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润物无声 让德育的光芒照亮语文课堂单位:小壕兔中学 作者姓名:李世英【内容摘要】 “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仅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本文将就在语文教学中如何渗透德育教育谈谈自己的几点做法。【关键词】 熏陶感染 潜移默化 读文悟道 关注生活 发现生活 品味生活 感悟生活 生活实践一、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辅相成语言文字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是作者思想的载体。古人写文章即讲究“文以载道”,要求“文道统一”,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培养学生高
2、尚的道德情操和健康的审美情趣,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不应把它们当作外在的附加任务。应该注重熏陶感染、潜移默化,把这些内容贯穿于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可见,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是相辅相成的,在语文教学中,必须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必须根据语文学科的特点,使之渗透于教学的过程中,起到熏陶感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二、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的喜与忧虽然不可否认的是经过多年的努力,语文教学在青少年的培养与教育方面的确取得了不小的成绩,然而,也出现了许多令人不满的现象,尤其是当前在青少年的成长中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理想的异化,思想的退化;不能吃苦耐劳,不能经历风雨;不懂得感
3、激父母感激生活,情感荒漠化;缺乏信念支撑,精神软化;沉湎于电子游戏与网络,课外生活低俗化;性格脆弱,心理贫瘠化这一现状令人担忧。正如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所指出的:“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他们的思想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运。三、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促进古人有云:“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作为一名语文老师,不仅仅给人以知、解人以惑,更重要的是师人以德、授人以道。在传授学生文化知识的同时,更要注重净化他们的心灵,陶冶他们的道德情操,培养良好的品德修养。一方面教学生学好课文
4、和必要的语文基础知识,进行严格的语文基本训练,使学生具有现代语文的听说读写能力;另一方面,要结合课文的思想内容,加强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做到“文道统一”, 语文教学与德育教育相互促进、共同提高。四、在语文教学中如何进行德育渗透呢?(一)在阅读教学中渗透品德教育毛诗序中说:“诗者,志之所至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刘勰的文心雕龙中也说:“夫缀文者,情动而发。”并指出“观文者披文以入情”。自古以来,一篇篇佳作之所以传诵不衰,常读常新,就是因为作家的笔墨中饱蘸着自己的思想感情,甚至凝聚着心血和生命,有着非凡的感人力量,因此,阅读时应让学生“口咏其言,心悟其文”。不过这些内容不是像画家和演员那样直
5、接用形象表现出来的,而是以语言文字为中介,蕴含在语言文字中。这里有心游万仞、情寄大鹏、翱翔九天、处浊世而不改、清洁自守的庄子;有与楚地山河血肉统一、内心充盈着强烈的激愤和忧郁披发行吟于泽畔的屈原;有发自肺腑地喊出“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颠沛流离、忧患一生的杜甫;有高唱“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以一腔正气谱写动人壮歌的文天祥;有在异族统治、故国沉沦的艰难时世中深沉地表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顾炎武;有举家食粥、拮据仍倾尽心力,为天下情才兼擅的女儿们泣血放歌的曹雪芹,还有那菊花丛中醉卧的陶渊明,那空山新雨后静立的王维,那山光水色中流连的李太白所有文化星空中闪烁耀眼的
6、星辰都在这里汇聚,他们散发着醉人的芳香,洋溢着永恒的魅力,是人类骄傲的资本。因此,我们让学生理解文章的思想内容、接受品德教育,必须在“有机渗透”上下功夫,要把思想教育贯穿于教学的全过程,贯穿于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中,从引导学生“读文”入手,进而达到“悟道”的目的,决不能在知识讲完以后,来一段“课后语”。例如:我们在阅读、讲解岳阳楼记时,不仅要让学生领略作者对洞庭湖的美丽景色的出色描写,同时要让学生铭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句,理解范仲淹那种以“天下为己任”的宽广胸怀;在讲解鲁迅的小说故乡时,不仅要分析闰土的形象,更要学生理解:“希望本无所谓有,无所谓无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其实地
7、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一句的深刻含义,鼓励学生:在未来的道路上,应有勇于开拓、勇于进取的精神。(二)在写作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写作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写作能力是学生综合能力的体现,要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关键是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能力。教师如能在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品味生活、感悟生活的过程中,适当地点拨、渗透德育教育,对于学生良好品德的养成,会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学会引导,鼓励学生“事事留心,处处在意,做生活的有心人”。1、深入挖掘,学会“小题大做”。郁达夫曾说:“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半瓣花”
8、确实小得不能再小了,但这“小”中却能“见世界”“说人情”;朱自清的背影取材并非“高大”却令人潸然;鲁迅通过一件小事进行自我剖析与反省这些足以提示我们的学生:面对大千世界不能采取浮光掠影的态度,要学会“小题大做”,要从身边琐事中去体味市井百态,去关注社会,去感悟人生。例如:由刚建成的海河外滩公园遭人为破坏,供人观赏的雨花石被拿光联想到提高公德意识,倡导良好社会风尚;从秋风又吹,空塑料袋在空漫舞想到白色污染,进而联想到保护环境;从制假造假泛滥现象意识到法制的健全与社会机制的完善等等。应当指出的是,小题大做是一种提炼生活的能力,要找到物与意的契合点,并透过现象看本质,做出合乎情理的感悟,给人以思想上
9、的启迪。2、名言、谚语、成语,让学生举生活实例加以印证。例如:“生活、苦难、孤独、遗弃、贫困,这些都是战场,都有它们的英雄。”(法雨果)这一名言,使学生联想到了张海迪的自强不息,下岗工人的再创业,进而悟出:人生是由患难与欢乐组成的,要做生活的主宰者。练习中,师生情、父子爱、同窗谊、朋友道、市井画均可入文。3、教师提供物象,让学生展开联想,感悟生活。悟是人对自然现象、社会现象本质的顿悟与认识。以“手表”为例,同一事物,从不同角度,可以触发学生的不同感悟:由手表的指针总是在同一个圈子里旋转可以悟出:人生不能象手表一样永远的生活在自我的世界里,因为外面的世界很精彩;由时针、分针、秒针的分工负责、密切
10、配合又可悟出:现在的社会、将来的生活需要与他人密切合作,共创辉煌。(三)把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这里说要把语文课上的德育教育和学生的生活实践结合起来有两个途径:1、课外阅读课外阅读是语文德育实施的途径之一。积极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语文课外阅读,不仅有利于发展学生的意志性格特征,而且有助于培养学生高尚的道德情操。当然,书有良莠之分,不能不加选择地让学生去读,教师应该针对学生的年龄特征、兴趣爱好、思想实际,向学生推荐有关读物,列出书目,引导学生去读,要加强阅读指导,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教给他们读书方法,使学生收到实效。例如针对有些中学生沉迷于某些谈情说爱、情意绵绵的情节,
11、便组织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文艺理论的书籍,引导学生了解任何作品中人物的悲欢离合,总是离不开时代特点的,并且教育学生在阅读文艺作品时不能片面追求情节的曲折离奇,更重要的是要掌握作品的思想内容,看到它的社会意义,从中受到有益的感染。一本好书相当于一位良师益友,不仅可以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习成绩,而且还培养刻苦学习、战胜困难的奋斗精神,所以应该鼓励学生订阅书刊杂志,使学生扩大视野,提高思想觉悟。2、语文课外活动通过语文课外活动对学生进行德育是语文整体教育的组成部分之一。语文课外活动能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促进学生语文能力的提高和思想品德的熏陶。德育活动的设计要贴近学生的思想实际并注意有层次性和针对性。
12、例如初中生是处于半幼稚、半成熟、独立性与依赖性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他们的行为富有模仿性,故课外活动还要坚持选择正面良好的榜样,以培养优良品质、积极进取精神、社会主义道德情操和爱国主义情感;高中生处于人生观、世界观形成时期,无论是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已发展到接近成人水平,独立判断能力增强。教师要根据这些特点来组织语文课外活动,例如举办文艺作品欣赏会、评析会、朗诵会、演讲会、辩论会、故事会以及建立兴趣小组、文学社团等,这些听、说、读、写活动形式生动活泼,很受学生欢迎。通过这些活动渗透道德品德教育,把语文能力训练与品德培养有机地结合起来,寓德育于语文课外活动中。写日记是课外写作活动的一种形式
13、。有位特级教师说:“日记是道德长跑,每天坚持,使人心灵求真、向善爱美。”绝大多数学生写日记时都说真话,说心理话,这便起到了使人求真的作用。“写日记能规劝自己上进,劝人改过。许多学生在日记中针砭假恶丑,赞扬真善美这便起到了教人向善、爱美的作用。”教师应充分利用日记这种写作形式的德育功能。课外写作活动还有编写板报、墙报等。这些写作活动也是进行语文德育的重要阵地,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写作热情,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独立工作能力。五、教育环境对德育教育的重要性最后需要指出的是,教育环境的改善也是进行德育的重要一环。也许这一点与本文“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的几点做法”的主题有背离之处,但作为教师,我们
14、必须清醒的认识到学生接触到的不仅使校园环境,还有家庭、社会环境,改善教育环境除了加强校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外,社会家庭教育氛围的营造也十分重要,在这方面,教师和家长就应该以身作则,不仅要言传更要身教,如果教师和家长都具有优雅的仪表、文明的谈吐,就会对学生的道德风貌的健康培养起到良好的表率作用,这样学校、社会、家庭形成一体化的教育网络,形成一个良好的教育环境。六、结语没有语文,德育像是没有绿叶的光杆;没有德育,语文也只是剩下河床的枯河。语文因其表达的艺术性丰满了德育,增强了文章内容的“含金量”,也因为表达的艺术性,语文坚持了自身的品格,养成独立的学科性质,而不是德育的附庸。正视语文和德育的关系,
15、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应该是有利于我们语文教育事业的。七、【参考文献】1、李岚清著:李岚清教育访谈录, 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 2、张斌贤、褚洪启等编著:西方教育思想史,四川教育出版社,1994年版 3、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部中文科译:教育财富蕴藏其中,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年版 4、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著,赵中建编译:教育的使命面向21世纪的教育宣言和行动纲领5、德雅斯贝尔斯著,邹进译:什么是教育,三联书店,1991年版6、苏赞可夫著,杜殿坤译:和教师的谈话,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年版 7、苏苏霍姆林斯基,杜殿坤译:给教师的建议,教育科学出版社,1984年版 8、檀传宝著:学校道德教育原理,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 9、刘振海,闫跃强.论语文德育功能在学校教育中的体现J. 克山师专学报,2001,(1):101-102.10、高存良.发挥语文学科优势进行德育教育J.太原教育学院学报,2002,20(1).11、朱惠芳.增强学校德育工作实效性浅议J.天津市教科院学报,1999,(2).12、邱鸣皋.在语文教学中渗透德育的实践与思考J.德育论坛: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