图 1 用户体验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效用影响因素模型Figure 1 Information utility influencing factors model for mental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hort video underthe context of

22、college students experienceWANG Jin,HAN Yi.Information Ut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Mental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hort Video under the Context of User ExperienceA Grounded Research for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BilibiliJ.Information Science,2023,41(3):74-80,118.-77主所制作的科普短视频,权威人士讲解

23、心理健康相关知识更加专业且全面,能够保证视频信息的科学性及有效性;若视频发布者非相关从业人员,用户则会更乐于观看在视频中列举出详细参考来源的心理科普短视频,引用心理学专著及相关文献一定程度上能提升用户的感知权威性。感知易用性。是指用户认为从B站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获取相关信息的难易程度,因讲解方式、案例列举、评论区“课代表”等形式而产生影响。相比文本信息的单一模态来说,短视频增加了视觉和听觉两类感官体验,极大程度提高了用户对内容的快速理解能力。另外,鉴于实体医院或心理咨询需要预约、排队等繁复的过程、需要耗费一定资金及隐私性心理,大多数大学生在产生心理健康相关问题时会通过选择便捷且免费的网络途径查

24、询相关信息。B站的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相较于其他平台的同类短视频而言时长更为适度、逻辑更加清晰,也较少有夸大症状误导观众的情况发生,因此多数用户认为容易获取相关信息且节省时间精力。感知有用性。指用户所感知到的从短视频中获取的心理健康信息对其学习、工作和生活的帮助程度。动画演示等方式有助于科普内容形象化、趣味化,能辅助用户快速记忆和理解相关知识。此外,视频的画面和声音增加了用户可获取信息的类型,多模态信息有助于用户的长期记忆,提高了所获信息的利用程度。大部分用户能够将所观看内容运用到减轻考前焦虑、缓解学习压力、改善睡眠状态、促进人际交往等方面以调节心理状态,少部分用户仅停留在获取相关信息层面,也有

25、部分心理疾病患者表示观看视频所获得理论指导对其健康状况改善并无作用。5.1.2 功能体验功能体验因素对大学生的信息获取起关键作用,分别从视频功能和平台功能两个方面产生影响。观众会根据其字幕有无、弹幕氛围好坏、背景音乐嘈杂与否等决定是否继续从该视频获取信息,功能体验极差的短视频不但会使用户立即退出,甚至会激起其厌恶情绪,严重影响信息获取效果。视频功能。包括B站的视频时长、视频弹幕、视频评论、讲解方式、字幕使用、背景音乐、组织形式等功能。B站的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时长在10至20分钟之间,相比于抖音快手等平台视频(平均时长通常在1分钟以内)而言蕴含了更多的信息量;弹幕在科普短视频中呈现出较强的两面性

26、,一方面可以供观众寻求情感共鸣或互动解惑,但另一方面,多样化观点在无约束环境下常常产生碰撞并产生矛盾,影响观看视频内容;评论区常有“课代表”对视频内容进行总结,进一步加深了用户对视频的理解与吸收;而“营销号”式的讲解方式、字幕的缺乏、杂乱或“土味”的背景音乐等会激起用户的反感,进而可能终止信息获取行为。平台功能。包括B站平台的搜索功能和个性化推送等功能。在海量视频中搜寻符合问题的视频需要耗费较多时间,不停地观看筛选视频也仅获得少量有效信息,因而强化平台搜索功能将是扩展信息效用的重要途径;大部分大学生认为其个性化推送功能不够智能,仅可作为日常心理健康知识储备用途。5.1.3 情感体验分析发现,积

27、极的心境与适度唤醒的消极情感能使用户在观看短视频的过程中更加高效地吸收利用相关心理健康信息,消极心境与高唤醒情感都负向调节用户的获取过程且信息效用较低。根据耶基斯多德森(Yerkes-Dodson)定律可知:存在最佳的情绪唤醒水平,过少或过多的唤醒会对任务绩效产生不利影响【25】;情绪等价学说中也显示积极的心境有利于用户对结果的判断【26】。情感效用编码发现,情感体验包括消极情感和积极情感两类,对用户的信息效用起调节作用且存在效用的反馈调节。其中,消极情感主要包括焦虑、悲伤、愤怒、困惑、枯燥等,积极情感主要包括开心、平静、安慰、期待、好奇等,其中抑郁、焦虑等情绪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中占有较大比

28、例,与 2020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27】结果相符。积极和消极的情感都具有信号功能,积极情感发出的信号是“满意的”,此时用户进入较为放松的任务模式,从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中获取的信息效用会较少;而消极情感发出的信号是“有问题的”,将唤起一种危险的、困扰的任务方式,推动人们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28】。持有消极情感的用户观看视频时会不自觉地投入更多的努力来完成任务,如“当我比较难过,比较失望、情绪不稳定的时候,我会想去找一些视频,找一个解决方法,所以它会让我看视频的时候更加专注。”(Z-18)。健康状态的大学生普遍保持较为积极的心境,他们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对于视频所传达的信息会持有更积极

29、的判断【27】,能更为客观地看待视频中的观点和知识;而非健康状态的用户则容易被“诱导”,主观想法引领客观知识导致最后并无实际效用甚至产生负效用,如“会觉得自己知道这些,但是自己是做不到的激起我心里的一些负面情绪”(W-05)。正向的情感变化(例如“紧张焦虑的心态就会得到缓解”(T-15)会驱使大学生开始时以更加积极的方式去理解与利用所获得信息,通过与问题的交互促使获取信息得到深层次的运用,且对后续相关信息获取抱有期待;而“好像变得有点不耐烦了”(Z-18)等负向的情感变化致使用户一定程度上关闭信息获取通道,阻碍信息效用的产生。感知体验、功能体验情绪效用感知体验和功能体验会影响用户的情感体验并最

30、终影响用户的信息效用。用户对UP主身份和内容权威性的判断会影响其观看时接受、相信或尊敬等不同顺从程度的情绪变化,证明了“特定情感产生的影响取决于个体对当前判断目标的感知信息价值”论断【29】;用户所能感知到的易用性和有用性程度、视频和平台的各种功能好坏会促使其产生欣喜、平静、期待等正面情绪或是烦躁、疑惑、愤怒的负面情绪。最终这些感知体验和功能体验通过刺激用户情感影响其最终信息效用的获取程度。效用情绪王锦,韩毅.用户体验视角下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B站大学生用户的扎根探索J.情报科学,2023,41(3):74-80,118.-78与Plutchik【30】提出的“行为

31、平衡负反馈系统”理论相似,趋近或回避观看相关短视频的行为会反作用影响到用户的情感体验。用户对所获心理健康信息效用感到满意时,会产生进一步获取相关信息的冲动,同时焦躁感削弱,逐渐变得平静轻松;反之,没能得到所需的信息或所获信息无用则会激起用户的回避,导致其情绪更加低落或是烦躁。5.1.4 用户背景编码发现,对信息效用产生推动作用的用户背景因素主要包括B站使用年限和用户目前的心理健康状态。B站使用年限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用户使用B站的熟练程度,这不仅能帮助用户顺利获取有效信息,且能增强其信心从而促使用户获取更多的心理健康知识,而较少使用B站的用户在搜索和筛选相关视频时会花费更多的时间精力。心理健康状态

32、是指用户近期心理的各个方面及活动过程的综合状况,包括心理健康、心理不良、心理障碍和心理疾病共4种状态,根据受访者自述的心理评测经历进行划分。处于心理健康状态的用户对心理健康科普的关注程度较低,而处于非健康状态的用户据个人情况对心理健康科普具有较高甚至过度的关注,但也有部分非健康状态大学生会回避相关短视频。其中,心理不良状态大学生的情感唤醒强度在信息获取过程中效用最佳,推动用户在目标问题导向下积极观看视频并从中获取问题答案,最后达到的信息效用层次更深。多数有心理障碍或患有心理疾病的用户认为,观看B站的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对自身心理状况的调整效果微乎其微,仅能够获得文化效益层面的效用。5 5.2 2

33、 信息效用分析信息效用分析大学生用户观看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后获得的信息效用可以分为3个层次:文化效益、问题解决和认知价值。文化效益指用户所获得心理健康知识和技能,例如对于双相情感障碍等心理疾病的了解和对快速入眠呼吸法的掌握等。问题解决则包括当前问题解决的程度和自身问题解决能力的改变,多数处于心理健康状态及心理不良状态大学生,在观看相关心理科普短视频后能够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或解决,且在之后若遇到类似问题也能够运用相关知识与技能进行应对,但处于心理障碍和疾病状态的大学生而言,所面临的心理健康问题更加复杂多变,简单地观看视频无法满足其需求,通常需要医学上的帮助。认知价值可细分为知识结构、健康认知及价

34、值目标3个方面。经常观看心理科普短视频的大学生认为,其知识结构会发生部分改变,对于心理健康基础知识和部分关注领域的内容基本掌握,部分用户甚至能够向他人宣解并解决相关问题。认知转变体现在部分用户在了解心理健康科普知识之前都认为心理疾病危于累卵,但在观看或讨论后会发生认知转变,如“短视频的话可以让我对心理疾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就是不要把这种东西当成什么洪水猛兽之类的”(C-11)。部分大学生的价值目标在观看相应短视频后得到实现,短视频主要发挥科学价值和情绪价值,满足用户在信息上的需求以及带来情绪上的安慰或释然。6 研究结论与展望本文对近期有过B站心理科普短视频观看经历的大学生进行了深度访谈,在此基

35、础上运用扎根理论对访谈内容进行分析,揭示了用户体验视角下大学生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对用户来说,情绪的不同唤醒水平引发不同的智力操作的效果【31】,过低或过高的唤醒水平都不如某种适中的唤醒水平能使操作效果达到最优,用户需要保持适度唤醒水平以促使信息获取效用最大化;此外,科普创作者应当意识到,在目前科普产品多维度发展生态中,受众对产品的要求也逐渐升高,科普创作方应提供更加优质易懂的科普短视频;最后,B站平台方尚需优化平台搜索功能,进一步健全弹幕和评论的筛选机制,提升用户体验水平,建立与维护友好的交流氛围,帮助用户更好吸收利用信息。与已有研究相比,本文有以下拓展:首先,从研究视角

36、上来说,以用户体验视角分析了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效用的构成及各类用户体验因素对其产生的影响,相较以往研究中零散体验要素的讨论【17-18】,较为全面地探索了视频内容、视频形式、用户情感及用户背景中多种要素对其信息效用的影响,丰富了科普短视频信息获取效用领域的研究层次;其次,在研究平台上,选取B站作为探索平台更具典型性。已有文章多以抖音为例展开传播效果等研究【7,9,12】,由于抖音等平台中的视频高度碎片化难以展现科普视频的丰富内涵,用户的共同性不高,知识社区建设效果较差【32】,加之多利用模板化视频设定和便捷跟拍机制来制造“迷幻”以实现病毒式传播【33】,所以相较之下以具有大量时长适中、内容

37、导向科普短视频的B站作为探究用户信息效用的平台更优;第三,从研究对象上来说,B站的主要用户群体多为有一定心理健康问题的Z世代大学生用户【2】,探讨大学生用户在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中其情感体验与所获信息效用的相互影响,有利于帮助大学生用户通过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更好地缓解和解决心理健康问题;最后,在数据获取中引入关键事件法,有利于克服一般访谈方法中的受试者回忆模糊问题,基于准确数据的研究结论对同类研究更具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对象仅包括大学专科生、大学本科生及硕士研究生,未对其他对象进行分析,后期研究须扩展到其他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信息用户并开展对比研究,提升研究结论的外在效度。同时,由于质性研究较多依

38、赖于研究者的主观判断,因而后续研究还须采用其他实证方法对研究结论进行检验和完善,尤其是理论模型中各个路径的影响强度尚有待探讨。参考文献1 傅小兰,张侃,陈雪峰,等.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WANG Jin,HAN Yi.Information Utility and Its Influencing Factors to Mental Health Science Popularization Short Video under the Context of User ExperienceA Grounded Research for

39、 College Students Based on BilibiliJ.Information Science,2023,41(3):74-80,118.-79(责任编辑:张连峰)社,2021.2 中国青年报.2020 中国大学生健康调查报告EB/OL.(2020-01-03).2022-08-05.http:/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4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 展 状 况 统 计 报 告 R/OL.2022-03-17.http:/ 季为民,沈杰,杨斌燕,等.中国未成年人互联网运用和阅读实践报告(2017-2018)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8.5 格桑泽仁,王英梅,李

40、咏梅,等.青少年网络心理服务体系研究J.长江丛刊,2021(5):67-68.6 刘建新,陈梦琦.我国移动短视频内容生产的问题、影响及对策J.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2,44(1):83-87.7 闫雨.抖音健康类内容短视频的传播模式、问题与对策J.传播与版权,2022(4):62-65.8 陈曦.失位与归正:健康科普类短视频创意误区探析J.当代电视,2021(3):86-89.9 俞铭敏,唐云龙,沙雯.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现状及对策浅析以“健康上海抖音号”为例J.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2022,17(1):93-98.10 魏春平,陈丽霞,邹辰玲.三明市居民健康科普视频需求调查及应

41、用方法探讨J.海峡预防医学杂志,2021,27(4):100-102.11 王雪倩.健康传播在短视频平台中的现状及发展探析J.新闻采编,2019(1):47-48.12 金心怡,王国燕.抖音热门科普短视频的传播力探析J.科普研究,2021,16(1):15-23,96.13 蔡雨玲.从“丁香医生”抖音号看健康科普短视频传播策略J.视听界,2020(3):119-121.14 韩雨薇.短视频中的健康传播探析J.新闻传播,2020(18):56-58.15 章沫嘉,黄月琴.作为健康传播平台的短视频:基于快手自闭症内容的探索性分析J.传播创新研究,2021(1):89-109,239-240.16

42、黄雨婷,冯婕.信息素养视域下的虚假信息甄别:国际进展与我国对策J.图书情报知识,2021(2):121-132.17 Wang Yunwen.Humor and camera view on mobile short-form video apps influence user experience and technology-adoption intent,an example of TikTok(DouYin)J.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20,110:106373.18 Song Shijie,Zhao Yuxiang,Yao Xinlin,et al

43、.Short videoapps as a health information source:an investigation of affordances,user experience and usersintention to continuethe use of TikTokJ.Internet Research,2021,31(6):2120-2142.19 劳伦斯 纽曼,拉里 克罗伊格.社会工作研究方法质性和定量方法的应用M.刘梦,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21.20 刘周颖,赵宇翔,朱庆华.付费知识问答平台中提问者转移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20,

44、64(12):75-86.21 刘同辉.传承诠释与开新中国传统人格心理学及当下独立路径研究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12(1):371.22 中国科学技术协会.中国科协办公厅关于开展 2014 年“公众喜爱的科普作品推介活动通知”EB/OL.2022-04-01.http:/.23 COBIN J,STRAUSS A L.质性研究的基础:形成扎根理论的程序与方法M.朱光明,译.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5:145.24 孙建军,成颖,柯青.TAM模型研究进展模型演化J.情报科学,2007(8):1121-1127.25 Yerkes RM,Dodson JD.The relation o

45、f strength of stimulus to rapidity of habit-formationJ.Journal of Comparative Neurology and Psychology.1908,18(5):459482.26 Schwarz N,Clore G L.Feelings and phenomenal experiencesM.New York:Guilford,2007:385-407.27 王雅芯,刘亚男,翟婧雅,等.2020年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与需求M/傅小兰,张侃,陈雪峰,等.心理健康蓝皮书:中国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报告(20192020).北京:社会科

46、学文献出版社,2021:94-121.28 Schwarz N.Feelings as information:Informational and motivational functions of affective statesM.New York:Guilford Press,1990:527-561.29Schwarz N,Clore G L.Mood,misattribution,and judgments of well-being:Informative and directive functions ofaffective statesJ.Journal of Personal

47、ity and Social Psychology,1983,45(3):513-523.30Plutchik R.The Nature of Emotions:Human emotionshave deep evolutionary roots,a fact that may explain theircomplexity and provide tools for clinical practiceJ.American Scientist,2001,89(4):344-350.31 WELFORD A T.Stress and PerformanceJ.Ergonomics,1973,16

48、(5):567-580.32 黄玉玉.抖音APP科普类短视频内容生产研究D.大连:东北财经大学,2020.33 赵乔.抖音:日常生活的迷幻化J.文化研究,2019(1):93-104.(下转第118页)王锦,韩毅.用户体验视角下心理健康科普短视频的信息效用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B站大学生用户的扎根探索J.情报科学,2023,41(3):74-80,118.-80Value Co-Creation Behavior of Online Healthy Community Based on Collective Value Creation:A Case Study of Baidus Depres

49、sion BarZHAO Xueqin,WU Peng,HU Huihui(School of History and Culture,Hubei University,Wuhan 430062,China)Abstract:【Purpose/significance】By analyzing the interaction mode and network structure of online health community members,thispaper discusses their value co-creation behavior,and provides suggesti

50、ons for the sustainable operation and management of the community.【Method/process】Taking Baidus Depression Baras the research object,a mixed qualitative and quantitative researchmethod is adopted.First,the content analysis method is used to encode the crawled data,and then social network analysis is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