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doc

上传人:天**** 文档编号:2245596 上传时间:2024-05-23 格式:DOC 页数:20 大小:58.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0页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0页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0页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0页
《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0页
点击查看更多>>
资源描述

1、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全文) 沪教委德【2005】20号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中发20048号)和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中发200416号)都对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提出了明确要求。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生的思想道德建设和思想政治教育,上海市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内容,结合上海社会发展和大、

2、中小学校的实际,特颁布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指导纲要。一、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1、青少年学生是民族的希望,祖国的未来。在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提高青少年学生的道德素质和政治觉悟,增强他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把他们培养成具有良好思想品质和道德修养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对于确保我国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确保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后继有人,确保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2、在上海学生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上海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迫切需要,是上海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

3、会、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培育上海城市精神、全面提升市民思想道德素质的重要保证。3、长期以来,上海各级各类学校对学生进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思想道德教育。广大学生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国家、热爱中华民族,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事业充满热情和期待。改革开放的深化和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步伐的加快,为我们创造了一个更为开放的环境。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碰撞,有利于学生开阔眼界,增强对世界文明成果的了解,同时,其承载的不同意识形态、价值观念和生活方式,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的思想观念。一些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国家意识淡薄、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减退、对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漠视、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意

4、识不强等现象。在行为表现上,也出现了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勤俭自强精神淡化、和谐相处能力较差等问题。面对这些新情况、新问题,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还存在不少薄弱环节,主要表现为:对新形势下的学生民族精神教育部分学校显得不适应,部分教师尚不能胜任;对利用课外活动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载体研究不够、缺乏有效的系统管理机制;一些青少年活动基地的活动内容针对性不够,吸引力和感染力不强,未能有效发挥其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应有作用;全社会关心支持民族精神教育的体制与合力尚未形成。二、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基本原则4、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思想是: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5、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为主旨,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上海建设国际化大都市为出发点,以培育“四有”新人为落脚点;把爱国主义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灵魂,以民族精神教育作为德育的根基,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整体规划大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工作;把广大学生培养成具有世界眼光、开放意识,能够传承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富有民族自信心和爱国主义精神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5、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总体目标是:将民族精神的弘扬与培育纳入上海市国民教育的全过程,纳入上海市精神文明建设的全过程;以帮助学生树立党的观念、国家观念、人民观念和社会主义观念为目标,根据上

6、海教育的实际,挖掘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力争通过若干年的努力,构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以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为重点的大中小学纵向衔接、学校家庭社会横向沟通、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与社会主义法律相协调、与中华传统美德相承接的民族精神教育的实施体系,形成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新格局;使上海市学校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得到显著提高,使广大学生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得到显著增强,使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得到显著提高,进而为上海市公民思想道德素质的全面提升奠定基础。6、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应遵循以下基本原则:(1)坚持优良传统教育与时代精神教育相结合。从上

7、海城市发展的实际出发,将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与培育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相结合,既要弘扬中华民族优良的人文传统和革命传统,又要吸收、借鉴人类发展的一切文明成果,以发展的眼光开展民族精神教育。(2)坚持认知教育与实践体验相结合。既要抓好课堂教学的认知教育,针对学生的困惑和思想实际,善于用正确的方法论剖析问题的症结,引导学生形成批判性的思维,能够辨别是非善恶,并运用正确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学习和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各种问题,也要以体验教育为重要途径,让学生在实践中真切感受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达到知行统一。(3)坚持情感陶冶与促进理性升华相结合。要善于抓住各种契机,利用各种形式,努力挖掘身边的先进典

8、型,以情动人、以事感人,营造浓郁的民族精神教育氛围,形成强有力的舆论导向。同时,要注意引导、促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理性思考,在深化认识中,进一步增强学生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责任之心。(4)坚持突出重点与有机渗透相结合。既要充分发挥显性学科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导作用,又要注重其他学科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独特功能。同时,要善于挖掘课内课外民族精神教育的各种资源,构建各种教育载体,用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开展教育活动,有机、有序、有效地把民族精神教育渗透到教育的各个环节、各个方面。(5)坚持针对性与系统性相结合。既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注重民族精神教育的针对性,区分层次、突出重点,

9、也要加强各学段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衔接,使民族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在国民教育过程中形成一个层次递进、结构合理、螺旋上升的系统。(6)坚持学校教育与社会引导相结合。既要发挥学校教育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中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也要加强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与学校教育之间相互配合,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的积极性,有效整合社会资源,形成民族精神教育的整体环境和强大推动力。三、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7、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在长期的共同生活和共同社会实践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为民族大多数成员所认同和接受的思想品格、价值取向和道德规范,是中华民族的语言习惯、心理特征、文化传统、思想情感等的综合

10、反映,具有极为丰富的内涵。民族精神教育将着眼于培养学生对中华民族共同历史、文化、生活方式的归属感,培养学生对伟大祖国悠久历史和优秀传统的认同感,引导学生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在弘扬中培育民族精神的时代内涵。根据上海学生的特点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今后一段时期,要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8、在国家意识教育过程中,要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自强作为重点内容。国家观念教育以增进学生的爱国情感为重点,以增强学生对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和拥护为归宿,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国体和政体;认识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伟大国家;引导学生认识我国的

11、辽阔疆域,自觉维护国家的神圣主权和国家统一;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我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和作用,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和尊严,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引导学生了解民族英雄的伟大人格和民族气节的丰富内涵,培养学生作为中国人的自信心和自豪感。国情意识教育帮助学生系统地了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传承知我中华、爱我中华的优良传统;认识我国正处于并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看到我国在发展中的优势和不足,进一步增强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国家安全教育帮助学生了解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对国家安全的重要意义,认识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应尽的

12、义务;自觉维护国家的领土安全、经济安全、资源安全、文化安全和信息安全,树立整体的国家安全观;坚定完成祖国统一大业的信念,自觉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为祖国统一贡献力量。国家自强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引导学生充分认识党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的重大意义,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坚定走科教兴国、可持续发展和人才强国的富强之路;努力参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引导学生把个人的进步成才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同祖国的繁荣富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担负起建设祖国的光荣使命做好准备;开拓学生的国际视野,让学生理解和认同“和而不同”、“求同存异”的外交思想,培养海纳百川的气度和胸怀,为中华民族的伟

13、大复兴贡献力量。9、在文化认同教育的过程中,要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内容。民族语言教育引导学生了解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关系到国家的统一、民族的团结、社会的进步和国际的交往;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自觉维护母语在日常学习、生活和交往中的主导地位;正确使用祖国的语言文字,规范用语、礼貌用语,大力推广、使用普通话;在正确、主动地学习、使用语言文字中,感受祖国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价值,提升自己的文化品位,深化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自觉抵制有损民族尊严和国家形象、违背国家语言文字法规政策的不良现象。民族历史教育要以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使学生了解中

14、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和基本线索,特别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发展的历史;了解近现代史特别是近代以来,我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而奋斗的历史;了解我们党团结带领各族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使学生高度认同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功绩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优越性;了解勤劳勇敢、爱好和平、团结统一、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在中华民族发展中的重大作用,以中华民族在文明创造过程中展现的执着追求的精神风貌陶冶学生情操,使学生更加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革命传统教育引导学生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华民族精神传承、弘扬和创造中的重要作用;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年代形成的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以及在社会主义建

15、设实践中形成的大庆精神、雷锋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优良传统;要继承和发扬“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革命传统,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为人民服务、为祖国服务的情感。人文传统教育充分利用中国哲学、历史、文学、艺术、教育、民俗等多方面资源,加强对学生进行优秀人文传统的教育和熏陶;帮助学生认识和学习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吸纳中华民族注重和谐的文化精神,引导学生构建和谐的人际关系;热爱民族文化遗产,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使学生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继承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10、在公民人格教育的过程中,要把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内容。社会责任教育

16、引导学生增强自身作为国家主人的责任意识;了解并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明确自身的权利,学会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自觉承担个人对他人、集体和社会的责任和义务,将社会责任感体现在人生的价值目标和行为方式中。诚信守法教育将中华民族传统中的诚信观念与现代市场经济的信用要求结合起来,培养学生以诚待人、严于律己、诚实守信的意识和行为习惯;把法治精神作为现代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容,引导学生形成“法律至上”的态度和意识,自觉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增强法治观念。平等合作教育引导学生学会尊重他人,友善待人;养成推己及人的处事准则,能够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个人与社会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增强团队意

17、识、合作精神,学会宽容,与人和谐相处,在集体、社会的发展中实现个人价值。勤奋自强教育引导学生从小事做起,养成勤快、勤劳、勤奋、勤俭的生活习惯;保护公共财产,节约公用资源;不浪费、不盲目攀比;养成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品格,勇敢坚强,不怕困难,增强抗挫能力。11、在民族精神教育实施过程中,要引导学生从树立远大志向做起,从增强爱国情感做起,从规范行为习惯做起,从提高基本素质做起。在学生成长的各年龄阶段,要一以贯之并有序递进地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教育。小学一、二年级,要重点进行热爱祖国的启蒙教育,引导学生认识国徽,会唱国歌,尊敬国旗;学会汉语拼音,讲好普通话;了解身边的变化,培养热爱家

18、乡、热爱生活的感情;不说谎话,未经同意不拿他人的财物,尊师敬长,礼貌待人,热爱劳动;了解中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小学三至五年级,要重点引导学生初步认识到自己是祖国未来的主人;认识我国是由五十六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我国有辽阔的疆域,国家的领土完整和主权独立神圣不可侵犯;要求学生规范用语、礼貌用语;初步了解中国古代的伟大文明创造,了解中国共产党在近现代史上的重要作用,了解传统节庆日的文化内涵;引导学生传承勤劳节俭的中华美德,使学生力所能及地参加社区公益活动,惜时守信,学会与人和睦相处。初中阶段,要重点引导学生把国家利益放在首位,树立为振兴中华而努力学习的志向;认识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中国共产党是国家

19、的领导核心,我国正处于社会主义的初级阶段,了解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国家安全的首要任务;了解语言文字是民族意识、文化传统和道德观念的载体;了解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百折不挠的发展历程,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各族人民在革命战争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了解并践行中华民族的良好礼仪,热爱民族文化遗产;学习我国宪法和相关法律,引导学生明确自身的权利和义务,节约资源、爱护公共财物,自觉参加公益活动,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个人与集体的关系,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劳动态度和劳动习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高中阶段,要重点引导学生坚定永远跟党走的信念,自觉维护国家的荣誉、利益和尊严;了解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

20、会、人口、资源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了解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步骤和宏伟前景,树立整体国家安全观,自觉同一切分裂祖国的行为作斗争,引导学生懂得国家利益高于一切,个人利益要服从国家和集体的利益,要把自身的发展与提升国家的综合国力结合起来;引导学生了解民族语言发展的主要特点,注重发掘民族语言文字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审美功能;了解中华民族文明发展的重要史实和基本线索,了解中国共产党在中国近现代史发展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深化热爱中国共产党的情感,了解中华民族的人文知识、人文思想、人文精神,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引导学生了解并自觉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不断增强社会责任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和公益活

21、动,增强团队意识、合作精神,基本形成正确规划人生发展的意识和能力。大学阶段,要重点进行国家前途命运、理想信念和责任使命的教育;加强大学生对党的领导和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认同,引导学生认识到个人的命运与国家的命运休戚相关,从而培养学生对国家的认同和忠诚,激发报效祖国的志向,自觉与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加强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经典的学习和研究;要引导学生弘扬中华民族的人文传统,提高自我修养,将弘扬民族精神与投身改革开放的实践相结合、与培育时代精神相结合;要激发学生对养育自己的家庭、家乡和国家的感恩之情,进而激发对亲人、同胞和祖国的服务之心和报效之志,引导学生立大志、讲奉献、重责任、会合作、守

22、信用,严于律己,始终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和追求卓越的精神状态。四、课内、课外两大体系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载体(一)在课程、教材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2、要将民族精神教育纳入学校教育教学的总体规划,充分挖掘各门学科的民族精神内涵,探索符合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主渠道作用。中小学要将民族精神教育与“二期课改”紧密结合,使之作为课程建设、教材建设、教学实施、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在小学阶段,要遵循榜样诱导、情景感染、活动体验的规律,着重进行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的启蒙教育,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交往和生活习惯,养成乐观向上的生活态度。在中学阶段,要遵循知行并重、活

23、动诱导(反思)、理想激励的规律,着重进行热爱祖国、热爱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和优良传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弘扬民族精神和上海城市精神等方面的教育,培养中学生的爱国情感、文化底蕴、创新意识、民主法制观念和科学精神。要充分发挥小学品德与社会和中学思想品德、思想政治等课程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过程中的主导作用。要充实民族精神教育的丰富内涵,增加内容的时代性、鲜活性,构建具有时代特点,满足学生发展需要,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思想道德教育内容体系。要根据不同学段学生的接受意趣,不断改进课堂教学的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形成教学互动,提高教学效果。语文、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体育等课程要充分发挥

24、人文精神教育的优势,加大民族传统文化精华的教育比重,让学生在赏心悦目中体验我国民族历史文化的经久魅力。数学、物理、化学、信息技术、劳动技术、科学、生命科学等课程要加强以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思想和科学精神为主要内容的教育,体现民族精神在中华文明发展进程中的重要作用。要培养学生开拓创新、刻苦钻研、团结协作的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在大学阶段,要遵循主体探究、知行统一、理性升华的规律,在课堂教学中,重点进行基本国情、形势政策等教育,培养大学生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促进大学生坚定理想信念、培育爱国情怀,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要紧密联系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新

25、一轮建设,抓好课程结构的调整,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思想道德、法律、近现代史中挖掘民族精神的内涵,强化思想政治理论课主干课程的民族精神教育作用;在限选课中,要增设一系列与民族精神教育相关的课程,为学生提供菜单式选择;要大力改进教学方法,加强教学科研,特别要加强民族精神教育教学的研究,提倡启发式、参与式、研究式教学,不断增强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吸引力和感染力、针对性和实效性。要结合形势政策教育,深化民族精神教育。要结合国内外民族文化、历史的重要时事,凸现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内涵,为大学生解疑释惑。要建立大学生形势政策报告会制度,定期编写形势政策教育宣讲提纲,建立形势政策教育资源库,引导学生了解改革创新的时

26、代精神,培养爱国情怀和实践能力。要加强高校哲学社会科学课程的建设,充分发挥哲学社会科学课程在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上的重要作用,引导每一位教师在课堂讲授时,激发学生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的认识,并通过教材和参考资料的选择,鼓励学生对民族精神进行研究;要加强人文类课程的教育作用,开设民族文化经典的必修课和选修课,引导学生形成强烈的民族认同,用科学理论武装大学生,用优秀民族文化培育大学生;要采取有力措施,挖掘各门课程中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二)在课外活动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13、课外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它包括校园文化建设和课外实践活动两大领域。加强课外活动建设,是

27、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有效抓手和载体,也是使学生体验和践履民族精神的良好渠道。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行、习、赏、唱、礼五个板块的建设,使学生在考察活动、社团活动、社会服务、农村、企业实践活动、军政训练、科技活动、民俗技艺训练、名著阅读、影视观赏、戏剧欣赏、歌曲学唱、节庆活动和仪式教育中长见识、砺精神、明志向。14、要充分利用校园文化建设的载体,营造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氛围。重视开展节庆教育。学校要充分利用“五一”、“五四”、“六一”、“七一”、“十一”等国家重要的节庆纪念日,引导学生树立强烈的国家意识;利用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等伟大人物的重要纪念日和“学雷锋”等活动对学生进行道德人格教育;利用清明、端

28、午、中秋、重阳等民族传统节日,引导学生了解中华民族的民俗风情和传统美德;利用“七七事变”、“九一八事变”等纪念日,对学生进行勿忘国耻的教育,使学生居安思危。学校要开展专题节庆活动,引导学生体验和感受这些节庆纪念日中蕴含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传统美德和革命传统,并以课程、主题教育活动等形式保证落实。积极开展仪式教育。学校要充分发挥开学典礼、毕业典礼、升旗仪式等教育活动的激励作用,尤其要坚持升降国旗制度,每周一以及重要节日、纪念日、大型集体活动必须举行庄严、隆重的升旗仪式,严格规范敬礼、唱国歌、国旗下讲话等仪式的程序。小学要重点进行苗苗儿童团、少先队入队仪式教育,中学要重点进行入团、十四岁生日、少女

29、成才及成人仪式等仪式教育,大学要重点进行入党仪式、毕业典礼等仪式教育。各种仪式活动应有机融入爱国情感、历史文化和基础道德等教育内容;仪式活动的组织和开展应积极引导学生自主参与,力求增强学生在活动全过程中的体验感悟;仪式活动的形式应按不同的类型和学生的年龄特点,采用适宜的形式,切实发挥其民族精神教育的功能。学校对这些仪式教育活动,前期要指导,后期要总结,注重形式和内容的有机结合,重在实效。营造和谐的人文环境。引导学生处理好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的关系,懂得和谐相处。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训练,引导学生尊重老师、友爱同学,形成和谐的师生关系、生生关系,增强对父母和长辈的感情,懂得体谅父母,孝敬长辈

30、;引导学生了解个人与社会的共存关系,增强回报社会、服务社会的责任感;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增强学生对生命的珍爱,进而将环保教育与科学发展观教育结合起来。要特别发挥礼仪教育在和谐人文环境构建中的作用,引导学生懂得在各种社会公共活动和公众场合中的礼仪礼节,学会日常生活中待人接物的礼貌规范,自觉遵守各种规章制度;礼仪教育的实施应通过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种途径,特别要广泛利用并创设多种教育载体,如仪式教育、节庆教育、参与社区公共事务和涉外友好活动等社会服务活动,以增强礼仪教育的实效性。要结合校史、校训、校情等,挖掘民族精神教育的资源,潜移默化地对学生进行民族精神教育。充分发挥学生社团在民族精

31、神教育中的承载作用。中小学要根据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发展需求,广泛建立理论学术类、文学类、艺术类、科技类、体育类等兴趣小组和学生社团。高中和大学的理论学术类社团要充分发掘学生对民族精神理论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在研究过程中,将民族精神内化为自身的价值判断并付诸实践;其他各类社团要充分发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等特点,通过开展具有民族精神特色的文化活动,增强学生对民族精神的体验和感受,促进学生更加自觉地践行民族精神对自身的要求;学校要加强对学生社团的管理和引导,加大对体现民族精神教育的学生社团的支持力度,鼓励学生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大中小学都要大力推进“高雅艺术进校园”、“走近经典”、“廉

32、政文化进校园”等活动。努力创造良好的校园硬件环境,充分发挥其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潜移默化功能。学校环境布置、建筑设计、校园绿化和网络媒体布局设计等方面要融入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在校园网开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栏目,用富有民族精神特色的人物、事件等题材来美化文化长廊等校园文化设施,充分利用校园广播、电视、校园网、橱窗、板报、文化设施等宣传阵地,大力宣传和弘扬民族精神,形成民族精神教育的浓厚氛围。积极发挥学校媒体网络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要充分运用上海教育联和院线的片库资源,让优秀传统影片重放光彩;要大力开发具有民族性、科学性、趣味性和益智性等特点的“绿色健康游戏”和动漫作品,要疏堵结合、以疏为主

33、,主动建设网络新阵地。小学要通过播放动画片、玩益智游戏、电影进校园等形式,潜移默化地增进学生对民族精神的感性认识;中学要在学生电视台、广播台开辟民族精神教育的栏目,充实民族精神教育的内容。要通过多媒体课件、网络益智游戏等,提高学生对民族精神教育的参与性;大学要通过专题网站的建设,为学生民族精神的研究提供平台、开辟园地。同时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网络道德。15、课外实践活动是学校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环节,要紧紧围绕课外实践活动的特点,引导学生有针对性地践履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在小学阶段,要积极开展富有趣味性的课外文化体育活动、怡情益智的课外兴趣小组活动和力所能及的公益性活动,注重利用“兴趣活动”和“

34、探究活动”等形式,培养小学生对民族文化的兴趣和爱好,接受民族精神的熏陶和教育。在中学阶段,要充分利用“二期课改”中的拓展型课程和研究型课程的实践特点,利用上海民族精神教育的丰富资源,根据学校的办学特色和中学生实际要求,开展多种形式的民族精神教育活动。要注重认知教育和实践体验相结合,榜样示范与环境熏陶相结合,引导学生在个性发展中了解、体验民族文化,感悟、认同民族精神。要通过社会调查、军政训练、农村劳动、企业实训等途径进行国防、法制、科技、能源、工业发展、现代农业等考察活动,培养社会责任感。中小学都要充分利用青少年教育基地、公共文化设施、社会服务等丰富资源,针对不同年龄段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和教育要

35、求,统筹规划,有重点、分层次地组织学生开展“红色旅游”和定点服务。要重点安排学生参观以歌颂党的丰功伟绩为主的纪念地、纪念物以及象征国家权力的公共机构等,培育学生的国家观念和敬廉崇洁意识;要重点安排学生参观以反映优秀文化传统为主的博物馆、公共文化设施和上海历史文化风貌保护区等,增强学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自信;要精心组织以锻炼青少年学生的意志品质和自主参与能力为主的青少年校外营地和福利院、敬老院等社会服务基地的活动,培养现代公民健全人格;同时,要将春秋游和课外活动与“红色旅游”结合,把它作为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的重要课堂。制定每个年龄段学生规定参观的基地系列和自主选择参观的基地系列方案,提高民族精神教

36、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在大学阶段,要充分挖掘科技创新、社会实践、志愿者服务等活动的民族精神教育内涵。科技创新活动要重点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引导学生积极探索科学发展的规律;社会实践活动要引导学生带着课题去进行社会调查,利用寒暑假和双休日增进对上海城市精神的理解,到更广阔的天地了解国家发展的现实,领会民族精神的丰富内涵,明确自身的历史使命;志愿者活动要引导学生实践奉献服务的公民人格。要建设体现民族精神教育内容的教学基地,加强对大学生课外实践活动的组织与管理。在课外实践活动中,要不断丰富民族精神的内涵,提高课外实践活动的质量和效果,使大学生在课外实践活动中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增强社会责任感。五、党

37、团队组织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力量16、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基层学校党、团、队组织的领导,把共青团、少先队工作纳入学校教育改革发展规划。要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学生会组织在学生成长中的重要作用,根据他们的各自特点和任务,开展形式多样的以民族精神为重点的思想道德教育活动,培养学生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要重视对初中阶段共青团和少先队工作的衔接。17、发挥学生基层党组织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导航作用,通过党章学习小组、业余党校和组织生活等形式,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和公民人格教育,引导学生把民族精神作为理论学习、社会实践的基础内容。要注重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民族精神教

38、育,着重提高党员的民族自信心和爱国责任意识,发挥党员在弘扬先进文化、倡导廉洁奉公和抵制腐朽文化中的先锋模范作用。在党支部组织建设中,要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提高党员党性修养的一项基本内容,发挥党支部凝聚、影响和引导广大学生的优势,使党支部成为民族精神教育的核心力量。18、发挥共青团和少先队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把民族精神教育摆在突出位置,在服务学生成长成才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自觉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共青团和少先队组织要切实加强自身组织建设,在选拔团队干部过程中,重视选拔对象的民族精神教育意识和能力,要把开展民族精神教育活动作为团队干部的基本工作职能。要充分发挥学生会、社团等

39、学生组织自我教育的优势,注重充实学生活动的民族精神教育内涵,通过生动有效的活动形式,激发广大学生的爱国热情、民族自信,引导学生传承优秀传统、培养高尚的公民人格。六、教师素质的提升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关键19、育人先育师,要使全体教师明确自己在学生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和主要职责,进一步增强“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责任意识,要求每一位教师深入挖掘各学科教学内容的民族精神内涵,将民族精神教育有机融入日常教育教学活动之中。要充分发挥教师基层党组织在教师民族精神教育中的作用,引导教师研究并利用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增强教师传授民族精神的意识和能力。中小学要在“240”、“540”的教师职后培训中,

40、把民族精神教育作为主要内容,不断提高教师进行民族精神教育的能力。20、加强领导队伍建设。各级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的党政领导要对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负总责,提出区域以民族精神教育为根基的德育工作新思路和新要求。学校党政领导要把民族精神教育放在学校发展的战略位置,切实抓好学科主阵地民族精神教育的落实,要建立健全教育系统党政领导亲自抓德育的责任制,制定相关实施意见。21、加强德育骨干教师队伍建设。学校分管德育的负责人、高校学生辅导员和中小学班主任、党团队干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中小学政治(品德)课教师,要不断提高以优秀民族文化教育、引导学生的能力,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水平,充

41、分发挥其专职作用。要培养德育教师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使他们具有宽阔的学术视野,了解国内外道德教育的发展情况,加强前瞻性研究,提高自身工作的专业化水平;要培养教师善于参加社会实践,带领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深化对民族文化的认识,增强对民族精神的体验,提高自身的思想政治素质。22、要加强团队干部培养,选派优秀青年教师担任少先队大队辅导员;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党组织要把团队工作纳入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充分发挥共青团、少先队在民族精神教育中的重要作用。23、加强校外辅导员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要建立专兼职相结合的多学科的校外辅导员队伍,制定校外辅导员的资格认定、工作职责和地位待遇等方面的规范性标准,提高校外

42、辅导员的工作质量,形成形象良好、素质较高的各类校外辅导员队伍。要使广大社区教师等工作者明确,在社区开展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职责与任务,充分发挥导师团、咨询组、社区教师等校外工作者的作用。七、良好的社会环境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保证24、在舆论环境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增加各类舆论宣传的民族精神内涵,加强对网络、报纸、出版、电视等媒体的引导和管理,营造民族精神教育的良好舆论氛围;精心创作体现民族精神的高质量的文艺作品,积极推进富有民族文化内涵的生动活泼的少儿节目的制作;大力开发传承民族优良传统的动漫作品与网络游戏。25、在教育基地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各区县要积极开发包括国情教育、国防教育、

43、革命传统教育等资源,丰富基地教育手段,增强基地教育的吸引力和感染力。充分利用人大常委会、人民法院、检察院、公安局、外事部门及各级人民政府等国家机构和博物馆、档案馆、规划馆、科技馆等资源,发挥不同类型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民族精神教育优势。注重富有历史文化风貌的街区、建筑和名人故居等教育资源的保存、开发和利用,发掘其历史教育、传统文化教育、传统美德教育等方面的功能。26、在公共生活环境的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严格商业环境的语言规范,倡导店面招牌、广告设置和公共标识等均应体现民族特色,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的熏陶。充分发掘公共绿地、公共设施的文化教育内涵,营造良好的民族精神教育氛

44、围,发挥其在公民道德教育中的特殊作用。27、在日常生活环境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要建设学习型社区,营造民族精神教育的文化氛围;社区要开展各种学生、家庭喜闻乐见的文化、体育、科普、读书活动,增强社区的凝聚力。要充分发挥社区文化设施、青少年活动中心、少年宫和少科站等场所的作用,对开放内容要重在建设,对开放时间作出明确规定,对接待学生进行科学规划。28、在家庭环境建设中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引导家长重视家庭美德和家庭文化的建设,要把家庭教育与社会教育、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要加强教师、社区工作者与学生、家长之间的沟通,办好家长学校,要积极利用新闻媒体和网络的力量,结合开展学习型家庭建设活动,大力宣

45、传推广家庭文化建设和家庭教育的成功经验,提高家长对孩子进行传统美德教育的意识和能力。八、保障体系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支撑29、加强对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组织保障建设。要拓展上海青少年校外教育工作联席会议制度的功能,在此基础上,建立上海市青少年学生思想道德建设联席会议工作体制,定期研究社会资源的整合利用、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协调配合等问题,形成各司其职、合力育人的运行机制。上海教育系统要建立由专家、教育行政部门、一线教师共同组成的大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建设指导委员会,统筹、协调和指导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区县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要建立相应的工作机制,定期研究民族精神教育的新情况、新问题。建立健全一把手抓德育的

46、管理责任制,学校要建立学生工作部门合力育人机制,党组织要发挥政治核心作用,确保民族精神教育工作的落实;区县教育学院(校)要整合教研室、德育室、科研室的力量,形成民族精神教育的合力。30、要建立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根据民族精神教育的主要内容和实施要求,按照各年龄段学生的特点和培养目标,把民族精神教育的评价渗透到智育、体育和美育的评价之中,构架以德育为核心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体系。要建立全面的教师教学评估体系,建立教师在学科教学和课外活动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评价指标,包括民族精神教育的时间、内容、课程的落实情况和教育实效。要把民族精神教育的能力和实绩作为教师职称评定的标准之一,作为岗位聘任的职责之

47、一。要建立科学合理的学校德育工作的评价体系,在学校的教学、管理、服务的各个环节中都要体现民族精神教育的要求,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工作作为对学校精神文明建设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作为评价学校整体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31、加强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研究。充分利用德育研究中心、思研会、教科院等研究组织的力量,各区县、各学校要组织专门力量加强本地区学校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研究。市、区县、学校要将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研究列入科研项目,成立民族精神教育的专家咨询组。32、加大民族精神教育的经费投入。设立民族精神教育专项基金,每年划拨专款用于上海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研究、基地建设、教师培训、考察和表彰,尤其对于影响深

48、远、成效显著的教育形式要给予专门投入。各区县、各学校也要划拨专项配套基金,对本区县、本学校的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进行投入。本纲要着眼于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的基础性指导,鼓励各区县、各学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开展具有区本、校本特色的民族精神教育工作。在实施过程中,我们将分类制定具体的实施意见,并建立专项工作小组,加以落实。附件1:上海市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纲要各学段要求附件2:上海市中小学学科教学中实施民族精神教育的指导意见附件2-1:小学品德与社会学科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与要求附件2-2:中学思想品德与思想政治学科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与要求附件2-3:语文学科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与要求附件2-4:历史学科民族精神教育内容与要求附件3:上海市中小学民族精神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指导意见附件3-1: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考察活动(含红色之旅)推荐目录(本市)附件3-2:上海市中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考察活动(含红色之旅)推荐目录(外省市)附件3-3: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科技教育参观考察活动推荐目录附件3-4: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课外阅读书籍推荐目录(第一批)附件3-5: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影视观赏推荐目录(第一批)附件3-6: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戏剧欣赏推荐目录(第一批)附件3-7:上海市中小学生民族精神教育歌曲推荐目录(第一批)附件4

展开阅读全文
部分上传会员的收益排行 01、路***(¥15400+),02、曲****(¥15300+),
03、wei****016(¥13200+),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06、h****i(¥4100+),
07、Q**(¥3400+),08、自******点(¥2400+),
09、h*****x(¥1400+),10、c****e(¥1100+),
11、be*****ha(¥800+),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考试专区 > 中考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