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销(赏)

张栻的学统与道统.pdf

上传人:自信****多点 文档编号:601308 上传时间:2024-01-11 格式:PDF 页数:12 大小:1.3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张栻的学统与道统.pdf_第1页
第1页 / 共12页
张栻的学统与道统.pdf_第2页
第2页 / 共12页
张栻的学统与道统.pdf_第3页
第3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 年第 期张栻的学统与道统朱汉民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宋学源流”()摘 要:张栻承担了湖湘学统与理学道统传承者的双重身份 他原来坚信二者是统一的但在其与朱熹的持续学术交流过程中逐渐产生了许多新的道学共识并不得不修正胡宏之学从而面临湖湘学统与理学道统的紧张 将张栻之学纳入从湖湘学术传承到南宋道学建构的历史过程来考察更能够彰显道学体系多元一体的历史建构特点关键词:张栻 湖湘学派 学统 道统 朱熹作者朱汉民湖南大学岳麓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沙)张栻是南宋乾道、淳熙之后的重要道学家 陈亮曾经称道:“乾道间东莱吕伯恭、新安朱元晦及荆州(张栻)鼎立为一世学者宗师”也就是说张栻是与朱熹、吕祖谦

2、鼎立的代表理学乾淳之盛的“一代学者宗师”当然张栻作为理学家可以有两个定位:其一张栻是胡宏湖湘之学的重要传人他在南宋乾道、淳熙年间将湖湘学统发展到一个新的历史阶段其二张栻是南宋道学建构的重要道学家他与朱熹是同时期、同声望的道统继承者 显然张栻本来认为自己作为湖湘学传人(学统)与道学正统建构者(道统)能够统一 但是无论是从张栻的学术形成和发展过程考察还是从南宋道学的建构过程来看张栻后来不得不面临学统和道统之间的紧张所以如果从张栻一生治学过程中面临的学统和道统的关系入手进而探讨张栻的思想历程与学术特点可能会更能够客观历史地把握张栻之学的学术地位同时能够彰显两宋道学体系多元一体的历史建构特点一、从学统

3、走向道统学界一直对张栻之学有不同理解和看法他既被看作是胡宏湖湘学统的主要传人往往又被看作是乾道以后与朱熹思想一致的道学集大成者 显然这两个身份是有一些矛盾的因为代表湖湘学统的胡宏之学未能够列入道统脉络他的许多重要思想恰恰与朱熹理解的道学有重要差别故而受到朱熹的诸多质疑和批判 在两宋许多道学家那里学统与道统是统一的但是在张栻之学的形成过程中这两个方面却是有一些差异而充满紧张关系的 张栻面临了学统和道统什么样的差异与紧张?他是如何处理学统与道统的差异与紧张的?首先需要对张栻之学的学统作一追溯 张栻是胡宏先生的大弟子胡宏是南宋初年湖湘学统的开创人也是绍兴时期影响最大、地位最高的理学家 绍兴三十一年(

4、)张栻从学胡宏于碧泉书院成为湖湘学统的重要传人 据他本人所记:“仆自唯念妄意于斯道有年矣始时闻五峰胡先生之名见其话言而心服之时时以书质疑求益 辛巳之岁(绍兴三十一年)方获拜之于文定公书堂 先生顾其愚而诲之所以长善救失盖有在言语之外者”张栻当时就受到胡宏的高度赞扬:“河南之门有人继起幸甚!幸甚!”张栻因此得湖湘之学统并成为胡宏门下最重要的湖湘学传人 在后来湖湘学统传播的过程中张栻一直居于重要的核心地位 胡宏的代表著作知言就是由张栻整理出版的这是胡宏长期在衡山的学术思考其一生都在撰写修订在晚年病重之时还没有来得及完全订正脱稿便与世长辞了最后是张栻将其编辑成书并作序 在序中张栻高度评价知言在道学中的

5、地位:“是书乃其平日之所自著 其言约其义精诚道学之枢要制治之蓍龟也”张栻弟子吴儆在题五峰先生知言卷末中写道:“某受此书于南轩先生谨诿诸同志汪伯虞锓木以广其传”这些史实均表明张栻能够成为著名道学家与他成为胡宏之学主要传人有极大关系正因为张栻成为湖湘学派的领袖人物故而朱熹说:“敬夫说本出胡氏 胡氏之说唯敬夫独得之其余门人皆不晓但云当守师之说”可见张栻密友朱熹就肯定张栻是“独得”胡宏湖湘学统的学者 所以只有将张栻之学置入湖湘学派的学统脉络才能够把握张栻的一系列学术思想其次张栻是南宋时期的道学家他是与朱熹学术交往最密切、学术思想最默契的道友也是朱熹极少承认与自己学术思想一致的同时代学者 朱熹与张栻的年

6、龄、学养、学术背景均十分接近而且均有推动道学发展和集大成的思想抱负 他们通过书信、会讲而展开全面的学术交流并成为宋代学术史上少见的相互欣赏、相互倾听、相互 年第 期提升、共同成长的学人 所以张栻与朱熹的学术交往过程也恰恰是他能够进一步获得学术发展的过程 如果从宏观的宋学发展史角度来看道学逐渐成为宋学主流并走向集大成的过程同时也是张栻学术日益正统化发展的过程 但十分可惜的是这一过程因张栻不幸早逝而中断这一重要的学术使命只能由其道友朱熹来独立完成了 所以朱熹亲自为张栻撰写了两篇祭文对此作了系统的总结也表达其内心的遗憾 他说:“我昔求道未获其友 蔽莫予开吝莫予剖 盖自从公而观于大业之规模察彼群言之纷

7、纠于是相与切磋以究之而又相厉以死守也”这不是一般的客套话事实上朱熹与张栻二人经历过“缴纷往反者几十余年末乃同归而一致”只是张栻逝世之后学术终止而此后的朱熹思想还有二十多年的发展他能够有充分精力进一步推动道学体系的建构与完善 他们二人的很多学术创建已经取得共识 所以张栻能够与朱熹并列成为进入宋史道学传的南宋著名道学家由上可见张栻之学的思想历程是一个由学统而进入道统的不断演变过程故而需要以理学发展、思想建构的历史视角考察张栻之学 其实由学统而走向道统也是其他道学家要经历的心路历程 如他的道友朱熹也经历了同样对“道南”学统的修正问题但是朱熹似乎并没有面临学统和道统的紧张 朱熹于南宋绍熙五年()在武夷

8、山创建了沧州精舍他将祭祀对象由孔子、颜回、孟子进一步拓展到宋以来的理学家周敦颐、程颢、程颐、邵雍、司马光、张载、李侗 朱熹将自己的老师李侗列入北宋七子之中从而将自己的学统与道统统一起来 应该说李侗的学术成就和地位远不及胡宏但是恰恰由于胡宏的学术地位和影响有所谓“绍兴诸儒所造莫出五峰之上”而这一思想体系与朱熹、张栻共同建构的思想体系存在许多不同朱熹必须首先完成对胡宏知言学术思想的系统批判才能够同时致力于道学体系的建构和完善 所以在南宋道学集大成的过程中胡宏及其知言成为朱熹希望纠偏、修正的重要对象 张栻与朱熹的学术交流过程中就同时面临胡宏的师统与理学的道统关系问题 在朱熹、张栻共同推动道学进入集大

9、成阶段的过程中朱熹对知言的许多观点提出挑战他认为知言有八大错误:“知言疑议大端有八:性无善恶心为已发仁以用言心以用尽不事涵养先务知识气象迫狭语论过高”朱熹和张栻、吕祖谦反复讨论辨析并将各人讨论时发表的不同意见综合起来从而形成知言疑义 在留下的文献中可以看到张栻也参与了批判、纠正胡宏知言中哲学思辨的言论如何看待这一历史现象?本来研究张栻之学既可以从湖湘学统的视角考察胡宏、张栻一系的传承关系以及他们的义理脉络也可以从宋代道学与道统的视角考察朱熹和张栻共同建构道学的义理系统 胡宏曾经呼吁“吾徒当以死自担”的“道学”其实是包括哲学思辨与文化价值的不同内涵 显然从文化价值角度而言胡宏是以仁义张栻的学统与

10、道统论定义“道”之体用从哲学思辨角度胡宏又主张以心性论诠释“道”之体用 而张栻之学的学统与道统之所以是一种紧张的关系最主要体现在哲学思辨方面的重要差异所以说胡宏、张栻一系的传承关系从文化价值角度而言是一脉相承的 胡宏曾经以仁义定义道之体用就是强调儒家文化价值的根本他以此既可以区别于佛老之学又可以区别于申韩之术 张栻继承了胡宏的这一以仁义为核心的文化价值之道他心目中的“道学”“道统”就是这一核心文化价值 张栻在论述道学与道统时说:盖自孔孟没而其微言仅存于简编更秦火之余汉世儒者号为穷经学古不过求于训诂章句之间其于文义不能无时有所益 然大本之不究圣贤之心郁而不章而又有专从事于文辞者其去古益以远经生、

11、文士自岐为二途 及夫措之当世施于事为则又出于功利之末智力之所营若无所与于书者 于是有异端者乘间而入横流于中国 儒而言道德性命者不入于老则入于释间有希世杰出之贤攘臂排之而其为说复未足以尽吾儒之指归故不足以抑其澜而或反以激其势嗟乎!言学而莫适其序言治而不本于学言道德性命而流入于虚诞吾儒之学其果如是乎哉?陵夷至此亦云极矣张栻心目中的“道”就是以“仁义”为核心的孔孟之道 张栻强调:“仁义礼智是乃道也”张栻从文化价值而言总是肯定道统就是讲仁义的孔孟之道 所以他谈到“惟二程先生唱明道学论仁义忠信之实著天理时中之妙述帝王治化之原以续孟氏千载不传之道”就是首先关注仁义价值但是张栻心目中的“道学”“道统”还包括

12、一系列哲学思辨 事实上张栻与朱熹成为宋学史上难得的亲密道友除了文化价值的完全一致外另在哲学思辨方面的道学建构也有着非常接近的思路 而张栻之所以参与朱熹批判、纠正胡宏知言的讨论并赞同朱熹的观点也是因为他们共同致力于儒学的道学化建构二、天道论的拓展朱熹建构了一个成熟的哲学思辨的道学体系主要包括天道论体系的理气论、人道论体系的心性论、修道论体系的格物主敬论 以这一成熟的道学体系来考察胡宏、张栻的湖湘学会发现胡、张二人在哲学思辨方面的变化和发展 胡宏希望以心性论解决天人合一问题以性为体、心为用来建构道学 张栻不满足于以心性论代替道学的哲学体系而希望将心性论纳入他和朱熹共同建构的天道论为主导的道学体系之

13、中张栻与朱熹最初都是关注心性论 朱熹最初从学李侗时就特别关注“于静中看喜怒哀乐未发时作何气象”的心性论与工夫论问题 张栻从学胡宏时显然与朱熹一脉有明显差异但是同样关注未发已发的心性论及工夫论问题 张栻在乾道三年与朱 年第 期熹在长沙会讲两人关注的核心问题是中庸关于人喜怒哀乐的“已发”“未发”的心性论与工夫论问题 他们均推崇周敦颐故而也讨论了“太极”问题 他们会讲后同游南岳分手时互相赠诗均谈到“太极”问题但是这一“太极”并不是宇宙论意义而是“惟应酬酢处特达见本根”的心性论为核心的太极说 这一说法恰恰是张栻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主要观点张栻在为胡宏知言写序的时候就对其师道学的哲学内涵作了总体诠释他说:

14、析太极精微之蕴穷皇王制作之端综事物于一源贯古今于一息指人欲之偏以见天理之全即形而下者而发无声无臭之妙使学者验端倪之不远而造高深之无极张栻在高度评价胡宏知言的时候重点诠释了其哲学思辨的特色 胡宏以性体心用来诠释“道”“太极”“道学”提出一种以心性论为核心的宇宙哲学 这也就是张栻在序中表述的“即形而下者而发无声无臭之妙使学者验端倪之不远而造高深之无极”从学统上讲张栻深得胡宏之学的精髓 张栻喜欢用“体用一源”来说明形而上者和形而下者的关系将道学家表达宇宙本体的“太极”与表达万物本质的“性”合而为一他在表述自己的哲学本体论时说: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其太极之蕴欤!有太极则有物故性外无物有物必有则故物外无性“

15、太极”作为形而上之道它是事物存在的根据故称为“体”不能为人所感知故称“微”而具体事物为形而下之器它是道的感性体现故为“用”能被人的感官感知故称“显”张栻肯定二者之间是“体用一源显微无间”即不可分离的关系 可见张栻继承了胡宏的性本论观点他在开始接受周易的“太极”范畴时往往是将“太极”和“性”统一起来 他说:天可言配指形体也 太极不可言合太极性也为了进一步完善这一性本论哲学张栻还将“性”区分为“统体之性”与“存乎人者之性”他说:“某窃详所录明道先生之说盖明性之存乎人者也伊川先生之说盖明性之统体无乎不在也”这一“性之统体”也就是张栻思想中的普遍意义的“太极”胡宏的道学重视人道论故而具有“体用该贯可举

16、而行”的特点但是也因此其天道论显得薄弱 其实北宋周敦颐、张载、邵雍等道学家的重要哲学贡献就是拥有丰厚的天道论思想资源 包括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张载的正蒙、邵雍的象数易学等等均包含丰厚的宇宙衍化的天道论哲学 南宋道学要能够进一步发展就必须融合和发展这些天道论哲学思想 特别是对于张栻而言他必须在胡宏的“体用该贯可举而张栻的学统与道统行”的心性论基础之上发展出丰厚的宇宙衍化的天道论哲学这一点从胡宏、张栻对待北宋周敦颐之学的不同关注和诠释中就可以看出来周敦颐在北宋时期的学术地位并不高恰恰是湖湘学者胡宏、张栻的推崇才确定了周敦颐的道学地位 但是胡宏、张栻张扬周敦颐的学术重点不一样 周敦颐的道学地位与他留下

17、的太极图说通书两部著作有关但是太极图说是建构宇宙化生的天道论哲学而通书是建构心性论为核心的人道论哲学 胡宏推崇周敦颐之学主要是整理印刷周子通书并阐发孔颜乐处及其心性论依据而对太极图说与道家宇宙论却显然是不赞成的 胡宏在周子通书序中肯定周敦颐之所以具有道学开山的地位是他引导程明道“寻仲尼、颜子所乐者何事”使程明道能够达到“吟风弄月以归”而孔颜乐处的依据恰恰是通书重点阐发的心性论思想 胡宏序中对人们所传太极图说源于穆修、种放、陈抟的道教来源问题显然是有疑虑的故而他在知言中明确表达不赞成老子的宇宙生成论说:“老氏谓一生二二生三非知太极之蕴者也”周敦颐的太极图说就明显受过道教宇宙论影响 可见胡宏主要推

18、崇周敦颐的精神境界和心性论这与他本人的道学体系是一致的但是张栻在与朱熹的学术交往过程中逐渐由心性论人道哲学向理气论的天道哲学发展 南宋乾道三年的交往时期张栻喜以太极论性朱熹当时颇受其影响“后来在己丑所作已发未发说中朱熹仍然强调周敦颐将无极而太极是指性而言 这都说明朱熹在很长一个时间中还没有深入到太极图说的本体论问题”但是朱熹在四十四岁(乾道九年)完成太极解义他已经明确以“理”解释“太极”以“气”解释“阴阳五行”故而更加强调周敦颐太极图说的道学贡献 胡宏刻印周敦颐的著作通书而将受道教影响的太极图说作为附录列入通书之后 朱熹认为:“盖先生(周敦颐)之学其妙具于太极一图 通书之言皆发此图之蕴 而程先

19、生兄弟语及性命之际亦未尝不因其说”他认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是其学说的精华二程的洛学也只是图说的进一步发展 朱熹刻印周敦颐的著作却将太极图说列入篇首通书列之于后并改名太极通书 张栻的道学体系建构与朱熹是同步的他与朱熹一同讨论周敦颐的太极图说一同讨论从无极太极到阴阳五行、万物化生的宇宙论问题所以张栻接受了朱熹将太极图说列之于首的新体例而放弃了胡宏的看法张栻为其书作跋时说:“濂溪周先生通书友人朱熹元晦以太极图列入篇首而题之曰太极通书某刻于严陵学宫”张栻也同样推崇周子的太极图说因为此时张栻与朱熹一样不满足于心性论而是以理气论建构道学的天道哲学 他在为通书作跋时就肯定太极图说的“纲领”地位他说:“惟先生生

20、乎千有余载之后超乎 年第 期独得夫大易之传所谓太极图乃其纲领也 推明动静之一源以见生化之不穷天命流行之体无乎不在”强调太极图说的纲领地位其实是为了进一步拓展道学宇宙论的天道哲学将心性论人道哲学纳入理气论的天道哲学系统之中张栻在后来修建濂溪祠、刊刻周敦颐著作时无不凸显太极图说的重要性并把它作为儒家道统承续的代表作品 譬如他为南康军、韶州新建濂溪祠作记时均首先大讲太极图说对道学的贡献:唯先生(周敦颐)崛起于千载之后独得微旨于残编断简之中推本太极以及乎阴阳五行之流布人物之所以生化于是知人之为至灵而性之为至善万理有其宗万物循其则举而措之则可见先生之所以为治者皆非私知之所出孔孟之意于以复明某尝考先生之学

21、渊源精粹实自得于其心而其妙乃在太极一图穷二气之所根极万化之所行张栻在哲学思辨方面发展了道学体系他之所以大力表彰周敦颐的道学思想与推崇他的道统地位就是强调太极图说的宇宙论建构因为道学体系的更高目标就是要将儒家心性论思想奠定在宇宙论哲学的基础之上张栻与朱熹在南宋时期重建道学、道统论的过程中达成了许多共识尤其在对周敦颐之学的定位和评价方面形成共识:其一周敦颐是代表宋儒传承千年中断的孔孟之道必须将其纳入道统论的关键人物序列之中其二周敦颐之学的纲领是太极图说也就是强调道学、道统的关键与核心应该是天道论的哲学建构 所以朱熹、张栻同时为太极图说作“解义”朱熹以太极解义开始天道论哲学将周敦颐的“太极”与二程的

22、“天理”统一起来表彰周敦颐的道学功绩是“推一理、二气、五行之分合以纪纲道体之精微”最终完成了致广大、尽精微的道学体系的哲学建构 张栻也同样作有太极图说解义并表示:“近岁新安朱熹尝为图传其义故多得之 栻复因之约以己见与同志者讲焉”张栻也是通过对周敦颐太极图说的解义阐发道学的天道论哲学 朱熹、张栻面临一个共同的问题即如何将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的无极太极、诚、阴阳五行与二程“发明”的“天理”统一起来二人均在推动这一工作 可惜的是张栻于淳熙七年()岁时不幸英年早逝他未能进一步对此作出圆融的阐释与深刻的建构 而朱熹一直在这些重要问题上不断深入思考、开展辩论他从乾道五年()开始校刊诠释周敦颐的著作一直到淳熙

23、十四年()重新注释通书他在通书后记中才最终完成周敦颐、二程之间义理构架的统一性 他一方面强调太极图说通书“并出程氏以传于世”另一方面将无极太极、诚、阴阳五行与二程“发明”的“天理”统一起来肯定周、程之学“实相表里大抵推一理、二气、张栻的学统与道统五行之分合以纪纲道体之精微”即周敦颐的“太极”“诚”就是二程的“天理”这样朱熹最终将心性论的人道哲学纳入理气论的天道哲学体系之中三、心性论回归正统张栻作为南宋道学集大成的一代宗师不仅在天道论方面作出重大拓展同时也修正了胡宏的性无善恶、心为已发的心性论观点回归道学主流 朱熹提出的“知言疑义”中特别批判了胡宏的“性无善恶”“心为已发”的心性论观念 胡宏提出

24、“理欲同体”“性无善恶”的思想明显与道学主流的人性论是相抵牾的所以受到朱熹的激烈批判 张栻作为湖湘学统的传人也希望回归到道学主流观念中来故而也说:“论性而曰善不足以名之诚为未当如元晦之论也 夫其精微纯粹正当以至善名之”可见张栻显然希望回归作为道学正统的性善论张栻之所以要否定性无善恶是因为他坚持人性应该是“纯粹至善”的 他说:“原人之生天命之性纯粹至善而无恶之可萌者也”他肯定作为本体存在的性是“渊源纯粹”的故而应该以“至善”名之 具体而言他主张回归孟子的心性论即人的仁、义、礼、智之性来源于心之“四端”他说:仁义礼知具于性而其端绪之著见则为恻隐、羞恶、辞让、是非之心 故原其未发则仁之体立而义、礼、

25、知即是而存焉 循其既发则恻隐之心形而其羞恶、辞让、是非亦由是而著焉张栻肯定仁、义、礼、智之性源于心之“四端”和孟子的性善论是一致的 但是这只是就“人性”而言胡宏之所以提出“性为大本”的本体论此性不仅指人性亦是指物性胡宏对人性、物性的差异性是以“尽”与“不尽”、“全”与“不全”加以区别认为人性能够尽天地万物之性而万物之性则是不完全的 所以动物只有饥食渴饮的动物之性人除了饥食渴饮之性外还有人所特有的仁、义、礼、智、信之性 也就是说只有人性具有“尽”与“全”的“万理”而其他物性之理都是不尽、不全的 这一种形而上意义的“性”显然不能够以善恶言之张栻、朱熹既要回归孟子的性善论同时又需要将此人性与天理结合

26、起来故而肯定人性与物性均来自太极、天理都应该是善而无恶的 所以张栻提出“人性”“物性”也都是“纯粹至善”的观点他说:原性之理无有不善人物所同也 论性之存乎气质则人禀天地之精五行之秀固与禽兽草木异既然人性、物性均源于太极、天理人物之性就没有区别皆可言善 那么人、物的区别何在呢?张栻认为区别在于“气质”人的“气质”是由“天地之精五行之秀”所构成 年第 期的而禽兽草木的“气质”则是由粗疏、繁杂之气构成的 这种“气质”上的差异就构成了人、物的根本区别:人因得二五之精而最灵具有“能推”的理性意识能力故能使仁义礼智的本性体现出来而物却产生于繁杂之气而不具有这种“能推”的理性能力故本体之性不能显露出来 他说

27、:“至若禽兽亦为有情之类然而隔于形气而不能推也 人则能推矣 其所以能推者乃人之道而异乎物者也”人具有“能推”的理性能力的“心”故有“人为万物之灵其虚灵知觉之心可以通夫天地之理故惟人可以闻道”最终使人达到“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张栻所谈的性是“天命之性”“本然之性”为一切人所具有因而人人都有行善的潜在可能性而现实中的人往往是有善有恶故而存在个性的差异他说:“人者天地之精五行之秀其所以为人者大体固无以异也然各就其身亦有参差不齐者焉”人之所以“参差不齐”是因为构成其形体的“气质”的不同 现实生活中的人之所以有品质上的差异张栻认为与人的“气禀”有关他说:“然有太极则有二气五行氤氲交感其变不齐故其发现于人

28、物者其气禀各异而有万之不同也”由于气有清浊、厚薄、纯杂等不同不仅人、物禀气各异就是人们之间禀气也有区别终而导致人的现实品格的差异“气禀”固然是人得以形成、产生的条件但又是人产生恶的原因 他说:“盖有是身则形得以拘之气得以汩之欲得以诱之而情始乱情乱则失其性之正是以为不善也而岂性之罪哉?”人有形体之后由于受到形拘、气蔽、欲诱等影响使其潜在的善良之“性”不能体现出来而“失其性之正”终于流于为恶 因而恶只与人的气质有关而与性无关胡宏还提出以心为用的观点也受到朱熹的批判 张栻在这个问题上接受了朱熹的观点他也承认:“心性分体用诚为有病”在以后张栻对“心”的哲学诠释中可以看到他的心性论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当然

29、张栻对“心”的哲学诠释也不完全同于朱熹他认为虽然“物物各具太极”但物为其气禀所隔太极之体不能体现出来而人心则最“灵”能代表“太极”实现对万物的主宰 张栻说:而人为天地之心 盖万事具万理万理在万物而其妙著于人心 心也者贯万事统万理而为万物之主宰者也朱熹也认为“心”有“具万理、应万事”的主宰作用但“心”的这种作用要受“理”所主宰所以他说:“心固是主宰底意然所谓主宰者即是理也不是心外别有个理理外别有个心”但张栻不同他直接把“心”看成是“贯万事、统万理”的“主宰者”因为太极的作用必须通过“心”来实现他说:“太极之动发见周流备乎己也 然则心体不既广大矣乎!道义完备事事物物无不该、无不遍者也”太极的“发现

30、周流”必须体现于“心体”的活动之中 这样张栻称“心”为“本体”把“心”看成和“太极”“性”张栻的学统与道统一样均可以纳入“体”的范畴 因而当有人提出“惟天地及人具此大本(指太极)”的主张时张栻认为此说“有病”没有突出“心”的地位他认为:“人仁则太极立而天地之大万物之多皆吾分内耳”张栻肯定只要发挥人心的功能就会实现太极对世界的主宰依此逻辑可以说宇宙之间的天地万物“皆吾分内”四、工夫论的融通宋儒建构的道学体系固然包括天道的理气论、人道的心性论但是如何实现天道与人道的合一境界却必须有一套修身工夫论 在道学家群体中工夫论既是一个哲学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生活实践问题 对于张栻而言如果说他在天道论方面的特点是

31、拓展太极论与理气论在人道论方面是修正胡宏的心性论的偏差的话那他在工夫论方面却是将湖湘学的工夫论与朱子学的工夫论结合起来推动了南宋道学工夫论体系的融通和集大成发展田浩先生曾经提出:“如何经由功夫修养而达到与天地万物合一?世纪上半叶的道学内部有两种不同的流派主张:一派在福建另一派在湖南”福建一派是由罗从彦、李侗到朱熹的闽学系统主张通过默坐澄心的方式体认“未发”之大本湖南一派却是胡宏、张栻的湖湘学统主张在应事处事的生活实践之中即喜怒哀乐“已发”之后对性体的察识工夫 李侗逝世以后朱熹在了解湖湘学统的修身工夫以后意识到闽学、湖湘学两派在工夫论方面的差异但他对孰是孰非问题以及如何确立修身工夫感到十分困惑所

32、以就有了南宋乾道三年的张栻、朱熹的岳麓书院会讲 尽管两派因学术差异而产生激烈争论最后朱熹还是被张栻说服开始认同湖湘学统的工夫论他肯定在日用常行中省察工夫的优先性和重要性肯定学者应该在察识的基础上才能够作存养工夫也就是说在道学的建构过程中张栻最初坚持湖湘学统并说服了朱熹 但是乾道五年朱熹思想又发生重大变化而有所谓“己丑之悟”朱熹对张栻的工夫论产生怀疑他通过反复读程子之书意识到修身工夫论必须将察识与持养结合起来同时还必须重视致知工夫 这时朱熹提出“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完整修身工夫论 所以当朱熹有所谓“己丑之悟”后就马上写了与湖南诸公论中和书向湖南的道友张栻等人报告据朱熹说当时“惟钦夫复书深以

33、为然”可见张栻在与朱熹的学术交流过程中其工夫论发生了很大变化 应该说存养、省察作为两种重要的修身工夫均很重要张栻对以前工夫论的各执一偏进行了反省 一方面张栻对自己过去不重视持养的片面性进行了检查他说:“觉向来工夫不进盖为存养处不深厚(存养处欠故省察少力也)”另一方面张栻也批评了朱熹不重视省察的片面性他说:“元晦谓略于省 年第 期察 向来某与渠书亦尝论此矣后便录呈 如三省、四勿皆持养、省察之功兼焉”他认为省察持养的功效互相影响因而朱熹轻视省察是不正确的 总之这两种方法都是重要而不可偏废的与此同时张栻也接受了朱熹强调的“进学则在致知”的致知论思想在修身工夫论方面增加了大学的“格物致知”思想 值得注

34、意的是张栻将大学的“格物致知”工夫与他的理气论结合起来他认为:“格至也格物者至极其理也 此正学者下工夫处”张栻对“格物致知”工夫论的解释与朱熹终生倾注心血的大学章句十分一致 这样张栻的修身工夫论就不仅仅是一种内向的省察、持养的心性体认和精神境界同时还是一种外向的物理认知和知识探索 可见张栻与朱熹一道发展了道学的工夫论思想共同开拓了宋代道学的知识论道路 张栻对大学“格物致知”的意义表达出期许他说:“所谓大学之道格物致知者由是可以进焉 至于物格知至而仁义礼智之彝得于其性君臣、父子、兄弟、夫妇、朋友之伦皆以不乱而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无不宜者此先王之所以教而三代之所以治后世不可以跂及者也”张栻与朱

35、熹对大学“格物致知”工夫的强调受到陆九龄、陆九渊兄弟的质疑和反对 陆氏兄弟曾经给张栻写信批评朱熹的致知工夫论希望得到张栻的支持但是张栻回信表达了自己和朱熹学术一致的观点 张栻在答陆子寿中说:“考圣人之教人固不越乎致知力行之大端患在人不知所用力耳 莫非致知也日用之间事之所遇物之所触思之所起以至于读书考古苟知所用力则莫非吾格物之妙也”张栻是大学格物致知论的赞同者所以他坦率表示朱熹是“真金石之友”的同道张栻在与朱熹的学术交往中共同形成了“涵养须用敬进学则在致知”的完整工夫论 当然由于重视生活实践的湖湘学统的深刻历史影响张栻在强调格物致知论的同时仍然特别重视实践工夫的重要性体现出他对湖湘学统长处的坚守

36、 所以张栻的工夫论还表现出一个重要特点就是通过对“知行互发”的倡导推进了宋代道学工夫论的融通和发展 黄宗羲称赞张栻“见处高、践履又实”正反映了张栻工夫论的特点在南宋理学家群体之中张栻以重躬行而著称 南宋出现一种轻视躬行的虚浮之习张栻对其十分不满认为产生这种弊端的原因就是不懂致知力行互发的关系 他说:“然近岁以来学者又失其旨曰吾惟求所谓知而已而于躬行则忽焉 故其所知特出于臆度之见而无以有诸其躬识者盖忧之 此特未知致知力行相互发之故也”可见张栻主张“知行互发”就是为了解决这一严重问题 张栻对知与行的关系有一个精彩的论述:“始则据其所知而行之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是知常在先而行未尝不随之也 知

37、有精粗必由粗以及精行有始终必自始以及终张栻的学统与道统内外交正本末不遗条理如此而后可以言无弊”张栻认为这种离行之知并非真知 他说:“若如今人之不践履直是未尝真知耳使其真知若知水火之不可蹈其肯蹈乎?”这就在实际上否定了离行之知 他虽然也承认行而不知的可能性但认为这是一种盲目的行动有误入歧途的危险他说:“知之而行则譬如皎日当空脚踏实地步步相应未知而行者如暗中摸索虽或中而不中者亦多矣”可见他对于离行之知和离知之行的片面性都持否定态度他所坚持的是两者并重相互促进【参 考 文 献】陈亮.陈亮集:第 卷.北京:中华书局.张栻.张栻集:第 册.北京:中华书局.胡宏.胡宏集.吴仁华点校.北京:中华书局.朱熹.朱子全书:第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朱熹.朱子全书:第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中华书局.张栻.张栻集:第 册.北京:中华书局.张栻.张栻集:第 册.北京:中华书局.陈来.朱熹哲学研究.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周敦颐.周敦颐集.北京:中华书局.张栻.张栻集:第 册.北京:中华书局.张栻.张栻集:第 册.北京:中华书局.朱熹.朱子全书:第 册.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田浩.朱熹的思维世界.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黄宗羲.宋元学案.北京:商务印书馆.(编校:刘 峰)年第 期

展开阅读全文
收益排行: 01、路***(¥15400+),
02、曲****(¥15300+),
03、wei****016(¥13200+),
04、大***流(¥12600+),
05、Fis****915(¥4200+),
06、h****i(¥4100+),
07、Q**(¥3400+),
08、自******点(¥2400+),
09、h*****x(¥1400+),
10、c****e(¥1100+),
11、be*****ha(¥800+),
12、13********8(¥800+)。
相似文档                                   自信AI助手自信AI助手
百度文库年卡

猜你喜欢                                   自信AI导航自信AI导航
搜索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学术论文 > 论文指导/设计

移动网页_全站_页脚广告1

关于我们      便捷服务       自信AI       AI导航        获赠5币

©2010-2024 宁波自信网络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客服电话:4008-655-100  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gongan.png浙公网安备33021202000488号   

icp.png浙ICP备2021020529号-1  |  浙B2-20240490  

关注我们 :gzh.png    weibo.png    LOFTER.png 

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