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观潮第二课时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学习课文第35自然段,总结全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钱塘江大潮汹涌而来的壮观气势,领略“天下奇观”的景象。能力目标:边读边想象,运用生动的词汇形容江潮的壮观。德育目标:体会作者对祖国大好河山的赞美之情,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教学重点:理解“潮来之时”的有关句子。教学难点:想象“潮来之时”的壮观景象。教学方法:小组合作。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 激趣导入。1、谈话: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第1、2自然段。知道了钱塘江大潮,自古以来被称为“天下奇观”,并简单介绍潮来之前的情况。2、激趣: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去观潮呢?究竟钱塘江大潮“奇”在哪里呢?我们继续学习课
2、文。 二、探究新知。 1、课件出示挂图,提出问题:谁来告诉老师这潮给你什么印象?(美丽、气势雄伟、壮观) 2、启发:你们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这潮雄伟、美丽、壮观呢? 3、学生自由朗读第3、4自然段,读后小组讨论。 4、学生汇报。 (1)声音方面:a、从远处传来隆隆的响声,好像闷热滚动。b、过了一会儿,响声越来越大。C、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2)小结:这些语句都从声音方面写出了潮的壮观。大家把它们读一遍,读出潮的壮观来。(3)启发:课文除了声音方面写潮的壮观,还从哪方面写?怎么写?现在自由学习,遇到不理解的问题小组讨论交流。(4)归纳:颜色方面:白色的(从“一条白线、白浪
3、翻滚、白色城墙、白色战马”这些词看出。)形状方面:像一条白线,像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从第3段的最后一句,第4段可以看出)。5、总结:以上句子写出了潮的雄伟壮观,作者是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这样写使我们很真实、具体、生动地认识了大潮的壮观。6、指导朗读第三、四段。7、自由朗读第三段,找出写潮壮观的词语,要求标上“ ”8、学生汇报:奔腾西去、漫天卷地、风号浪吼、两丈来高。9、指导朗读第五段。三、课堂小结。文章按时间顺序先写潮来之前,次写潮来之时。再写潮去之后的情况,最壮观的是潮来时的情况,课文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分别把潮水比作白线,白色城墙、白色战马,从声音、颜色、形状三个方面写出钱塘潮是“天下奇观”。四、拓展练习:按课文内容填空,并说说这样写好在哪里。浪潮越来越近,犹如( ),浩浩荡荡地( );那声音如同( ),好像( )。好在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具体写出了大潮的壮观景象。五、课外延伸:1、思考课后练习题第1、2题。 2、自主布置作业:你还想做什么作业?板书设计: 22 观潮 平静 潮来之前 人山人海 声音 颜色 潮来之时 形状 风号浪吼 潮去之后 两丈来高 4