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策略.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451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2 大小:626.9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策略.pdf_第1页
第1页 / 共2页
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策略.pdf_第2页
第2页 / 共2页
亲,该文档总共2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传奇故事东南西北123教育版文/王建体育游戏不仅增强了教学的趣味性,还有助于幼儿正常发育和机能协调发展,从而促进幼儿的身体健康成长。体育游戏是集运动锻炼、户外游戏、规则理解与教师引导四项要素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本着促进幼儿健康成长、鼓励幼儿强身健体的一种游戏活动。经过科学设计、合理规划的幼儿体育游戏不仅能够锻炼幼儿的身体、提高幼儿的肢体协调能力,还能在体育游戏开展过程中促进幼儿语言能力发展、及团队意识的形成,从而使幼儿综合能力得以提升。因此,本文结合西藏地区学前教育情况,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进行阐述,并对其优化策略展开探究。一、幼儿体育游戏教学的优势1.提高幼儿运动兴趣及健康体质。单纯的体育

2、锻炼会让幼儿因为消耗大量体能而产生倦怠心理,甚至从心理上抵触、排斥体育锻炼,而融入游戏活动可以增强体育教学的趣味性,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在体育游戏活动中,幼儿体验到满足感、愉悦感,从而产生浓厚的运动兴趣。此外,体育游戏与单纯的体育运动不同,它更加有趣、复杂、多变,需要幼儿保持四肢与躯干的协调,对幼儿的灵敏素质、心肺功能、肌肉耐力与力量等有更高要求,起到更好的锻炼效果,有助于提高幼儿的身体素质。由此可见,对幼儿体育教学进行游戏化处理具有重要意义,能够显著提高幼儿运动兴趣与健康体质。2.培养幼儿意志及团队合作精神。体育游戏的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幼儿多方面的发展可以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游戏的多

3、样性能够调动幼儿参与体育活动的积极性。在体育游戏中,无论是学习技能动作、进行比赛还是纯粹地锻炼身体,都需要幼儿付出体力和一定的意志努力。特别是在教育引导下的体育锻炼,教师会采用各种方法来鼓励和监督幼儿努力克服困难。这些过程对培养幼儿积极稳定的情绪和坚强的意志力都会产生一定的积极性。同时,在幼儿园集体体育活动中,幼儿需要遵守纪律和规则,学会平等、友好地竞争,发展团队合作精神和乐于助人、与人分享的心态。二、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策略1.为幼儿营造体育游戏教学环境。幼儿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握全面发展的基本原则,以幼儿的身体与心理健康发展为前提,围绕这一原则设计出体育游戏的方案并营造游戏化的教学环境,比如说

4、一些特定故事情境,这些情境对幼儿来说,是十分重要的,比如会激发起幼儿的兴趣与好奇心,对幼儿来说,要明确自己在环境之中所处的地位,并关注自己在体育运动游戏之中各部位器官、系统的功能以及各种身体素质和身体活动能力得到全面、均衡的发展,在这一过程之中,幼儿可以通过重复性的训练,让自己在体育游戏的过程中提升熟练度与技能,幼儿在经历过一段时间之后,会对游戏化的教学环境产生一种依赖,环境上的依赖会让幼儿在体育游戏之中的表现渐入佳境,当然幼儿在游戏的环境之中,能够一边运动、一边思考,并关注自己在游戏活动之中的收获与体会,这时教师要给幼儿留下一些思考的空间,并在思考之后,让幼儿表述自己对于体育游戏的想法,让幼

5、儿的智力与身体素质得到一定的提升,这是创设游戏化教学环境的作用以及价值。2.创新体育游戏教学内容。体育教学游戏活动有助于促进幼儿综合能力发展,教师在设计体育活动时,要结合幼儿的基础和能力,对游戏内容加以优化和创新。与此同时,为了突出个性化教学,教师还可以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融入园本特色,构建具有鲜明特点的体育教学体系,使教学内容更具适用性。此外,游戏内容主要包括动作、知识、能力、智力、身体素质等,在创新游戏内容时也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入手,可以将复杂的游戏简单化、传统游戏进行改编等,达到原本的教学目标。举例来说,教师在体育游戏活动中,要结合幼儿的特长和优势侧重设计不同的运动项目,以进一步放大其优势

6、,在全面发展的基础上促进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如“喂小动物吃饭”是幼儿比较喜欢的体育游戏活动之一,对培养幼儿的投掷能力有着显著的作用。教师可以设计基础版和提升版两个难度不同的体育游戏。其中,基础版的游戏规则为,教师在大纸盒上贴上动物头像,幼儿站在规定的地方投球,设法将皮球投进纸箱里,逐个投入不能争抢,规定时间内谁投中的皮球数量更多谁就获得胜利。通过在体育游戏中的观察,教师发现部分幼儿在游戏中游刃有余,为了进一步锻炼其投掷能力,教师可以增加游戏幼儿体育游戏教学实践策略传奇故事东南西北124教育版的难度,设计提升版体育游戏,延长幼儿的投掷距离,并更换稍小一些的纸盒,外在条件的创新显著提高了游戏难度,部

7、分幼儿在游戏中频频失手,需要经过多次练习后,重新找到投掷的手感。这一游戏对锻炼幼儿的投掷和目测有着重要意义。3.基于游戏项目设计适合的体育器械。体育器械的使用是幼儿体育活动之中的重点内容,对于小班幼儿来说,可以使用一些简单的器械,这些器械的重量较轻,使用较为方便,而且易携带,最为重要的是可操作性较强。幼儿教师在课程教学的过程之中,可以设计出一些运动组合器械,组合器械的作用在于避免单一器械的问题,幼儿教师可以搭建一些运动的场景,比如幼儿训练拓展营,在训练拓展营之中,每位幼儿可以选择的项目较多,幼儿可以选择荡秋千、攀岩、走石子路等的项目,那么幼儿教师在户外环境下,开展体育活动的教学,就需要在体育项

8、目的挑战性上,兼顾体育项目的实用性,因此,教师在体育活动的教学之中,可以结合体育机械开展体育活动教学,在活动区域布置多个障碍物,如圆筒、泡沫方块、攀爬网等。这些是一些具体的障碍类体育游戏,就是让幼儿穿越这些障碍,并且到达制定的位置(障碍赛的重点),在这场比赛的过程之中,最先穿越过去的幼儿就可以获得本次游戏的胜利,就可以显著提升幼儿的身体协调能力,以及体育游戏能力。从这一点可以看出设计恰当的体育器械开展体育活动教学,就成为课程游戏化背景下的幼儿体育活动优化策略之一。4.开展体育合作游戏教学。组织体育游戏时,为了有效强化幼儿的合作能力,教师要重视以幼儿的兴趣为导向,使其能积极参与到体育活动中。在实

9、践期间,教师要引导幼儿重视合作,能够充分感受合作的乐趣与效率,为幼儿之间的有效合作做好准备。同时,教师要结合幼儿身心发展规律,为幼儿们营造良好的游戏环境,促使幼儿积极参与、正确合作。例如,开展“短跑接力”的体育游戏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自由分组,要求组内 3 人合作,共同商讨接力规则,通过小组竞技,看哪一组接力速度最快。在此期间,教师要指导幼儿保证活动安全,要考虑同伴的活动状态,有问题及时告知教师,避免产生矛盾分歧,在相互配合下完成接力。通过此种方式,既能强化幼儿的交际能力,还能激发幼儿的活动兴趣,使幼儿在合作中团结互助、共同进步。5.设置体育游戏竞赛活动。教师在教学中应充分尊重幼儿的学习主体,

10、把主动权让给学生,并让幼儿们在自由完成游戏过程,而这个主动性就是通过对体育游戏内容的选择权和编创大赛的主动性二个层面来表现的。例如,在开展“小熊运西瓜”的体育游戏中,教师可以将活动的基本玩法让幼儿们自行选择,让他们自由地组合、投身于游戏中。因此,在活动开展的过程中就出现了有的幼儿自己完成西瓜的运输任务,有的挑选一对一完成竞赛,有的选择组队完成竞赛中的各种玩法。这不但实现了运动教学的目的,而且还激发了幼儿的荣誉感、各种挑战欲和团体协作的能力等。如在编创比赛的主动权上,以比赛跳圈比赛为例。比赛时将若干圆圈放在地面,但却没有要求幼儿参加跳跃,避免单调的比赛让幼儿们缺乏乐趣。幼儿们在比赛开始后完成了单

11、足跳跃、双脚跳、跨越等各种比赛,并把圆圈按照自己的想法加以设置,变化成各种的花样,使幼儿在比赛中寻求更多的各种挑战。6.注重民间体育游戏的融入。民间体育游戏具有鲜明的特点,集娱乐、健身、健康为一体,内容活泼并具有独创性。教师在学前教育过程中应灵活合理地利用民俗体育游戏的教育资源,并融合民间游戏的特点,以促进民俗体育游戏的教育价值。首先,教师应该有效地创新教育中民俗体育游戏资源的内容。例如,在传统的“扔手帕”游戏过程中,只有少数幼儿可以参加游戏,所以在等待结果的过程中,很多幼儿们处于空闲状态,教师可以创新和转换多种游戏形式,提高幼儿游戏的兴趣。第二,民间体育游戏被广泛普及和使用的原因是游戏素材的选择灵活方便。因此在这个阶段民间体育游戏的发展中,教师不仅可以满足现代幼儿发展的需要,还可以顺应民俗体育游戏应该顺应时代,融合地区游戏的特色,比如,教师可以有效地将民间体育游戏的教育资源整合到语言、艺术、科学、健康、社会和其它教育领域,并根据各教育领域的特点有效地调整游戏内容,以此创新游戏素材。总而言之,体育游戏作为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促进幼儿身体的全面发展,对幼儿的心理健康也大有裨益,在参与游戏的过程中,幼儿的智力、身体和心理都能得到发展和进步,还能不断积累经验,体验成功的成就感,让幼儿对自己充满自信,为幼儿日后的成长与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单位:拉萨市城关区第九幼儿园)

展开阅读全文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