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用对科学的信仰去点燃学生的智慧火种前一阵,一对身着华服的青年男女学校校园里出现。他们在我眼前一晃,我感觉好熟悉的身影,定睛一看原来是多年不见的小王。师生再一次见面,有种说不出的欣喜。一问才知道,他已经是在国外攻读博士了,这次回上海办婚礼,特别到母校来拍一些照片,婚礼上展示。小王在我们学校读书已经过去十年左右了吧,但是和他共同研究课题的场景还历历在目。记得小王学习踏实认真,对科学研究有着一定的潜能。虽然我们上课接触不多,也不是教他主课,但是通过我们交流,我的科学素养和对科学的信仰深深打动了他。让他从对科学有兴趣到付诸实践;从学习科学知识到立志从事科学研究。印象最深是我们一起研究重金属离子对百合科
2、植物生长影响的探究和关于交通信号灯智能控制系统改进的探究这两个课题。那时,他已经考取市重点中学,着手这两个研究。出于对我的信任,他一反常态选择了我这个初中教师作为他高中生的指点教师。我平时的科学素养对他这次研究起了很大的帮助。科学研究需要大量定量实验,他会大冬天一早去买几斤葱种,控制变量做对照实验。把葱叶分给他人用,还拿了一包送到我家。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细致观察,他会为了观察肇嘉浜路红绿灯的“绿波”,坐上出租车来回仔细观察。科学研究需要大量的调查研究,为了了解整个上海市区红绿灯系统,几次走访上海市交警总队。最后感动了总队领导,让我们深入了解红绿灯系统,甚至希望小王以后可以从事研究红绿灯系统的工作
3、。整个研究过程,我有形无形地陪伴着他,用心帮助他。困难时,我们一起找原因、鼓信心,成功时,我们一起享受科学给我们带来的喜悦。最后课题得到了上海市大奖,这是对我们的认可,也是对科学的认可。当年解放日报采访小王,他特地带记者来到我这里。确保百分之百的可信少年王*两入决赛圈这篇报道最后用我的话结尾:对这位执着于科研的学生,位育初级中学孙育民老师这样评价:“王道源身上谈不上有多高的资质,但是他的那股钻劲非常难得。”(摘自: )如今小王正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扬帆起航。希望他完成博士学业,早日报效祖国的科学事业。实现他的理想目标成为中国最年轻的中科院院士。教师对科学的信仰,自身良好的科学精神,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会在他们的心里种下智慧的火种,最终在水到渠成一天,会让形成熊熊燃烧的科学火焰,照亮人类发展的道路。上海市位育初级中学 孙育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